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何凤珠(台南盐水小学)
游戏、玩具也可以成为评价的巧妙方法,尤其是随着“教学即评价”的思想越来越普及,游戏用于实现“教学即评价”的作用也越来越凸显。
我建议从细节做起,也许只是一个小小的形式上的改变,待累积经验,再逐步扩大格局,使教学与评价融为一体。
“BINGO式”评价援引BINGO联机游戏,是多元评价在教学实践中的具体应用。该方式贴近了学生好挑战的天性,可以实现评价的激励与导向作用。
评价案例
【设计想法】
将纸笔测验的形式转换为BINGO联机游戏式解题,测验以“量少质精”的模式执行,约9题或16题,让游戏达到评价的效果,同时兼具兴趣的提升。
【课件准备】
交互式试题PPT、BINGO单。
【实践方法】
发给每位学生4×4的方格单,在每格的左上角随机填入数字1~16,形成一张BINGO单,题目以PPT的方式逐题呈现,全班分两组轮流抢题,依照“抢题→独立解题→校对答案→讨论说明”的流程反复进行,直到有学生出现3条BINGO连线则挑战游戏停止,并给予获胜的学生或小组 “班级荣誉奖章”。(注:1~16为自定义题号,在空白区填写答案)
【评价标准】
将应答题数分为四个等级,依照答对题数分别给予A+、A、A-、B+的分数等级。
【教学促动】
此活动的进行虽采用的是“游戏式”,但同时也是“重点总结”的一个教学历程,能够促使学生勇于发表、提出质疑,可以鼓励学生为其他同学解惑,或是对问题提出合理的判断、质疑与总结。借由这样的互动过程,能及时澄清部分学生的迷思概念,同时也能培养孩子说数学的能力。
在这样的游戏评价过程中,学生的心理负担不会太大,且能勇于提出质疑、辩证与对话,同时还锻炼了解析题目完整性的能力,这是多么有意义的附加学习呀!
【延伸应用(1)】
这16道题目除了在课堂中以BINGO游戏的方式来进行评价外,也可以再打印出来作为课后作业,让孩子做个别练习,并给予第二次的评价成绩。
【延伸应用(2)】
题目可以采用小单元范围、大单元范围或混科的形式出题,也可让学生尝试出题。
◎图1
如图1所示,设定的正确答案为A,但有学生向我提出D才是正确答案,他给出的合理解释是:图中并没有标示圆心位置,所以不能确定A为半圆,倘若A不是半圆,那么A、B、C三个就都不是扇形了。
学生当场提出这样的质疑,引发了小小的论战,此时得分与否已不再重要,我给予两个答案都对的评价,日后再进行题目的修正。
争星闯关式评价,是一种通过激励个体使之提升,或者鼓励学生团队合作学习不断提高的评价方式。在课堂中,学生能在任务驱动中挑战不同级别的关卡,在充满乐趣的情况下达到整体协作完成学习任务,就能获得星级奖励。
这是实现多元评价的又一有效应用。下面以“量的什锦餐”一课为例,介绍我设计的评价过程与内容。
评价案例
【设计想法】
台湾地区学生在小学期间,会分阶段学习各种感官量(长度、面积、体积、重量、容积),进行单位换算时只要记清楚各单位间的关系,大多数学生掌握起来没有问题。但是一到高年级进行大单位的整合时,学习负荷增多,学生便频频出现错置的状况。
因此我脱离旧式传统的定位板,自制单位学具与工作单,让学生在操作中学习,强化记忆各种单位间的关系,并设计评价机制,将纸笔测验的形式转换成可操作的模式,采用一起合作、共同讨论的方式解决问题,达成学习目标。
【学具准备】
19个单位棋子数组(正面是单位中文名称,背面是国际单位),工作单数张。学习单位包含:长度单位、面积单位、体积单位、容量单位与重量单位。
【实践方法】
每组发给一组单位棋子及一张工作单,小组合作完成下列指定任务。
第一关:中文单位名称检测(单位棋子全数以中文名称面朝上)
每步骤给分标准:全对给五颗星,对四类给四颗星,对三类给三颗星,以此类推。
步骤1:分类,将单位棋子依类别做分类。
步骤2:排序,小单位在右,大单位在左。
步骤3:定位,依据单位间的关系摆放在数轴上。(注:最小单位排在最右边,往左依序为10倍、100倍、1000倍以此类推,单位棋子排放在网格线上)
第二关:国际单位检测(单位棋子全数以国际单位面朝上)(见图2)
给分标准与操作步骤同第一关。
第三关:混合大检测(棋子不限哪面在上,以盒子中倒出来为准)
给分标准与操作步骤同第一关。
【延伸应用】
制作19个大磁铁型单位棋子,并在黑板上画一条长长的数轴,学生2人一组发给一个单位棋子,教师抽出一个单位,拿到此单位棋子的学生要出列将棋子贴在“适合的地方”,也就是让其他同类的单位棋子也可以有位置摆放,此时可得两颗星。
然后拿到与其相关的单位棋子随即出列,将单位棋子贴到正确的位置上,亦可再添两颗星。
◎图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