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精准扶贫问题探究

2018-10-29 04:39高金良
新西部·中旬刊 2018年7期
关键词:精准扶贫建议现状

【摘 要】 本文以榆林市靖边县龙洲镇新窑梁村为例,阐述了龙洲镇新窑梁村精准扶贫成果,分析了扶贫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对策建议:建立人才引进机制——返乡人才响应扶贫;建立精准识别机制——严格把控贫困人口;建立脱贫监控机制——实时跟进帮扶对象。

【关键词】 新窑梁村;精准扶贫;现状;问题;建议

贫困问题一直以来就是阻碍社会发展的重要国际性问题。在我国这个14亿多人口就有9亿多农民的大国,解决贫困问题显得尤为重要。一方面农村人口基数大,偏远地区缺乏经济产业,另一方面地区性发展不平衡、贫富差距拉大,贫困人口不稳定出现脱贫又返贫的现象。为进一步促进贫困人口递减、实现精准扶贫,响应习总书记:“脱贫攻坚战的冲锋号已經吹响,我们要立下愚公移山志,要定目标,苦干实干,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1]的号召,稳扎稳打实现脱贫攻坚。

一、龙洲镇新窑梁村精准扶贫现状

1、龙洲镇新窑梁村基本情况

新窑梁村位于榆林市靖边县龙洲镇政府东南12公里处,全村36平方公里,下设12个村小组,主导产业为养殖业。在实际的精准扶贫过程中新窑梁村把发展生产脱贫和异地搬迁脱贫作为重中之重,因地制宜地开展扶贫工作。

2、龙洲镇新窑梁村精准扶贫要点探索

经过积极探索,按照包片区的办法,驻村代表多次到贫困户家中进行交流,与贫困户实际接触,了解他们为什么贫,又为什么难以脱贫的实际情况后。龙洲镇新窑梁村总结出了精准扶贫五大扶贫要点,如下:

(1)支部牵头扶生产。扶贫就要促发展。这是龙洲镇新窑梁村在精准扶贫问题上的第一个重要认识,也是精准扶贫的要点。这里以支部为牵头,建立企业与贫困户之间有效帮扶,建立贫困户以特色旅游业为抓手的有效脱贫举措。一方面满足企业在发展过程中需要劳动力的需求,另一方面满足贫困人口脱贫致富的朴素愿望。新窑梁村境内蒙华铁路、华能发电等企业,对带动沿线经济发展,脱贫攻坚工作中与支部是互相关联互相影响的,新窑梁村支部牵头,形成企业与贫困户结成对子,充分发挥企业在招人、用工等方面优先考虑贫困人口,这样不仅仅解决了就业,也解决了企业用工难的问题。再者,沿线贫困户可以依托企业进行产业调整,降低出售和生产风险。同时,境内龙洲丹霞景区,辐射龙一、龙二村,而新窑梁村以“黄土窑洞文化”为抓手,紧紧依托龙洲镇旅游资源发展,助力脱贫攻坚,景区节假日和平日短途游上年有十多万人次。充分发挥党建扶贫模式,把特色景区服务所产生的第三产业链与脱贫致富链紧密衔接,推动支部破解难题;党员树立标杆,搭建平台,为困难群众创业、就业、增收等起到很好的带动作用;建强村级组织,壮大村集体经济则是抵御贫困的长久之策,脱贫攻坚才能真正的走出“脱贫、因其他原因致贫、返贫”的尴尬模式。

(2)党员双带扶意志。脱贫不能仅仅停留在物质层面,精神层面的脱贫才是脱贫工作发挥内部作用的不竭动力。一些贫困户以自己是贫困户为荣,在帮扶过程中,百般阻挠,故意为难,钻政策空子,无视国家的法规法纪,刁难扶贫人员,特别是景区沿线的贫困户,不配合镇政府规划和落实,漫天要价,阻碍生产运营。这都是精神的贫困。龙洲镇新窑梁村形成党员+贫困户的扶助模式,由党员干部发挥模范带头作用。在资金、技术、劳务等方面给予支持。形成帮扶一条龙协助,帮助贫困村民建立起脱贫的自信心,全面调动其脱贫的积极性。该村村民崔某,过去由于家庭遭受变故,一蹶不振依靠低保度日。驻村干部多次与其交流、谈心,在了解到他的实际困难和情况后争取产业扶持资金4900元,发展种植业,又多方联系帮助他重修家中三间平房,农忙时扶助他从事种植产业,农闲时帮助他联系去定点企业参加劳动,他也彻底的摆脱了低保户的身份。在党员干部的协助下,很多像崔某一样的贫困人口掌握了一定的生存技能,重拾了生活信心,扬起了斗志。

(3)技能后盾扶发展。技能扶贫是彻底脱贫的有效方法。“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物质的帮助是短效的、是一次性的投入,只有技能性的扶持才是根本性的。精准扶贫的意义就是科学扶贫,绝不是简单的侧重物理资本投入的扶贫。龙洲镇新窑梁村帮助贫困户学习种植、养殖技能。引导贫困户逐步的掌握种植技术,投身种植产业,开展养殖技能讲座,邀请养殖专家,手把手教会养殖山羊的办法,切实从农民的切身利益出发,解决贫困人口技能贫困,收入低的现实困境。在技能后盾的扶持下,实现扶贫扶智双丰收的局面,极大地提高贫困农户的综合素质,为脱贫增加机会。根据以往的经验以及数据显示,技能扶持的效益也远远高于起初的成本投入,效果也远远优于其他脱贫办法。技能扶持的意义是深远的,绝不是技能所带来的个人收益所能衡量的,它还包括对国民素质的提升,对文化程度的提升,对社会文明的促进,对企业长足发展提供人才,有助于在更大、更广的范围内消除贫困。龙洲镇新窑梁村正是看到了技能提升是促进发展、消除贫困的坚强后盾,坚定不移的在扶贫过程中运用了此项扶贫手段。

(4)集体经济扶长久。脱贫要着力形成以点带面的局面。致力于壮大村上的集体经济,用整体的壮大抵御贫困。龙洲镇新窑梁村采用发展村集体旅游产业,强大村经济,壮大村组织来抵御贫困。把贫困户引上一条参与到特色旅游景区接待的致富路子上,对没有技能的贫困人口让其加入到简单的接待服务上。

(5)兜底工作实保障。严格按照省市县要求,精准识别兜底对象。对于本辖区村庄的贫困人口的具体情况实现“一口清”,达到了如指掌的水平。进一步确保精准识别的兜底对象的基本生活,把兜底对象的保障工作做到实处。

二、龙洲镇新窑梁村精准扶贫存在的问题

1、劳动力缺乏

目前农村现有的386199(妇女、儿童、老人)部队难以满足发展生产需求。脱贫需要充足的劳动力,没有人就无法谈发展。在市场经济的条件下,传统的生产模式无法应对市场竞争。且城市与农村之间的差距不断的拉大,导致农民变得贫困。[2]穷则思变,新成长起来的一代农民把外出务工作为第一选择,导致农村地区青壮年劳动人口严重缺失,从而也导致农业发展处于不平衡发展地位。留守儿童,留守老人,留守妻子是现在农村的常见人员,面对传统农业的需求,这些人的劳动水平难以和青壮年劳动力相媲美。因此扶贫产业难以得到快速的发展,使得导致扶贫工作难上加难。

2、贫困人口识别存在问题

精准扶贫的前提是精准识别。当前基层扶贫工作的一大问题就是精准识别存在困难。能否精确的识别真正的贫困户,成为防止、杜绝精准扶贫不公正的重要因素。当前基层存在村民评议难,评选委员会人员素质较低、农村“人情债”较严重的现象,这些都严重的影响了贫困人口识别。

3、帮扶尺度难以把握

精準扶贫过程中尺度需要把握好。对于需要帮扶的对象除了资格上要精准把控以外,更需要做的是把握好帮扶尺度。基层工作最需要的是谨慎、认真。根据不同的对象需要给出不同的帮扶意见,有心无力的人给力,有力无心的人要扶志医心。不能全包一样,也不能偏废。

4、扶贫结果难以巩固

目前基层帮扶存在由于帮扶人员意志不坚定导致的帮扶结果不佳的现象。部分由于被帮扶人员之前很长一段时间处于游手好闲、不思进取的状态,参与组织的技能学习并不认真,一有空闲又开始赌博荒废,回到吃低保的老路上,帮扶结果很难巩固。另一方面,由于一开始形成的帮扶点没有及时的进行有效引导、结合,导致各自为战最后各自消灭,没有及时抓住贫困户想要脱贫的欲望最高峰,没有调动他们的积极性。

三、对龙洲镇新窑梁村精准扶贫的建议

1、建立人才引进机制——返乡人才响应扶贫

驻村工作队驻村以后,积极与各部门协调,组织修路、平整土地,让年轻人看到村上发展的希望。吸引外出务工的年轻劳动力返回村里,再对他们进行培训,掌握种植和养殖技能,并且根据农忙,农闲时差建立企业长期用工机制。为年轻劳力创设一条完整在村致富脱贫的好路子。现在已有很多年轻人选择了回乡致富,这里有他们的家人,更有国家给他们的好政策、好福利。

2、建立精准识别机制——严格把控贫困人口

贫困人口的扶助要把好第一道关口,充分发挥民主评议的作用,把控好贫困人口的识别和认定。采取村民自主申请,村委会及村代表共同评议,再由村委会及驻地干部共同深入贫困户家中核查,把贫困户全部纳入清单,经审核后逐级上报,统一管理。建立起此种识别机制,能有效的提高贫困户的真实度,充分发挥村民在精准扶贫当中起到的舆论作用,同时结合当地村委会以及驻地干部的引导、监督作用,从源头上杜绝村民打“亲情牌”、拉票等有违公正的行为,保证贫困人口的真实性,扶贫的精准性。

3、建立脱贫监控机制——实时跟进帮扶对象

贫困户经过了严格的把关,经过了公示,接受了精准的帮扶之后一定要实时监控。避免在脱贫上升期因为走上坡路感到吃力就产生放弃的想法,或者遭遇一些挫折后就一蹶不振、出现自暴自弃、甘于落后甚至回到过去的想法。

对于帮扶过的对象,进行阶段性的技能培训,让其有收获感,成长感,进步感。同时进行定期的思想教育,增进他们的脱贫意识,要以脱贫为荣,以辛勤劳动、努力工作为荣。

【参考文献】

[1] 习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读本[M].北京.学习出版社,2016.

[2] 习近平精准扶贫思想视域下河北太行山地区产业扶贫研究[J].吴桐.2017.

【作者简介】

高金良(1982—)男,汉族,陕西靖边人,本科,讲师,研究方向:党史、社会.

猜你喜欢
精准扶贫建议现状
关于不做“低头族”的建议
职业高中语文学科学习现状及对策研究
语文课堂写字指导的现状及应对策略
混合动力电动汽车技术的现状与发展分析
“精准扶贫”视角下的高校资助育人工作
我国建筑安装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构建与实施的措施
三代人的建议
FOO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