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教师专业成长途径探析

2018-10-25 11:27陈慕贞
学周刊 2018年32期
关键词:语文教师小学

陈慕贞

摘 要:基础教育当今已经回归到强调对教育本质的理解,对教师的专业素养和能力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从小学语文教师专业成长的角度,阐述了在强调教育理解的背景下教师更新自身知识体系、提升自我综合素养的重要性,探析了主动接触吸收外来知识、积极参与校本教研活动和经常反思日常教学活动等几种促进小学语文教师专业成长的途径。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师;专业自觉;成长途径

中图分类号:G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18)32-0059-02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18.32.035

随着基础教育教学理念的变更,课堂教学已走过了教学规范、教学模式和教育理解三个阶段。现阶段的基础教育,已经回归到强调对教育本质的理解,要求教师要深刻而全面地理解教育的目的和机制,要自主地、开放地、形成性地进行教学设计和组织,去完成新课程所倡导的教学任务。强调教育理解的基础教育变革对语文教师的专业素养和能力水平要求已经起了深刻的变化,教师(即便是教学经验再丰富的教师)再也不能用过去的知识来教授今天的学生,这就势必要求我们每一位语文教师都要自觉地、终身地进行学习,不断更新丰富自身的知识储备,提升自我综合素养和教育教学能力,去主动适应新时代教育变革对教师提出的新要求。

在强调教育理解的新课程背景下,作为一名小学语文教师,可以通过哪些专业发展途径,来持续更新、重新构建自身的知识体系呢?

一、主动接触吸收外来知识,更新语文教师知识结构

教育在不断变革,学生在不断变化,我们的小学语文教师要想做到不用陈旧的知识来教育今天的学生,就要主动加强对外来知识的接触、学习与吸收,来不断更新自己的语文知识结构。这是一名教师避免落后于时代的不二法门。

现在教育变革提倡教师终身学习,重视教师的继续教育和专业培训,为此,教育经费预算中还安排了专门的培训经费,这就为我们教师走出校门,深入高校或培训机构等吸收新知识、接受新理念提供了方便。站在职业的角度,小学语文教师要想加强对外来知识的吸收,可通过参加学科专题讲座、学术研讨会、短期课程培训或到高等院校进修等方式,接触新的教育教学理念、新的语文知识体系和小学语文发展变革等内容。

譬如学科专题讲座,主讲的都是专家教授、名家名师,讲座内容专业性强,内涵丰富,对广大小学语文教师的专业成长有着很强的引领作用。我曾经聆听过徐承芸老师的《小学高年级语文阅读教学有效策略》讲座,接触了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最前沿理念,学习了小学高年级语文阅读的几种模式,意识到阅读习惯和阅读环境对学生所起的关键作用。我也曾听过金传富老师的《小学语文写字技能与策略》的专题报告,认识到书法在语文教学中的关键地位,意识到要提升学生的写字水平,语文教师本身也要具有相当的书法素养,因为教师的书写水平对学生会起到重要的榜样示范作用。

又如学科研讨会,我有幸参加了“现代与经典”全国小学语文教学观摩研讨会,五场报告和九节观摩课中,语文教育专家们百花齐放的教育思想闪烁着智慧的火花,他们渊博的专业知识、先进的教育理念和创新的教学模式让与会者受益良多。吴永军教授的“让语文教学充盈文化味”、刘良华教授的“善于从学生那里捕捉调整教学的信息”、蒋军晶老师的“深入文本,以读带练”和窦桂梅老师的高水平诵读展示,都体现了小学语文课堂变革的新动向。

当然,除了讲座和研讨会外,小学语文教师还可通过短期的课程培训和到高等院校进修等方式,经常性地“走出去”,主动接触教育创新的最前沿理念,加强消化吸收,这样就能把握语文课堂教学变革的最新脉搏,使自身的知识储备保持鲜活,那就再也不用愁自己用昨天的知识来教授今天的学生了。

二、积极参与校本教研活动,提升语文教师专业素养

除了要创造机会“走出去”,主动接触最前沿的教育教学理念外,小学语文教师还应积极参与校本教研活动,来进一步提升自身的语文专业素养。

現在的学校,普遍注重校本教研活动的开展。如近两个学年,我所在学校的语文科组就组织了“青蓝工程——传帮带”活动、“构建小学语文高效课堂”课题研究、“听—说—评”教学研讨活动、优秀录像课例观看和教学理论集中学习等系列校本教研活动。这些校本教研活动的顺利开展,对学校语文教师的专业素养与教学水平都起到较大的提升作用。作为一名教学经验比较丰富的中年语文教师,早在2014年,学校就安排我和另外几位名师组成“师傅团”,对青年语文教师林老师开展“传帮带”结对帮扶工作。结对后,我们几位与林老师经常互相听课,帮她备课、修改教学设计,细化公开课环节,课后一起总结、反思不足。一年下来,林老师的课堂驾驭水平显著提升,多次在区或街道的公开课中荣获一等奖,成为同一批到校任教的教师中最早“站稳讲台”的教师,而我也在对林老师的“传帮带”过程中学到了不少新的教学方法与教学理念,达到了师徒共成长的理想境界。

校本教研与课题研究相结合的方式,是提升教研成效的好方法。如我校语文组曾探讨学生学习习惯养成方面的问题,在2015年上半年开展了《学生课堂良好习惯的养成教育研究》的课题立项。我作为课题的主要参与者,积极参与到课题研究当中,在任教班级中开展学生学习习惯的有效研究探讨,初步掌握了提升学生学习良好习惯的方法,提升了自身的课题研究能力,使自己实现了由教师向研究型教师的初步转变。学校语文科组的传统教研活动——“听—说—评”校本教研模式,充分利用每星期半天的教研时间,围绕当周的教研主题,由上课教师进行微说课、介绍教学设计、上公开课、课后评议、上课教师反思等固定活动,充分利用全科级语文教师的集体智慧,有效促进了教师间的合作交流,提高了科组教师的教学水平,帮助全体语文教师不断进步。

三、经常反思日常教学活动,促进语文教师专业成长

教师是一门专业性很强的职业,教师的职业特性决定了要想当一名合格的教师就要不断地进行学习。作为一名教师,要想合格地履行自己的专业角色,本身具有清晰的自我理解能力和强烈的专业自觉就显得十分关键。小学语文教师可利用学科专长,通过反思性教学、写日志和写自传等专业自觉,去促进自我的专业成长。其中,经常主动地进行教学反思,就是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有效方法。它不仅可以让我们随时发现、及时修正自己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不断积累自身的教学经验,提升自身的语文专业素养,甚至还能让我们由一名单纯的知识传递者蜕变成具备一定影响力的研究型教师。

曾子强调,要“日三省吾身”,我们教师则要“日三省吾课”,经常性反思自己的课上得如何,并努力做到“善者从之”,“不善者改之”。我很早就意识到反思对提升一名教师教学水平所能发挥的重大作用,并坚持对自己的教育教学活动进行常态性反思。通常来说,一节课值得反思的内容有很多,如:教学目标实现了吗?学生学会了吗?本节课还存在哪些问题?造成这些问题的原因是什么?应该如何改进?等等。考虑到反思工作的实效性问题,我并不主张对整堂课进行全盘反思,一般只需针对课堂的某一环节或某一点进行反思即可。如:我这样上效果如何?有无需要修改的地方?怎样才能调动学生的课堂积极性?等等。这样连续性的反思,发现了自己之前的设计与方法存在着的不足,对这些缺点进行有针对性的改进、重建,并形成很多微型研究性课题,这又很好地提升了自己的课题研究能力。

当然,在比较特殊的情况下,可对整堂课进行全盘性的反思,例如我所在“师傅团”曾经指导的林老师,在参加区青年教师作文教学比赛中,获得一等奖(共两名,排名第二)。本来这也是个不错的成绩了,但我意识到,不反思、不梳理、不总结那就永远只能是排第二名。于是,我带领着林老师对本课的设计理念、教学目标、教学行为和作业布置等进行了全面而深入的反思,发现了本节课未能达到三维目标的要求,学生的课堂自主探究性活动有待加强。通过全方位的反思,无论是自己也好,还是林老师也好,教学能力都得到提升,教育理念都得到优化,这当然是坚持进行反思的回报。

总而言之,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此,小学语文教师要不断加强专业自觉,做到主动吸收外来知识,积极参加校本教研活动,再加上经常性的教学反思,提升自身的专业素养,促进自己的专业成长,使自己的知识储备永葆鲜活状态,何愁教不好今天的学生?

猜你喜欢
语文教师小学
农村小学语文教师如何适应新课改
新常态下教师进修学校语文教师培训模式的分析
做一名有深厚文化底蕴的语文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