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字启篇悟华章

2018-10-27 10:58陈治勇
语文教学与研究(教研天地) 2018年10期
关键词:子书文眼淡泊

陈治勇

理念:《诫子书》辞章华美,音韵流畅,自不待言,但其所蕴含的深刻内涵对于七年级学生而言颇有难度,如何让学生在感知这千古妙文之音韵美的同时,领悟其看似粗浅实则深邃的文本意旨,上一节扎实而不呆板的语文课,乃本节课关键所在。教学中抓住文眼——“静”,立足于“静”,披文入情,由“静”悟意,抓住文章词句,从正反等多角度入手,化解疑难词句,读品相融,挖掘“静”之内涵与境界,让之渗入学生心田,成了课堂教学的一条弦。

一、明晓题意

师:(板书“诫”)同学们,“诫”的意思有哪些?

生:告诫。

生:劝诫、训诫、诫严。

师:那在这个(板书“诫子书”)“诫”的意思是?

生:告诫、劝诫。

师:可以是“诫严”吗?

生:不行。因为“子”的意思是“儿子”,“诫子”的意思是“告诫儿子”,不可能是“诫严儿子”。

师:所以在词义不明时,我们可以根据词境,用组词法推敲词义。“书”的意思是?

评析:好的教育是在对话里明晰、渗透,而非强行地灌输或否定。教是为了不教,教师给予学生的是拐杖,是自我成长的学法。“诫”的解读中就渗透了学法,使学生懂得面临疑难时,可以借助已有知识与经验,化难为易。

生:信。

师:古人称家信、书信为书。这是谁写给儿子的一封信?

生:诸葛亮。

师:他是哪个朝代的?谁知道关于诸葛亮的一些故事呢?

生:刘备三顾茅庐。

生:草船借箭。

生:赤壁之战、空城计、舌战群儒。(师生相互了解这些故事)

師:诸葛亮的故事有许多,同学们有兴趣可以去看看《三国志》《三国演义》。

评析:语文离不开积累。这里请学生讲述关于诸葛亮的故事,既有利于丰富学生的知识积累,又调动了学生原有的积累,而且有助于化解文章偏重于说理的枯燥,使诸葛亮形象变得丰满鲜活,增强了学生学习的乐趣,为文本学习奠基,似散实聚,有助于提高课堂的效率。类似环节很多,比如下面讲到“宁静”时,举例毛泽东闹市读书来追求心里宁静来实现远大目标,陶渊明“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的心理宁静。再如举诸葛亮住草庐,躬耕南阳,以及他写给刘禅的书信:“臣家有桑八百株,子孙衣食,自可足用”来说明淡泊对于人生的影响等,都是实证。

二、知人论世

师:诸葛亮是忠诚与智慧的代表,一生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诫子书》是他临终前写给他八岁的儿子的。与其说是家书,不如说是遗书。秋风五丈原,54岁的诸葛亮自知命不久,便写了这封家书告诉儿子当如何为人做事。

生:不能。

评析:秋风五丈原,54岁的诸葛亮知命不久,写了这封家书告诉儿子如何为人做事。这是一个濒死的老父面对一个稚嫩的小儿告诫,期望之强烈自不待言,然竟区区八十四字,这又是一封怎样的家书?此处背景的穿插大大激发了学生的阅读期待。

三、疏通词句

师:那你们能看懂吗?(出示古体版文章,请生读)与课文相比,有何不同?

生:繁体字,没有标点。

生:书写从右到左。

评析:看似随意的古今对比,实则有助于加深学生对古文排列之美书写之美的感性认识,或许它已经种下了某个学生有志于探究古文的种子。

师:谁来读一读这古代版的《诫子书》?(生读,教师根据读的情况板书“夫”)

师:“夫”在文中出现两次,怎么念?

生:都念二声,因为是句首发语词。

教师再次出示学生书法《诫子书》,请一生上台划分节奏。

师:(问划分的学生)可以和大家说说你为什么这样断句吗?

生:“非”字前面可以断。因为两个“非”像对联一样。这两个句子是对称的。下面的“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也是一样。

师:请读一下。(生读,师板书“对称”)“对称”,是考虑断句一种方法。请继续说。

生:“年与时驰,意与日去”则可以从对称和句意两个角度断句。

师:“夫学须静也”为何这样划分?

生:有“也”字。“也”是句末的词,“夫”是句首语气词,所以是一个句子。

师:句首发语词与句末语气词也是断句的一条途径。

评析:叶圣陶说教材是例子,如何用例子,方法不一。你可以明确告知学生文句的停顿,进而即刻向文意的探究深入。但这只是1加1等于1的甚至在学生无法记住的情况下还少于1的单向传授,是授之鱼。如何授之以渔,实现1加1大于1的教学增长?此环节——师生通过对话,使学生明确了文言断句可以从对称、句首发语词、句末语气词,还有句意等不同角度去思考,从而明白文言断句的某种规律和方法——可以作为一个参考:在答案呈现以后,去探讨答案的来由,授生以渔,使学生知其然,且知其所以然。

师:现在请大家打开书朗读。(生读)大家在预习时提出了这几个难字,我们来讨论下。其他注解有的我们就不说了。

PPT:行、才须学、成学、则、遂

评析:教学的选择体现教学智慧。孙绍振就说:我最讨厌在课堂上重复学生已知的。这是教学该追求的——只教不知道的。

生:“行”是行为。

师:君子的行为,有没有不同意见?

生:行为操守,行为品德。

师:你加了思想层面的。君子不仅要行为好,而且要品德好。那我们就把它翻译为“德行”。

生:“才须学”是通过学习得到“才”。

师:“须”是?

生:必须。

师:才能必须通过学习得到。

生:“成学”是“学业有成”。

师:很好,他用了倒装法,其实文言文很多地方是倒装的。

师:“则”我们在《论语》里学过,记得吗?

生:学而不思则罔。“则”是“就”的意思。

师:这是复习法。刚才我们是猜,这里是复习。但“遂”我们没学过,功力好的可能知道。

生:于是、就。

评析:一如既往地注重方法传授。如联系《论语》疏通“则”,从学生的答案点出“倒装”等。事实上,课文按照名词性的“德行操守”来理解“行”欠妥,这与下文内容难以衔接。故而可将“君子之行”的“之”作取消句子独立性理解,如此,“行”可译为“为人”或“立身处世”,这句话可译为:“君子为人”或“君子立身处世……”下面接着讲“君子立身处世”应如何做,这样上下文衔接就很自然。此处教学若能让学生进行字义探究会更好。学问贵在从模糊走向明晰。

四、“静”之内涵

师:你们认为此文的文眼是哪个字?

生:“学”,因为出现的频率最多。

生:“静”,因为下文说“夫学须静也”,这句话的意思是要想学有所成就需要“静”,“静”是学好的前提。

师:哪里也说到了“静”?

生:静以修身、非宁静无以致远。

生:夫学须静也。

PPT:

师:“静”在古代是这样写的。一边是“青”,同“清水”之“清”,表示非常纯洁,这是手在捡,表示要争取,所以边上是“争”。原意是全力以赴去寻找门径。这是《说文解字》里的。语文书上“静”的注解是摒除杂念和干扰,然后宁静专一。那“静”在文中有什么内涵?我们一起来寻求。作者告诫儿子,到达“静”了就会有一个怎样的境界呢?我们请一个同学读原文,其他同学寻找“静”的内涵和境界。

評析:探源,教师的烙印。字义该如何理解?最佳的方式就是探源。此处教师通过呈现“静”的历史演变,从源头让学生明白“静”是全力以赴地追求,可谓刻骨铭心。这给人以深刻的启迪与反省:“语文”实在太庞大了,我们的视野有多宽,解读有多深,我们的课堂就有多灵动。从这个角度而言,语文课是打上教师烙印的课。同时,“你们认为此文的文眼是哪个字?”的发问,牵一发而动全身,它抓住了文章的文眼,也打开了课堂的课眼,从而使得课堂教学有了核心点,能放能收,有条不紊。整节课围绕着“静”,不断播种,又不断收获,将《诫子书》的内涵一一打捞。

生:静以修身,如果一个人可以宁静专一,就可以修身。

师:“修身”的意思是?

生:修养身心。

师:和注解的“治性”比较相似。《礼记》言: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一个人如能修身养性,就可以把家、国、天下管好。诸葛亮将“静”提到这个高度,其实是说“静”是所有好的基础。“静”还可以达到什么境界?

生:“非宁静无以致远”,只有做到“静”才可以“致远”,达到远大目标。

师:“宁静”有两种形式:环境的宁静和心里的静。名人中有谁心很静的例子呢?

生:毛泽东闹市读书求心静来“致远”。

生:陶渊明“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师:是啊,身处闹市心却静,我们有些同学因同桌有点闹就要求换座位,这其实是心不静的表现。

师:“静”的内涵还有?

生:“夫学须静也”。只有“静”了才能好好读书。

师:学习的前提需要“静”。学习以后能?

生:成学,广才。“静”是学习、“成学”和“广才”的源头。

师:这也是作者要求儿子做到“静”的原因。

师:除了有“静”的句子,我们能否找出没“静”却也在写“静”的词句呢?

评析:从有“静”处品“静”到从无“静”处找“静”,层层深入挖掘“静”的内涵,处处不忘紧扣文眼与教学核心。

生:险躁。

师:险躁和“静”什么关系?

生:反义词。

师:险躁是内心浮躁,如果险躁了就不能治性。而宁静了则能治性。因此,我们也可以把“治性”归到“静”所达到的境界。

生:“非淡泊无以明志”的“淡泊”也和“静”有关,注释说“内心恬淡,不追逐名利”,一个人只有内心宁静了才能如此,才能专注于自己的目标。所以,“淡泊”也是“静”的境界。

师:我们能否以诸葛亮自身情况来说说淡泊对于人生的影响?

生:诸葛亮自己住茅庐,“躬耕于南阳”,且“不求闻达于诸侯”,其本身就是“淡泊”的最好典范。

师:诸葛亮给儿子写遗书时,给刘禅也写了一封。书上说:

PPT:臣家有桑八百株,子孙衣食,自可足用。

师:这意味着他要家人去养蚕,自给自足。所以说诸葛亮包括他的子孙后代都是淡泊名利的。只有这样的淡泊名利,人生才能达到一定境界,成就伟大事业。这句话是非常感人的。

师:还有反面写“静”的吗?

生:淫慢。“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冶性。”一个放纵懒散和浮躁之人,他的人生结局将是“悲守穷庐”。

师:为何会“悲守穷庐”?

生:因为“年与时驰,意与日去”,他不惜时,把时间和意志都消磨了。

师:一个“静”的人则会珍惜光阴。因此我们可以把“惜时”作为“静”的又一个内涵。诸葛亮在文中告诉儿子,如果你不惜时,不宁静,很浮躁,你的人生最后会?

生:悲守穷庐。

师:能否告诉我惜时的话,儿时爸爸就告诉过你的。

生: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师:我们可以将之写在“悲守穷庐”的“悲”边上。

师:此文是诸葛亮写给儿子的遗书,我们该读得悲壮还是悲伤?

生:悲伤。

师:声音要?

生:低沉。

生:还可以把“以”“夫”等没有实际意义的虚词读得轻一点,这样更能体现出情。

师请生自由读,再请生个别朗读。

评析:教师有意识引导学生从声音上还原诸葛亮《诫子书》的告诫场景,并引导让学生明了朗读走向情景化的方法——“把‘以‘夫等没有实际意义的虚词读得轻一点,这样更能体现出情感,‘应该读的悲伤等,从之前的内容理解到此处的声音还原,读出‘悲伤,读出‘以‘夫的味道,由意而声,借声显意,读法指点到位。”

五、积累运用

师:现在请选择一句文中最适合你的句子,把它作为你的座右铭。我们以这样的方式呈现我选择 ,它的意思是 ,选择的理由 。

生:我选择“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意思是不把名利看得清淡就不能明确自己的志向,不能集中精神就不能实现远大的目标。理由是告诫自己达到远大的目标需要宁静,要淡泊名利。

师:你抓住了“淡泊、宁静、明志、致远”,翻译的时候,她把“非淡泊无以”的否定也翻译出来了。书法家启功也很喜欢这一句,将它改为“淡泊明志,宁静致远”,这样更精炼,当座右铭更好。

生:我选择“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意思是学习的时候必须要专心致志,摒除杂念的干扰,这样才能学有所成。如果不学习,就不能增长才干,如果不明确自己的志向就不能学有所成。

师:好的,注解的“无以”是“不可能”或“没办法”,请画起来,你为何选这一句?

生:因为它包含了学习的意义和道理。

师:意义是什么?

师:静下来,才会“广才”。

师:我看到了你的大目标——要让自己成为一个有才学的人。真好。

生:“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窮庐,将复何及”,意思是年华随时光飞驰,意志随岁月流逝。最终枯败零落,大多不为社会所用,只能悲哀地坐守着那穷困的居舍,那时悔恨又怎么来得及?这句话让我知道以后要珍惜时间,时间一去不复返。

师:这句话是从反面写的,要警戒自己珍惜时间,否则岁月将会随时流逝。注解的“驰”是什么偏旁?

生:马。

师:它背后的意思是?

生:说明时间像马一样快,疾速而去,孔子曾说:“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和这个一样,一个是马,一个流水,同是说时间流逝之快且不回。所以最后是“悲守穷庐,将复何及”,再也没有时间来后悔了。

……

师:今天我们从“静”的此岸出发,达到“静” 的“修身、淡泊、致远、成学、治性、惜时”的彼岸,希望大家谨记“静”字,能学有所成。我们今天的作业是制作一个座右铭贴在桌上。下课。

评析:这是一次举一反三的扎实灵动的大容量训练。选择什么?意思如何?为什么?提问既有初次的删选,也有对文本内容的理解,更有从理解到运用的高层次要求。这不仅检测了学生的学习情况,同时也给学生提供了一次弥补不足的机会。教师对学生的发言听得认真,对学生的点拨切中肯綮。比如,教学中在学生对“无以”二字没有翻译到的时候,教师指出——注解的“无以”是“不可能”或“没办法”,请画起来。可谓批评无痕,指点细微。“我看到你的大目标——要让自己成为一个有才学的人。”可谓春风细雨,润物无声。这样的感染在这个环节体现得很为丰富。

回顾整节课,也有一个较大遗憾,课堂在领悟了“静”的内涵之后,忘了学生提出的以“学”作为文眼的观点。“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学”即为“格物”,就是不断追寻事物的真理或规律,但“学”离不开“静”,唯有专注而静的“学”,方能学有所成,方能“修好”身,让自己变得光彩照人而完美。所以,“静”是“学”的前提,是人类完美自己的前提,故而“静”是文眼。教学中倘能呼应学生这一问题,会更好。

猜你喜欢
子书文眼淡泊
柳佳玮作品
“传承非遗——平湖钹子书”倡议书
抓住文眼,让文本解读更有效
散文阅读有方法
《诫子书》解读
巧用“文眼”,为阅读教学增效
周子书:地下室里的设计革命
人生处处可淡泊
吴小旋 淡泊的奥运冠军
淡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