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习总书记精准扶贫政策下南潭村的经济发展

2018-10-25 10:33魏坤曹庭菘
西部论丛 2018年10期
关键词:美丽乡村精准扶贫

魏坤 曹庭菘

摘 要:习近平强调,消除贫困、改善民生、实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我们党的重要使命。改革开放以来,经过全国范围有计划有组织的大规模开发式扶贫,我国贫困人口大量减少,贫困地区面貌显著变化,但扶贫开发工作依然面临十分艰巨而繁重的任务,已进入啃硬骨头、攻坚拔寨的冲刺期。形势逼人,形势不等人。各级党委和政府必须增强紧迫感和主动性,在扶贫攻坚上进一步理清思路、强化责任,采取力度更大、针对性更强、作用更直接、效果更可持续的措施,特别要在精准扶贫、精准脱贫上下更大功夫。

关键词:精准扶贫 改善民生 美丽乡村

就任党的总书记四年来,习近平至今已到国内各省市区考察30多次,一半以上都涉及扶贫开发问题。同时,他在系列重要讲话中也多次谈论扶贫,形成了关于扶贫工作的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

“精准扶贫”的重要思想最早是在2013年11月,习近平到湖南湘西考察时首次作出了“实事求是、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精准扶贫”的重要指示。2014年1月,中办详细规制了精准扶贫工作模式的顶层设计,推动了“精准扶贫”思想落地。2014年3月,习近平参加两会代表团审议时强调,要实施精准扶贫,瞄准扶贫对象,进行重点施策。进一步阐释了精准扶贫理念。2015年1月,习近平总书记新年首个调研地点选择了云南,总书记强调坚决打好扶贫开发攻坚战,加快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5个月后,总书记来到与云南毗邻的贵州省,强调要科学谋划好“十三五”时期扶贫开发工作,确保贫困人口到2020年如期脱贫,并提出扶贫开发“贵在精准,重在精准,成败之举在于精准”,“精准扶贫” 成为各界热议的关键词。

1.南潭村精准扶贫现状

目前由于南潭村的经济来源不广泛且离城区,而政府扶持的度不够大,就导致当地的经济发展不快,旅游业、农业以及教育事业相较于其他农村处于落后地位。现阶段南潭村成为了美丽乡村建设计划中的一部分,这就意味着南潭村的经济发展将是一个大的跨越,人民的生活将是质的飞跃。

2.走访调查

我们入户走访了三位领导,分别是县级政府项目负责人董诠闻,县级综改办项目负责人赵林和试点村项目负责人沈昌明。

一、县级政府项目负责人董诠闻,是建设美丽乡村项目的主要負责人。他是一位公正廉洁的政府官员,时时刻刻为人民着想,负责项目的实施方案。

二、县级综改办项目负责人赵林,他以人民的利益为主,保障每户人家能够享受到国家的补贴,从贫困奔向小康。

三、试点村项目负责人沈昌明,他是每一位南潭村村民都拥护的人,他经常出现在在建的小区施工现场,指挥工人们修建楼房。

3.结论

通过走进农村、入户采访、问卷调查、互动交流的方式,我们对比了南潭村建设和城镇建设发现无论是在信息接受还是在政策普及这一方面城镇要优于农村,城镇在工程实施上都要比农村迅速和高效。久而久之,农村就会被边缘化,加之农村人民文化水平较低,因为家里的收入情况不愿意与其他人进行主动交流,在生活、学习和享受政策方面遇到诸多困难,得不到有效的支持和帮助,最后导致农村的发展越来越慢,城乡一体化越无法实施。

3.1南潭村的经济发展的受关注度不高

我们采访南潭村委会村长及书记魏顺田先生得知社会上人们对南潭村的经济发展缺乏关注度的主要原因有以下

几个:

一、相比于农村,人们更愿意在城镇发展,城镇的工作收入普遍比农村高,机遇也很大,现在是一个高速发展的时代,很少有人愿意将自己的时间放在农村建设上面,这就使南潭村的发展偏慢。

二、由于路途的艰苦,南潭村的人民走出去之后便不愿回来,回村的路上并不像公路一样平整,而且一些车辆也很难在泥泞的道路上前行,就导致回村的愿望逐渐消逝。

三、虽然近几年加大了对农村建设宣传的力度,但是社会长期存在的歧视农村人的错误观念并没有及时改正,新闻报道中的农村人到政府机构闹事等新闻,误导人们产生了农村人没有文化、素质低下给社会带来严重负担的错误认识,加深了对农村人民的误解。甚至有媒体通过山里人对人们进行道德绑架,导致对农村人民产生负面情绪,降低了对农村的关注度,也使得农村建设迟迟无法取得快的发展。

3.2城镇经济水平提高,与农村的差距变大

随着国家对改善民生事业的投入,南潭村的经济发展得到了很大的改善。习近平指出,扶贫开发工作已进入“啃硬骨头、攻坚拔寨”的冲刺期。各级党委和政府必须增强紧迫感和主动性,在扶贫攻坚上进一步理清思路、强化责任,采取力度更大、针对性更强、作用更直接、效果更可持续的措施,特别要在精准扶贫、精准脱贫上下更大功夫。而精确帮扶是精准扶贫的关键,重点在于坚持方针、到村到户、因户施策、资金到户、干部帮扶。精确管理,是精准扶贫的保证,农户信息管理,要建立起贫困户的信息网络系统,将扶贫对象的基本资料、动态情况录入到系统,实施动态管理;阳光操作管理,对扶贫资金建立完善严格的管理制度,建立扶贫资金信息披露制度以及扶贫对象、扶贫项目公告公示公开制度,将筛选确立扶贫对象的全过程公开;扶贫事权管理,省委已经明确,省、市两级政府主要负责扶贫资金和项目监管,扶贫项目审批管理权限原则上下放到县,实行目标、任务、资金和权责“四到县”制度,各级都要按照自身事权推进工作。[1]

参考文献:

[1] 百度百科

魏坤,男,汉族,湖北十堰,1999年8月18日,主要从事精准扶贫政策下南潭村的经济发展的调查研究, 武汉东湖学院,430200。

曹庭菘,男,汉族,湖北宜昌,1998年8月22日,主要从事精准扶贫政策下南潭村的经济发展的调查研究, 武汉东湖学院,430200。

猜你喜欢
美丽乡村精准扶贫
“美丽乡村”博鳌国际峰会2016年年会在海南博鳌开幕
绿色建筑在美丽乡村中的运用
美丽乡村要靠富民产业支撑
精准审计的现状研究
美丽乡村建设中“三农”媒体的使命与担当
“精准扶贫”视角下的高校资助育人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