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课在高中生物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2018-10-28 09:15胡鸿敏
神州·下旬刊 2018年9期
关键词:生物教学高中微课

胡鸿敏

摘要:在教育改革的新时代下,高中生物教学的开展形式正逐步趋于多样化和现代化,微课这样一种新进的教学手段也已经走入了生物课堂,为高效化的教学奠定了基础。由于微课被引入我国的时间并不长,许多教师只是在倡导下盲目的利用微课,没有掌握微课的精髓,也没有发挥出微课的优势。为进一步促进微课在高中生物教学中的推广,本文从微课的优势出发,提出了几点有效的运用方法,供生物教师参考。

关键词:微课;高中;生物教学

引言:

在不断提高的教学要求下,陈旧的教学手段显然已经无法满足生物教学的需求,需要教师利用更加多元化的教学手段,提高课堂内外教学的有效性,确保学生高效掌握知识点的同时促进他们的素质发展。但想要达成这一目标,无疑需要现代化教学手段的支持,微课在高中生物教学中能够发挥极大的作用和优势。

一、微课在高中生物教学中应用的优势

微课在教学中的实践已经取得了丰厚的成果,就生物这门学科来说,涉及到许多实验和细微的观察,带领学生开展这类实验无疑是不现实的,但如直接跳过又会导致学生积压许多问题。微课以视频为载体,以丰富的网络资源为构成,对于任何的实验现象、环节都能实现直观的展示,解决了教学问题。此外,利用针对性极强的视频内容,还能够轻松的帮助学生解决学习难题,使他们在生物学习的道路上畅通无阻。

二、微课在高中生物教学中的应用

(一)利用微课导入新课

利用微课导入课程能够在课程的开始快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起到激趣的作用。微课鲜活、直观的内容还能够激活学生的思维,使他们以饱满的热情投入到本课学习中,教学也将受到事半功倍之效。教师应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设计出不同的导入视频,力求新颖,体现出题,这样才能每每都能收到良好效果。如在教学《胚胎工程》这一内容时,笔者向学生展示了一段多利羊诞生的视频,并向学生提出问题:多利羊是如何产生的?这个工程应用了什么技术?让学生通过学习视频内容解决这些问题,并了解细胞工程和胚胎工程的相关知识。如此一来,不仅使学生牢固掌握了教学知识,还激发了学生学习兴趣,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也得到了提高。

(二)利用微课演示课堂实验

利用微课展示实验能够跳过繁琐的实验过程,更好的观察一些细微的实验现象,大大提高课堂时间的利用率。同时,对于重点的实验过程和现象还能够重复的展示、播放,突破了传统实验的不足。高中生物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高中生物教学离不开实验。但是由于课时少、实验设备等原因,有些实验无法让学生亲自动手实验验证实验结果,取而代之的是教师直接宣布实验结果,学生对实验结果进行死记硬背,这种传统的实验教学方式不仅限制了学生的思维能力,而且学生对知识的掌握不牢固,也无法将实验原理应用到解题过程中。然而微课在高中生物教学中的应用改变了这一现状,教师可以使用微课,以视频形式演示实验过程,从而填补实验教学中的空缺,使实验教学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如在教学《光合作用》这一实验时,需要让学生认识到光合作用释放出来的氧气来源于水,而不是二氧化碳,由于实验较复杂,学生无法亲自做实验,这时笔者将科学家的实验过程制作成微课,展现给学生,学生通过使用微课进行实验学习,犹如亲自动手做实验,不仅牢固掌握了实验过程和实验结果,而且收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1]。

(三)利用微课抓住重点

在生物课堂教学中,教师所要做的并不是把教材中的所有知识点都逐一告诉学生,让学生去识记、背诵、掌握,相反,就高中阶段的学生而言,他们的理解能力、自主学习能力等都有了一定的发展,一些简单的、基础的知识点是可以通过自主学习或和同伴交流而掌握的,教学中教师更多要做的是引导学生掌握重点。如《染色体变异》教学中,染色体组的概念就是一个重点,探究中可借助微课,以果蝇染色体组成为例,引导学生分析归纳染色体组的概念。

在具体操作中,先借助微课而呈现出果蝇的染色体图,利用声音控件播放染色体组的部分内容,同时引出问题“果蝇体细胞中有几个染色体,几对同源染色体?此外,有几对常染色体和性染色体?”针对这些问题,可组织学生展开讨论(此时暂停课件),学生讨论后以视频资源和学生核对,雄果蝇形成精子时要进行减数分裂,此时借助视频回顾减数分裂内容,思考同源染色体的变化特点,呈现两个配子染色体数,最后再进行归纳。在整个过程中,微课是作为一种师生互动的媒介出现的,学生看微课中思考,交流,整个课堂因微课而变得更活跃,也更好地让学生抓住了重点。

(四)应用微课突破难点

在生物教学中,除了重点内容需要让学生理解、掌握,难点则是教学中的重中之重,一些学生之所以对生物学习失去兴趣,是因为在生物学习过程中没有突破难点,结果问题积累多了,学习也就变得吃力了。在生物教学中要较好地帮组学生突破难点,除了以问题方式引导学生讨论,用实验或操作活动引导学生探究外,微课也是较好的方法。尤其是借助微课直观、形象的特点,引导学生在看、说、议中分析难点,更利于学生获得对知识的构建。

以《DNA的复制》为例,该课时的难点是DNA复制过程的掌握,教学中先借助微课呈现DNA复制的动态变化过程,思考复制时间、场所、条件、特点及意义。如“半保留復制”,借助微课,引导学生了解同位素、大肠杆菌的培养、亲代、子一代、子二代培养类型、结果和试管中的位置,分析离心处理后子一代DNA为何只有杂合链带,子二代DNA却出现了轻链带和杂合链带,结合视频的讲解,学生的讨论而引导学生归纳半保留复制的概念。在应用微课过程中,切忌只让学生看而不互动[2]。

三、结语

时代在发展,教育技术也在不断的革新,在高中生物教学中,我们不能按部就班地停留在黑板和粉笔的窠臼中,而应以现代科学技术来革新课堂教学,在教学中应用新的媒体技术,这样方可为课堂教学注入新的活力。就高中生物教学而言,更多的是要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在课堂教学实践中应用微课,借助微课直观、方便、快捷等特点,以微课激发学生兴趣,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帮助学生巩固,这样方可更好地提升生物课堂教学效率,让学生在生物探究过程中学到更多的知识,获得更好地发展。

参考文献:

[1]田欣.微课在高中生物教学中的应用[J].青少年日记:教育教学研究,2014,(07).

[2]慕迎杰.微课在高中生物教学中的创新应用[J].初中生优秀作文,2015,(24).

猜你喜欢
生物教学高中微课
微课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与反思
微课在初中英语课后作业中的应用
微课在心理健康团训师培养中的应用探讨
初中化学实验教学中“微课”教学模式的探讨
从渗透人文素养的角度论新课改背景下的生物教学
对新课改下高中生物教学的反思
交互式电子白板在历史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高中政治课中的分层导学探讨
理顺高中政治课堂问题教学流程研究
高中学校“三心素养特色德育”实施策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