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师范大学数学与统计学院 (邮编:410081)
图1
题目如图1,四边形ABCD为正方形,E、F分别为AD、BC的中点,以DF为折痕把△DFC折起,使点C到达点P的位置,且PF⊥BF.
(1)证明:平面PEF⊥平面ABFD;
(2)求DP与平面ABFD所成角的正弦值.
本题主要考査直线与平面垂直、平面与平面垂直的概念、性质及判定方法,以及直线与平面所成角的有关知识,考查空间想象能力、推理论证能力,考査化归与转化思想,难度适中.对于这道题第(1)问,考査面面垂直的判定,比较简单,属于送分题.本文主要研究第(2)问,从不同知识的联系出发,给出多种解法.
解析(1)要证明面面垂直,首先想到面面垂直的判定定理,由线线垂直→线面垂直→面面垂直.题目中出现中点,目的就是要利用中位线的性质,据此思路,可得下列解法:
由E、F分别为AD、BC的中点,可得EF∥AB,故BF⊥EF,同时已知BF⊥PF,所以BF⊥平面PEF.又BF⊂平面ABFD,所以平面PEF⊥平面ABFD.
(2)本小问的解法多,思路宽,下文中将给出一些有代表性的解题思路.传统的解法有: 定义法和坐标法,首先介绍定义法.
为了解题的方便,先设正方形ABCD的边长为2.
I定义法
图2
如图2所示,过P作PH⊥EF,垂足为H.由(1)得PH⊥平面ABFD,故∠PDH即为直线DP与平面ABFD所成的角.
解法1(勾股定理)由(1)知,DE⊥平面PEF,因此DE⊥PE.设PH=x,则
定义法,也称几何法,解题过程中经常要引入辅助线和回忆大量的几何定理公理,对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逻辑推理能力要求较高.对于本题,运用定义法的关键在于找出直线DP与平面ABFD所成的角,并构造三角形.其中,求出点P到平面ABFD的距离是至关重要的得分点,如前所述,对于PH的求法是多种多样的.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应引导学生优先考虑用几何法解题,会动手操作、尝试着去处理图形,即对图形进行分割、补全、折叠、展开、添加辅助线等,借此不断提髙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另一方面,让学生熟练掌握初中、高中几何定理公理的运用.
有些题目无论是找角(线面夹角、二面角的平面角),还是求线段的长度都有一定的难度,而坐标法是一种万能的方法.下面我们就利用向量坐标的运算来求解本题.
II 坐标法
图3
上述解法仅用到了本题的已知条件——PF⊥BF,PF⊥DP,极大降低了立体几何的思维难度,可有效降低减轻学生的心理障碍.对于坐标系的建立,以及根据题目中的条件列方程求解也有若干种不同的方式,在此就不再赘述.以上都是利用初等数学的思想解题,有些层次高的学生甚至提出了更高的观点,可以用空间解析几何的知识作答,下面将此想法进行完善:
解法5设DP与x轴、y轴、z轴的夹角分别为α、β、γ,则sinθ=cosγ,此题转化为求解cosγ.由三角恒等式:cos2α+cos2β+cos2γ=1,可以先求解cosα、cosβ,进而得到cosγ.
图4
坐标方法主要是利用向量的相关知识及其运算来解决问题,即用代数的方法解决几何问题,将数与形完美地结合起来,降低了立体几何的思维难度,解题有一定的规律性,便于学生掌握.
在教学中,可以鼓励学生从不同的角度解决立体几何问题,哪怕受教学时间的限制,在课堂上尽可“择其善者而从之”,但对另外的方法应稍作提示引导,让学生在课下尝试、讨论,并对不同的方法进行比较,以此来提高学生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