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开放初期上海的“三美”教育活动

2018-10-25 09:21刘建余俊俊朱辉
上海党史与党建 2018年10期
关键词:三美精神文明建设

刘建 余俊俊 朱辉

[摘 要]1980—1981年,共青团上海市委以上海棉纺六厂团委为先行典型,在上海基层团组织中普遍开展“仪表美”“语言美”“心灵美”的“三美”教育活动,以及美育与道德教育相结合的系列活动。这是全国开展“五讲四美”活动的“前奏曲”。

[关键词]“三美”;改革开发初期;“五讲四美”;精神文明建设

[中图分类号] D648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928X(2018)10-0012-04

一、开展“三美(仪表美、语言美、心灵美)”教育活动的两个阶段

20世纪80年代,上海的青年工作围绕着“提高团组织战斗力”的主题,高歌猛进。1980年4月13—15日,共青团中央在武汉召开“第三次共产主义道德教育座谈会”,表扬了“上海市有400多万青少年参加学习吕士才发扬雷锋精神的活动,有上百万青少年为群众做各种好事”。7月22日,共青团上海市委(以下简称团市委)在上海自行车三厂召开1300多人参加的现场会,推广这个厂的“为您服务——青年服务队”的成功经验。接着,团市委不失时机地开展美育与道德教育相结合的系列活动。9月5日,团市委在市体育俱乐部召开“第一次美育工作座谈会”。到会的理论工作者和实际工作者纷纷建议:美育与德育、智育、体育一样,是青少年教育的必修课。时任团市委书记汪明章,副书记范鸿喜、赵介纲到会,要求全市团组织加强青年美的教育,把美育作为爱国主义教育、共产主义道德教育的一部分,作为加强青年生活指导的一部分。在这个会议上,团市委安排上海棉纺六厂(以下简称上棉六厂)团委书记连成辉书面发言,介绍该厂已经开展的“仪表美、语言美、思想美”教育活动的情况。[1]由此,拉开了上海开展“三美”教育活动的序幕。

从1980年夏到1981年春,上海的“三美”教育活动大致分两个阶段:第一,从1980年9月5日团市委召开第一次美育工作座谈会起,到12月24日。这是上海“三美”教育活动从“试点摸索”到“全面铺开”的阶段。上海形成了开展“三美”教育活动的一个全国品牌(“心灵美”)和两个地方品牌(“让青春更美”和“美在青年中”)。第二,从1980年12月25日上海市纺织局、团市委在上棉六厂召开千人现场会,到1981年5月共青团中央在上海召开“第四次共产主义道德教育座谈会”。其间,共青团中央领导两次直接到上棉六厂考察,《中国青年报》对上棉六厂的典型经验加以头版头条的宣传,上海的“三美”教育活动成为“五讲四美”活动的基础活动之一,并且与全国的“五讲四美”活动融为一体。

二、上棉六厂团委的“心灵美”为上海“三美”教育活动提供了方向性指引

团市委之所以选择上棉六厂作为“三美”教育活动的先行单位,是因为这个厂的团组织有着开展美育与德育教育相结合活动的强烈动因。1980年4月,上棉六厂在进行厂风教育、推行文明守则时,有些同志对一些青年的打扮和粗鲁行为提出批评,并要求厂领导和团组织“在大会上点一点,厂门口刹一刹”。而上棉六厂团委却认为:青年中出现这些问题的重要原因之一,是缺乏美育熏陶,他们向往美,却不懂得什么是真正的美。如果采用简单堵、刹、压的办法,就难收到好效果。因此,“堵一堵不如引一引,批一批不如比一比”。上棉六厂团委试点开展“三美”教育活动的具体做法是:

第一,关于“仪表美”。对于仪表美,上棉六厂团组织主要是围绕着如何看待衣着服饰,组织青年人展开讨论。细纱车间团支部书记杨小红,在讨论中提出见解:青年人爱美,不应该受到指责。我们需要正确引导青年讲究衣着打扮的整洁、美观、大方,真正做到仪表美。搞团日活动,杨小红让大家把最漂亮的服装穿来。为了活跃团支部生活,她想方设法,组织浦江游览、电影讨论会、音乐欣赏会、游泳、划船等活动。很快,她这个团支部成了厂里最活跃的团支部,并被评为上海市纺织局先进团支部。细纱车间的团员青年带动了全厂。在工厂团委的支持下,有的车间成立了裁剪小组,帮助青年设计、裁剪美观、大方、称心的服装。上棉六厂团委还组织了别开生面的“服装展览会”,展出各团支部推荐的120套青年们自己裁剪、缝制的各式各样的衬衫、连衣裙、毛衣、西装,以及从服装店借来的30套特色服装;同时展出了艺术摄影人像和140幅发型照片。

第二,关于“语言美”。言为心声,语言是表达和交流思想感情的工具。我们祖国的语言本来是很优美的。可是,有的青年不经意间就讲起脏话。有的青年对师傅、对同事很不尊重,乱起绰号。上棉六厂团委提出“语言应当文明、礼貌、谦逊”的要求,通过“文明常识考试”,推广“同志、师傅、对不起、谢谢你”这几个口头常用语。简简单单的十个字、普普通通的四个词组,一经推广,使青年的语言大大“净化”了。有的女青年发现自己的常用语汇贫乏,尽是什么“戆勿啦”“触气”“惹气”“十三点”……厂团委就让团员青年自己去比较各人对风景的不同描述。一些爱好文学的青年,不仅能用生动、形象而又高雅的语言来描绘苏州园林、杭州西湖,还能即兴背诵一些古代诗词。通过讨论使大家感到:要做到语言美,就需要学习,用人类创造的各种文化知识充实自己,提高文化修养水平。上棉六厂团委还成立各种文学兴趣小组,举行小型演讲比赛和朗诵活动,举办厂校文化补习班、组织青工进行文化基础补习。

第三,关于“心灵美”。“语言美”“仪表美”,都只是外在的美。“心灵美”是内在的美,是心灵的纯洁、诚实、坦率、高尚。上棉六厂团委把“三美”教育的重点放在“心灵美”上,用青年中的先进典型树立“心灵美”的活生生的形象。侯翠英是1975届中学毕业生。进工厂后她发现,这里的摇纱车都是右手结构,师傅都用右手打结,而她是天生“左撇子”。为此,她勤学苦练适应新环境,背包、吃饭、剪东西、敲门,凡是要用手的地方,都用來练右手。一个月后,她的右手也像其他姐妹们一样灵巧了。独立挡车后,她把几道手式让给左手,创造了“左右开弓”手法,缩短了打接头的时间。从此,她的产量一直遥遥领先,每天摇纱产量高达126车,远远超过78车的生产定额。当她得到车间最高的超产奖时,又真心诚意地谦让奖金,只拿超产奖金的80%。上棉六厂团委总结并宣传侯翠英“心灵美”的四个特点:她美就美在有一对明亮的眼睛,看到“四化”的前途;有一双勤劳的双手,乐于为祖国多做贡献;有一颗赤子之心,和党和祖国同甘苦、共命运;有一个中国青年的风貌。在上棉六厂党委的统一部署下,厂团委广泛宣传上海市劳动模范、摇纱女工侯翠英的先进事迹,让一个“心灵美”的形象,站立在青年的眼前,使全厂的“三美”教育活动有广度、有深度。

综观上棉六厂开展“三美”教育活动的试点情况,呈现出三个特征:一是紧密结合工厂实际,开展教育活动。上棉六厂共有职工6000多人,大多是青年工人。“青工参与”和“青工主导”,成为这个厂开展“三美”教育活动的主体力量。二是尝试20世纪80年代思想政治工作的新方式。“三美”教育不是简单的订几条不许这样、不许那样的禁令,而是提出“让青春更美”的口号。[2]三是学习、实践无锡三十四中学首创“三美”教育活动的经验时,对“仪表美、语言美、思想美”9个字作了一处更动,用“心灵美”提法,替代了“思想美”提法。1980年11月10日,上海《解放日报》刊登记者余建华采写的长篇通讯《让青春更美!——上棉六厂团委开展“三美”活动见闻》,第一次在上海报纸上亮出了“心灵美”3个字。

三、共青团中央在推广上棉六厂典型经验的过程中,将“心灵美”纳入“五讲四美”

在上棉六厂“点上经验”推向“面上”的过程中,团市委举办系列美育活动,做到与上棉六厂里外呼应。主要有:1980年8月1日—11月28日,团市委宣传部、《青年报》和上海市青年宫联合举办“祖国颂”歌咏、演讲、诗歌创作、读书心得征文、摄影创作、书法比赛、篆刻比赛、美术和黑板报等活动。其中,“祖国颂”征文活动短短一个多月,收到应征稿件2200多件。11月21日,作家峻青撰文《万紫千红簇绮筵》,予以点评和热情赞扬。

在上棉六厂团委开展“三美”教育活动试点的同期,上海纺织系统又产生了多个“美育工作先进典型”,其中比较突出的是产生了“让青春更美”和“美在青年中”的两个开展美育活动的品牌。1980年12月25日,上海市纺织局、团市委在上棉六厂召开“让青春更美”现场交流会。当天,上海市纺织局所属各公司、工厂的党团干部和全市各区、局团干部1000多人参加了交流会。六厂团委介绍了开展为广大团员喜闻乐见、易于接受的美育活动的经验体会。时任上海团市委副书记范鸿喜在会上讲话,要求各级团组织学习上棉六厂的经验开展美育活动,从青年思想实际出发,改革团的思想政治工作,造成良好的社会风气。

对于上海热火朝天的“美育”系列活动,时任团中央书记处书记高占祥给予高度赞扬:“美育对青年有着很大的吸引力和感染力,它在培育青少年方面有着特殊的、其他教育所不能代替的作用。”“随着形势发展和人们物质生活的提高,青年们对美的要求就像萌发的种子喜遇春雨一样,又破土而出了。‘五讲四美特别是‘四美之所以那么受青年的欢迎,他们对‘美的展览会之所以那么喜爱,就是因为这些活动适应了青年的特点。”[3]紧接着,1981年1月,团中央开始敲定“五讲四美”的活动方案,并向全国推广上棉六厂的典型经验。1月7日—16日,共青团中央在江苏省镇江市召开省、市、自治区团委书记会议。1月20日,《中国青年报》关于该会议的报道中,首次出现“五讲四美”的提法:(会议提出)“广泛开展以‘五讲(讲文明、讲礼貌、讲秩序、讲道德、讲卫生)‘四美(心灵美、语言美、行为美、环境美)为内容的文明礼貌活动。”2月11日,共青团中央发出《关于进一步开展学雷锋树新风活动的通知》,再次明确“五讲四美”的提法。[4]高占祥回忆,在那次会议上,为“五讲四美”中的“心灵美”是否保留,团干部们发生了激烈争论。高占祥引用革命导师列宁、毛泽东的有关论述,慷慨陈词,终于使大家接受了“心灵美”的提法。[5]1981年1月15日,还是在镇江会议期间,《中国青年报》发表社论《树立文明礼貌的新风尚》,开头第一段就是:“今天本报发表了上海棉纺六厂青年开展‘三美活动纪实和武汉市决定在全市青少年中开展文明礼貌活动的报道。这样的活动,是广泛深入开展道德教育的一个重要方面。广大青少年都来讲文明、讲礼貌、讲卫生、讲纪律,做到语言美、行为美、环境美。”同版面,《中国青年报》刊发袁梦德、于培明采写的报道,题目是《美,使人们情操高尚——上海棉纺六厂“三美”活动纪实》,全面总结了上棉六厂开展“三美”教育活动的经验。该篇通讯报道,成为《解放日报》1980年11月10日报道的姊妹篇。上海《解放日报》在之前给予上棉六厂以“报道+短评”的规格,而《中国青年报》则提升一步,给予了“报道+社论”的规格。

而在1980年12月25日上棉六厂现场会之前的三个星期,时任团中央书记处第一书记韩英来到上海,出席上海团校大专班开学典礼。在此期间,韩英与时任团市委书记汪明章一起到了上棉六厂,对该厂开展“三美”教育给予很好的评价。[6]韩英于1981年5月26日在上海召开的“第四次共产主义道德教育座谈会”作主报告时,谈到了上海经验的示范作用,他说:“天津少年儿童的‘小红花活动,上海等地的‘心灵美、语言美、仪表美教育活动,都从美育入手把道德教育深化了。上海纺织局团委举办的‘美在青年中博览会,生动地反映了这方面的成果。今年的‘五讲四美活动,正是根据党中央关于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要求,在总结这些经验的基础上提出来的。”[7]1981年5月,时任团中央书记处书记周鹏程来到上棉六厂,再次召开经验交流会推广该厂经验。周鹏程称赞无锡三十四中学和上棉六厂是“五讲四美”活动的“策源地”。

综上所述,本文得出结论:1980年6月14日,上海《文汇报》刊载《无锡三十四中学开展“三美”教育》的消息,报道这个学校提出“思想美、语言美、仪表美”的“三美”口号。从无锡三十四中学开展“三美”教育活动,到全国开展“五讲四美”活动之间,根据分析,还存在着两个中间环节:第一个环节,在1980年夏至1981春期间,团市委以上棉六厂团委为先行典型,在上海基层团组织中普遍开展“三美”教育,以及美育与德育教育相结合的系列活动。上海的“三美”活动,使“三美”活动从学校走向工厂,从单个单位走向整个区域。上海的“三美”活动,是“五讲四美”活动的“前奏曲”。而且,上海的“三美”活动经验,是共青团系统自己手里的典型。第二个环节,是共青团中央先于9个单位联名倡议之前,单独在自身系统组织开展“五讲四美”活动(1981年1月7日—2月24日)。此间,共青团中央通过《中国青年报》,向全国团组织推广上棉六厂开展“三美”教育活动的典型经验。之后,全国总工会、共青团中央、全国妇联等9个单位于1981年2月25日联合提出开展“五讲四美”活动的倡议;中央宣传部、教育部、文化部、卫生部、公安部5个部门联合于2月28日发文《关于开展文明礼貌活动的通知》,予以全力支持。轰轰烈烈的群众性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创建活动由此展开。

参考文献

[1]团市委召开的青年美育工作座谈会认为——不要谈“美”色变 要正确审美[N].解放日报,1980-09-06.加强美育教育 提高审美能力——团市委举办“让青春更美吧”座谈会[N].文汇报,1980-09-06.

[2]赞上海团干部积极主动的创新精神[N].中國青年报,1981-06-06.

[3]高占祥.在“共青团中央召开的第四次共产主义道德教育座谈会”的总结报告[R].上海浦东档案馆南汇馆,1981-05-30.

[4]关于进一步开展学雷锋树新风活动的通知[J].中国青年,1981(4):6.

[5]高占祥.五讲四美的追忆[M].长春:长春出版社,2017:47-53.

[6]竺小可.市纺织局在上棉六厂召开现场会 开展青年喜闻乐见的美育活动[N].解放日报, 1980-12-31.

[7]韩英.在“第四次共产主义道德教育座谈会”上的讲话[R].上海浦东档案馆南汇馆, 1981-05-26.

作者单位:刘建:上海绿庭投资控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余俊俊:碧桂园集团沪苏区域办公室;朱辉:上海余天成医药有限公司

责任编辑:刘 捷

猜你喜欢
三美精神文明建设
中国饮食文化中的“三美”
从“三美”理论看杜甫陇右诗的翻译
许渊冲的“三美”理论视角下《上邪》三个英译本的比较研究
发挥电力党建工作 推进企业精神文明建设
简谈企业精神文明建设中党建工作的长效性
新时期工人文化宫在群众文化建设中的发展与创新
谈谈国有企业精神文明建设
少先队员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有效途径
对创建省级文明单位的几点思考
浅谈高考记叙文的“三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