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背景下高中历史核心素养的培养途径

2018-10-26 11:00李正明
新教育时代·教师版 2018年30期
关键词:有效学习高中历史新课标

摘 要:随着我国新课程改革的深入推进,在高中历史教学中要求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提高学生的责任意识。在当前高中历史教学中,要求教师创新教学方法,将学生作为学习活动的主体,着力培养学生的历史核心素养,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创建轻松、活泼、民主、平等的学习环境,提高教学质量。

关键词:新课标 高中历史 核心素养 有效学习

新课程标准要求在高中历史教学中,能真正将学生作为学习活动的主体,教师则发挥引导与启发作用,着力培养高中生的历史核心素养,要求教师及时引入新型教学方法,发展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与创新精神。在过去较长时期内,教师一味占据课堂的主体地位,强行将历史知识灌输给学生,而不顾及学生的亲身感受,严重挫伤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学生只是沿着教师的思路学习,处于被动的学习地位,培养学生的历史核心素养只能成为一句空话。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开展,培养学生的历史核心素养得到了人们的普遍关注,本文主要研究在高中历史教学中培养高中生历史核心素养的主要策略。[1]

一、充分利用小组合作学习模式

人们应用小组合作学习模式时间已久,但收到的效果甚微,新课程标准要求在高中历史教学中引入小组合作学习模式,着力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与合作能力,形成集体主义观念。[2]

如学习《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这一课,主要学习目标是研究宰相制度的废除、建立军机处、理解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巩固。在实际教学中,笔者将学生分为几个学习小组,首先要求学生阅读课本,同时设计问题“为什么要废除宰相制度?”“在巩固中央集权过程中,出现了哪些矛盾?”“内阁是如何运行的?”“为什么要设立军机处?”要求学生在阅读过程中思考上面几个问题,由此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小组讨论气氛非常热烈,每一名学生都能积极表达自己的看法,顺利完成了教学任务。小组合作学习不但可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而且能提高学生的参与意识,提高教学效率。

二、历史学习要与学生生活紧密联系在一起

新课程标准要求,将当前历史学习与学生生活紧密联系在一起,关注社会的发展。任何知识的学习均为了现实的需求,因此,要鼓励学生利用所学历史知识解决现实问题,提高学生的实践应用能力。

如学习《甲午中日战争和八国联军侵华》这一课时,要求学生了解发生战争的主要原因、经过、结果。笔者将其分为二个专题。在学习甲午中日战争时,将教学重点放在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方面,为学生详细讲解了战争的发生过程,认真分析了我国失败的主要原因,最后学习《马关条约》的签订,使学生认识到这次战争对我国造成的影响,中国在战败的情况下要割地、赔款、开放通商口岸等,很多学生在学习中表现出强烈的激愤之情,认识到当前和平生活的美好,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热情。

三、创新历史教学方法

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要逐步淘汰传统教学模式,敢于创新教学方法,鼓励学生开展自主学习,发展学生的思维水平,深入思考历史事件与历史人物,形成正确的价值观与人生观。

教师可以帮助学生掌握“背景分析法”与“过程分析法”,如在学习鸦片战争时,笔者利用了小组合作学习模式,以当前中国的经济条件、政治条件、历史条件、文化因素等几个方面,分析了爆发鸦片战争的主要原因,展现了战争发生的背景,帮助学生深入学习中国近代史。在中国日益腐败的情况下,爆发了鸦片、中日甲午、八国联军侵华等大量战争,签订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此部分的教学重点是中国为什么会逐步发展为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依次讲解每一次战争发生的原因、经过、结果,由此发展学生的历史思维水平,对我国近代史学习有了一个清晰的思路,提高了历史学习效率。[3]

四、提高学生的历史文化意识

教师在历史教学中可以应用丰富多样的教学方法,帮助学生学习历史发展规律,了解历史学习与当前生活的关系,提高学生的历史意识,正确看待历史事件与历史问题,明确中国发展现状,对身为中国人感到自豪,形成正确的历史文化观点,从而有效防止发生诸如“洁洁良”事件的問题。

如在学习“一二九抗日救亡运动”时,教师首先要详细讲解发生一二九运动的社会背景,然后利用多媒体为学生播放“一二九运动”的电影文件,将学生带入当时群情激愤的人文环境当中,感受到当时成百上千的北平大学生抗日救国的满腔热情,了解中国当时所处的国际地位,顺利掌握事情的发生发展,有利于深入理解一二九运动的作用,提高了学生的爱国热情,同时会发展学生的社会责任意识,感受到自己应该承担的爱国义务,从而发愤学习,为了祖国更加美好的明天而努力奋斗。又如在学习中国共产党抗日时,可利用多媒体播放一些毛泽东当时写作的诗歌,使学生重温当时艰难的斗争历程,体会革命先辈不怕困难、不怕牺牲、甘于奉献的意志品质,联想当前的生活学习,会激发学生努力学习的情感。高中历史教师要善于应用多种教学方法,不能要求学生一味死记硬背,不能单纯讲解一些历史事件,要为学生创设历史学习情境,将学生引入情境中增加学生的情感体验,打动学生的思想,在历史学习中提高学生的历史文化意识,发展了学生的观察能力与思维能力。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推进,要求在高中历史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教师要加强自身学习,积极引进新型教学方法,努力提高学生的历史核心素养,帮助学生健康成长。

参考文献

[1]徐远英.浅议新课标背景下高中历史核心素养培养的途径[J].新课程(下),2017(4).

[2]葛建敏.培养高中学生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有效途径和方法[J].课程教育研究,2017(5).

[3]陈卫丽.高中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方式探索[J].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电子刊,2017(6).

作者简介

李正明(1980.10—)男研究方向:中学历史教学与高考。

猜你喜欢
有效学习高中历史新课标
欢迎订阅4-6年级《新课标 分级阅读》
体现新课标 用好新教材
欢迎订阅4-6级《新课标 分级阅读》
讨论法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
高中文综学科学习方法的中学生视角分析
浅谈如何上好小学信息技术课
高中历史学科高效课堂的构建
试论如何有效进行高中英语课堂教学管理
小学数学课堂中小组有效学习的研究
高中历史的学习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