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琎 陈玥
摘 要:信息技术是推动和实现社会信息化及网络化发展的关键,已经被各教育领域纳为了重要的教学内容,形成了专门的学科——信息技术课程,高中教育作为教育体系重要组成部分也设置了信息技术课程,即高中信息技术课程。面向学科核心素养的高中信息技术测评是评价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教学质量的重要方法,已经在实际的高中信息技术中得到了应用。对此,本文根据自己的信息技术教学经验,分析了面向学科核心素养的高中信息技术测评方式。
关键词:学科核心素养 高中信息技术 测评方式
任何一门学科都拥有专属于自己的学科核心素养,加强对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能够提高该学科的教学质量及效率,故学科素养成为了各高中学科教学发展重要影响因素,高中信息技术学科也不另外,同样有着自己的学科核心素养。加强对信息技术学科核心素养培养,能够提高高中信息技术教学有效性,并培养学生的信息技术专业能力,所以面向学科核心素养对高中信息技术教学进行测评,能够有效评估出高中信息技术的课堂教学质量及效率。
一、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教学中核心素养的评测依据
1.评测基础——信息技术学科意识
信息意识是指个体对信息的敏感度和对信息价值的判断力。具备较强信息意识的学生能够根据解决问题的需要,自觉、主动地寻求恰当的方式获取与处理信息;能敏锐感觉到信息的变化,获取相关信息,采用有效策略对信息来源的可靠性、内容的准确性、指向的目的性做出合理判断,对信息可能产生的影响进行预期分析,为解决问题提供参考;在合作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能与团队成员共享信息,实现信息的最大价值。同时,较强的信息意识还能够促进学生主动去提高自己的信息技术专业知识及操作技能水平,因此成为了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教学中核心素养测评的基础[1]。
2.综合素质测试内容——信息技术课程标准
当前核心素养的形成和评测离不开学科知识,同时也需要学生具备系统的,结构化的学科知识和技能,只有这样才能理解在不同环境下面对问题的处理方法。目前新课程直接规定了我国高中学生在信息技术基础上的课程学习基础,每一模块都是其综合素质考核内容的主要依据。
3.计算思维——高中信息技术学业质量标准
计算思维是指“个体在运用计算机科学领域的思想方法形成问题解决方案的过程中产生的一系列思维活动”。具备计算思维的学生在信息活动中能够采用计算机可以处理的方式界定问题、抽象特征、建立结构模型、合理组织数据;通过判断、分析与综合各种信息资源,运用合理的算法形成解决问题方案;总结利用计算机解决问题的过程与方法,并迁移到与之相关的其他问题解决之中。因此能够很好测评出学生的信息技术学习质量及效率[1-2]。
二、面向学科核心素养的高中信息技术测评重要性分析
1.更适合学生的学业质量测评
第一,就目前来说,很多高中学生的信息技术学习能力及操作能力还没有得到提高,他们依然对信息技术学习没有给予高的重视度,而面向学科核心素养,对信息技术课程教学进行测评,能够提高学生对信息技术课程学习的重视度,从而提高学生的信息技术学习质量及效率;第二,面向学科核心素养的高中信息技術测评,更能够直观的了解到学生的信息技术学习情况,从而对学生的信息技术学业质量做出正确且全面的测评,因此更适合学生的学业质量测评;第三,面向学科核心素养的高中信息技术测评,注重的是对学生学科知识、技能掌握、信息技术运用、学科核心素养及核心能力等评价,因此能够全方位的测评出学生的学业质量[2]。
2.能够有效提高学生的学科知识及技能水平
很多文献资料显示,学科知识、学科技能是学科核心素养的基础及重要内容,所以在信息技术课程教学中,信息技术专业知识及技能也是信息技术学科核心素养的主要内容,因此也被纳为信息技术学科核心素养测评中。而测评结果则能够为实际的信息技术课程教学做出正确指导,从而提高信息技术课程教学有效性,使学生的信息技术专业知识及技能水平得到提高。
另一方面,面向学科核心素养的高中信息技术测评,主要通过基础知识考试及实践操作来实现,故测评过程中需要进行试卷考试,以考察学生的信息技术基础知识水平,然后通过实践操作来考察学生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及实践能力,所以学生要不断去学习信息技术专业知识及能力,以提高自己的信息技术学科核心素养。
结语
总而言之,信息技术课程与其他学科教学一样都具有自己的学科核心素养,加强对信息技术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不仅能够提高信息技术课程教学质量及效率,还能够提高学生对信息技术核心素养,使得学生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等均得到有效培养,促进了信息技术课程教学发展。基于此,上文从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教学中开展学科核心素养测评的意义、学科核心素养测试方法、核心素养评测依据等方面分析了面向学科核心素养的高中信息技术测评。
参考文献
[1]严志,王伟.面向学科核心素养的高中信息技术测评方式探析[J].信息记录材料,2018,19(03):108-109.
[2]魏雄鹰,肖广德,李伟.面向学科核心素养的高中信息技术测评方式探析[J].中国电化教育,2017(05):15-18-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