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提高学生理解地理知识的能力

2018-10-24 11:04温华
关键词:橡皮粉笔知识点

温华

【摘要】 在地理教学过程中,遇到很多学生反映地理知识很难理解和掌握,本文根据笔者多年的地理教学以及辅导学生的经验,结合实例,介绍若干提高学生理解地理知识的能力之方法。

【关键词】 高中地理 地理知识 理解能力 地理实验

【中图分类号】 G633.5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992-7711(2018)07-186-01

0

人类对接触到的各种各样的事物和现象疑惑不解时,就会通过比较、分析、推理等方法,弄懂其原理和规律,然后将这些原理和规律进行抽象、概括处理并用语言文字表述为相应的概念、公式、定理、公理等,所以可以认为是“边理解边获得知识”或者是“先理解再获得知识”。

然而,现在的学校教育基本将上述过程“倒置”了:由于多种条件的限制,对于多数学生而言,在接触到的事物和现象并不多的情况下就直接面对书本上前人已经表述为语言文字的概念、公式、定理、公理等知识了。这种“先获得知识再理解知识”的过程,导致学生只能脱离实际的事物和现象来理解这些语言文字了,难度之大和效果之差可想而知。因此,很多在我们老师看来已经讲解得非常透彻的知识,学生却对其一头雾水、不知所云。

我们作为地理老师,可以通过如下一些方法来帮助学生提高理解地理知識的能力,从而能更好地掌握和运用地理知识:

一、创设与地理知识相关的情境

地理老师可以为其创设与地理知识相关的情境,让学生在创设的情境中去“接触”相关的事物和现象,学生对地理知识的理解就相对容易了。尽管创设的情境与现实中的真实环境有一定差距,但是对学生的帮助还是很大的,比学生凭空想象地去理解地理知识的效果强多了。

二、设计与地理知识相关的模型以及实验

借鉴理、化、生学科安排实验课程的做法,地理老师可以加强对这些“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地理知识的研究,然后设计出能展现这些地理知识的模型以及实验,帮助学生理解这些地理知识,效果不错。

例如“背斜成谷、向斜成山”这个知识点,在教材中只给出了这么一句相关的描述“不少褶皱构造的背斜顶部因受到张力,常被侵蚀成谷地,而向斜由于槽部受挤压,不易被侵蚀,反而形成山岭。”虽然这一句话从字面上看不算复杂,但实际上非常抽象难懂!我们可以指导学生利用长条状的橡皮作为模型进行如下的简单实验:双手分别各握住橡皮的一端,逐渐用力将其折弯,使其向上拱起但不要折断(模拟背斜),注意观察其顶部的变化,可以看到顶部的橡皮逐渐出现裂纹,证明顶部受到张力;换一块橡皮,双手分别各握住橡皮的一端,逐渐用力将其折弯,使其向下弯曲但不要折断(模拟向斜),注意观察其槽部的变化,可以看到槽部的橡皮逐渐出现皱纹,证明槽部受挤压。

再例如“横波对建筑物的破坏力比纵波大,横波是造成建筑物大量倒塌的罪魁祸首”这个知识点,学生很难理解既然横波、纵波都会引起地面震动,但是为什么横波才是造成建筑物大量倒塌的罪魁祸首。教师可以在上课时就地取材,利用两个粉笔盒作为模型进行如下的简单实验:一手握住一个粉笔盒,将另一个粉笔盒叠在其上面(模拟砌在一起的两块砖),然后手做上下垂直运动(模拟纵波引起的物体运动情况),可以看到两个粉笔盒仍然叠在一起没有倒下。接着手做左右水平运动(模拟横波引起的物体运动情况),可以看到上方的粉笔盒很容易就倒掉了。

这些实验所用到的模型要么是就地取材,不需要花钱,要么是只需花很少的钱,都很容易获得。而实验的过程也不算复杂,基本上学生都能自己动手做。通过这种每个学生都力所能及的简单实验,相关的知识点就不言而喻了,效果很不错。

三、培养学生的类推能力

地理知识千千万万,如果一个学生完全不具备类推能力的话,想要理解并掌握数量如此庞大的地理知识,他的时间和精力绝对是不够用的。一个学生有着较强类推能力的话,他就善于利用以前已经掌握的知识中与之相关或相似或相同的部分进行类推,从而迅速地掌握新知识,解决新问题。

例如学生理解了“城市热岛效应”这个知识点后,就可以利用类推能力,很快就能理解“城市雨岛效应”、“城市浊岛效应”等知识点,效率大大提高了。

四、培养学生梳理知识的能力

如上所述,地理知识千千万万,而这些地理知识并不是孤立存在的,它们之间或多或少存在着一定的联系。地理老师可以引导学生将联系比较密切的一系列知识点梳理、构建成一个知识体系,这样不单能化繁为简,提高效率,减轻负担,还可以将相关知识进行比对,找出异同,从而可加深对相关知识的理解。

例如可以引导学生将“大气的受热过程”、“热力环流”、“大气环流”、“气候”、“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等这几个分散在教材中不同章节的知识点进行梳理,构建成一个知识体系。这样,学生就可以在这个知识体系中利用“地面是近地面大气主要、直接的热源”以及“地形雨”这两个知识点来理解“山地垂直地域分异规律”这个知识点了,所以原本处理三个知识点的工作量基本上被压缩成两个知识点的工作量。可见,这样做确实可以起到化繁为简,提高效率,减轻负担的作用,有助于学生对地理知识的理解。

[ 参 考 文 献 ]

[1]李光明.《高中地理教学中学生理解能力的培养策略》《科普童话:新

课堂》,2017(14).

[2]陈继革.《高中地理知识体系的构建方法》《地理教学》,2014(10):43-46.

猜你喜欢
橡皮粉笔知识点
关于口罩 这10大知识点你必须知道
我喜爱的橡皮
粉笔的形状与摆放
粉笔的形状与摆放
橡皮收了
粉笔怎么来的
知识点自测
“二次根式”复习精讲
科学分析,高效决策
橡皮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