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期加强高校教师廉洁教育的审思

2018-10-24 00:04:09张文亚徐静
安徽文学·下半月 2018年6期
关键词:高校教师评价教育

张文亚徐静

1.淮阴工学院大学生创新创业基地管理委员会 2.淮阴工学院纪委办公室

廉洁在《辞源》上的解释是“公正,不贪污”。古往今来,人们对廉洁的认识基本一致,凡廉洁为民的清官,总是受到百姓的爱戴并为世人传颂和历史认可。改革开放后,在从“计划经济”转轨为“市场经济”的过程中,由于市场领域的缺陷,一些制度还不够完善,民主法制不够健全,刺激了一些投机心理和利己行为的形成,在一些时期使得腐败现象较为突出。社会上的这些不正之风蔓延至高校,使得原本神圣的育人殿堂受到了侵蚀。高校腐败案件屡见报端,通常认为以“三重一大”,基建、采购、招生为代表,是高校腐败几大顽疾。在高等教育迅猛发展的当下,高校腐败问题也呈现了新的情况。近来年,除了上述腐败现象外,师生之间的问题也越来越多地被社会关注,在考试、评奖、推优、保研等环节上,高校教师掌握着绝对的话语权,也催生了腐败的现象。在微博、微信、QQ等自媒体平台快速发展的时代,信息的传播是加油式、接力棒式的,而高校腐败的新闻在海量的资讯中往往最能吸引观众的眼球,高校的危机处理机制再完美,也将显得滞后和无力。虽然从总体上看,高校教师为教不廉的只是少数人,却给整个教师群体抹了黑,使得社会上对于高校教师、高等学校和高等教育产生了信任危机,在新时期如何加强高校教师的廉洁教育值得教育工作者审思。

一、新时期加强高校教师廉洁教育的意义

高校教师承载着为国家培养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者、接班人的光荣使命。在推动社会主义“两个文明”建设中,高校教师同样起着重要的作用,其自身的政治觉悟、思想品德、业务能力等关系着国家和民族的兴衰和现代化进程,加强教师的廉洁教育意义深远。

(一)实现廉洁政治战略目标、引领廉洁价值观的政治要求

党的十八大确立了建设廉洁政治的战略目标,并提出了“三清”的要求,即“干部清正、政府清廉、政治清明”。将廉政建设从保持干部(公职人员)的廉洁扩展到了加强政治机构的廉洁和政治运作过程的公正透明,对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通常所讲的权力既包括行政权力亦包括学术权力。高校教师是社会智力精英,他们的思想、言论、行为不仅影响着所教育的学生,还辐射到整个社会。所谓“尊师重教”,人们心中的“师”是具有渊博的知识、高尚的品德和完美人格魅力的。高校教师在精神文明建设方面的重要性毋庸置疑,他们引领着时代的风尚和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不断推动着社会文明进步。

当前,在反腐败斗争中,一些畸形的价值观依然存在,混淆美丑善恶,产生了扭曲的政绩观、权力观,这些扭曲的思想观念是最可怕的腐败,加强高校教师的廉洁教育,并让他们在教学科研、人才培养过程中体现并渗透出廉洁的思想,这不仅对校风、党风建设有良好的促进作用,也是高校坚持正确的办学方向的基础。不仅有助于高校保持文化建设的先进性,还有助于推动党的政治文明建设,有助于让廉洁的价值观引领社会价值观的重塑。

(二)新时期构建和谐校园的必然要求

和谐是我国传统文化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的重要理念。放到教育系统或环境下,即是要在教育主体与教育对象之间构建起和谐的生态环境。要实现校园内的这种和谐,本质上是要求教学科研工作要遵循教育规律,人才培养要遵循人的发展规律,全体对象需要共同遵守约定的制度规章和行为规范,在校园环境中体现出民主法治和公平正义。

对高校教师进行廉洁教育,目的是要让廉洁二字深入到全体教职工的思想体系中,强化其廉洁意识,在全校建立起风清气正、崇廉尚德的氛围[1]。这有助于凝聚人心,让大家自觉地来维护公平,维护每一个人的切实利益。在师生员工的利益得到公平、公正、公开的对待后,大家的情绪自然能够顺畅,校园中可能出现的不稳定、不和谐的因素能够在廉洁教育的实施过程中消除在萌芽状态[2]。廉洁教育还能激发师生的荣誉感、自豪感和使命意识,让大家相信学校、信任组织,培养大家与学校同命运、共发展的主人翁精神。

(三)高校师德师风建设取得成效的根本保证

办人民满意的教育,教师是根本,而师德是其灵魂,“为人师表”、“学高为师,身正为范”等是我国传统文化中对于师德的描述。从媒体曝光一些高校教师失德失范事件的过程来看,公众都给予了极大的关注并纷纷谴责当事人,这也说明了社会对于教师群体的道德期望很高,加强高校教师的师德师风建设是各相关部门义不容辞的责任。

高校教师的师德决定着整个高等教育的质量,更关系着高等教育的成败,因此,一支道德高尚、业务精良、品格优秀的高校师资队伍,是高校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在高校教师师德教育的体系中,廉洁教育是最基本的内容,也是师德师风建设取得成效的根本保证[3],廉洁教育中对于教师的要求及规范是师德建设中的底线。如果一个教师不能廉洁从教,哪怕其学术水平再高,科研能力再强,也不具备培养合格社会主义接班人的能力。身教重于言传,教师的一言一行将对学生的发展产生着深远的影响,高校教师应做廉洁的楷模,以一身正气感召学生,以优秀的人格魅力感染学生。

二、当前高校教师廉洁教育存在问题探析

(一)对廉洁教育的认识不到位

在高校教师中仍然普遍存在对“廉政”和“廉洁”概念混淆,认识不足的问题,一些普通老师认为廉洁教育与己无关或关系不大,平时也只关注自己业务能力的提高和专业技术职务的晋升等。对于学校开展的廉洁教育,他们认为是领导者或行政部门人员应该注意的问题,因此教师对廉洁教育的态度仅仅是形式上参与,并不能主动深入到教育活动之中。即便是行政部门的一些普通工作人员也常有这样的思想。

(二)廉洁教育的实效性有待加强

一些高校进行廉洁教育的方式总体来讲还是比较单一和被动的,形式上无外乎讲座、知识竞赛、参观廉洁教育基地等,习惯于以完成主管部门安排的活动或布置的任务来实现廉洁教育,习惯于在一些重大节日或活动期间宣传廉洁要求。对廉洁教育的内容及方式等缺乏精心设计和规划,系统的、不间断的廉洁教育在高校教师中相对缺乏,也没有针对行政人员、普通教师、教辅人员等进行差异化的廉洁教育,廉洁教育的实效有待加强。

另外,从高校课题申报及立项的结果即可看出,高校重视教学科研方面的研究,而对于廉洁教育的研究相对贫乏,即使有一些研究也不够全面和深入[4]。

(三)廉洁教育的考评与反馈机制缺失

在新时期,虽然高校开始重视起廉洁教育活动的开展,然而如前文所述,其实际效果尚需不断提高。更为关键的问题是,高校对于教师廉洁教育效果的评价及反馈机制也并未很好地建立起来。高校侧重于廉洁教育是否开展,内容和形式是否符合要求,而对于廉洁教育的成效极少有考核和评价,这也是让廉洁教育流于形式的一个重要因素。对于廉洁教育成效显著的单位或个人没有激励,对于成效一般或没有成效的也没有惩处措施。

三、新时期加强高校教师廉洁教育的途径及方法

(一)完善廉洁教育的组织架构和机制

我党对国家举办的普通高校领导的根本制度是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高校在对教师进行廉洁教育过程中要充分发挥出这个制度的优越性,在校党委的领导下,将廉洁教育融入学校整体的思想政治工作中去。中共中央纪委、教育部、监察部《关于加强高等学校反腐倡廉建设的意见》文件中亦对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构建反腐倡廉责任体系提出了明确要求,其中 “高校党委是反腐倡廉建设的责任主体”,“高校纪委是高校党内监督的专门机关”。高校党委要在其工作规划中部署廉洁教育,要将教师的廉洁教育与思想政治工作、党建工作、人才工作、大学文化建设等结合起来,并将之落实到学校各项工作中去,同时,高校应以制度的形式明确各有关部门如纪委监察部门、组织人事部门、宣传部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部门、二级党组织等在教师廉洁教育过程中的职责和侧重点,在校内形成廉洁教育完善的组织架构和机制,协调校内所有资源,形成上下联动、同频共振的工作合力和齐抓共管、人人参与的局面[5]。这也是高校廉洁教育的长效机制形成的基础。

(二)丰富廉洁教育的内容和形式

在实施廉洁教育过程中,首先要厘清 “廉洁”与“廉政”之义,廉洁教育不仅仅是学校领导和为政者的事情,而是所有教职员工必须共同参与的一个继续教育环节,只有组织的全体参与才能产生教育导向的一致性,才能在校园内营造出廉洁的环境。

在廉洁教育是内容和形式上,要做到全方位、多角度[6]。第一,充分发挥主渠道作用,高校要始终将教师的继续教育作为实施廉洁教育的主阵地。第二,要将将廉洁教育融入校园文化建设中,并通过校内一系列的宣传手段和舆论载体展现出来,发挥出校园文化形式丰富多样,育人潜移默化的优势,形成廉洁从教光荣的良好氛围[7]。第三,将教师的廉洁教育与教师家庭教育紧密结合起来,通过学习廉洁典范的修身治家之道,引导教师订立“家规”,让廉洁教育在教师的工作和生活环境中实现无缝对接。

(三)建立高校教师廉洁从教的评价及反馈体系

高校教师的廉洁教育作为继续教育的一部分,同样应对教育的成效进行评价和反馈,评价分为三个方面,一是对教育内容掌握情况的量化考核,可采用类似于学分制的形式保障教育的实施与开展,让教师在规定的时间内通过集中学习、远程教育、自学等形式修完相应的廉洁教育内容,并通过一定的考核后取得相应的学分。二是在实际工作检验教育效果,通过学生评教、教师互评等形式并结合工作实绩来评价教师廉洁从教情况。三是网络评价,即通过家长、各相关企、事业单位等渠道对高校教师个体的廉洁情况进行评价,接受来自社会的监督。三方面评价的结果经过加权平均后可分为优秀、合格、基本合格、不合格几个等级,对于在为教治学过程中出现违规违纪、腐败等行为的实现一票否决制。

完成评价目标后,评价的结果应反馈给受教育者,并让其了解评价结果对他的影响,如对于评价为合格以下教师两年内失去评奖评优的资格,不能晋升职务、职称等。对于评价等级为基本合格的教师,由所在的部门或党支部及时对其进行诫勉谈话,促进其让其知错能改,帮助其树立廉洁自律的意识。对于评价等级为不合格的教师要视情节轻重给予相应的处理。高校同时也应当加大正面宣传及激励的力度,对于遵守师德自觉抵制腐败的行为要进行表彰和奖励,并作为干部任用、专业技术职务晋升的重要参考。

[1]高建林,何玉叶.从廉洁文化的功能特性看高校廉洁教育的架构及应把握的环节[J].思想教育研究,2009(8):49-52.

[2]倪金荣.高校教师廉洁教育的现实意义与路径选择[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3,(5):92-94.

[3]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在大中小学全面开展廉洁教育的意见[Z].教思政[2007]4号.

[4]朱朝霞.高校廉洁文化进校园的创新实践探索[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2(11).

[5]商植桐,于伟峰,李永奎.加强高校青年教师廉洁教育的几点思考[J].陕西青年职业学院学报,2010,(3):59-62.

[6]张振霞,马生忠.高校廉洁教育现状及对策[J].黑龙江教育,2015(10):11-12.79-80.

[7]江苏省教育纪工委课题组.江苏高校廉洁教育状况的调研报告[J].廉政文化研究,2010(06):75-84.

猜你喜欢
高校教师评价教育
国外教育奇趣
华人时刊(2022年13期)2022-10-27 08:55:52
题解教育『三问』
当代陕西(2022年4期)2022-04-19 12:08:52
SBR改性沥青的稳定性评价
石油沥青(2021年4期)2021-10-14 08:50:44
教育有道——关于闽派教育的一点思考
办好人民满意的首都教育
高校教师平等权利的法律保护
学习月刊(2016年4期)2016-07-11 02:54:18
论高校教师的基本职业道德修养
人间(2015年19期)2016-01-04 12:46:58
基于Moodle的学习评价
论高校教师继续教育的人力资本开发
高校教师职称评聘应“教”字当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