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学生阅读思辨能力的培养

2018-10-25 11:15穆阳
小学教学参考(语文) 2018年10期
关键词:主题活动思辨能力阅读教学

穆阳

[摘 要]学生思维的发展与提升是语文核心素养形成的重要组成部分。思辨能力是一种重要的思维能力。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从课堂教学、主题活动、生活体验等方面入手,为学生搭建阅读思辨的平台,引导学生展开思辨活动,以提升学生的阅读思辨能力。

[关键词]阅读教学;思辨能力;主题活动

[中图分类号] G62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8)28-0028-01

思辨能力即思考与辨析能力。在语文教学过程中,片面的读、机械重复的读很容易使学生感到乏味。随着学生年级的升高,阅读就不能停留在表面理解上,而要应根据课文内容的特点,引导学生的阅读向深处发展。向深处发展,阅读思辨是一个行之有效的方法。它可以使学生边读边思,促进学生的语文学习能力得到提升。那学生阅读思辨能力应如何培养呢?

一、以课堂教学为契机,点燃学生的思辨智慧

在阅读教学中,并不是每一篇课文都适合培养学生的思辨意识的。当遇到适合思辨的文本时,教师要从学生的认知经验与特点出发,鼓励学生积极思辨,以点燃学生的思辨智慧,促进学生阅读能力的提升。

如,教学苏教版第11册《詹天佑》一文的第二、第三自然段时,教师可以以课题为抓手,鼓励学生阅读思辨:“詹天佑应不应该接受这个任务?接受这个任务对他来说会面临哪些挑战?他为什么要接受任务?”在阅读后,学生形成以下几种观点。一是詹天佑应该接受任务,要不然会被别的国家瞧不起。二是詹天佑不应该接受任务,因为这段路的地势险要,那时候我国技术还比较落后,连外国工程师都不敢轻易尝试。三是詹天佑不接受任务也不行。且不说是清政府的任命,凡是一个有骨气的中国人都愿意为中国人争口气的。即使面临再大的困难,也要想办法解决。就这样,在思辨中,学生对詹天佑在接受任务前后的心里有了进一步的理解与认识。

在阅读教学中,根据课文内容的特点,教师设计出恰当的思辨话题,不仅可以有效激发学生的思辨兴趣,而且还会使学生对文中人物产生自己的个性化理解。经常鼓励学生进行阅读思辨,可以有效避免学生思想幼稚、认知片面、看法偏激等现象的产生,有利于学生阅读能力的提升。

二、以主题活动为推手,培养学生的思辨意识

教材是教学的主要凭借。要想使学生的阅读思辨能力得到有效培养,教师就应充分利用教材文本,挖掘其中的有利因素,组织学生开展各种类型的主题活动,以培养学生的思辨意识,促进学生良好品格的形成与发展。

如,苏教版第10册第二单元的课文主要有《梦圆飞天》《火星——地球的“孿生兄弟”》《神奇的克隆》等,主题是“科技之光”。在教学时,既要注重对学生基本能力的培养,也要注重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科学态度以及科学的思维方法,使学生的人文素养和科学素养同步得到提升。在课堂上,教师先让学生自主阅读,然后围绕着自己对科学这一范畴的理解与感悟发表看法。在教师的鼓励下,有的学生就克隆技术的利与弊进行思辨;有的学生就火星、地球方面的知识进行思辨……这样教学,学生的阅读思辨意识得到了极大提升。

在阅读教学中,根据文本的内容特点,以单元主题活动为推手,鼓励学生进行思辨阅读,不仅可以使学生的阅读思辨意识得到有效培养,而且还可以推动学生思想认识境界的提升。

三、以生活体验为舞台,在感悟中提升思辨能力

在阅读教学中,要想提升学生的阅读思辨能力,仅仅依靠课堂教学显然是不够的,还要根据文本内容的特点,引领学生走出课堂,走向更广阔的生活天地。因此,教师要鼓励学生把课堂所学引入真实的生活中,让学生用思辨的眼光来看待问题,从而使学生的阅读思辨能力不断得到提升。

如,教学苏教版第7册《诚实与信任》一课时,教师先让学生通过阅读说说课文为什么要以“诚实与信任”为题目。当学生明白作者是以自己诚实的行为得到车主的信赖以及车主认识到诚实和信任比金钱更重要的时候,为了深化学生的阅读体验,教师再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说说为什么诚实和信任比金钱更重要。在教师的鼓励与启发下,有的学生说:“假如你骗了别人,就失去了别人对你的信任,以后大家也不会再相信你了。”……最后,教师让学生说说如果人与人之间没有诚实与信任,结果会怎样?就这样,在生活体验中,学生的阅读思辨能力得到了极大的提升。

生活是学生最为熟悉的舞台。当学生对阅读内容的理解不是很透彻的时候,教师要善于以生活体验为平台,鼓励学生进行阅读思辨,使学生对文本的理解感悟能力更深刻。

总之,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要找准思辨阅读的内容,把握好思辨阅读的时机,并对学生进行积极有效的引导,以有效地培养学生的阅读思辨能力。

(责编 韦 雄)

猜你喜欢
主题活动思辨能力阅读教学
谈阅读教学中的快乐
如何培养小学高年级学生语文学习中的思辨能力
“英语教学法”课程改革与学生思辨能力的培养
阅读教学中的“追问”略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