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少媚 郭美萍 黎华柱
当前抑郁症的发病率呈现上升趋势, 对于抑郁症患者来说, 睡眠障碍会导致生活质量和身心健康受到严重影响[1]。对于轻中度抑郁症睡眠障碍的治疗, 临床上常用草酸艾司西酞普兰进行治疗, 但效果并不十分理想, 且患者会出现不良反应, 预后质量不佳。低频重复经颅磁刺激可通过线圈产生高磁通磁场, 从而对患者进行颅内深部刺激, 改变其神经内分泌、皮质兴奋以及血流灌注状态, 进行神经生理调节, 作为一种新型的无创性物理治疗方法正逐渐受到关注[2]。本次研究通过观察对比患者的临床表现, 探讨低频重复经颅磁刺激结合草酸艾司西酞普兰治疗轻中度抑郁症睡眠障碍的效果, 现报告如下。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6年3月~2017年12月在本院接受治疗的轻中度抑郁症睡眠障碍患者100例, 随机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 每组50例。观察组中男24例, 女26例;平均年龄(36.51±2.68)岁, 平均受教育年限(14.12±1.31)年。对照组中男22例, 女28例;平均年龄(37.29±2.36)岁, 平均受教育年限(13.69±1.49)年。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
1.2 药物与仪器 ①草酸艾司西酞普兰:山东京卫制药有限公司, 国药准字H20080599, 规格:5 mg×14片;②低频重复经颅磁治疗仪:武汉依瑞德医疗设备新技术有限公司。
1.3 研究方法 对照组患者应用草酸艾司西酞普兰进行治疗, 用药量为10 mg/次, 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进行用药量的调整, 用药量最高不超过20 mg/次, 用药时间点为每天早上8:00, 用药频率为1次/d, 用药时长为4周。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增加低频重复经颅磁刺激进行联合治疗, 刺激部位为患者的右侧前额叶背外侧区, 具体参数为:1 Hz的刺激频率, 80%~110%皮质运动阈值的刺激强度, 30 s/串, 50串/d,间歇时间为5 s, 治疗时间段为每天上午的10:00~11:00, 治疗频率为1次/d, 5次/周, 治疗时长为4周。
1.4 观察指标及判定标准 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PSQI评分及HAMD-17总分, 分值越低效果越好。
1.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3.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PSQI评分比较 两组患者治疗前的PSQI总分和各因子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 两组患者的PSQI总分和各因子评分均低于治疗前, 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HAMD-17总分比较 两组患者治疗前的HAMD-17总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 两组患者的HAMD-17总分均低于治疗前, 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PSQI评分比较( , 分)
表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PSQI评分比较( , 分)
注:与治疗前比较, aP<0.05;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 bP<0.05
组别 例数 时间 总分 潜伏性 持续性 习惯性 睡眠效率 睡眠紊乱 功能紊乱对照组 50 治疗前 15.9±7.1 1.8±0.5 1.8±0.8 1.9±0.3 1.8±0.9 1.7±0.3 1.7±0.5治疗后 11.6±0.1a 1.4±0.3a 1.2±0.5a 1.4±0.3a 1.2±0.5a 1.5±0.5a 1.2±0.2a观察组 50 治疗前 15.6±7.9 1.7±0.6 1.6±0.2 1.8±0.8 1.6±0.7 1.5±0.8 1.6±0.6治疗后 9.1±3.9ab 1.2±0.6ab 1.0±0.2ab 1.1±0.6ab 1.0±0.4ab 0.8±0.3ab 0.8±0.5ab
表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HAMD-17总分比较( , 分)
表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HAMD-17总分比较( , 分)
注:与治疗前比较, aP<0.05;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 bP<0.05
组别 例数 HAMD-17总分治疗前 治疗后对照组 50 22.63±1.92 17.27±2.36a观察组 50 23.05±1.61 14.56±1.66ab
当前国内抑郁症的患者人数不断增加, 已成为日益严重的社会问题。抑郁症患者常伴有睡眠障碍, 不利于其进行正常的工作与生活[3], 临床上常用药物草酸艾司西酞普兰对抑郁患者进行治疗, 但药物易产生不良反应, 且患者的治疗依从性弱, 因而找到更为简单高效的治疗方式成为研究重点[4]。有研究表明, 低频重复经颅磁刺激可改变患者脑内影响睡眠-觉醒周期的神经递质水平, 从而影响受刺激部位的大脑皮质局部兴奋性和血流, 对深部脑组织产生作用[5]。另外磁场的暴露也会对患者身体中褪黑素的合成和分泌产生影响, 从而使机体恢复正常的睡眠-觉醒周期[6]。但关于低频重复经颅磁刺激的具体治疗效果研究尚不充足, 因而本次研究通过观察患者的临床表现, 探讨低频重复经颅磁刺激结合草酸艾司西酞普兰治疗轻中度抑郁症睡眠障碍的效果。
本次研究所得结果显示, 两组患者治疗前的PSQI总分和各因子评分及HAMD-17总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 两组患者的PSQI总分和各因子评分及HAMD-17总分均低于治疗前, 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低频重复经颅磁刺激和草酸艾司西酞普兰联合治疗时可起到明显的协同作用, 治疗效果优于单纯应用草酸艾司西酞普兰的治疗方案, 低频重复经颅磁刺激在药物的基础上可进一步改善患者的抑郁症状, 显著减轻患者的患者的睡眠障碍, 促进患者恢复, 因而可在临床上进行推广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