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本文将重点探讨少数民族地区大学英语教学的现状,并提出教学改革的有效策略,希望能够推动英语教学改革的步伐,为少数民族地区学生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从而给学生职业素质的培养增添助力。
【关键词】少数民族地区;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策略
【作者简介】丁小航,内蒙古民族大学大学外语教学部。
引言
近年来,大学英语教学改革在全国各地如火如荼的开展,给英语教学工作注入了新的生机和活力,然而改革的春风往往止步于少数民族地区,在这些地区的英语教学中仍然沿用了传统落后的教学模式,与学生的职业发展需求严重不符,不但影响了学生的英语学习兴趣,而且学生的学习效果也不是十分理想,这种情况亟待得到解决。可以说,少数民族地区大学英语教学改革已经迫在眉睫,值得相关高校和教师予以充分的重视。
一、少数民族地区大学英语教学现状分析
首先,少数民族地区的大学英语教师的教学思想相对滞后,他们仍然困囿于應试教育理念,创新积极性十分低下,这就造成了大学英语教学将通过四、六级英语考试作为根本目标,理论知识的传授一直占据主导地位,却忽视了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长此以往,学生的跨文化交流能力也无法得到有效的提高。其次,大学英语教学内容与高校设置的专业相脱节,教材中很少涉及到专业词汇,学生对于将要从事的岗位工作具体应该如何运用英语缺乏准确的把握,再加上多数高校都没有开设专业英语课程,英语选修课和必修课的比例不科学,难以满足学生的英语学习需求,同时也限制了学生英语素质的发展。最后,教师采用的教学模式比较固定,通常是在英语课上唱独角戏,很少向学生提问,对于学生的课堂表现漠不关心,学生在本族语言的影响下,不能很好的理解英语知识,遇到问题时也羞于向教师寻求答案,使得学生的英语基础薄弱,未能形成科学的学习意识和良好的学习习惯,给学生的自主学习造成了不小的阻碍。
二、少数民族地区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有效路径
通过上文的分析可知,少数民族地区的大学英语教学在教学理念、课程设置和教学模式上存在着一定的问题,导致学生的英语学习遭遇重重的困难,对此,下面将提出几点大学英语教学的优化措施,以供少数民族地区的英语教师参考和借鉴。
1.转变教育观念。英语作为一门全球通用性的语言,在对外贸易合作中有着广泛的应用,这就要求学生不能单单会阅读和写作,更要注重对自身听说能力的锻炼,以适应企业的岗位工作需要。教师应该充分认识到英语学习必须通过大量的实践训练才能够卓有成效,空有丰富的理论知识而实践能力不强,无益于学生英语素质的培养,因此教师应该转变灌输式的英语教育,积极引导和启发学生,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鼓励学生主动使用英语进行交流,并将英语教学的听说读写译环节置于同等地位,以提高学生的听力能力、表达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和翻译能力,在此情况下学生的英语应用水平必然会迈上一个崭新的台阶。除此之外,教师还应该加强激励教育,大力发掘学生身上的优点和长处,对于学生的点滴进步给予肯定和表扬,帮助学生树立学习英语的自信心,不断强化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能力。
2.优化课程设置。为了保证少数民族地区大学英语教学能够取得更加突出的效果,高校应构建“三位一体”的教学模式,即开设大学英语的专业课、选修课、必修课,每类课程的内容都要进行精心设计,致力于促进学生知识、素质、能力的全面发展。在大学一年级开设英语必修课,主要用于传授英语基础知识和英语文化知识,培养学生的英语思维,为日后的英语教学打下坚实的基础;在大学二年级开设英语专业课和选修课,针对学生所在专业安排英语专业课的教学内容,英语选修课则可以根据学生的喜好自由选择,此举能够满足学生多样化、个性化的学习需求,充分肯定了学生的教学主体地位。
考虑到少数民族地区学生对本民族文化知之甚祥,对英语文化的了解则比较浅显,在英语教学中可以将英语文化、汉语文化和少数民族地区文化予以对比,将会大大降低大学英语教学难度,既可以巩固学生对本民族文化的印象,又可以提高学生英语文化知识水平,还能够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可谓是一举数得。当然了,在整个大学阶段除了要持续传播英语文化知识之外,还要持之以恒的对学生进行听力和口语的训练,给学生创建听说英语的情境,促使学生自动代入到不同角色之中,在课堂上与教师和其他同学用英语交流,学生的英语应用能力就会在长期、反复的训练中得到稳步的提升。
3.创新教学模式。多样化的教学模式能够让学生保持对英语学习的新鲜感,无需教师耳提面命学生就会主动参加到教学之中,相比于灌输式教育更为有效,需要教师能够引进现代教学理念和教学技术,创建生动活跃的课堂氛围,将英语知识和英语文化清晰直观的展现在学生面前,调动学生的身体感官,最大程度的激发学生的英语学习热情。教师创设的英语情境应该符合地域性文化特征,如就餐礼仪、节日庆典、穿衣风格等,利用角色扮演的方法,给学生创造亲身参与的机会,让学生在真实情境中应用英语。同时,教师还应该通过进修学习,拓展英语文化、汉语文化和少数民族地区文化的知识面,以便于更好的服务于英语教学工作。高校还应经常邀请专家学者进行跨文化专题讲座,介绍学生感兴趣的文化话题,给学生展示英语文化的整体面貌,以增强学生对英语文化的理性认识。
三、结语
少数民族地区大学英语教学改革具有必要性与紧迫性,高校应该对目前英语教学中的常见问题予以明确,以此为依据制定教学改革方案,确保教学方案的科学性与可行性,能够满足少数民族地区大学生的职业发展需求,从而实现对新时期复合型人才的培养,为区域经济协调发展贡献一份力量。
参考文献:
[1]方卫.探讨新课程背景下的大学英语教学改革[J].新课程研究(中旬刊),2017(01):92-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