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月水温凉,对虾3大鳃病须慎防!这9大致病原因及其处理方法值得一看

2018-10-29 07:37王维厦门科环海洋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当代水产 2018年10期
关键词:底质对虾藻类

■ 王维(厦门科环海洋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十月,水温已凉,昼夜温差逐渐变大。多数露天塘的水温都在20℃以下,基本都进入最后的养殖阶段了,而更多的则是需要搭建冬棚才能很好的养殖。这期间藻类易死,菌相难培,整个池塘的微生态逐渐处于物质代谢水平逐渐下降的时期,池塘里的污染也就慢慢沉积变多,这些因素综合起来,对虾就很容易出现鳃部病变。所以这一期,笔者来简单分析一下虾鳃的常见病变。

对虾的鳃部病变常见的症状有黄鳃、红鳃、绿鳃、黑鳃、烂鳃等。

红鳃和绿鳃相对比较少见,一般都是一些对应颜色的物质过多附着。而烂鳃一般都伴随着大量的死亡,加上基本都在较大规格时多发,所以大多数的养殖户都会在爆发性死亡之前选择捕捞出售以减少损失。毕竟稍有经验的人都知道鳃部疾病很难根治,而且处理时间会持续很久,这个时候不是信得过的高手,真的不敢也不愿冒这个风险。这样算下来,我们在养殖过程中遇到最多的还是黄鳃和黑鳃。

笔者认为对虾鳃病虽然症状有不少,病原繁多,但归纳起来其实是大同小异的,原因无非中毒性、病原性和营养性这3类:

1 中毒性鳃病

无论是水质、土质、空气、用药管理方面出现较大问题,都可能会引发对虾中毒。对于须要时刻呼吸,并接触纳入外界物质的鳃组织而言,极易因为这些毒素的吸入而比机体先一步出现中毒反应。常见如下:

1.1 水化超标

重金属离子、氨氮、亚硝酸氮、pH值等指标长期偏高都会程度不同的腐蚀鳃组织,其中较为厉害并症状明显的是重金属和氨氮,若pH值长时间超过10.0,鳃组织被损伤的严重程度也和氨氮差不多。以上因子所致鳃病短时间会先出现黄鳃症状,然后出现黑鳃,镜检鳃丝有明显的尖端有明显的变变黄或变黑并有少数溃烂的现象。另外,以上黄、黑鳃症状不能通过清水暂养而消退。

这种情况一般可用解毒剂(如大苏打、EDTA、有机酸、腐植酸、氨基酸等)配合兼性芽孢菌或粪链球菌或乳酸菌等缓解中毒影响,同时在夜晚一定要泼洒提升对虾活力的药物(如多维、ATP、核苷酸、虾青素、多糖类等)和增加底氧。

1.2 底质恶化

消毒清淤不彻底、底质长期恶化导致固态有机物过多沉积,严重污染池底就导致对虾鳃部会附着大量杂质。这种原因引起的鳃病,一开始会明显出现较轻的黄鳃症状(此时底部虽有污染但黑臭尚不多,且清水暂养不超过10min就能褪色恢复正常),待时间长了,附着在鳃丝缝隙里的污染物令鳃部上皮细胞出现坏死,这才会慢慢发展成黑鳃。这种原因出现的黑鳃在刚出现的前几天里,也可以通过清水暂养出现褪色现象,因为也有一些黑鳃是因为黑色底污附着造成的。当然若是清水暂养一段时间(一般30min左右)后还没回复正常鳃丝颜色的,要么是非常严重的底质污染,要么就是其他原因了。这种情况镜检鳃丝一般相对完整,但严重的会出现鳃丝缝隙变大,鳃丝间夹有很多絮状杂质附着,同时镜检藻相也会有大量类似杂质。

这种鳃病,若水源良好,就可适量换水后用具有絮凝效果的氧化剂(如高铁酸钾、高碘酸铁、过氧化钙等)和配合增氧剂(如过碳酸钠、过氧乙酸、过碳酰胺等)处理底质问题,等水质稍微清爽一些后在连续补菌分解底污。若水质底质处理好后黄、黑鳃的症状还未消退 的,可用洗鳃药物(生姜+小苏打/盐+微量元素)处理一下即可恢复正常。当然,若不想洗鳃,有时外泼内服一些增强对虾活力的药物,提高对虾活动能力,自然也能同时提高对虾的自净力,这样也有不小的几率能令鳃部症状慢慢消退,只是花费的时间相对会长一点而已。

1.3 环境污染

池塘菌藻死亡后产生的菌毒藻毒和工厂、生活区、农林种植区及大型养殖区域排放的污水含有镉、汞、铜、原油、酸、碱甚至农药等有毒物质,这些都会都引起对虾中毒,并出现红、绿、黑、烂等鳃部病变。这类鳃病较轻的话,清水暂养大都可以消退部分,镜检可见鳃丝上有对应颜色的附着物或色素沉积。若是清水暂养鳃部颜色不能消退的就很难挽救了,短时间必会出现全塘死亡。必须赶紧转塘或捕捞出售或排塘。

这种鳃病最好的办法就是大换水,但有个首要前提——水源要好。若是水源也被污染,那就只能用解毒剂配合乳酸菌或粪链球菌或屎肠球菌或兼性芽孢来处理毒素,但若单单用药的话,效果会来得相对较慢,有时时间上不一定来得及。想要保虾,就必须夜间泼洒微量元素、多维、虾青素、ATP等辅助增强对虾抗毒性、耐受性的药物。

1.4 药物中毒

养殖过程中一些药物用量过大、使用时机不当、使用条件不适或与之前所用药物冲突或增强了药效等都会导致药物中毒或药残中毒从而引发鳃部病变。如高锰酸钾、甲醛、漂白粉、生石灰、硫酸铜等刺激性药物可直接粘附于鳃丝表面引起腐蚀性黑变。这种病变是不能通过清水暂养而得到恢复的,所以镜检鳃丝组织有明显的发黑甚至溃烂畸形的现象。当然,有经验的人,直接通过询问用药管理情况就能大致的判断出来。

黄鳃

这种情况用对应药物的解毒剂即可处理,如高锰酸钾、漂白粉、硫酸铜一般用有机酸类来解除毒性;甲醛可用豆浆、活性炭、沸石粉、腐植酸钠、多糖等解除毒性;含氯制剂可用大苏打解除毒性。但以上仅仅只是消除部分毒性,但已经进入机体的毒物,还得通过一些排毒解毒药物来处理,如外用内服微量元素、生姜来排毒,虾青素、多维、水飞蓟、乳酸菌等解毒。

2 病原性鳃病

随着大多数精养区域的技术发展,这几年病原引发的鳃病相对比较少见了,毕竟能引发鳃病的病原一般都要达到相当种群优势后才会或附着或寄生或感染虾体,这个数量级稍微有点环境维护,营养调理意识的人都会提前去处理,从而很好的预防了。但一些低密度、混养尤其是防控意识相对比较薄弱养殖区域还是会偶尔出现零星的病原引发的鳃病。

2.1 细菌感染

对虾感染柱状黄杆菌、柱状噬纤维菌、柱状屈桡杆菌、鱼害黏球菌等都可能会引发黄鳃、黑鳃。此病一般于暴雨、寒潮、台风后的升温期易发。前期鳃丝白浊,严重者发黑,镜检鳃丝溃烂,鳃丝尖端呈黑色坏死状,清水暂养不能消退。

这种情况一般通过连续轻剂量交替使用强氧化性底改来抑菌杀菌(如过硫缓释片、二氧化氯缓释片、高铁酸钾片、臭氧片等,按说明书最小剂量12h1次,连续使用,但每种药物只能最多连用3次就得换另一种),等症状有所控制后再用多糖、多维、微量元素等来辅助鳃丝慢慢恢复健康。以上是细菌性黑鳃的处理方案,但若是细菌性黄鳃的话,还可用较温和的消毒剂(如戊二醛、聚维酮碘、苯扎溴铵、溴碘、大黄萃取液等)来直接杀菌控制细菌蔓延,当然之后恢复鳃丝的操作同上。

附着性黑鳃

2.2 真菌感染

真菌性黑鳃的病原常见有腐皮镰刀菌、尖孢镰刀菌、禾谷镰刀菌、三线镰刀菌等。镜检能见到大量的黑色菌丝及其分生孢子。同样的,这种黑鳃清水暂养多久都不能消退。这种黑鳃很少见,笔者也只是听说过,却从没见过。听闻中的发病虾池大都是低密度粗放养殖在底质水质严重污染时才会出现。所以笔者估计,只需要注意改底应该就能很好的防控了。

2.3 藻类附着

很多丝状或鞭毛藻类大量繁殖时,常会附着对虾鳃部。这种情况早期往往呈现黄鳃(黄丝藻、楔形藻、针杆藻、骨条藻)、绿鳃(刚毛藻、柄裸藻)、蓝鳃(颤藻)症状。若这些藻类有大量死亡时,就会慢慢出现黑鳃。这类鳃病镜检鳃丝完整,鳃丝间隙明显变大,鳃丝之间夹有大量藻类。清水暂养大多数都可消退,即使不会完全恢复正常也会消退大部分。

藻类附着引发的鳃病相对较难处理,因为不改变藻相就很难彻底根治,短时间处理好,没几天又会复发。而且有一些藻类(如柄裸藻、骨条藻等)是直接吸附于上皮细胞之上,不易脱落。所以在洗鳃、加强营养增强活力的同时还得换水后用兼性芽孢、光合菌等来转变藻相。这个过程很慢,不能急。更不能杀藻,因为杀藻之后还得注意藻毒引发更严重的鳃病甚至是缺氧中毒死亡。

2.4 虫体附着

固着类纤毛虫大量寄生时常会附着鳃部呈现黄鳃、黑鳃症状。这个比藻类附着更牢固,所以清水暂养也不能褪色。镜检就更为明显了,毕竟虫子是会动的。

这种鳃病和处理纤毛虫的思路是一样的,只需改底补菌处理池底固态和溶解的有机物即可,之后若鳃部症状还未消除,可以用洗鳃操作来处理。当然若只是发现焦躁,仅仅是较轻的黄鳃症状的,可以用戊二醛、季铵盐、季鏻盐或苯扎溴铵来杀虫抑虫。

3 营养性鳃病

营养原因引发的鳃病同样现在也很少见了,能遇到的无非就是一些低密度养殖池塘苗期不注重饲喂,令虾苗营养不良导致鳃组织发育不完全,鳃部自净能力不足;另外一种就是长时间使用了劣质或过期饲料造成造成的原因不良(尤其是缺乏维生素C),这也会出现营养性鳃部病变,但这些原因引发的鳃病很好处理,拌喂多维(辅助病变鳃丝恢复功能,补充营养以及辅助营养吸收)、多糖(保护鳃丝上皮细胞)、虾青素(避免鳃丝再次受损、增强上皮细胞耐受性),一般最多半个月就能完全正常了。

注意:鳃部病变大都是相对较难处理的对虾顽症,常需多次处理,所以处理时要注意至少备用两次剂量,以防短时间复发。

很多池塘鳃病的频繁复发其实主要原因还是环境方面没能根本性的改良。所以处理鳃病的同时必须要注重调水改底,否则很难断根。甚至一些鳃病处理的重头就是改良环境,不然费钱费时,效果不佳,即使规格够大可以出售,也会因为运输存活率低,卖相不佳而被虾中压价。

处理黑鳃时要特别注意不能用刺激性太强的药物,还要注意用药前、中、后,对虾出现缺氧的可能,所以必须同时备用急救缺氧的药物。

上面文章里有频繁提到“洗鳃”操作,这个操作一般用于较为轻微的鳃病的治标性的处理上。对于附着性、轻微中毒性鳃病有较好的恢复效果。一般可用:生姜(1~3斤/亩,搅碎后连汁带渣加水稀释后使用)+小苏打(3~5斤/亩,用于盐度>5‰的养殖水体)或粗盐(海盐或食用盐都可,5~10斤/亩,用于盐度<5‰的养殖水体)+微量元素(按说明书剂量使用)。这个配方一般连续外用2次即可(12~24h1次,早晚不限),2次无效,说明诊断有误,药不对症。

黑鳃是典型的条件致病型疾病,往往由多种原因影响所致。要认真诊断每种原因后针对性兼顾处理。

猜你喜欢
底质对虾藻类
对虾养殖弱势群体的管理
一种ReliefF和随机森林模型组合的多波束海底底质分类方法
对虾吃料慢的原因分析和处理
对虾免疫增强剂研究进展
藻类水华控制技术及应用
用于海底目标识别与底质分类的多波束水体波形预处理
对虾常见环境性疾病的防治
细菌和藻类先移民火星
动物体内有植物
吃蔬菜有个“321模式” 三两叶菜类,二两其他类,一两菌藻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