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钟宇, 陈楚杰, 叶晓宪, 任金玲, 潘华峰
中医药适宜技术是作为开展社区卫生服务重要 的组成部分。自新医改开展以来,广州市根据国家、省级精神要求制定新政策扶持基层中医药事业发展。其中,以推广中医药适宜技术作为提升基层中医药服务能力重要指标。目前,广州市作为中医药强市,社区卫生服务发展模式作为全省领头羊,在社区大力推广中医药适宜技术,其服务效果评价则有赖于需方居民的反馈。从目前文献资料看,满意度已成为评价社区卫生服务成效的重要指标,居民对中医药适宜技术服务的满意与否直接反映了社区卫生服务质量和效果[1-3],因此,本研究对广州市中心城区13家示范性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利用中医药适宜技术200名居民开展其满意度调查,了解示范社区中医药适宜技术在推广中存在的问题以及需要改进之处,为提升社区中医药服务能力提供政策建议。
于2016年8-10月选取在广州市中心城区13家示范性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参与中医药适宜技术就诊的200名居民为研究对象,共派发问卷200份,收回198份,有效182份,有效率为92.0%。
通过文献查阅、专家访谈以及预调查后自行设计调查问卷,由经过培训的团队调查员2名进行随机问卷调查和现场访谈。主要包括调查对象基本情况(年龄、性别、职业、收入、受教育水平、参与医保形式等)、就医选择、就医便利程度、对中医药适宜技术知晓程度、需求度、满意度等情况。
在取得调查对象知情同意与配合的情况下进行一对一当面问卷调查与访谈,以此确保问卷完整度。访谈过程中注意态度与措辞,避免诱导性言语交谈;个人访谈事先取得被访者同意与配合,并根据调查目标拟出提纲进行访谈,如实记录并于调查结束后及时整理相关数据与内容。
数据采用双人录入法,采用SPSS 19.0进行描述性及Logistic分析,用逐步向前法构建回归模型,以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本研究调查人群主要年龄段分为6个层次,20~30岁5人,31~40岁12人,41~50岁19人,51~60岁41人,61~70岁73人,71岁及以上32人。其中主要接受服务的年龄段在61~70岁之间,占调查对象总人数的40.2%;从调查对象受教育水平上看,初中及以下学历占58.2%,大中专学历占32.4%,本科学历占9.3%;从调查对象职业分布上看,在离退休人员居首位,占总数70.3%,机关、企事业单位人员、私营业主、学生,分别占总调查人数6.2%、9.9%、1.6%。其收入水平主要在3 000~6 000元,占60.4%,调查对象主要参与医疗保障方式有城镇职工医保和城镇居民医保,分别占14.8%和67.6%,此外,还有3.3%的以全自费为主的方式进行医疗付费。见表1。
在了解患者首选治疗方案中,有50.5%的患者优先选择中医门诊进行中医方法治疗疾病,而有32.2%的患者认为先前往西医门诊进行西医治疗,另外,有14.3%的患者则认为先观察病情发展不立即治疗。在了解患者就医接受中医药治疗方便程度中,84.1%的患者认为居住地方离就诊服务点很近、很方便,仅有15.9%患者认为居住地方有点远。见表2。
表1 调查对象基本情况 n,%
表2 调查对象接受社区卫生服务治疗的首选治疗方法 n,%
在对患者接受社区卫生服务以及中医药适宜技术频数调查中,有47.8%的患者表示每年接受社区卫生服务有12次以上,23.1%表示每年接受社区卫生服务有4~5次。其中,接受中医药适宜技术服务1年有12次以上的占26.4%,1年6~11次的占13.2%,1年4~5次的占32.4%,而1年参与3次以下中医药服务的患者占28.0%。见表3。
调查发现,在182位调查对象中有51.1%的患者对中医药适宜技术的内容知晓程度一般,仅知道自身接受服务内容,有26.4%的患者对其内容较为熟悉,除了自身接受服务,也了解其他中医药适宜技术,另外,有19.2%的患者仅表示听身边人说过,抱着试一试心态去体验。在调查知晓中医药适宜技术数量调查中,有65.9%的患者对中医药适宜技术项目知晓数量为1~3项,18.7%的患者对其项目知晓数量为7~9项,9.9%的患者对其项目知晓数量为4~6项,仅有5.5%的患者表示能够知晓该项目数量为10项以上。
表3 调查对象接受社区卫生服务以及中医药适宜技术人数
通过调查与访谈了解,有35.7%的患者表示仅能读懂社区相关中医药知识宣传资料50%的内容,32.4%的患者表示仅能读懂社区相关中医药知识宣传资料最多30%的内容,而仅有31.9%的患者能读懂其中医药知识宣传资料70%以上的内容。在调查宣传服务是否到位程度中,有65.9%的患者表示偶尔知道社区在咨询台或是在诊室有发放宣传资料,但是仍有4.4%患者表示根本不知道有宣传服务。
本调查问卷针对社区中医药适宜技术服务满意度评价,主要从疗效、疗程、费用、可接受性、总体满意度等5个维度对曾接受中医药适宜技术服务的182名受访者进行满意度评价。将满意度量化分为5个等级,分别以5分为非常满意,4分为比较满意,3分为一般满意,2分为比较不满意,1分为非常不满意。根据调查结果及计算公式得出,社区中医药适宜技术治疗方法的平均满意度得分为3.84,平均满意率得分为72.1%。从各项适宜技术维度分析,可接受性平均满意率最高,超过80%,而在疗程和费用则平均满意度则在50%以下。见表4。
表4 患者接受中医药适宜技术治疗方法的满意度和满意率评价
根据相关文献资料及上述调查结果,将对中医药适宜技术服务的总满意度作为因变量,把个人基本因素(性别、年龄、受教育水平、学历、职业、收入水平、参保方式、慢病史)、外在选择因素(首选治疗方法、接受技术服务频数、就诊便利度、宣传程度)、内在技术因素(疗效、疗程、费用、可接受性)等三大层面主要影响因素作为自变量,将因变量总体满意度转变为二分类变量,将一般满意(3分)、比较不满意(2分)、非常不满意(1分)归类为不满意类,将非常满意(5分)、比较满意(4分)归类为满意类,并且分别赋值为0和1,采用二值变量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用逐步向前法构建回归模型。结果显示,仅有内在技术因素中的疗效(OR=6.340)、疗程(OR=3.457)、费用(OR=3.053)、可接受性 (OR=3.886)均进入回归方程,具有统计学意义,可得到出,这4个维度均影响接受中医药适宜技术服务的总体满意度的评价。其中,疗效(OR=6.340)对总体满意度影响最大。见表5。
表5 影响社区中医药适宜技术总体满意度二值变量Logistic回归分析
自2013年以来,各级卫生部门按照“保基本、强基层、建机制”的要求,加强基层医疗机构中医科、中药房标准化建设,配备中医药诊疗设备,推广中医药适宜技术、治未病建设等举措,完善基层中医药服务网络,满足居民在家门口能够享有中医药服务,为更好推广中医药适宜技术形成了良好的平台[4]。在调查中发现,越来越多居民选择在社区就医,优先选择中医药,主要得益于社区中医药服务能力逐年提升,中医服务就医环境得以改善,居民就诊方便快捷等优势。目前,广州中心城区逐步建设15分钟社区中医药服务圈,形成以区中医医院为龙头、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为支撑、若干国医馆为补充的基层中医药网络,打造了“社区里有中医馆、家门口有名中医”的网格布局。重视中医药服务网点建设,提升医疗服务质量和环境,一方面,促进医护人员更好地推进技术的开展;另一方面,间接促使居民对社区中医药服务的信赖,优先选择中医药服务。
社区中医药适宜技术推广的成功与否,有赖于社区居民的积极支持和参与,满足社区居民基本卫生服务需求[5]。根据满意度评分以及Logistic回归分析,患者对社区中医药适宜技术服务的满意度不高,有一定提升空间,而技术满意度的影响因素主要不在于个人特征因素和外在选择因素,而是在于技术内在因素,如疗效、疗程、费用和技术本身可接受程度。因此,基层卫生技术的再提升,成为迫切因素。第一,优秀中医药医护团队建设是决定基层医疗卫生服务水平的关键。重视中医药人才队伍建设,特别是在《中医药法》等相关政策驱动下,实施人才战略,通过“走出去”方式将医护团队送进上级医疗机构定期培养学习,“引进来”方式邀请专家对区域内医护团队服务水平再提升。第二,重视患者的满意度。研究患者的反馈意见,定期探究技术内在因素不足之处,将中医药服务质量和患者满意度纳入监管范围,有助于形成倒逼机制,迫使社区医护人员对所开展技术内在能力的提升。第三,建立一套对中医药适宜技术筛选评价体系,包括需求性、有效性、特征性、安全性、经济性和社会接受度等方面[6]。在本次研究中发现,在中心城区中参与中医适宜技术的主体人群多为中老年退休,其收入不高,多为慢病患者,对目前中医药适宜技术的满意度并不高,在访谈中对病后调理、慢性疾病治疗和日常保健方面的适宜技术则更加迫切。
本研究发现,社区居民对中医药的知晓度有待提高,否则将间接制约适宜技术的推广,因此,在社区中重视对中医药特色的宣传十分必要。岭南中医药文化底蕴丰厚、博大精深,目前,广州市多数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建设起相对集中或独立设置的中医服务区,在装修装饰上融入岭南中医药文化,但社区中对中医药知识做到真正了解的人数不多,因此,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作为基层官方机构应做好宣传,引导居民正确认识中医药,一方面,根据不同知识层次的居民和不同的地域、年龄、收入制定有针对性的文化普及策略,减小居民认知差异性[7-8]。另一方面,要充分发挥中医药适宜技术特色和优势,必须加大对社区中医药文化宣传,注重弘扬中医药文化的核心价值观理念“大医精诚”,践行仁心仁术、精益求精的中医药文化精神。对中医药适宜技术进行推广,提升中医药服务能力,不仅只是在医疗机构服务范围内宣传,而且通过打造中医药服务网络,完善中医药氛围浓厚和中医药“简、便、验、廉”优势突出的中医药特色镇街,并利用主流媒体报纸、微信平台宣传,从而提高居民对中医药适宜技术的知晓率和利用率。通过文化宣传,一方面,使从事基层中医药工作者感受到这份工作有底气、有地位、更有尊严,实现个人价值,转变心理不平衡状态[9];另一方面,文化的宣传、服务能力和服务态度的提高切实给居民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实惠,获得了居民的喜爱和信赖,有效拉近了医生与居民关系,减少了不必要的医患矛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