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营造良好的课堂气氛

2018-10-28 09:15何学文
神州·下旬刊 2018年9期
关键词:课堂气氛小学语文课堂教学

何学文

摘要:小学阶段的学生天性活泼好动,具有强烈的好奇心,同时缺少良好的自我控制力,在课堂学习时经常会出现注意力不集中的现象,这影响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学习兴趣,导致课堂教学效果十分不理想,尤其在面对语文学习时,由于其知识体系庞大,教师受传统教育模式的影响,教学方法较为枯燥、单一,使学生更加的缺少耐心和专注力,进而加大了学生学习语文的难度。作为小学语文教师,要做到与时俱进,顺应当前教育发展的趋势,结合学生当前身心发展的特点和兴趣爱好,运用丰富的教学方法,提高语文教学的趣味性,为学生营造轻松的学习氛围,从而激发学生对语文的兴趣,活跃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的语文综合能力和创新思维。

关键词: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课堂气氛

引言:

随着我国教育改革在小学教育中的进一步深入,有效的推动了教师教学理念和教学方式的转变。在新课改的背景下,要求小学语文教师要为学生营造轻松、愉悦的学习氛围,进而启发学生的思维能力,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自主探究意识,进而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促使学生全面发展。小学语文教学是学生奠定良好语文知识的基础,能使学生掌握相应的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养成学生良好的自主学习能力,进而更好的进行其他学科的学习。因此,小学语文教师要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提高小学语文教学的趣味性,为学生营造出良好的学习氛围,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进而激发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降低学生的学习难度,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本文就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营造良好的课堂气氛进行阐述。

一、当前小学语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首先,受到傳统教育理念的影响,教师在小学语文教学关系中的地位过于强势和主导,学生只能被动的接受和理解知识,没能充分发挥自身的学习主体地位作用;其次,语文教学方式过于单一,知识的讲述和随堂练习以及归纳总结直接构成了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模式,缺少创新和趣味性;最后,学生没有养成良好的自主学习意识和习惯,小学阶段的学生性格过于脱跳,缺少自我克制能力,极易受到外界环境的影响,因此在小学语文知识的学习过程中没有养成良好的自主学习意识和习惯。

二、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营造良好课堂气氛的有效策略

1、以微笑的方式授课,塑造教师亲切可感的外在形象

在营造良好的课堂气氛中,充满微笑地去授课,这是一种简单易行而又行之有效的方法。当然,这种微笑是发自内心的,是对学生的一种关爱,是一种与学生心理上的交流,而非一种矫揉造作、虚假的表情。学生在洋溢着微笑的课堂中,会感到教师的可亲可敬。微笑着面对学生,其实是一种自信,一种认为自己的魅力可以征服学生的自信。而板起面孔去说教,往往是因为觉得自己没有能力征服学生,而运用一种外来的压力去迫使学生去做,我想,这有时似乎会起到一定的效果,但往往不能持久。因此,语文教师要想使学生在一种欢悦、畅快的课堂气氛中去追求知识,那就要首先自己充满这种情绪,用自己欢悦的情绪去感染学生。

2、教师可采取动手操作调动课堂气氛

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儿童的智慧在他的手指尖上。”这句话的意思是说,儿童多动手操作会促进智力的发展。从脑的结构看,人的大脑皮层的各种感觉和运动部位中,管手的部位所占面积很大,所以手的运动能使大脑的很大区域得到训练。动手操作的过程,调动了学生的感官参与,手脑结合。学生的思维离不开动作,动手操作是智力的源泉,发展的起点,激发了学生对操作活动的兴趣。动手操作建立学生的表象思维,是学生的直观学习,把书本内容生动化,让语文学习更加形象,课堂学习气氛不再是讲和听的形式。比如,学生在课外进行剪报活动,把用到的知识、语句剪下来,增加了记忆,将学习变成了一种布满情趣的活动课。

3、恰当运用多媒体课件,创造课堂氛围

在实施新课改后,很多学校都配备了多媒体教学设备。教师运用多媒体课件,可以将教材上的知识以生动形象的图片或视频展示在学生面前,使教学内容更加丰富多样,更容易被学生接受。利用多媒体课件,一方面可以激发学生对语文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另一方面,多媒体将知识形象化、具体化,对创造课堂氛围具有重要作用,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教学效率。例如,在学到《黄山》一课时,单凭课本上的形容,学生很难感受到黄山的美景。这时,教师就可以在网上下载一些有关黄山的景色图片,然后配上合适的背景音乐做成幻灯片,通过真实的画面,让学生欣赏到黄山的美。通过这样的学习,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对所学知识的印象更深刻,对知识点的掌握更加牢固。

4、教师应多赞扬鼓励学生

清代学者颜元说过:“数子一过,不如奖子一长。”这都是讲赞扬欣赏的激励效用。每一位学生,无论学习成绩的好坏,他们内心一定都渴望得到别人的认可与赏识。因此,教师应关注每一位学生的细小进步,让学生学会肯定自己,这样他们的自信心也会随之提高,学习积极性上来了,课堂氛围自然也就不言而喻了。笔者在课堂上会经常用这样的方式鼓励学生,对于那些表现好或是有进步的学生,让学生掌声鼓励,或者微笑道“你的想法真棒!”,或者在课后准备一些小奖品。赞赏好比“添加剂”,有了这个添加剂,学生可以常常从中体会到成功的乐趣,课堂氛围也被渲染得积极活跃,在这样的学习氛围中,教学效果一定会有所提高。

结语:

孔子云:“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营造良好的课堂气氛,能有效的激发学生对语文的兴趣,进而使学生的学习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因此,教师要为学生营造出积极向上、轻松愉悦的学习氛围,从而提高学生的积极主动性,使学生自主的参与到学习中,加强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进而全面提升学生的语文综合能力,推动小学语文教学的进一步发展。

参考文献:

[1]朱爱芝,吴立强.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营造良好的课堂气氛[J].中国农村教育,2018(10):59-60

[2]陈慧兰.小学语文教学中营造良好课堂气氛的方法[J].西部素质教育,2018,4(10):242+244

[3]胡凤东.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营造良好的课堂气氛[J].中国校外教育,2016(25):132-133

[4]李海英.浅谈小学语文教学中营造良好课堂气氛的方法[J].中国校外教育,2016(09):120-121

猜你喜欢
课堂气氛小学语文课堂教学
将课堂互动融入初中物理课堂之中的重要性
简约化初中化学课堂教学实践探索
自然拼读法在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的有效融入
数学开放题在初中课堂教学的探索
浅谈课堂气氛对高中数学教学的重要意义
小学数学教学良好课堂气氛的创建初探
营造小学英语课堂气氛的教学策略研究
优化朗读技巧,提升语文实效
浅谈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让多媒体课件为阅读教学助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