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析小儿预防接种常见的不良反应及护理

2018-10-24 09:25苟小燕
健康大视野 2018年9期
关键词:不良反应护理

苟小燕

【摘要】本文主要是通过选取近一年内,接受过预防接种护理指导以及采取护理措施的小儿,通过对比的方式,找出减轻小儿预防接种不良反应的具体措施,为孩童的身体健康提供有力的保障,同时,在对比测试过程中,还详细阐述了家长的满意程度及不良反应的产生概率,希望能够给小儿预防接种护理提供帮助。

【关键词】小儿预防接种;不良反应;护理

【中图分类号】

R715【文献标志码】

B【文章编号】1005-0019(2018)09-142-01

小儿预防接种主要指将人工抗原、疫苗和免疫球蛋白注射到儿童体内,进而有效提高小儿的抗病能力。但在小儿预防接种时,可能会在体内形成不良反应,从而损害机体。此外,小儿体质存在着较为明显的差异,所以受到接种方法和疫苗质量等多种因素的影响,一些小儿在接种后会产生不同程度的不良反应,因此应对其采取有效的针对性护理措施,加快其恢复速度。

1资料与方法

11基础资料本文主要是通过随机选取的方式,挑选了接种的200例小儿作为实验对象,对预防接种中所出现的不良反应,进行针对性和预见性的护理指导和系统的护理措施,并通过与前一年的数据对比的形式,找出其中存在的优劣势。另外在病例的选取过程中,其遵循的基本条件为:首先要选择适宜接种疫苗的儿童;其次,必须为没有明显残疾或者生理智障的孩童;最后,年龄在7岁以下的孩童。只有这样才能确保测试结果更加精准有效。

在实验组中,男性102例,女性98例,其普遍年龄都在6岁以下,其中接种百白破疫苗55例,麻风疫苗的38例,乙肝疫苗的32例、骨髓灰质炎疫苗的27例、流脑苗48例;而对照组中选取的男女比例是平均的,均为100例,年龄也都是在6岁以下的儿童。其中百白破疫苗52例、麻风疫苗40例、乙肝疫苗35例、骨髓灰质炎疫苗23例、流脑疫苗50例。

12方法对实验组的儿童采取全程护理干预的模式,其具体的方式主要为:

1)建立相应的护理档案。在预防接种的过程中,除了要按照防御接种证上的相应制度进行操作外,还需建立更为完善的儿童信息档案,将小儿的身体健康状况进行详细的记录,尤其需要重点记录的是,在以往疫苗接种过程中是否出现过不良的反应及症状,进而为实验提供有力的数据,便于工作人员及时的发现小儿身体存在的问题。

2)宣传和普及接种知识。在接种前,应向孩子的家长普及接种相关知识,并将疫苗的名称、注射部位、注意事项以及可能出现的不良现象明确的告知给家长,以免医疗事故的发生,最终造成不必要的纠纷。比如让孩子多喝些水、不要吃海鲜等发物、不吃辛辣一类刺激性的食品,同时要保证孩童的休息时间,在疫苗打完后的3个小时以内不要剧烈运动,48小时内不要洗澡等等。

3)实行有效的心理护理工作。应结合儿童不同年龄段心理发育的情况,对小儿进行有效的心理护理。比如说婴儿,需要对其多一些爱抚、多给幼儿一些赞美,或者给少儿一些鼓励等等,这样可以增加孩子们的自信心。

13觀察指标主要是利用问卷调查的方式对家长的满意情况进行评估和掌握,其满意等级共分为3类:不满意、满意和非常满意,满意度=(基本满意+满意)/例数×100%。

14统计方法所有数据采用SPSS200统计学软件进行处理,不良反应发生率为计数资料,采用[n(%)]表示,进行x2检验。

2结果

实验组200例小儿在接种后只有13例出现了不良反应,不良反应发生率为65%,在对其开展针对性护理后明显好转,平均在4天内全部治愈。对照组200例小儿接种后出现了20例不良反应,不良反应发生率是10%,平均在7天内痊愈。

3讨论

31多种疫苗的不良反应百白破三联疫苗接种后可能会出现红肿和发痒等不良反应,这种不良反应在全程护理下平均3天内自行消失,不需用药。如患儿出现较为严重的过敏症状,应采取过敏药物治疗方式予以处理。

乙型肝炎疫苗和流脑疫苗接种后小儿可能会出现低热症状,经物理降温,全程护理干预模式下均短期内痊愈。

麻风疫苗的不良反应主要表现为发热和咳嗽,全程护理干预模式后3天内自行好转。

脊髓灰质炎疫苗的不良反应主要为腹泻呕吐等症状,如情况比较严重则应介入药物治疗。

32接种前预防护理接种前,护理人员应向家属介绍有关疫苗接种的医学常识,并讲解接种疫苗后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舒缓家属的紧张情绪。此外,如在接种前发现疫苗质量问题应及时妥善处理。护理人员还要用亲切温和的语言与接种者交流,给予语言和眼神上的鼓励,如小儿对注射感到畏惧,护理人员还可采取措施分散小儿的注意力。

33接种后一般护理接种结束后,小儿应至少留院观察半个小时,确定小儿无不良反应后方可离开接种室,离开前还要对其家长护理进行科学指导。小儿接种后,家长应及时采取保暖措施,防止小儿感冒。另外还应多饮水,多休息,注意注射部位的清洁。很多小儿接种疫苗后会出现局部或全身的反应,其症状较轻且时间不长,不需处理便可自行消失。

34不良反应护理

341一般不良反应护理小儿在接种疫苗后,加强护理,应注意饮食的合理性,并保证充足睡眠。若小儿体温在38度以下,则需采取物理降温方式,一般可在1-2d内恢复正常体温。如小儿体温在385度以上,则应及时就医。如接种后出现腹泻和呕吐等症状,则需及时补水,该症状在1-2d内便可消失。

参考文献

[1]婴幼儿预防接种的常见不良反应及护理措施探讨[J].毛祖丽.基层医学论坛.2018(06)

猜你喜欢
不良反应护理
舒适护理在ICU护理中的应用效果
急腹症的急诊观察与护理
综合护理干预对首次机采血小板献血者持续献血应用效果分析
建立长期护理险迫在眉睫
骨瓜提取物的不良反应分析
紫杉醇脂质体治疗妇科恶性肿瘤分析
中医护理实习带教的思考
中医护理在社区护理中的应用
中西医结合治疗缓慢性心律失常的护理干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