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利,李朝军,尹东武
唐山市丰润区第二人民医院,河北唐山 063000
在人工关节置换术中所用材料为陶瓷等,在分析人体功能、形态等基础上做出假体,将其放入人体中,替换发生病变关节,可以减轻患者痛苦,帮助其更好地康复。为了帮助患者恢复生活能力,提高生活质量,文章对2017年1月—2018年3月该院收治的120例患者进行研究,现报道如下。
对该院120例创伤骨科患者进行研究,分为研究组和常规组两组,各60例,其中研究组男女分别为:36例、24例,所占比重分别为:60.0%、40.0%,年龄最大和最小分别为:82岁、40岁, 平均年龄为 (55.67±6.13)岁,受伤后入院时间最长为3 d、最短为2 h,平均入院时间为(1.04±0.46)d;常规组男女分别为:38 例、22 例,所占比重分别为:63.3%、36.7%,年龄最大和最小分别为:83 岁、41 岁,平均年龄为(56.71±6.02)岁,受伤后入院时间最长为2 d、最短为2.5 h,平均入院时间为(1.02±0.54)d,纳入标准:经诊断均为创伤骨科患者;顺从性较高患者;所有患者均采取自愿原则参与此次研究,且签了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精神病患者;心肝肾等器官损伤严重者;有其他严重疾病者;女性处于孕期或者哺乳期;临床资料不全者;分析两组年龄等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可参与研究。
常规组使用全髋节置换术,治疗前全面评估患者全髋节切口情况,以前外侧切口为主,当髋关节部完全暴露出来后,将其分离,在此基础上将充分显露出来股骨头部位的滑膜、关节囊等部位切除,在外旋基础上进行收位,使其处于脱位状态,将残留部位彻底切除,将股骨头损害部位完全切除,将髓腔扩大,将股骨修复,该操作完成后用干纱布进行止血操作,做好清理工作,合理放置髋臼,将伤口缝合,用医用盐水进行冲洗,做好负压引流和包扎工作[1]。
研究组患者使用人工关节治疗技术,具体如下:先为患者进行内侧半月板移植治疗,顺着患者胫骨节内侧部位,借助膝关节内镜将一枚导针放入其中,将其放在患者半月板后角部位中心处,并沿着导针方向将半月板前后角盲管骨道工作处理好,在此过程中主要使用9 mm的空心钻制作。该操作结束后,扩大关节镜内侧部位,将其控制在1.6 cm,选用有效的导引钢丝,在前后角盲管骨道对切口处进一步明确半月板,顺利导出角骨栓缝线,到人体胫骨节内部。在此过程中将缝线拉紧,使其处于关节部位,可以更好地带入移植半月板,在此基础上使骨道和前后角骨栓可以更好地嵌套在一起,在调整之后完成固定和缝合操作。对患者外侧半月板加以抑制,将宽谷凿选为9 mm,其植入位置选为患者膝关节前内侧,在骨槽制作完成后,截面大小长宽均为9 mm,在此期间,使用膝关节镜定位器制作患者半月板前后角骨道[2]。手术结束后也应做好相应的处理工作,如在手术结束7 d内,借助膝关节支具拉伸外侧伸直0°,加以固定,在该操作完成后的第二天,指导患者进行长收缩练习,避免由于负荷过大而产生其他不良症状。手术完成7 d后,开始活动患者膝关节,3 d后患者膝关节可以伸直,屈膝时,角度应在60°以下。手术结束6周后,患者膝关节除了可以伸直外,屈膝角度和直角接近。手术结束两季度后,可以直接去掉支具,此外应合理指导患者进行活动,不允许患者做久蹲和跳跃等动作[3]。
观察两组Harris评分和VAS评分,其中Harris评分疼痛和功能评分分别为44分和47分,畸形和关节活动分别为:4分和5分,总分100,优:90分以上;中:80~89 分之间;可:70~79 分之间;差:70 分以下;分数越高,表明患者恢复越好;VAS(疼痛)评分,总分10分,重度:9 分以上;中度:5~8 分之间;轻度:小于 4分,分数越高表明患者疼痛更为明显。同时了解患者的治疗效果,其中无效:患者疼痛评分在9分以上,不良症状和体征没有恢复,反而更为严重;好转:疼痛评分在5~8分之间,不良症状和体征有所减轻;显效:疼痛评分在4分以下,不良总有效率=好转率+显效率。同时观察两组患者切口感染、假体松动等不良症状。
用计算机软件收集数据,将收集的数据输入SPSS 20.0统计学软件中,对其分析和统计,用t检验和χ2检验,用[n(%)]表示计数资料,用(±s)表示计量资料,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研究组 Harris评分为(83.62±6.27)分,VAS 评分为(3.13±1.04)分,明显优于常规组的(63.66±3.36)分、(5.77±2.54)分,两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表1 两组患者各项评分指标对比[(±s),分]
表1 两组患者各项评分指标对比[(±s),分]
组别Harris评分 VAS评分研究组(n=60)常规组(n=60)83.62±6.27 63.66±3.36 3.13±1.04 5.77±2.54
研究组总有效率为96.67%,明显高于常规组83.33%,两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表2 治疗效果对比[n(%)]
研究组不良症状率为3.33%,明显低于常规组30.00%,两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表3 两组不良症状比较
在骨科患者治疗中,人工关节置换术是较为成功的一种,通过该手术,很多患有终末期骨关节患者可以恢复健康,正常生活,此外对于外伤患者来说,也可以恢复其关节功能,更好地生活[4]。该手术在实施过程中使用高分子聚乙烯、金属和陶瓷等材料,在分析人体关节功能、构造和形态的基础上,将其模拟成和人体相近的假体,借助先进的外科治疗技术将其放入患者体内,取代发生病变的关节。在临床治疗中,需要综合评估患者的身体状况,在此基础上选择恰当的手术,对年龄偏大,且身体素质较差、身体承受能力较低的患者应选用人工股骨头置换术,该手术的主要特点是所用时间较短,对患者身体造成的伤害较小,大部分患者可以忍受[5]。而对身体较为强壮、年龄较小的患者可选用全宽解置换术,该手术具有手术时间长、造成的伤口较大等缺点,不利于患者康复,但该手术持续的时间较长。在假肢材料选取的过程中也应考虑患者病情和身体状况,非骨水泥假体适用于身体较好,且年龄较小患者,相反骨水泥假体适用于年龄偏大,患者身体素质较差的患者,在此次研究中对年龄偏大患者使用骨水泥假体取得了较好的效果,没有出现假体脱位、伤口感染等不良症状[6]。
为了使人工关节置换术可以更好地进行,减少感染、下沉、脱位等不良症状,在临床治疗中需要提前做好护理干预措施,时常查看患者体温、脉搏等生命指标,根据患者病情恢复情况,为其制订合理的饮食计划,鼓励患者多吃维生素、多钙、高蛋白等类食物,如葡萄、西瓜、西兰花、菠菜、西红柿等,避免吃过于油腻、辛辣和刺激性强的食物,不允许患者喝酒和吸烟,纠正其不良饮食和作息习惯,使患者身体酸碱度、电解质等类物质处于稳定状态,根据患者喜好指导患者运动,如跳舞、散步、打太极等,患者病情恢复稳定,没有不良症状时方可出院,护理人员应嘱咐患者按照规定时间到医院进行复查。
从此次研究结果可以看出,Harris评分、VAS评分、治疗效果和不良症状率均优于常规组,两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使用人工关节治疗技术对创伤骨科患者进行研究可取得较好的效果,可减少患者不良症状,减少住院时间,减轻患者疼痛,帮助患者更好的康复,值得进一步推广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