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华中
【摘 要】 小学语文教学对于小学生而言有点枯燥而乏味,怎样让学习的氛围活跃起来,怎样让学生们能更自主地去学习,这就需要教师的合理安排设计课堂教学,创设教学情境,为学生提供一个充分展现自我的平台。
【关键词】 活跃;语文;课堂气氛
苏霍姆林斯基的全面发展教學理论的核心内容是:学习是生动活泼的智力生活,学习是在游戏童话、美术、音乐和创造的世界里进行的,要成为丰富的精神生活的部分,学生应是这个世界的旅行者、发现者和创造者。然而,对于小学生而言,小学语文教学显得有些枯燥乏味,如何活跃课堂,让小学生真正成为主导,成为学习中的旅行者、发现者、创造者,教师必须结合实际安排设计课堂教学,为学生提供充分展现自我的平台。
一、创设生动的教学情境,让学生在乐趣中学习
情境是教学过程中的重要因素,创设生动有趣的教学情境,对激励学生主动参与学习具有关键作用。创设情境可以从多个层面展开,借助实物,利用图画,播放音乐,扮演角色,讲故事,质疑问难,运用多媒体等,不断活跃课堂,调动学生的感官认知,引起学生的情感体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
二、明确角色定位,让学生全面展现自我
课堂教学并不是教师一个人的“独角戏”,尤其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课堂教学不能古板,要顺应小学生的心理特点和认知水平,活跃课堂,最大限度地调动他们的积极性。课堂就是一个舞台,教师充当导演角色,而戏中演员则是学生。教师在备课时就要设定好讲解内容,表达形式,主要程序及最终目的。心理学家认为:“课堂上只有经常性启发学生动手、动口、动脑,自己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才能使学生始终处于一种积极探索知识,寻求答案的最佳学习状态中。”教师要用一只无形的手,运作好整堂课,牵动学生的思维主线,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引导学生融入到课堂之中。而学生自然而然地发挥主体作用,积极参与,整个语文课堂才会生机勃勃,充满活力。
三、挖掘教学资源,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
一堂生动、活跃的语文课,不仅仅体现在形式的表达上,更重要的是对教学内容的充分解读。依据学生的心理特征挖掘语文教材中的诱导因素,激发学生用自己的思维来探究问题。
四、朗读训练,为课堂教学添“声”增“色”
教材中的课文,都是文质兼美、语言优美的文章,是学生学习语言的好材料,朗读是阅读最基本的方式之一。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朗读同样是活跃课堂教学的一大元素。作为朗读示范者的教师,要用自身的情感投入读出整篇文章的韵律,打动学生心灵,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同时,教师通过内部语言进行理解,教会学生把握快慢节奏、轻重缓急,指点学生抑扬顿挫的读法,引导他们从自己的朗读中找出灵感,体会作者的心境,进而对文章产生兴趣,牢牢地记住所讲的内容,既提高了教学的效率,同时也促进了学生语文素养的提高,无疑是一举两得。
总之,课堂教学的关键是要营造一种轻松愉快、积极向上的学习氛围,真正让学生动起来,让课堂活起来,使学生自主地、快乐地学习,使他们在学习中体验到生命的价值,快乐成长。
【参考文献】
[1] 周磊. 如何活跃小学语文课堂气氛[J]. 青少年日记(教育教学研究),2018(2).
[2] 陈学彬. 如何构建活跃的小学语文课堂气氛[J]. 魅力中国,2018(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