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郝满义 王玲芳(陕西省大荔县水产工作站)
黄颡鱼又名黄骨鱼、黄腊丁、属鲶形目、鲿科、黄颡鱼属,黄颡鱼品种较多,有黄颡鱼、江黄颡鱼、岔尾黄颡鱼、光泽黄颡鱼等,人工养殖的品种主要是黄颡鱼、和江黄颡鱼两种。黄颡鱼营养丰富,肉质细嫩,无肌间刺,且具有滋补、药理作用,成为具有较高经济价值的淡水养殖鱼类之一。在我国养殖主要分布于长江中下游,如广东、广西、浙江、江苏、湖北等地区。
黄颡鱼属是以动物性饵料为主的杂食性鱼类,自然条件下,幼鱼以浮游动物为食,成鱼以水生昆虫、小鱼虾、螺蛳、植物碎屑。人工养殖条件下,可全程摄食配合饲料。黄颡鱼摄食具有明显的昼伏夜食现象,一般白天栖息于水体底层,夜间则游到水体上层觅食。
黄颡鱼属温水性鱼类,在摄氏1度至摄氏38℃水温条件下都可以存活,最适温度为25~28℃。营底栖生活,生性胆小,喜聚群栖息。对酸性环境较适应,对碱性环境比较敏感,最适pH值范围为7.0~7.6。pH值8.2以上容易引起腐皮病感染。对水中溶解氧要求不低于2mg/L,低于2mg/L浮头,低1mg时出现窒息死亡。
随着养殖面积不断扩大,养殖密度不断提高,黄颡鱼病害发生也逐渐频繁。减少黄颡鱼病害损失,增加养殖效益,目前成了我们从事水产科研和水产养殖动物病害防控工作者的首要任务。笔者就黄颡鱼养殖过程中常见病害防治做以下概述:
病原体:迟钝爱德华氏菌;流行水温为18~28℃,水温低于15℃或高于30℃发病较少;主要危害30~200g左右的鱼种或成鱼,传染性强,发病率高。
黄颡鱼
症状:病鱼头朝上尾朝下悬挂于水中,鳍条各基部充血,下颌、鳃盖、腹部可见深红色小血斑;解剖可见肝脏发白夹杂着小血点,胆囊肿大,脾肾脏发黑糜烂;胃苍白有血丝,肠内有黄色脓液。严重时头部发红出血、颅骨上方出现菱形裂口,裂口处充血,脑组织外露。
治疗方案:每亩平均1m水深,用200g二氧化氯,化水全池泼洒;每亩平均1m水深,用20%戊二醛溶液150mL,化水全池泼洒。内服:每kg饲料氟苯尼考粉2g+维他命生C4g+胆汁素4g,连喂5~7d,1个疗程。
病原体:霉菌。
症状:病灶部位有棉絮状菌丝,病鱼体发黑,烦躁不安,离群独游;主要是前期低温拉网、倒池受伤,皮肤脱落霉菌感染引起。
治疗方案:每亩平均1m水深,用水杨酸100mL,化水全池泼洒;每亩平均1m水深,用聚维酮碘溶液150mL,化水全池泼洒。
症状:病鱼体表粘液脱落,脱落部皮肤组织轻微溃疡,手摸有粗糙感,各鳍条末端发白腐烂。
治疗方案:食盐+小苏打合剂1∶1,每亩平均1m水深,用400g化水泼洒;使腐烂皮肤组织病灶变性脱落;每亩平均1m水深,用蛋氨酸碘溶液100mL化水泼洒,杀灭病菌,并且蛋氨酸碘还有补充机体电解质作用,有利于皮肤组织细胞快速修复。
鱼病防治是本着无病早防,有病早治,防治结合,预防为主治疗为副,综合治理的原则。平常做好勤巡塘,勤观察,投喂做到“四定”原则,每半月或10d左右杀虫杀菌一次,注意水体化学指标变化和鱼的活动情况;杀虫杀菌后注意水体施用微生态菌种改底调水,使水质清新,藻相、菌相平衡;营造一个绿色健康的养殖环境,使鱼不生病或少生病,降低养殖成本;提高养殖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