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晨曲
摘 要:形体是物质最为基本的外部特性,而与之相对应的几何形体则是对物体外部轮廓的抽象与归纳,幼儿对几何形体的了解与掌握,是其发展空间知觉的重要方面,我国学前教育着重于幼儿形体认知能力的全面发展,本文就幼儿对几何形体的认知能力进行了较为系统的研究,并进行了相关实验来阐述了幼儿对几何形体认知能力的概念,为幼儿教育提供了一定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幼儿 几何形体 认知能力
1.绪论
在幼儿园,有关于数学方面的理论实践教育,自始至终都是国内学前教育界予以高度重视的领域之一. 三岁以上以及六岁以下的幼儿,对其在几何形体方面了解与掌握程度的发展情况作出了全方位地研究与分析,除了有利于幼师对不同年龄段幼儿,关于几何形体认知的发展情况作出全面的、清晰明确的掌握之外,还有助于其观察并进一步引导幼儿得以更好地学习几何形体,最终深化提高幼儿在数学方面的能力水平。
2. 幼儿对几何形体认知能力发展实验设计
2.1 研究目的及研究对象
本文的研究目的是在借鉴已有相关研究的基础上,立足于幼儿园教学实际,以3-6岁幼儿为研究对象,目的是为了考察幼儿对平面图形的辨别与认识能力、图形的形体与实物之间的相互联系以及几何图形基本特点等能力,根据自己制定的测查项目表进一步对平面图形中的守恒与拆合转换能力进行测试与观察,分析结果,最后探究不同年龄阶层对图形的认识
差异.
2.2 研究方法
对幼儿的平面几何认知的辨认包括两个内容的测试.一个是让幼儿辨认对几何图形,另一个是针对平面图形的不同特点进行分类.采用的测查工具为《3-6岁幼儿几何形体认知发展测查量表》.
2.3 实验过程
本研究由五个部分组成,分别为匹配、命名、指认和组合.
1.匹配:要求幼儿依照小卡片的形状逐个在大卡片上找出同样的形状让他们对各种几何形状做直觉的具体辨认.
2.命名:要求幼儿对大卡片的形状和实物几何形体依次说出其名称,检测他们是否能够辨认不同的形体并用正确词形、体,测查幼儿是否真正掌握形状或形体名称词汇,能否用名称指代具体形、体并使用正确词汇加以表述.
3.指认:要求幼儿依照主试说出的形状或者形体的名称,在大卡牌上和实物中指出形或体,测查幼儿是否真正对形状进行了掌握或对形体的名称词汇进行了了解,能否用名称指代具体的形体.
4.拼合形体:指导幼儿依据形体原来的形状,使用拼版对其进行拼合.实验过程中需要注意的是,这些测试都需要单独
进行.
3. 研究结果及分析
3.1 幼儿对平面几何图形的辨认
研究表明,不同年龄段对平面几何图形的辨认有着不同的规律:a.每个项目的均分显示为大班最高,中班次之,小班最后,这就表明对平面几何图形的辨认能力的高低与幼儿的年龄有直接关系。幼儿在对平面图形的指出认识与命名学习,发展是很不平衡的,中小班的学习速度优于大班.另外,指认的成绩高于命名成绩也说明在发展过程中,幼儿对平面几何图形的理解力明显占有优势.
3.2幼儿对立体几何图形的辨认
在形体配对过程中,幼儿通常情况下对圆柱体的辨识度是最高的,正方体和长方体居中,在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其形体较为相似,所以比较容易迷惑幼儿的判断,最难的则为球体;在命名上,圆柱体依然为最简单的,正方体和长方体再一次处于中间位置,而球体和圆锥体的难度则为最高.在形体配对以及命名过程中,较为接近的形状都容易令幼儿产生迷惑,导致分辨不出,比如以下两组形体:①正方形与正方体,②长方形与长方体.在以上测试类目中,最终平均得分排在最前的是大班,然后是中班,由于年龄的大小决定着幼儿认知能力的高低,所以排在最后的是小班.
3.3幼兒对实物几何形体的指认
要如何检测幼儿在生活中是否做到了学以致用呢?可以采取指认的方式,即让幼儿对几何形体事物进行辨认.研究人员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对幼儿进行测试:①对平面图形与立体图形的识别能力如何,②对平面图形的实物是否能够正确指认,③对几何形体的整体与部分的认知,④幼儿的心理表征.在测试的时候,中小班的幼儿虽然基本上能够正确辨识出平面几何,但是准确性却颇为动荡,极其不稳定.部分幼儿可以正确地说出形状的名称,然而在命名上,就显得比较困难
4.结论
在通常情况下,幼儿了解以及掌握几何形体的能力水平,往往会由于年纪的逐渐上升而得到相应的加强,从而在很大程度上会因为年纪的不同,而反映出显而易见的区别.幼儿对几何形体的了解以及进一步熟悉掌握,往往都需要经过从感受其外部轮廓到可以清晰明确地命名这一整套流程环节,且家庭教育对于幼儿几何形体的学习也很重要。
参考文献:
[1] 中国学前教育百科全书-学科教育卷[M].沈阳:沈阳出版社,1995:61-70.
[2] 黄瑾.学前儿童数学教育(修订版)[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
[3] 周淑惠.幼儿数学新论—教材教法[M].台北:心理出版社,1995.
[4] 吕静,麦虹,沈晓红.儿童开始认识几何图形的研究—与皮亚杰“从拓扑到欧式几何”论点的商榷[J].心理科学,1998(3):6-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