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锚理论视角下高校辅导员职业化建设

2018-10-24 11:03
学理论·下 2018年9期
关键词:职业化高校辅导员

摘 要:建设一支稳定、高素质的辅导员队伍,推进辅导员职业化进程是高校师资队伍建设中的重要内容。本文基于职业锚理论,分析了不同类型职业锚对高校辅导员职业化建设影响程度,提出了高校应开展辅导员职业锚认定、加强职业锚引导、帮助辅导员确立职业生涯规划、建立有效的激励措施来推动高校辅导员职业化建设。

关键词:职业锚;高校辅导员;职业化

中图分类号:G64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8)09-0206-02

2015年1月《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宣传思想工作的意见从战略高度强调了做好高校宣传思想工作、加强高校意识形态阵地建设在我们党和国家事业中的地位和作用[1]。高校辅导员是高校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骨干力量,大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促进高校辅导员的职业化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保证高校坚持正确的办学方向,提高高校人才培养质量的必然要求。以职业锚理论为指导,加强高校辅导员职业化建设有利于开辟并进一步扩宽辅导员的职业发展道路,提升辅导员职业技能,为辅导员的职业发展奠定坚实基础,维护高校辅导员队伍的稳定性,从而促进高校人才培养质量的提高。

一、“职业锚”理论的定义与内涵

职业锚是美国著名职业心理学家施恩在《职业动力论》中提出。其定义概括为个体在工作过程中逐渐形成的对于自省能力、需求和价值观的整合。即个体在职业选择时,无论如何都不会放弃某些至关重要的东西或是价值观,它是真实自我的体现[2]。个体在经过早期职业生涯之后,随着工作经验的不断累积,对自身的了解的不断深入,其自身能力,动机需求,价值观和态度等都会随之更加明确。同时会找到自身职业发展中的重点,最终找到符合自身的职业定位。所谓的“锚”又称职业系留点,一种对于人们选择职业时所围绕中心的比喻,当个体感知某种工作环境与自己的能力、价值观、内部需求不一致时,那么他会掉头去寻找更适合的工作环境。

施恩对于职业锚的内涵强调了三点,其一职业锚的定义不是仅仅是动机需求和价值观的诉求,还考虑到了以实际经验为基础的个人自省、能力的临界作用。这比典型的作业动机概念维度更加的宽泛。其二职业锚的形成是自省能力、动机需求、价值观相互作用长期逐步整合的一个过程。其三职业锚强调由实际经验带来的改变和发展,是不可能通过预测来确认的,只有在经历了早期职业生涯后的时间里才能被发现[3]。

二、职业锚的类型及对辅导员职业化建设影响

施恩最早提出职业锚理论分为五种类型:自主独立型、技术职能型、管理型、安全稳定性及创造型,后来又在此基础上加以完善和扩充了生活型、服务型、和挑战型三类。高校辅导员兼具双重身份的特殊性,从业者的职业锚必须与辅导员角色相匹配,分析不同锚型对于辅导员职业化的影响具有重大实践指导意义[4]。

(一)自主独立型

自主独立型的人具有自己独立的行为方式和生活、工作习惯,追求自由和独立,不喜欢拘束。他们会最大限度地拜托组织约束和限定,寻求能够施展个人才华能力的工作环境。辅导员的工作繁杂、责任重大并有严格的工作纪律和规范,此锚型的人不会把辅导员视为终身职业。

(二)技术职能型

此锚型的人的职业目标是追求自己专业领域技能的不断提升,并加以应用。辅导员的工作内容宽泛,除了学生日常的管理事务,辅导员还需具备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和就业指导服务等专业技能。通常来讲,此锚型人员是符合辅导员职业化要求的。

(三)管理型

管理型人员具备较强的组织、管理能力,对成为管理者表现出强烈动机。对于管理锚型的人来说,最终职业目标是获得更高的管理职位,辅导员并不是他们追求的终点。辅导员的管理工作对象仅针对学生,他们目标更可能是成为院系或行政部门的管理者。

(四)安全稳定型

此类锚型的人追求的是工作环境和收入的稳定,对于具体的职业和职位并不会有太多的考虑和关心。此类锚型会一般会将辅导员作为终身的职业看待,但对于深层次的职业化要求可能还需要通过提高思想觉悟和提升专业水平才能达到。

(五)创造型

创造型的人一般吃苦耐勞,喜欢冒险克服障碍,从事具有挑战性的事情。但一旦成功往往又会觉得厌倦而退出。这种锚型的人在从事辅导员初期,会把工作完成的十分出色,但经历一段时间工作经验的累积后,容易产生职业倦怠,不利于职业化发展。

(六)生活型

生活型的人往往希望所处职业环境能够对于个人需求、家庭生活、工作要求提供足够的弹性,他们追求的是如何更好地经营生活。高校辅导员工作不论是在空间和时间上都具有“无边界性和不可预测性”,需要辅导员对工作投入大量的精力和时间。此锚型人员这也不太符合职业化需求。

(七)服务型

服务型的人甘于奉献,服务他人。他们希望从事有价值的事业,追求的职业目标更多的是得到领导和专业人士的认可,并且这种认在精神上的满足要大于物质上的奖励。这种锚型的人是最为适合从事辅导员工作的,他们的系留点与辅导员工作性质最为匹配。

(八)挑战型

挑战型的人喜欢解决充满困难的问题,战胜不可能的事情。他们喜欢工作充满新奇、变化并不断地战胜困难来获取职业成就感。学生工作确实具有挑战,这类锚型的人在前期一般是适合辅导员工作的,他们会对问题得以解决感到兴奋。但辅导员工作在很多方面不可避免的繁杂和重复,后期重复性的动作将会使他们觉得工作乏味,缺乏意义,无法安心。

三、基于职业锚理论的高校辅导员职业化建设路径

通过对不同类型锚对高校辅导员职业化的影响分析,不同类型的职业锚对于辅导员工作的匹配程度都不尽相同。从业者可能不止具备一种职业锚,并随着实际工作经历,职业锚也会发生变化和调整。那么科学的利用职业锚理论,推动高校辅导员职业化建设将会更加事半功倍。

(一)知己知彼:开展对辅导员职业锚的认定

职业锚的形成是经过职业早期阶段,员工通过面临各种实际的工作情况,习得一定工作经验后,逐渐产生、演变、发展成具有个性色彩的职业锚。目前,高校辅导员的来源大多都是高校应届毕业生,他们并无实际工作经验,对自己真正的需求认知较浅,选择辅导员工作可能是跟随主流或迫于就业压力。辅导员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和适应后,学校必须开展对他们职业锚的认定,选取与辅导员职业适合的锚型人员进行专业的技能培训,提高工作技能,有效推动高校辅导员职业化建设。“一片式”的追求职业化,实际是不可行的。

从辅导员自身来看,职业锚的认定有助于加强对自身的了解,从而做出更好的职业选择;从学校层面来看,对辅导员职业锚的认定有助于对不同职业类型的辅导员制定相适应的职业发展道路,以此提高工作积极性和满意度。学校应督促辅导员对自身做出客观公正的评价,以此来认定自己的职业锚。

(二)扬长避短:加强对职业初期辅导员职业锚引导

通过分析不同类型职业锚对辅导员职业化影响程度,发现奉献型和专业技能型是和辅导员职业最为匹配的两者锚型。职业锚随着时间的推移,会产生相应变化,而这种变化极大程度上是由社会外在的成功标准来影响的。在职业早期,积极引导辅导员对于外在成功的标准变化,形成适合辅导员的职业锚。比如引导他们增强奉献和服务精神,将职业目标的定位不仅仅是物质、地位、名誉上的外在成功或是个性发展,发挥才智、爱好需求上的满足,而是在精神层面上把教书育人、学生思政工作当作一项崇高伟大的事业来追求。培养辅导员对职业崇高的信仰,引导他们价值观上的转变,形成适合辅导员职业化、专业化的职业锚。

(三)因地制宜:指导不同锚型辅导员确立职业生涯规划

职业生涯规划是指“个人与组织相结合,在对一个人职业生涯的主客观条件进行测定、分析、总结的基础上,对自己的兴趣、爱好、能力、价值观等进行综合分析与权衡,结合时代特点,根据自己的职业倾向,确定其最佳的职业奋斗目标,并为实现这一目标做出行之有效的安排”[5]。首先,在职业生涯早期,辅导员根据锚型,明确自己的研究方向和发展定位,这是职业化建设的前提。同时高校通过了解辅导员职业发展诉求,对工作绩效科学的评估反馈,找出各自擅长领域和发展可能性,帮助指导他们合理有效规划职业生涯。再者,高校应建立完善辅导员发展保障机制,畅通职业发展通道。例如,管理型职业锚适合进入高校管理层,学校应评定其综合能力后开辟职务晋升甚至转而从政的道路;对于服务型职业锚辅导员,学校应多鼓励参加外校辅导员研修班交流和“职业指导师”“心理咨询师”培训,获得资格认证,帮助在工作业务上成为“专家型”能手等。辅导员工作内容十分广泛,高校应确保辅导员能在自己研究领域长期的实践工作中不断积累经验,提高技能,为他们的晋升提供进阶保障。

(四)有的放矢:对不同锚型辅导员采取有效的激励措施

高校应针对不同锚型建立一套公平有效的激励机制。通过物质、荣誉、晋升、惩罚等不同激励方式使辅导员在工作中感受到尊重、认可,提高职业满意度。例如,对于服务型辅导员他们希望更多的是给予工作上精神上的认可,通过学校表彰会使他们更加有个人成就感;技术职能型更看重的是自身专业的发展,高校可以通過提供更多的培训交流、出国进修机会等进行激励;对于创造型辅导员可以参加学生工作创新和制度创新项目和课题[6]。在职称薪酬方面,制定多方面评价标准,确立专职辅导员职称、等级和待遇,将薪酬激励作用发挥到最大限度。高校对辅导员工作相关部门进行管理和考核,在实践中对有效激励方法进行归纳总结,将激励手段不断进行完善,形成一套合理有效的激励体系。有效的激励才能增强高校辅导员队伍稳定性,确保职业化建设的可持续。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Z].2015.

[2]埃德加·施恩.职业锚——发现你的真正价值[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4.

[3]李雪芳,刘燕清.职业锚理论指导下的高校辅导员职业生涯规划[J].湖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0(12):53-54.

[4]程德华.从职业锚角度看辅导员的专业化与职业化[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09(6):108-110.

[5]杨楠.运用职业锚理论规划辅导员职业生涯[J].吉林工商学院学报,2012(5).

[6]潘梅英.试论民办高校辅导员的职业化建设——基于职业锚理论的研究[J].高校辅导员学刊,2014(3):26-28.

猜你喜欢
职业化高校辅导员
中职旅游教育的职业化发展
论失地农民职业化的问题
发展视域下高校辅导员的职业化、专业化探析
心理学在高校辅导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应用分析
新常态视阈下高校辅导员做好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研究
我国高校辅导员队伍的现状分析及对策研究
浅析儒家思想对高校辅导员专业化的作用
加速职业化
职业化铸就卓越企业
经理人要走向职业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