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肢多发性骨折合并休克患者急诊护理体会

2018-10-25 05:16欧阳钰林
反射疗法与康复医学 2018年17期
关键词:多发性休克下肢

欧阳钰林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161医院急诊科,湖北武汉 430000

近年来我国交通事故、建筑事故及相关意外事故频发,导致意外性伤害增加,医院收治较多骨折患者,其中以下肢骨折较为常见,而将下肢发生2处及以上的骨折成为下肢多发性骨折,常合并失血性休克和创伤性休克,若不及时进行有效治疗,则威胁患者生命安全[1]。由于下肢多发性骨折创面面积大、骨折粉碎且污染严重,患者遭受严重的身心伤害,家属也常出现激动的情绪,不利于急救工作的快速开展[2]。而为进一步提高急诊效率,需实施科学合理的护理模式,其系统化急诊护理能够通过规范急诊流程和实施有效护理的方式,确保患者以最快的方式获得各项急救措施,利于缩短急救时间,保证治疗效果[3]。为此,该次研究以2018年2—5月该院收治的40例下肢多发性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下肢多发性骨折合并休克患者行急诊护理方法及效果进行了探讨,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研究资料均为该院收治的下肢多发性骨折合并休克患者40例,依据随机数字抽取表法分组各20例。对照组男患者12例,女患者8例,年龄在20~58岁之间,平均年龄为(39.68±4.18)岁,休克程度:轻度休克9例,中度休克6例,重度休克5例,包含车祸伤10例,坠落伤8例,摔伤2例;观察组男患者11例,女患者9例,年龄在20~60岁之间,平均年龄为(39.59±4.22)岁,休克程度:轻度休克11例,中度休克5例,重度休克4例,包含车祸伤9例,坠落伤8例,摔伤3例;两组患者基本资料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治疗方法

1.2.1对照组 开展常规急诊护理开展,依据急诊规范开展工作,评估患者病情,密切监测生命体征及意识变化,给予镇痛处理、抗感染治疗等,并做好术前准备。

1.2.2观察组 在上述常规急诊护理的基础上实施系统化急诊护理干预,如下:(1)组建小组,组建系统化急诊护理小组,均接受急诊救治操作规范及急诊流程的培训,且具备熟练操作技能和高度责任心。(2)创伤评估,接受患者后迅速纠正休克,对合并多脏器患者需依据患者轻重缓急进行有序处理,记录24 h出入量,结合尿液的色泽、形状及尿量等进行判断,观察是否合并心肺肾功能衰竭;若患者血压降低、脉压差傲笑,则提示病情恶化,需及时处理[4]。(3)休克护理,协助患者取平卧位,若患者舌后坠则需利及时利用舌钳夹出,必要时给予气管切开或气管插管保持通气;给予患者吸氧支持,改善组织缺氧状态,维持氧浓度为40%~50%,密切监测血氧饱和度变化,若出现心跳呼吸骤停则需及时心肺复苏;迅速建立通道,多选择颈外静脉或上肢静脉,建立至少2条,可放置深静脉导管确保顺利输液、输血,维持循环血量;针对疼痛剧烈患者给予药物镇痛,如吗啡、哌替啶等,但若患者合并颅脑损伤及呼吸苦难,则禁止使用[5]。(4)术前准备,行血尿常规检测,生命体征监测,做好备皮、留置导管、交叉配血等术前准备,确保相关药物准备完善,保持手术全程无菌化操作[5]。

1.3 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急诊救治时间:完成基本支持时间、术前准备时间及护送交接时间。依据休克程度分类程度参考标准进行急诊护理效果评价,好转为符合前一期标准,无变化为患者病情基本不变,恶化为符合后一期标准,统计两组好转率。观察两组并发症发生情况,包含创口感染、深静脉血栓形成、褥疮、肺部感染等。

1.4 统计方法

数据均输入到SPSS 20.0统计学软件中处理,计量资料采用(±s)表示;计数资料采用[n(%)]表示;计量资料以t检验;计数资料以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急诊救治时间比较

分析表1可知,观察组急诊救治时间各指标与对照组比较明显更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表1 两组急诊救治时间比较[(±s),min]

表1 两组急诊救治时间比较[(±s),min]

组别 完成基本支持时间 术前准备时间 护送交接时间观察组(n=20)对照组(n=20)t值P值6.74±2.19 10.66±3.52 4.22<0.05 21.94±2.53 33.77±3.59 12.04<0.05 9.56±0.84 16.24±1.13 21.21<0.05

2.2 两组病情好转率比较

分析表2可知,观察组病情好转率95.00%与对照组65.00%比较明显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表2 两组病情好转率比较[n(%)]

2.3 两组并发症率比较

分析表2可知,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10.00%与对照组40.00%比较明显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表3 两组并发症率比较[n(%)]

3 讨论

近年来我国高能量创伤患者数量逐渐增加,其中下肢多发性骨折较为常见,而患者由于急性创伤后常出现大出血,很容易合并休克,若不及时采取有效措施治疗,则严重威胁患者生命安全[6]。因此需针对下肢多发性骨折患者则实施循序、准确、有效的救治,即需加强急救护理程序管理,确保尽快稳定患者病情,实现基本支持,促使患者尽早接受手术治疗[7]。护理人员接受患者需快速补充血容量、开放静脉通道,纠正休克,并进行病情评估,尽快完成术前准备,促使患者尽早接受手术治疗,挽救生命[8]。接诊患者后及时进行病情评估,结合骨折时间、原因、部位等进行综合分析,注重对症急救,实施骨折保护处理,应尽量减少移动,避免骨折保护不利出现骨折移位;必要时可将患者衣物去除,确保将视野暴露,利于提高病情评估价值,并为急救操作创造条件[9]。确保患者呼吸道通畅,及时清除口轻及咽喉部分泌物,帮助吸痰,改善通气状态;加强止血处理,延缓病情发展,考虑到出血多是由骨折断端直接戳破血管和静脉导致,可采用及时结扎血管和局部加压包扎止血方式;针对骨折部位做好规定处理,避免过松导致骨折移位,过紧影响血运。该次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急诊救治时间各指标与对照组比较明显更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病情好转率95.00%与对照组65.00%比较明显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10.00%与对照组40.00%比较明显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实施系统化急诊护理可缩短急诊救治时间,提高护理效率,促使患者尽早接受有效治疗,稳定病情,改善治疗效果,且可减少并发症发生,保证治疗安全性。

综上所述,下肢多发性骨折合并休克患者行系统化急诊护理干预可有效提高治疗效果,且利于减少并发症,护理价值较高。

猜你喜欢
多发性休克下肢
下肢下垂体位对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影响的meta分析
中西医治疗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研究进展
车祸创伤致失血性休克的急救干预措施分析
硼替佐米治疗多发性骨髓瘤致心律失常2例并文献复习
55例异位妊娠破裂休克的急救护理体会
钬激光治疗下肢静脉曲张的临床观察
微创旋切术治疗182例下肢静脉曲张的术后护理
坚固内固定术联合牵引在颌面骨多发性骨折中的应用
无抽搐电休克治疗的麻醉研究进展
请您收藏
——过敏性休克和肺水肿的抢救流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