邹红/重庆市江北区玉带山小学校长
“紫荆晨礼”:新学期祝福纸条
清晨,当太阳升起,一所小学校的一天该如何开启呢?
一直以来,玉带山小学的清晨都是热闹的:偌大的校园里回响着音乐组老师精心挑选的悠扬音乐。操场上,足球、篮球、田径队的孩子们奔跑训练;食堂门口两棵高大茂盛的黄桷树下,管乐团的孩子们咿咿呀呀地在练习;正对大门口不远处,电子显示屏滚动播出师生在区市、全国乃至国外获得的各项荣誉;大门口,各班学生代表佩戴绶带执勤行礼。每天,两千六百多名玉带山孩童就这样走进他们童年的校园。
只要不外出,我每天都会尽可能早地在校门口陪孩子们执勤,迎接全校师生的到来。慢慢地,我观察到这样一个现象:当我面带微笑、使劲挥手、以最大的热忱向每一位孩子致以清晨问候的时候,回应我的人并不多。执勤的孩子像雕塑一样站在门口,毫无表情,偶尔小声问候。很多孩子进门时和值勤的同学、老师没有互动,直冲冲地进门,有的甚至看都不看一眼值周的老师和同学。这样的校园清晨,日复一日,年复一年。校门执勤,更多的只是一个形式,平淡无奇,但大家习以为常,见惯不怪。这样的清晨校园,不是我想要的样子。那么,校园清晨,应该是什么样子呢?
我心目中的校园清晨,应该有情感的连接和激活,有责任的坚守和传递,有创意的创造和欣赏,有教育的发生和升腾。我希望每个值周的班级用不一样的形式欢迎校园师生的到来,让每一位走进校园的老师、同学感受到最热烈、最隆重的红地毯般的礼遇,而不是千篇一律的鞠躬、敬礼或者雕塑般的僵硬和冰冷。我希望因为这样的问候,每一位走进校园的老师和同学不仅有“回家”温暖、熟悉的感觉,还能感受到校园清晨扑面而来的朝气和活力,为即将开始的新一天感到振奋。我希望每一位家长看到孩子刚和自己温情告别,就被同学们温暖创意的问候带入朝气蓬勃的校园生活,从而对学校充满尊敬和信任,自己也开心放松地开始奋斗的一天。由此,我心目中的校园清晨,绝不是一个僵硬的形式,而是一个心灵相通、创意无限的“爱”的契机。
按照与老师们达成的关于教育要“创新、创意、创造”、管理要有“管理效益最大化、教育内涵最大化”的共识,2015年,我们发动老师、孩子们一起思考:我们究竟想要一个什么样的清晨问候呢?我们将如何让校园清晨问候拥有更大的教育内涵呢?鉴于校花为紫荆花,学生清晨校门值周问候被大队部取名为“紫荆晨礼”。
三年来,不断变换、迭代的紫荆晨礼,吸引着每天进校门的孩子们、老师和家长们。每天清晨,似乎有一种魔力,让孩子们潮水般开心走进校园,而不是被迫和家人分开。孩子们和父母开心告别,一个转身,就面带微笑,和我、执勤老师和同学各种互动行礼。有的孩子蹦蹦跳跳走到我面前,和我拍手击掌。有些孩子在执勤同学面前驻足不前,带着探索和好奇,想要仔细研究每一个“花样”紫荆晨礼的设计。这,正是我和我的伙伴们想要并努力创造的——一个有情感的连接和激活、有责任的坚守和传递、有创意的创造和欣赏、有教育的发生和升腾的校园清晨。
三年来,在众多紫荆晨礼设计中,每天都有让我心动的画面,其中印象最为深刻的有这么几个:
最开心画面。那天,清晨的阳光刚好透过校门照射到校门口的一块空地上,有个班级在紫荆晨礼中吹泡泡,透过阳光,五彩的泡泡随着晨风飞扬。低年级的孩子眼睛发光,双手抓着泡泡或者双脚踩着泡泡就哈哈哈跑进了校园。高年级的孩子比较稳重,但是眼神追着泡泡飞,嘴角浮起忍不住的轻松笑意。
最摇摆画面。越来越多的班级注意到音乐在欢迎仪式中的氛围营造作用,各种音乐被大量使用。有一个比较敦实喜感的三年级小男孩胡晋,随着节奏,半闭着眼,一摇一摆,无比享受地走进校园,旁若无人,俨然一位舞蹈界的业内人士。惊讶如我,赶紧拉着他问:“宝贝,你练过舞蹈?”“没有哇。”他脆生生地回答。“可是,你怎么能够走出这么摇摆专业的舞蹈。”面对我脸上的无数个问号,他也是显示出了一脸萌懵。
最励志画面。那是一个重庆冬天最冷的清晨,大雾还没有来得及散去,刘朝珍老师班级的孩子们就按照要求整整齐齐排到校门口开始深情的管乐演奏。当天聚集了很多家长,大家都被这音乐吸引,舍不得离开。那天非常寒冷,刘老师本来想让孩子们轮流演奏。但是,我观察到大部分孩子仅仅休息一会,就赶紧继续,小手一直裸露在外,努力坚持,没有让音乐断掉。
最感人画面。当第一个班级在紫荆晨礼上,尝试使用了糖果后,它所带来的效应,一下子被全校班级记忆和复制。给谁送糖果?怎么送糖果?有的是给有礼貌的人送,有的是给老师送,有的是给低年级同学送;有的是定时送,还有的是无目标随机送。有一次,我引导执勤的孩子要特别关注那些进门时耷拉着脑袋、没精打采的孩子,我告诉她:“越是这样的同学,越是需要关照。”那天,刚好看到一个小男孩脸上挂着泪珠,低着头,缓步走进校门,执勤的女孩立刻注意到了他。她马上握住小男孩的手,顺势送上了两颗糖果,拍着眼睛还噙着泪珠、非常惊讶的小男孩说:“同学,早上好!一切会更好!”虽然,我只看到流泪的小男孩似乎变轻的背影顺着下方的楼梯越走越远。但是,当执勤孩子回到位置上,我看见她再看进校同学时脸上所呈现着一种不一样的责任和使命感。
三年前,当紫荆晨礼刚被提出来的时候,有老师质疑:这有什么意思?并且增加老师的负担。但是,通过实践,老师们逐渐意识到,紫荆晨礼既有趣又有意义,能够很好地锻炼学生自主教育能力。慢慢地,越来越多的老师开始放手让学生自主设计、自主实施、自主评价。有的班级发动家长义工参与设计,亲子关系、家校关系也得到顺畅沟通。有的老师不太放心让学生做,学生处就想办法指导。后来的实施证明,当学生自主设计的成果展示在全校师生、家长面前并获得好评时,看了现场的班主任的那份自豪油然而生,之前的动摇和质疑,也随风而去。
三年来,我和我的伙伴们惊讶地发现,不知不觉中,紫荆晨礼成为了培养玉带山孩童“创新、创意、创造”能力,开展自主教育的有效工具。一方面,执勤的孩子自主学习和实践关于校园晨礼的创意和创造;另一方面,没有参与到执勤的同学也能在每天的校园晨礼中学习和鉴别校园晨礼的创新之处。我做过这么一道算术题:假如按照三至五年级,一个班级一个学期执勤一次,一个学期按照15~18个班级执勤,六年12个学期,每个学生将看到200次左右执勤,参与执勤6次左右。而这样的创新、创意和创造的观察和磨练,必将极大促进学生的自主创造和实践能力。如果这种能力能够迁移到其他方面,孩子们将能得到多大发展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