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露?张瑜
〔摘要〕钟志农教授提出的心理健康课活动的“四阶段”模型为我们开展课程提供了思路,课程设计时,笔者在钟志农教授提出的心理辅导活动课“四阶段”模型的基础上,分别阐述了如何有效地运用视频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视频;高中;心理辅导课
〔中图分类号〕G4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2684(2018)28-0038-04
一、心理辅导活动课“四阶段”模型
心理辅导活动课“四阶段”模型是由浙江省心理健康教育特级教师钟志农教授提出来的,钟老师在“心理辅导活动课操作实务”“探索学生心灵成长”“路线图”“班主任心育活动设计36例”等系列著述中,从团体活动中团体动力变化的视角提出了團体暖身阶段、团体转换阶段、团体工作阶段、团体结束阶段四阶段模式的流程,并以埃里克森理论为依据制定了系统的心理辅导课程目标体系,在《心理辅导活动课的微观发展进程研究》一文中,钟志农完整地阐述了心理辅导活动课的“四阶段”模型。该模型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团体暖身阶段
这个阶段一般5分钟左右,主要是通过游戏或者其他媒体手段促进成员的互动,其次尽可能展现教师的“尊重、接纳、关爱”的态度,必要时可以明确团体的规则注意事项等。
(二)团体转换阶段
这个阶段一般10分钟左右,在这个阶段中,团体的凝聚力初步形成,大家开始集体关注某一个问题,所以这个阶段的重点在于如何创设一个良好的情景,引出这节课的重点问题,激发学生一起积极地思考。这个阶段要注意鼓励全体学生都参与思考和发言,因此要多给出一些反馈以激发学生的发言。
(三)团体工作阶段
这个阶段在课堂中所占的比例最大,20分钟左右,这时团体已经慢慢变得成熟,团体之间信任、尊重、接纳的氛围已经形成,因此,这个阶段的重点在于如何创设情境,引发学生在自我开放、相互接纳、认真倾听的氛围中积极探讨问题的策略。
(四)团体结束阶段
这个阶段大概5分钟左右,虽然时间较短,但是也十分重要,这个阶段在某种意义上对团体的成效有着决定性的意义。这个阶段主要是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的收获,并且能够通过一些新颖的问题引发学生思考如何把本节课的收获延伸到自己的生活中去。
二、视频在“四阶段”中的应用
(一)团体暖身阶段
在“感恩重要他人”这节课中,笔者采用了央视公益视频《痴呆父亲藏饺子留给儿子》导入课堂,通过设计问题,“为什么视频中的父亲会记得给他儿子带饺子?”学生回答:“因为他父亲爱他,他是他的儿子。”教师提问:“因为这个儿子是这个父亲的什么人?”学生回答:“亲人,很重要的人。”教师提问:“那你的重要他人又有哪些呢?”学生思考并写下自己的五个重要他人,由此,教师可以很自然地导入主题。
在“接受自己——做最好的自己”这节课中,教师通过播放“中国好声音——光头女孩的梦想,要在音乐中寻找快乐”视频导入,问学生,“视频中 ‘光头女孩王韵壹和‘蒙面女董贞都有什么特点”?有的学生分享:“王韵壹虽然长得矮,可能也不是很好看,而且还剪了光头,但是她很自信,她的声音给人的感觉也很辽阔,而董贞其实长得也不错,而且声音很好听,但是由于太在乎他人的评价,她不敢以真面目示人。”教师进行小结,进而展示幻灯片,揭示探讨的主题。
在“职业规划——我的生涯之旅”一课中,笔者首先提问学生:“世界那么大,你想?”学生分享:“我想去看看……”,教师分享:“今天,老师把世界美景带到了课堂中,我们一起去看看吧。”教师播放《2分钟带你看遍全球美景》视频,学生分享看视频的感受。有的学生分享:“世界好大,我以后也想和好朋友一起去旅游,去看看世界。”通过视频转换到“霍兰德的生涯六环岛”,教师分享:“同学们分享得很好,刚才大家观看了世界美景,很喜欢,那么恭喜大家!现在有个旅行社提供一项岛屿旅行的项目,每位同学都有一次免费旅行的机会,食宿全包,旅费全免。请同学们根据自己的兴趣,在以下6个岛屿中按照一、二、三的顺序选择三个岛屿。”进而展示课堂内容——六个岛屿。
笔者在“心想事成——学会积极的心理暗示”一课中,首先播放“爆笑电梯里的心理暗示实验”视频,教师提问:“电梯里发生了什么?”有的学生分享:“电梯里不知道实验情况的人,接受了其他人的身体暗示而和这些实验者做了相同的动作,很搞笑。”教师引导:“刚才大家讲述了一个词——暗示,很不错,这和今天要一起探讨的主题‘心想事成——学会积极的心理暗示相关。”通过这个视频,活跃班级气氛,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同时引出本课主题,进而学生分享自己身边遇到的心理暗示的实例。
在生命教育系列课程中,笔者设计的“欣赏生命”一课,首先,让学生感悟生命的力量,通过播放“肺鱼”的视频,然后,学生分享观看视频的感受。“肺鱼”视频讲述地是肺鱼生活的环境很恶劣,到夏季枯水时,它会钻入地下,用分泌物将身体包裹作茧,然后装死。它的这种不吃不喝的假死状态能持续数月,甚至数年,肺鱼饥饿的时候,甚至会咬自己尾巴上的肉维持生命,直到雨季来临时,它们才会再钻出来。通过这个视频,学生能够形象地感受生命的顽强和力量。观看后,学生分享:“我觉得肺鱼看着很恶心,身上很脏,但是在这种恶劣的环境下,它也不断地求生存,甚至吃自己的肉维持生命,它生命力真的很强。”教师小结:“从大家的分享可以看出,大家有在细心体会肺鱼带给我们的生命是非常有力量的感受。今天我们的主题是欣赏生命,让我们一起来思考在你的生命中,又有哪些美好?”通过视频很流畅地转入到课堂主题。
笔者在生命教育系列课程中,还设计了“人存在‘关系中”一课,其中通过《错位人生:两对双胞胎被抱错后的不同人生轨迹》视频,让学生了解基因相似度高达99.9%的同卵双胞胎,由于在出生时被抱错,他们各自的成长环境以及接触到的关系造就了他们不一样的人生。观看视频后,学生分享观看的感受,教师小结,引导学生了解,每个人都是被“关系”塑造的。通过进一步制作自己的家谱图而了解关系对自己的影响。
(二)团体转换阶段
在“人际交往‘红绿灯”这节课中,笔者通过分享“山洞实验——蒙塔尔的人生哲学”这个故事导入课堂,教师提问:“你从这个故事中感受到什么?”,学生分享:“人与人之间的交往很重要。”教师提问:“高中阶段,你希望自己有什么样的人际关系?”学生思考并分享自己希望的人际关系状态。
教师总结:“每个人都希望拥有非常美好的人际关系,但是有时人与人之间交往遇到摩擦时,我们该怎么办?今天我们一起探讨——人际交往‘红绿灯,我们每个人都希望拥有很多‘绿灯行为,就像刚刚大家分享的希望的人际关系状态,今天,我们一起探讨人际交往中的可能会出现的‘红灯行为。”接下来通过播放第74届奥斯卡最佳动画短片《鸟!鸟!鸟!》,让学生通过隐喻的故事形象地感受,进而思考自己生活中是否遇到类似的人际“红灯行为”。教师提问:“你有没有遇到类似的困扰或看到相应的场景?”学生匿名分享自己的经历。在工作阶段通过全班同学对“一位高三女生的苦恼”的分析以及未来生活畅想引导学生,结合具体实例,学生分享本节课收获的在人际交往方面的启示。在本节课中,笔者将《鸟!鸟!鸟!》换成了2017年上映的动画电影《声之形》片段。这部电影讲述的是:作为转校生的女主角西宫硝子来到了男主角石田将也的班上。由于听觉障碍,西宫在班上受到歧视,男主角石田将也带领同学欺负她。在西宫硝子转离这所小学后,石田将也也遭受到孤立的故事。通过截选男主角欺负女主角的视频片段,引导学生思考自己有没有遇到类似的困扰或看到相应的场景。这个动画短片的播放也吸引了学生的关注,因为很多学生喜欢看动画,而且这个动画和本节课的主题也很相关。
笔者在开展“玩转记忆”课程之前,对一些高一的学生进行了随机调查,并进行了录像,播放了“采访学生在记忆方面的困扰”视频,第一个学生是“早自习背诵的时候,自己总会走神,当自己回过神来的时候,早自习快过完了”!第二个学生是“语文和英语课文特别难背,我一个早自习都背不会”!第三个学生是“今天早自习背诵的政治历史知识,第二天早上再去看就忘记了”! 教师提问:“大家在生活中有没有类似的记忆困扰?”学生分享。通过真实的同辈经历,引出学生在学科知识记忆方面的困扰,让学生说出自己在学科知识方面的记忆困扰,培养学生独立思考、提出问题、小组合作探究的能力。通过这个环节,学生进而以小组为单位分享自己遇到的记忆困扰。在观摩课中,一位心理教师上的“未雨绸缪路好走——生涯规划通识性教育”课程中,首先采用“天气变奏曲”活动导入课堂,播放“这是一个变化的世界”视频,视频展示了社会的迅速变化,推进职业和专业的不断更新,这对学生产生视觉和思想上产生扰动,引出生涯规划的意义。
还有一位心理教师在授课“银比赛,金合作”一课中,首先通过“一元五角”活动让学生感受到在一个集体里,每个人都有他特别的价值。通过播放《团队合作的力量——国外搞笑动画》视频,视频讲述的是一群企鹅站在海面的冰块上,一同成功地应对了即将到来的鲨鱼,以及一群蚂蚁在运食物的过程中,遇到一只食蚁兽,所有的蚂蚁在工蚁的指挥下结成一团,将食蚁兽憋得晕了过去,以及一头白头海雕想要吃海面上的螃蟹,所有的螃蟹都集合在一起,举起了钳子,最后海雕身上的毛被夹掉好多。通过故事的隐喻,让学生了解团队合作的意义。在“直面压力——压力情绪调控”一课中,笔者课前制作了一个采访视频,得到学生允诺后才公开播放,在视频中,心理教师和学生在进行团体心理辅导,在辅导过程中,有两名学生讲述了自己遇到的压力,第一名学生是因不知怎样才能融入集体而睡不着觉。第二名学生是快考试了,一看书头就疼,学不进去。教师在视频中面向镜头总结:“同学们,课堂中的你们有没有遇到类似的情况呢?一个是遇到了人际压力方面的困擾,还有一个因学习而头疼,假如你们遇到类似的困扰,该怎么办呢?现在以小组为单位讨论一下如何帮助视频中的两名学生解决困扰。”从视频直接切换到课堂,让学生从真实故事入手,激发学生解决问题的兴趣,为接下来真正解决自己的问题做铺垫。
(三)团体工作环节
在“感恩重要他人”这课堂的团体工作环节,心理教师通过播放《天堂午餐》视频,让学生感受来自重要他人对自己的关爱。教师提问:“通过视频,你感受了什么?”有些学生分享:“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在重要的人在身边的时候,要及时表达对他们的关爱。”在“情绪调节”这节课中,笔者设计了“打手背”暖身活动,学生通过活动,分享“游戏中面临被拍打时,你有什么情绪感受?以及游戏过程中,你有哪些感受”,通过暖身活动引出本节课的情绪主题。在团体转换阶段,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并分享“在高中,对自己影响比较大的三件事情,自己当时的感受,以及自己如何应对的”。通过引导学生分享自己的经历,调动学生参与学习本课的动机。进而在团体工作阶段,播放网易公开课的“滚蛋吧,小情绪”截选视频和《与负面情绪做朋友》视频,让学生了解积极心态的重要作用,以及形象地了解如何调节情绪。“银比赛,金合作”一课中在团体工作阶段通过播放《汶川地震中的奇迹:桑枣中学中师生无一伤亡》视频,让学生了解现实生活中,彼此合作的优势。
(四)团体结束阶段
进入高一面对全新的学习生活,一些学生在与他人不恰当的比较中,产生了“我不行”“我不如别人”等消极自我认识。因此,引导学生正确地认识自我、悦纳自我就显得至关重要。在“重新认识自我”这节课中,笔者设计了自画像和完成对“20个我是什么样的人”填空,以及小组互评环节,在课堂结束阶段,通过《卜桦——生之爱》视频升华,让学生了解认识自我可以让我们避免人云亦云,拥有自己的特色。学生观看过视频后,进行思考并分享“通过今天这节课,你有什么感受和想法?”有的学生分享道:“每个人都是独特的,我们面对其他人评价和自己的主观感受不同时,可能会有疑惑,迷茫,但是正如视频中展示的,这颗种子也曾迷茫,模仿过别人,但是通过不断地探索和试错,我们总能找到最适合自己的。”在“接受自己,做最好的自己”的结束环节,通过“悦纳自己冥想练习”和播放“try”音乐视频告诉学生,最重要的不是去取悦别人,不要活在别人的眼光里,要面对真实的自己,做自己喜欢的事,当你一个人的时候,问一问自己:“你是否喜欢自己,而不是问别人是否喜欢你”。让学生进一步在歌曲中感受接受自己带来的自信和愉悦。后来,学生还在校园广播电台中播放这首歌曲,说明这个视频还是带给学生一定影响的。
三、总结与展望
心理课不同于其他学科,并不重在知识的传播,而在于学生的体验和思考。视频便是一个很好的媒介。在笔者从事心理健康教育几年的生涯中,一直在积极探索如何在每堂课中恰当将视频放在钟志农提出的“四阶段”中。我们发现,视频的引入不仅仅能够让课堂“活”起来,还可以让课堂“静”下来。一方面,视频的应用很好地激发了学生的兴趣,抓取了学生的注意力。另一方面,视频的内容给学生带来的感受更深刻。我们在探索中,面临的问题是,面对网络纷繁的视频,如何截取合适的视频在合适的时机应用到合适的阶段。虽然我们已经在很多主题上对于视频的应用有所经验,但是我想,以后还需要同仁共同努力,积极分享,争取能够集结成册,为中学心理健康教育的发展尽一分力。
参考文献
[1]钟志农. 心理辅导活动课的微观发展进程研究[J].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 ,2009(3):4-6 .
[2]钟志农. 心理辅导活动课操作实务[M].宁波:宁波出版社,2013.
(作者单位:1.安徽省阜阳市第三中学,阜阳,236400;2. 福建省厦门市实验中学,厦门,361000)
编辑/刘 芳 终校/于 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