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初中数学教学策略

2018-10-26 11:00唐华明
新教育时代·教师版 2018年30期
关键词:教学手段教学目标高效课堂

唐华明

摘 要:有明确的教学目标;能突出重点、化解难点;要善于应用现代化教学手段;根据具体内容,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对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要及时加以总结,适当给予鼓励;充分发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作用,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要精讲例题,多做课堂练习,让学生多实践;切实重视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基本方法;渗透教学思想方法,培养综合运用能力。

关键词:教学目标 教学手段 教学方法 高效课堂

学生进入中学学习,自制力较强,学习相对主动。如何尽可能地提高学生在课堂上的学习效率,对教师来说,自身要整体认识和把握数学知识,了解学生的认知结构,处理好课堂教学中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的关系,要让学生学会学习,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尽量在有限的时间里,出色地完成教学任务。[1]

一、有明确的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分为三大领域,即认知领域、情感领域和动作技能领域。因此,教师在备课时要围绕这些目标选择教学的策略、方法和媒体,进行必要的内容重组。在数学教学中,要通过师生的共同努力,使学生在知识、能力、技能、心理、思想品德等方面达到预定的目标,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2]

二、突出重点、化解难点

每一堂课都要有一个重点,整堂的教学都要围绕着这个重点来逐步展开。为了让学生明确本堂课的重点、难点,教师在上课开始时,可以在黑板的一角将这些内容简短地写出来,以便引起学生的重视。讲授重点内容,是整堂课的教学高潮。教师要通过声音、手势、板书等的变化或应用模型、投影仪等直观教具,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所学内容在大脑中留下强烈的印象,提高学生对新知识的接受能力。[3]

三、善于应用现代化教学手段

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对教师来说,掌握现代化教学手段显得尤为重要和迫切。比如通过投影仪,同步地将内容在瞬间跃然“幕”上,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和掌握本堂课的内容。在课堂教学中,对于板演量大的内容,如一些几何图形、一些简单但数量较多的小问答题、文字量较多的应用题,复习课中章节内容的总结、选择题的训练等等都可以借助于投影仪来完成。可能的话,教学可以自编电脑课件,借助电脑来生动形象地展示所教内容。如讲授正弦曲线、余弦曲线的图形、棱锥体积公式的推导过程都可以用电脑来演示。

四、选择恰当教学方法

每一堂课都有相应的教学任务,目标要求。教师要能随着教学内容的变化,教学对象的变化,教学设备的变化,灵活应用教学方法。数学教学的方法很多,对于新授课,我们往往采用讲授法来向学生传授新知识。而在几何中,我们还时常穿插演示法,来向学生展示几何模型,或者验证几何结论。如在教授几何之前,要求学生每人用铅丝做一个立方体的几何模型,观察其各条棱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各条棱与正方体对角线之间、各个侧面的对角线之间所形成的角度。这样在讲授空间两条直线之间的位置关系时,就可以通过这些几何模型,直观地加以说明。此外,我们还可以结合课堂内容,灵活采用谈话、读书指导、作业、练习等多种教学方法。有时,在一堂课上,要同时使用多种教学方法。“教无定法,贵要得法”。只要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有助于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有利于所学知识的掌握和运用,都是好的教学方法。

五、巧用激励机制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随时了解学生对所讲内容的掌握情况。如在讲完一个概念后,让学生复述;讲完一个例题后,将解答擦掉,请中等水平学生上台板演。有时,对于基础差的学生,可以对他们多提问,让他们有较多的锻炼机会,同时教师根据学生的表现,及时进行鼓励,培养他们的自信心,让他们能热爱数学,学习数学。[4]

六、精讲多练

教师要根据课堂教学内容的要求,精选例题,可以按照例题的难度、结构特征、思维方法等各个角度进行全面剖析,不片面追求例题的数量,而要重视例题的质量。解答过程视具体情况,可以由教师完完整整写出,也可部分写出,或者请学生写出。关键是讲解例题的时候,要能让学生也参与进来,而不是由教师一个人承包,对学生进行满堂灌。教师应空出十多分钟时间,让学生做做练习或思考教师提出的问题,或解答学生的提问,以进一步强化本堂课的教学内容。若课堂内容相对轻松,也可以提出适当的要求,指导学生进行预习,为下一次课作准备。

七、重视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基本方法

数学定理、公式推证的过程就蕴含着重要的解题方法和规律,教师没有充分暴露思维过程,没有发掘其内在的规律,就让学生去做题,试图通过让学生大量地做题去“悟”出某些道理。结果是多数学生“悟”不出方法、规律,理解浮浅,记忆不牢,只会机械地模仿,思维水平较低;有时甚至生搬硬套,将简单问题复杂化。如果教师在教学中过于粗疏或学生在学习中对基本知识不求甚解,都会导致在考试中判断错误。不少学生说:现在的试题量过大,他们往往无法完成全部试卷的解答,而解题速度的快慢主要取决于基本技能、基本方法的熟练程度及能力的高低。可见,在切实重视基础知识的同时应重视基本技能和基本方法的培养。

八、渗透教学思想方法,培养综合运用能力

常用的數学思想方法有:转化的思想,类比归纳与类比联想的思想,分类讨论的思想,数形结合的思想以及配方法、换元法、待定系数法、反证法等。这些基本思想和方法分散地渗透在中学数学教材的条章节之中。在平时的教学中,教师要在传授基础知识的同时,有意识地、恰当地在讲解中渗透基本数学思想和方法,帮助学生掌握科学的方法,从而达到传授知识,培养学生能力的目的,只有这样。学生才能灵活运用和综合运用所学的知识。

总之,在数学课堂教学中,要提高学生在课堂45分钟的学习效率,要提高教学质量,我们就应该多思考,多准备,充分做到备教材、备学生、备教法,提高自身的教学机智,发挥自身的主导作用。

参考文献

[1]钱爱华.浅谈初中数学教学策略[J].数学学习与研究,2012(2).

[2]姚素红.浅谈中学数学激趣教学[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09 (36).

[3]朱燕屏.浅谈怎样学好初中数学[J].陕西教育(教学)2010(4).

[4]王建华.浅谈初中学生数学学习兴趣的培养[J].新课程(上),2011(4).

猜你喜欢
教学手段教学目标高效课堂
《数据结构》中“插入”算法课堂教学实践与体会
论体育教学手段现代化的意义和作用
《孔乙己》连续性教学目标撰写及教学活动设计
论《测控仪器电路》课程建设
新理念下小学英语课堂教学有效性分析
提高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实效性的策略
透过高考把握《生活中的圆周运动》 教学
新课标下书法高效课堂教学探究
影视资源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运用研究
如何构建语文高效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