新型城镇化助推扶贫开发基本路径研究

2018-10-30 10:47
关键词:助推城镇化人口

陈 燕

(安徽新华学院财金学院,安徽合肥,230088)

“新型城镇化”概念最早是在2012年12月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中提出的,会议规划了2013年经济工作的六项主要任务,其中有一项就提到了“积极稳妥推进新型城镇化,着力提高城镇化质量”,并明确指出了新型城镇化的具体内容:以人口城镇化为核心,以城市群为主体形态,以综合承载力为支撑,以体制机制为保障,产业发展、就业转移和人口集聚相统一,走以人为本,集约高效、绿色智能、以新型工业化道路带动城镇化,工业化和信息化并存,四化同步的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道路。此后新型城镇化成为我国推动社会经济进一步发展的重要战略之一,并且安徽、江苏、武汉、哈尔滨等64个地区成为第一批试点地区。与此同时,我国还存在相当一部分居民生活在贫困线以下,这些贫困人口主要集中在比较偏远的农村地区,解决贫困问题也一直是我国推动国家经济进一步发展、提升人民整体生活水平的重要战略。新型城镇化建设和扶贫开发作为现阶段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两大主要战略,有着基本一直的目标,即促进我国社会经济发展、提升人民整体生活水平,在二者推进过程中新型城镇化建设对扶贫开发的帮助和影响状况成为学者们关注的热点,在此方面展开研究具有较高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国内外关于城镇化、新型城镇化与扶贫之间关系的研究一直都比较多,比如一些学者认为城镇化过程中的经济集聚效应以及外部性会给居民收入的增加带来影响和动力(Christiaensen L)[1];国内一些学者探讨了城镇化对精准扶贫的作用机制和策略选择(冯文荣,杨银海[2];单德朋[3];凌经球[4];季轩民,温焜[5]);还有一些学者探索了新型城镇化助推扶贫开发的优化策略和手段(崔学刚等[6];张立群[7];龙花楼等[8])。国内外学者关于新型城镇化与扶贫之间关系的研究多集中在整体作用机制、优化策略等方面,而关于新型城镇化推动国家整体扶贫开发方式和路径方面的研究,给本文提供了宝贵的参考资料,同时也给研究内容提供了切入点。

一、新型城镇化助推扶贫开发基本路径的理论分析

党的“十八大”之后中共中央召开了推进新型城镇化的专门会议,并由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规划》。根据《规划》,未来将从“有序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优化城镇化布局和形态”、“强化城市产业就业支撑”等方面逐步推进我国新型城镇化进程。新型城镇化的最终目标是破除城乡二元结构、推动区域经济增长,实现我国经济、社会、环境的协调发展。虽然在具体说法上与扶贫开发战略不同,但是本质上却很相似[9]。在新型城镇化相关发展理念和战略目标指引下,“有序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优化城-镇-村空间布局”、“强化产业体系建设”等为优化贫困地区发展环境、破解城乡发展转型中乡村衰退、提升贫困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内生动力、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减贫发展目标提供了现实路径。

(一)有序推动人口迁移,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

新型城镇化的核心内涵是“人的城镇化”,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是新型城镇化的核心内容之一。现阶段由于户籍管理制度的限制,大量因为务工、求学而由农村流向城市的人口是“离乡不离籍”,农村在籍人口数量与常住人口数量差距大。虽然大量农村人口的主要工作和生活都集中在城市,但是由于户籍制度的限制,这些来自农村的流动人口并不能像城市人口那样享受来自城镇的社保、子女教育、就业等福利,所以即使长期居住在城市的农村人口也不敢转让自己的承包地经营权和农村的宅基地使用权,这种“城乡双栖”半城镇化局面使得我国贫困地区土地利用方式粗放、农业生产效率低下、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配置不足、农村社会组织弱化,造成我国农村经济长期疲软、贫困问题长期得不到解决[10]。农业人口转移是我国新型城镇化建设的重点内容,是破除农村贫困地区人口“城乡双栖”局面的重要手段,同时也是仰止城乡发展转型过程中的乡村衰退问题以及构建贫困地区城乡融合发展新模式的重要条件。但是需要注意的是由于我国农村地区教育水平的限制,农村人口的整体素质普遍要比城市人口低,大量、急速的农业人口向城镇转移很可能因为自身能力有限、专业水平低下以及社会保障和救济制度滞后等原因而使得这些转移的农村人口整体收入水平较低,进而在农村贫困人口减少的同时城市的贫困人口又增加。所以新型城镇化建设过程中,对于农业人口的市民化转移需要一个过程,分类、有序的引导农村人口向城镇转移,不断建立和完善针对迁移人口的社会保障和社会福利政策。同时在产业发展、就业培训等方面也要跟得上进度,有效预防因为农村人口过度迁移而引发的城镇贫困问题。因此提出假设一。

假设一:农村人口向城镇有序迁移是新型城镇化助推扶贫开发的基本路径之一。

(二)优化城乡交通及公共基础设施完善

我国新型城镇化建设提出了“优化城镇化空间布局和城镇规模结构”、“增强中心城市辐射带动功能,加快发展中小城市,有重点地发展小城镇,促进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的发展战略[11]。农村人口向城市转移只是解决农村贫困问题的手段之一,提升农村地区的自我发展能力也是一种非常要扶贫开发渠道,甚至可以说是比其他手段都要重要的方式。现阶段我国农村地区自我发展能力有限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乡村聚落空间布局过于分散化和“空心化”,以及由此带来的基础设施难以配置、与外界交通不便、生产要素流动性差等问题。新型城镇化背景下关于城镇空间布局优化、提升城市地区辐射能力的规划能够有效的为农村地区的经济发展提供空间支撑力,合理的将农村与城市联系起来,利用城市的生产要素拉动农村地区的自我发展能力。

而城乡空间格局的完善与优化离不开交通运输以及公共基础设施的完善,尤其是城乡之间的主要交通干线和基础设施,这是我国城镇与农村建设的共同必要条件,同时也是二者之间关系的连接方式。交通运输线连接着城市与郊区以及与其距离不是很远的小城镇,实现郊区新城、小城镇与中心城区的互动,交通运输线也连接着广大的农村地区与城镇,实现农村地区与城镇的互动,农村人口向城镇迁移往往首选那些发展规模不大的小城镇、小城市或者大城市周边的新城为迁移对象,所以以交通线为网络线就将中心城市、郊区、小城镇以及农村有效的连接在了一起,实现它们之间有效的互动,最终实现城乡一体化,促进农村相关要素向城镇转移,进而带动农村居民收入来源的增加。所以提出假设二。

假设二:交通运输条件以及公共基础设施的完善是新型城镇化助推扶贫开发的基本路径之一。

(三)推动产业体系建设与完善,增加贫困人口收入来源

推动贫困人口脱贫首先是解决我国农村人口收入来源单一、收入水平低的问题,而造成这一问题的最主要原因就是可供农村人口选择的工作岗位太少,所以推动产业体系的完善是我国扶贫开发的重要举措之一,而此举措在新型城镇化建设过程中也有明确的要求,新型城镇化建设规划强调“强化城市产业就业支撑”、“加快农业现代化进程”。

我国的新型城镇化的核心内容是人口的城镇化,也就是农村人口向城镇的集聚,城镇人口数量的增加。除此之外社会经济的发展以及社会经济现代化和集约化程度的提高也是新型城镇化内容的延伸,对于这些延伸内容的实现,产业结构由农业化向非农化的演变与升级是一只非常重要的动力[12]。产业结构升级、农业人口非农化的实现无论是在物质上还是精神上,其根源都是经济上的非农化,农业人口向城镇迁移主要方向是从第一产业迁向第二、三产业,实现农村经济结构向第二、三产业的演变,通过推进资源的有效利用促进经济集约化增长,进而促进农村人口收入来源的增加和收入水平的提升[13]。基于此,提出假设三。

假设三:产业发展是新型城镇化助推扶贫开发的基本路径之一。

二、新型城镇化助推扶贫开发基本路径的实证检验

根据三个假设,我国新型城镇化助推扶贫开发的主要有人口有序迁移、交通运输及公共服务设施完善和产业体系完善三个主要路径,那么文中的三个假设是否成立呢?通过运用灰色经济计量组合模型实证检验三个假设的真假性。

(一)变量选择与数据预处理

根据文中的假设,本部分涉及的因素主要有人口贫困程度、人口迁移、产业体系以及交通运输条件,每个因素均无现实可得的量化指标给予反映,在遵循科学性、综合性和可操作性原则下本文选择每个因素的替代变量予以体现,各因素替代变量的具体内容及含义见表1。

表1 各因素替代变量含义

各替代变量选择2012~2016年的年度数据,所有数据均收集整理自历年的《中国统计年鉴》、《中国人口统计年鉴》以及国家统计局官方网站。由于各替代变量既有绝对数又有相对数,并且相互在数值上差距很大,为了分析结果的客观性和精确性,对收集得到的原始数据首先进行无量纲化,并且进行对数处理,以减少变量之间的量纲差异和数据的波动性,而后再进行后续模型构建。计算结果由GMS软件和Eviews7.2联合实现。

(二)灰色GM(1,1)模型构建及预测

为了获得更多的样本数据以实现实证检验目的,本节在现有样本数据的基础上构建各变量的GM(1,1)模型,并对未来各期数值进行预测。各变量的GM(1,1)模型的模拟结果见表2,从表中可以看出,总体上各变量的模拟结果比较不错,虽然glls的平均相对误差较高,但考虑到此变量时间点数值比较大,相对误差影响较大,所以其平均相对误差虽然较高但可以接受。

表2 各变量GM(1,1)模拟结果

根据表2中内容得到各变量的灰色GM(1,1)模型的白化方程:

pkcd的GM(1,1)白化方程:

rkld的GM(1,1)白化方程:

decy的GM(1,1)白化方程:

glls的GM(1,1)白化方程:

根据各变量的GM(1,1)白化方程计算各变量原始数据的模拟值见表3。

表3 变量模拟值汇总表

根据各变量原始数据以及各变量的模拟数值对各灰色GM(1,1)模型的拟合精度进行检验,计算后的到各变量的方差比值C和小误差概率P(见表4)。可以看出各变量的GM(1,1)模型的模拟精度都相当不错,除了glls的模拟精度为二级外,其他几个变量模拟精度均达到一级,而且表2中各变量模拟的a值均小于0.3,所以各变量的灰色GM(1,1)模型总体构建教过很好,可以用于中长期预测,各变量未来10期的预测值见表5。

表4 各变量GM(1,1)模型检验结果汇总表

表5 各变量未来10期预测值

(三)经济计量模型构建与检验

1.平稳性检验

以各变量各期的拟合值和预测值为基础实证检验我国新型城镇化各路径对农村人口贫困程度的具体影响方式和程度。首先计算各变量之间的相关的系数,计算结果见表6。可以看出pkcd与其他几个变量之间的线性相关系数均在0.68以上,达到了较好的级别,最大值是与decy之间的线性相关值,达到了0.87。其他三个变量之间也存在一定的相关性,最大值是glls与decy之间的相关性,为0.67。这在一定程度上表明新型城镇化助推扶贫开发的各条路径之间并不是完全孤立的,相互之间存在一定程度的渗透性。比如人口迁移因素和交通运输之间,人口迁移量的变化受到交通条件的限制,交通运输条件越好,人口迁移量就会越大。

表6 各变量之间相关系数

时间序列的非平稳性是带来“伪回归”问题的主要因素,为了回归模型的构建,需要对所有变量进行平稳性检验。本文使用的检验方法是目前较为流行的ADF(augmented dickey-fuller)单位根检验法,对数据进行平稳性检验之前还需要了解时间序列的最佳滞后阶数,各时间序列的最佳滞后阶检验结果如表7所示。

表7中的5个检验指标均显示各替代变量的最佳滞后期数为2期,所以后续的各种检验的滞后阶数均以确定2期为基础。接下来进行ADF检验,检验结果见表8,pkcd、rkld、decy、glls都是非平稳的,而Δpkcd、Δrkld、Δdecy、Δglls均为平稳序列,各变量均存在一阶单位根,此情况下用各变量直接构建回归模型显然不合适,但如果变量间具有长期协整关系则不会出现“伪回归”现象。

2.协整检验及因果关系检验

采用Johansen协整检验法分析变量之间的长期均衡关系,选择有截距项和趋势项的协整模型,所用的检验统计量为迹统计量和最大特征值统计量,具体的检验结果见表9。

表9显示,最多存在3对协整关系假设的迹统计量值和最大特征值统计量值均小于5%临界值,即认为4个变量间存在3个协整关系,结合相关性分析结果可以初步判断这三对协整关系存在于pkcd与rkld、decy、glls之间。

表7 最佳滞后期检验结果

表8 单位根检验

协整检验只是单纯的从数据入手判断变量之间是否具有长期的协同发展关系,而变量间更深刻的关系则束手无策,所以需要借助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进一步确认协整变量之间的具体影响关系。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模型是基于平稳性时间序列的一中计量模型,本文的四个变量均存在一阶单位根,所以对各变量的一阶差分序列进行Granger检验,检验结果见表10。

在协整检验的基础上,重点检验了pkcd与rkld、decy、glls之间的因果关系,从表10中的伴随概率可以看出,在5%的显著性检验水平下,仅存在从Δrkld到Δpkcd、Δdecy到Δpkcd的单向因果关系,即认为rkld和decy是推动pkcd变化的原因。假设“Δpkcd does not Granger CauseΔglls”没有通过5%的检验水平,即认为在5%水平下glls不是pkcd的原因,但是该假设F统计量的伴随概率为0.0571,很接近5%,远小于10%,这说明glls是pkcd变动的一个原因,但对其带动作用并不是非常明显,这也与文中相关性分析中glls与pkcd间的相关系数小于其他两个的结论相对应。

3.多元线性回归分析

通过以上分析可以认为,我国新型城镇化助推扶贫开发的人口迁移、产业体系构建、交通及基础设施完善的三个路径是确实存在的,文中的假设一、假设二、假设三均成立。那么这三条路径中谁的助推力量最大呢?下面以pkcd为被解释变量、其他变量为解释变量构建多元线性回归模型进一步探索新型城镇化助推扶贫开发的路径情况。具体模型计算结果见表11。

表9 Johansen协整检验结果

表10 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结果

表11 回归模型结果

表11显示,构建的多元线性回归模型的整体可决系数达到了0.964381,被解释变量有超过96.4%的变动可以由各解释变量做出解释,F统计量的伴随概率为零,D-W统计量为1.654924,所以该回归模型的整体拟合效果非常不错,具有较高的实际意义和理论价值。

得到的回归方程为:

其中et为残差项。

在5%的显著性水平下,各解释变量均通过了显著性检验,说明各解释变量对被解释变量均有很强的解释能力,其中rkld的显著性最高,为0.0001,表明人口流动因素对农村人均收入的带动作用最明显。各解释变量的回归系数均为正表明被解释变量和解释变量之间的发展方向是同方向的,与文中的理论分析以及相关性分析相吻合,rkld的回归系数最大,表明现阶段我国人口流动因素对于扶贫开发的助推作用力最大,decy的回归系数最小,仅为0.024522,表明现阶段我国第一产业比重的变化对于农村贫困人口的脱贫作用力有限,产业体系调整助推扶贫开发的效用还远没有发挥出来。而glls的回归系数为0.046124,相对于rkld也并不高,基础设施以及交通运输对于贫困人口收入的推动力度也并不明显,仍需要进一步强化其效用的发挥。

三、结论与建议

(一)基本结论

1.我国新型城镇化能够助推扶贫开发进一步发展,主要通过农村人口有序迁移、产业体系合理化以及交通运输和基础设施条件完善等路径实现助推效用。

2.现阶段人口有序迁移是助推扶贫开发最有效的一条路径,对我国贫困人口收入提升的作用效果最明显,助推力量最大。

3.产业体系合理化、交通运输和基础设施条件完善两条路径虽然也是我国新型城镇化助推扶贫开发的主要路径,但目前这两条路径的助推力量尚未有效发挥。

(二)政策建议

第一,健全农业人口向市民化转移的配套制度和政策。在农业人口向城镇人口转移过程中涉及到户籍管理、财政分担、教育及医疗保障等相关制度和政策,某一项制度的缺陷和不足都有可能给转移人口的生活、工作、子女教育等带来阻碍。所以各级贫困地区的政府部门应该因地制宜颁布相关配套制度以解决农业转移人口的落户、住房、医疗、养老、子女教育的问题,进一步推进农业人口向城镇人口有序迁移。

第二,推动农村地区产业体系的构建与完善。解决农村贫困问题首先应该从农村内部着手,目前我国大部分贫困地区比较贫困的主要原因就是产业结构过于单一,农民绝大部分收入依然来源于传统的农业,应该在农村地区内部建立生产效率高、受益面广的农村产业体系,在传统农业的基础上大力发展大农业产业链,将农、林、牧、副、渔有机结合,扩大产业规模,同时借助来自城镇的相关资源发展大农业周边产业,健全农村地区产业体系。

第三,进一步加强农村地区交通及基础设施建设。交通及基础设施是农村人口迁移、发展相关产业的基础条件,同时也是提升农村地区人民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的重要内容,政府部门在此方面的投入应该有所偏向,尤其是贫困地区与城镇连接的交通干道更需加大投入力度。

第四,完善乡村规划政策法规体系。经济的发展离不开法律法规的保障,在规划农村发展过程中涉及到农民的切身利益,同时也涉及到国有资产利用、财政税收、生态环境保护等方面。所以政府部门除了做好对农村居民产权、土地经营权等保护和规划外,也需要补充相关法律法规以规范生态资源利用、环境保护、财政税收等,以处进农村地区健康有序的发展,这也是现阶段我国新型城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

猜你喜欢
助推城镇化人口
《世界人口日》
人口转型为何在加速 精读
加速打击犯罪 多维助推复工
人口最少的国家
1723 万人,我国人口数据下滑引关注
“五大融合”助推物畅其流
激励机制助推节能减排
家乡的城镇化
坚持“三为主” 推进城镇化
加快推进以人为本的新型城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