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字一世界一字一年华
——品读《字说兵团》

2018-10-27 06:30李红
新疆艺术 2018年2期
关键词:古体诗兵团汉字

□李红

史料记载,汉字起源于原始社会人们刻画在陶器或甲骨、玉器、石器等上面的符号。在此基础上,仓颉独居深壑,“观奎星圜曲之式,察鸟兽蹄爪之迹”,着意创造出了代表世间万物的各种符号。这些符号,逐渐演变成我们现在所使用的汉字。

不少人认为,人类文明源于字的出现,没有字,人类文明将失去光彩。是的,每一个汉字都是包含着思想、情感、生命的鲜活物体,里面有着我们所不知道的历史或故事或人。

在文字的海洋中穿行,总有缕缕情思,透彻心扉。也曾自问:在这个群星璀璨的时代里,汉字与我们相依相守的兵团,有着怎样千丝万缕的联系?直到在《兵团日报》上看到《字说兵团》栏目,直到出现在眼前的人民出版社刚刚出版的这本沉甸甸的厚达560多页的巨著《字说兵团》,震撼、喜悦、感动、凝重、回忆,抑或悲情,种种复杂的情感一并向我涌来,让我在领略汉字的魅力的同时,一次次被带入到兵团人、兵团故事、兵团历史中,找到了兵团与汉字之间割不断的牵联。

个性化的探索:破解“字”与兵团的内在情感

随着时间推移,兵团历史也变得愈来愈厚重,宣讲兵团历史、兵团故事、兵团人的文章或著作,层出不穷。然而,以“字”破题,以说解“字”的方式,在“字”中融入对兵团的牵念、情思、喟叹,这本书毫无疑问是首开了先河的。

东汉的经学家、文字学家许慎著有《说文解字》,但该书是对常见的近万个汉字的本意的一种全面、客观解读,侧重于以“字”说字,属字典之类的工具书,与历史无关,与风土人情无关。而《字说兵团》一书的“字”,虽有客观释字的一面,但更侧重于创新、引申、延展,把发生在兵团这片土地上的故事,巧妙地融入在一个个汉字中,读者透过这些汉字就能了解、认识兵团,就能感悟一段历史、一段岁月、一群人。从某种意义上说,每个汉字都犹如摆放在新疆兵团军垦博物馆的一件文物,散发出兵团特有的神采、气味、质感。

该书的开篇《屯》,即是其中的代表之作。

“驻守需要人的聚集,人的聚集形成村庄,‘屯’字进而引申为人口聚集的村落,于是表达村庄营垒之意,就有了屯子、屯砦、屯落、屯垒等词汇。如果你到新疆各地走一走,就会发现,不少地名是因为兵团屯垦而生,那些带有“八一”“红星”之类的地名,那些具有军垦特色的村落、营垒,还有星罗棋布的小城镇,无不记载着兵团屯垦的历史轨迹。”以“屯”字为落脚点,解读屯垦戍边的跨时代意义,解读兵团在社会发展中承担的特殊历史使命,让宏大的主题凸显出一种气魄,“屯”字因而有了别样的意味与张力,有了深深的情感与况味。

收入在该书中的200个汉字,个个都浓缩着一段故事,演绎着一段生命传奇,是解读兵团、认识兵团的点睛之作。

(三)坚持财政资金的绩效性。绩效,是现代财政制度的核心要义。花钱必有效,无效必问责,是财政管理的基本要求。要按照“全面实施绩效管理”的要求,把绩效理念深度融入预算管理全过程,切实做好预算编制、执行、使用、监管各环节的工作。在编制上:按照“保重点、控一般、促统筹、提绩效”的要求,科学编制预算,做到全面性、精准性、科学性。在执行上:强化预算刚性、原则性、严肃性,严控预算追加,杜绝粗放性。在使用上:按制度,依规矩,遵程序,把握均衡性、规范性,避免随意性。在监管上:严抓严管,常抓常管,敢抓敢管,建立覆盖全过程无缝隙监管制度,避免真空,防止死角。

比如,随手翻到第86页,一个《碱》字,把兵团二师三〇团人的奋斗与不屈,由亏损到富裕的历程,活灵活现地展现在读者面前,让我这个从没有到过三0团的人,对那片遥远的土地有了认知,有了向往。

沧海桑田,流水迢迢,不变的是一代又一代人的集体记忆。诸如《果》《万》《通》《奇》等,每一个字都是一个场景的转换,都是一个蒙太奇画面的重叠与播放,都是一扇认识兵团的窗口。

一字一世界,一字一岁月,一字一年华。以“字”宣传、解读兵团,这种极具个性化的表达方式,开启了讲述、宣传、推介兵团、走进兵团的全新模式。

独特的魅力:“字”与多元化表达的完美结合

唐代画家张璪提出的“外师造化,中得心源”的艺术创作理论,不仅阐释了艺术创作与大自然之间的关系,还概括了艺术家复杂、独特的情感历程在创作中的重要意义。对于以文字为生的写作者来说,尊重历史但不照抄历史,注重内心情感的表达与抒写,注重个体的顿悟与哲思,当是文章最大的看点与亮点所在。

《字说兵团》一书中所收录的所有文章,立足点都是兵团,且都是以“字”为切入点的,共性显而易见。然而,如何在共性中彰显个性?如何在相似中体现差异?该书的众多作者们显然都从各自的角度进行了探索与努力。

以《后记》中的这段话为证。“109篇,是招妙手,超强,王总送来一篇他写的《魂》。以第二人称走笔飞花,别开生面。113篇,兰玲玲见招拆招,用第一人称,写出了风驰电掣的《电》。以这两篇力作为标志,《字说兵团》栏目进入一个新境界,掀起了一个新高潮。那以后,《字说兵团》内容不断翻新,形式灵活多样,进入了生长的成熟期。”

为了让每一个“字”都体现出自己的风格与特点,该书的策划者在文章起始便打破所有的陈规旧矩,让每个作者放手去写,大胆尝试,以不同的风格、笔法,站在精神层面的高度,与兵团历史、兵团人、兵团故事深度相融,触及灵与肉,完成一次心灵的洗礼与升华。

这是对作者的一次考验,也是对该书的策划者的一次验证。如果只是站在一个固定的层面上书写,千篇一律,必定会降低写作水准,让该书索然无味。而该书的策划者的眼光与内心的定力,都在一定程度上带动并推动每个参与者以满心的激情与活力转变文风,构建自己的风骨与韵味,从而让整本书形成了与众不同的况味。

让我们一同感受一下《魂》的魅力。

“你的名字叫‘魂’,兵团人深情地把你称作‘兵团魂’。你源起井冈山,赋予了兵团事业红色的基因;你来自南泥湾,留下难以忘却的红色记忆……”以第一人称起笔,定格了整篇文章的情感基调,令人玩味。

再让我们欣赏一下《电》。

“我的名字叫‘电’。追云逐电、风驰电掣、电光石火,看,有我的地方,就有光明,就有速度,就有激情,就有幸福。”

简洁利落但却不失激情的文字,瞬间就打动了读者,拨动心弦。

此类佳作在《字说兵团》一书中屡见不鲜。历史与文学艺术的双重积淀,跃动着的思绪,汩汩涌动的诗意,不拘一格的写作方式,让该书平中见奇,雅中见峻,静中见逸,形成了强大的视觉冲击力,营造出浓浓的艺术氛围。

歌德在《歌德的格言和感想集》中由衷地感叹道:“历史给我们的最好的东西就是它所激起的热情。”借用这句话,《字说兵团》一书引领我们在历史与现实中寻找、发现、感悟、创造,带给我们的最好的东西就是它所激起的热情。

目录独辟蹊径:以文章题目之“字”自成五言诗

作为一种独立的诗体,也是古典诗歌的主要形式,古体诗从远古一路走来。在《诗经》中,在《古诗十九首》中,在汉代的乐府诗中,都活跃着古体诗的身影。

研读兵团历史,张仲瀚将军的《老兵歌》,即是一首激昂向上、壮怀激烈的古体诗,在那个特定的年代中,起到过凝聚人心、鼓舞士气的重要作用。

然而,无论是古体诗的源起,还是发展、流传,多有着明确的尝试痕迹。唯《字说兵团》一书的“古体诗”,不是由诗而起,而是由“字”兴起,且是出现在目录中的。

这在茫茫书海中,极为鲜见,在兵团新闻出版史上,更是独树一帜。

平心而论,该书的目录编排,是个难题。因为,每篇文章的题目都只有一个字,如果沿袭现有的排法,其审美效果、艺术性,都会大打折扣,甚至会损伤该书的整体装帧设计。

这个目录究竟该如何编排?“把列入书中的200篇文章的题目串成一首诗,它们刚好一个字是一个题目,200个题目200个字,200个字写成一首诗。”该书的《后记》中这样写道。

由策划、创意到最后落地,编辑人员经过了几番折腾,付出几多辛苦,其中滋味,惟有他们自己能知。作为读者,我从由200篇文章的题目、200个字串成的古体诗的目录中,再一次感受到的则是张仲瀚将军的《老兵歌》中流露出的豪迈与激情。

“屯田镇沙海,军令一马先。雄心克百难,奇伟真兵团。……”在铿锵有力的节奏中,兵团的今与昔、人与事,如一幅长卷,一首长调,缓缓铺陈开来。

“雄心克百难”,这是该书的成功所在,精神所在。

(本文图片由李红提供)

猜你喜欢
古体诗兵团汉字
兵团记忆
兵团记忆
天台山观景(古体诗)
“大美罗平”全国古体诗词大赛获奖作品
现当代文学不承认古体诗词与文化失语症之关系
汉字这样记
古体诗词确实是无用之用有大用
汉字这样记
用兵团精神凝聚兵团人的梦
八路军留守兵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