樊逸隽
腹股沟疝是指腹腔内脏器通过腹股沟区域的缺损向体表突出所形成的包块, 俗称“小肠气”。根据疝环与腹壁下动脉的关系, 腹股沟疝分为腹股沟斜疝和腹股沟直疝两种。若不及时治疗, 容易引起严重并发症。手术是目前治疗成人腹股沟疝的唯一可靠方法, 较少复发。手术治疗又分为对组织的有张力缝合修补和无张力修补。目前, 腹股沟疝无张力修补已经成为腹股沟疝治疗的金标准。与以往的传统手术相比,此种手术极大地减少了术后的复发率以及其他并发症, 并使术后复发率由17%降低到1%左右。但较传统手术, 无张力疝修补由于手术分离范围更大, 以及补片的排异反应, 术后更容易出现手术区域水肿的情况。众所周知, 地奥司明可通过增加静脉张力, 促进淋巴回流, 改善微循环[1], 用于治疗肛肠科及血管外科的多种疾病, 取得了非常明显的疗效。而目前它的应用范围也逐步扩展到其他领域, 如骨科、创伤科、妇产科、乳腺科等, 并取得了较为满意的效果[2]。而作者将地奥司明应用于腹股沟疝术后切口水肿的患者, 取得了较好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1.1 一般资料 所研究病例为本院普外科2015年1月~2017年12月收治的男性腹股沟疝无张力补片修补术后切口水肿患者100例。因腹股沟疝无张力修补术手术方式众多,故将本研究入围病例的手术方式限定为目前最普遍的改良kugel手术、平片式无张力疝修补术(Lichtenstein手术)及经食管探头超声仪(TEEP)手术3种。患者均为非复发性腹股沟疝患者, 即首次施行腹股沟疝手术的患者。将其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 每组50例。研究组患者年龄最大82岁,最小28岁, 平均年龄57.5岁;其中行改良kugel手术32例,Lichtenstein手术14例, TEEP手术4例。对照组患者年龄最大78岁, 最小27岁, 平均年龄56.1岁;其中行改良kugel手术34例, Lichtenstein手术13例, TEEP手术3例。两组患者年龄、手术方法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使用热敷、理疗及常规药物进行治疗。研究组使用地奥司明片(马应龙药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国药准字H20066737, 规格:0.45 g/片)治疗, 每日早餐及晚餐时各服用1次, 2片/次(2片即为0.9 g)。
1.3 观察指标及判定标准 治疗1、2周后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疗效。痊愈:患者切口水肿消失或基本消失, 肿胀范围缩小>90%;显效:切口水肿显著减轻, 肿胀范围缩小70%~90%;有效:切口水肿有所减轻, 肿胀范围缩小50%~70%;无效:切口水肿略微减轻或未见好转, 肿胀范围缩小<50%。总有效率=(痊愈+显效+有效)/总例数×100%。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3.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治疗1周后, 研究组痊愈18例、占36%, 显效22例、占44%, 有效8例、占16%, 无效2例、占4%;对照组痊愈2例、占4%, 显效13例、占26%, 有效20例、占40%, 无效15例、占30%;研究组患者的总有效率96%高于对照组的70%,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2周后, 研究组痊愈32例、占64%, 显效12例、占24%, 有效5例、占10%,无效1例、占2%;对照组痊愈10例、占20%, 显效20例、占40%, 有效14例、占28%, 无效6例、占12%;研究组患者的总有效率98%高于对照组的88%,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 1, 表 2。
表1 治疗1周后两组疗效情况比较[n(%)]
表2 治疗2周后两组疗效情况比较 [n(%)]
关于腹股沟疝无张力修补术后切口水肿的原因, 大致有以下几个:①创面止血不彻底而导致淤血没有得到及时有效的引流, 使残腔积血积液, 以致最终血肿机化;②上述机化的血液又会压迫毛细血管及淋巴管, 进一步阻碍血液及淋巴回流;③手术组织分离过多, 导致血清肿, 这是腹股沟疝术后常见的并发症[3], 有文献报道高达93.4%[4], 特别是行kugel及TEEP手术时, 需要游离腹膜前间隙以扩展开置入补片的空间, 而剥离过程中会损伤甚至离断大量淋巴管, 导致淋巴液聚集;④置入的补片由于是异物, 会刺激机体肥大细胞释放组织胺, 使微血管扩张和通透性增加, 形成充血和渗出, 从而进一步加剧血清肿;⑤手术残留的疝囊也会继续分泌少量液体;⑥没有严格执行无菌操作, 引起术后感染。
作者认为地奥司明在治疗腹股沟疝无张力修补术后切口水肿的作用包括以下几方面:①减轻局部炎症反应, 包括减少补片的排异反应、降低手术创伤所产生的无菌性炎症反应及控制局部手术区域的感染。地奥司明可明显降低白细胞与血管内皮细胞的粘附和移行, 减少血管内皮细胞与白细胞崩解释放出的炎性介质(如组胺、自由基、缓激肽、前列腺素、补体等), 减轻对组织的侵害[5], 从而降低毛细血管周围的炎症, 保护微血管免受炎症反应的损害, 改善毛细血管的通透性, 减轻水肿。本研究结果显示, 地奥司明可减轻术后创伤性局部炎症反应, 减轻补片对人体产生的排异反应, 并可减少术后伤口感染的发生。②促进淋巴回流。地奥司明可增加功能性淋巴血管数量, 并可明显改善手术区域的淋巴引流速度以及促进淋巴管收缩作用, 从而加快组织间液的回流, 改善淋巴回流。故地奥司明可减轻腹股沟疝手术剥离过程中损伤及离断淋巴管和残腔血肿压迫而导致的淋巴回流障碍, 减轻水肿。③改善微循环。手术后由于微血管损害、残腔积血积液及血肿机化压迫导致微血管动力学异常, 血管功能障碍,从而限制了手术区域的血流供应及回流[6-9]。因此, 在治疗中改善手术区域的微循环相当重要。地奥司明可以改善静脉张力、调节微循环及保护微血管, 增强静脉收缩力, 还具有降低血液黏稠度, 增强红细胞流速的功能, 从而减少了微循环淤滞, 改善微循环, 促进血液回流而减轻水肿。同时地奥司明可增加手术区域局部的血氧和营养的供应, 促进愈合及术后恢复。
综上所述, 基于地奥司明通过减轻局部炎症反应、促进淋巴回流和改善微循环三大作用而发挥疗效, 对于腹股沟疝无张力修补术后切口水肿有较好的疗效, 值得临床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