殷墟王都社会基层组织及性质探讨――以殷墟手工业作坊遗址为例

2018-10-24 09:05孔德铭
殷都学刊 2018年3期
关键词:手工业殷墟作坊

孔德铭

(安阳市文物考古研究所,河南 安阳 455000)

90年来的考古表明,殷墟是公元前13至11世纪世界上文明的中心,这里不仅居住有至高无上的商王,在殷都内还居住生活着应该不下10万从事各种职业的人口。从考古发现的各类遗迹来看,殷都内人口密集,从事手工业生产的各族邑聚落成为殷都内最基层的社会组织形态,它们以片状集中分布在一起,以道路、河道等紧密联系在一起,聚集了当时最先进的手工业作坊,成为当时时期世界上最忙碌、最繁荣的都市,这里的生产各类产品也通过不同的交通运输形式,源源不断地输往商王朝的辖区、周边甚至是世界各地。本文以殷墟考古发现的各类手工业作坊遗址的范围、布局和社会性质为例,探讨一下殷墟王都内的社会组织的性质。

一、殷墟内手工业作坊遗址发现与空间分布情况

殷墟作为商代晚期的都城所在,考古发现殷都内拥有技术最高、从业人数最多、门类最为齐全的手工业体系。这些不同门类的手工业作坊各自聚集在一起,生产作坊面积大、生产能力强,代表了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水平。从发掘来看商代晚期的手工业主要有铸铜、制骨、制陶、制玉、甲骨整治、漆木器制作、毛皮制作、造车、造舟、竹木器、纺织、丝织品、制衣等等,但目前考古尚未发现的其他手工业应该还有许多。以下我们按主要殷墟发现的手工业类别进行的介绍与分析。

(一)殷墟铸铜作坊遗址发现概况

青铜铸造遗址是殷墟发现最多、范围最广、面积最大的手工业作坊遗址之一,代表了当时世界上最高水平的青铜铸造技术。殷墟时期中国青铜文明达到了高峰,这里不仅出土有世界上最多最精美的青铜器,也拥有了当时世界最先进的青铜铸造技术、数量最多优秀的青铜铸造的手工业生产者和面积巨大的青铜器铸造作坊,青铜铸造可谓是殷墟时期第一大手工业。从殷墟90年的考古来看,殷墟铸铜遗址发现还在不断的增多。白家坟、孝民屯大型铸铜遗址约15000平方米,苗圃北地铸铜遗址有10000平方米以上,2016年安阳辛店铸铜遗址至少2000平方米,2016至2017年新发现任家庄南地“新都汇”商住小区铸铜遗址约有5000平方米。其他的有小屯东北地[1]、大司空东南地、薛家庄东南地[2]等,总计目前殷墟发现铸铜遗址至少有8处之多。

1.殷墟铸铜遗址的考古发现

(1)苗圃北地铸铜作坊遗址:遗址位于小屯村南约1000米,南距铁路苗圃约100米,遗址范围较大,面积约10000平方米。1959年和1964年进行了发掘,发掘面积5000多平方米。在作坊区内,不仅发现工棚式房屋建筑基址、浇铜场地、硬土与烧土地面,还发现土坑式熔炉、粗砂质或细泥质坩埚。出土大量铸造方鼎、圆鼎、簋、觚、斝、角、觯、尊、卣、觥、方彝和少量戈、镞、刀的陶模和陶范,以及修整铜石的磨石,上述出土物说明,这里是一处以铸造青铜礼器为主的铸铜作坊遗址。[3]

(2)孝民屯铸铜作坊遗址:该铸铜作坊遗址位于孝民屯村东南约200米处,紧临洹河拐弯处,经过调查发现,是迄今发现的殷墟最大的一处铸铜遗址。上世纪60年代发掘只有150平方米左右。出有土坑式熔炉,陶制熔铜器皿残片,陶范、陶模以及修整铜器的磨石等。陶范中主要有铲(或钁)的锛的范和模,并有一些戈和矛的铸范,铜礼器的范少见。2000—2001年和2003—2004年,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对这一遗址进行了大规模的发掘,两次总计发掘总面积65000余平方米。其中孝民屯南地的铸铜遗址东西长约380米,南北宽约100米,总面积约38000平方米;孝民屯西地铸铜遗址面积约有10000平方米,二者相距近200米,有相对的独立性,但广义上它们应属同一个大型商代铸铜作坊遗址,二者面积相加约50000平方米。在遗址内发现大量商代晚期的灰坑(窖穴)、房址、铜绿锈面等,出土了大量的与铸铜有关的熔铜器具、铸铜器具、修饿器具及其它遗物。特别重要的是这一遗址内出土了近百件铸铜工具陶模、30000余件陶范、上百件陶芯等,代表了这一铸铜遗址的宏大与辉煌。遗址使用时代较长,出现于殷墟二期,发展于殷墟三期,繁荣于殷墟四期,消亡于商周更替之际。发掘者认为孝民屯铸铜遗址的发掘,表明殷墟青铜文化是逐步发展的,到殷墟后期,青铜文化进行了较大的变革,铸造工艺更加完善、精湛,不断涌现新的器形。殷墟后期青铜文化的所谓衰落,可能与殷人对鬼神的怀疑,意识形态的转变有关,是思想观念的进步。[4]

(3)2016年4月至6月,安阳市文物考古研究所在殷墟东北约10公里之外的安阳县辛店村西南也发现一个殷墟时期的铸铜遗址,已发掘面积有1000余平方米。该遗址位于中华路北段辛店集西南地,东苏度村北地。此次发掘共布探方8个,遗址面积920平方米,发掘墓葬48座,总计发掘1360平方米。其中商代墓葬40座,灰坑63处,商代房址5处,商代窑址2处,商代道路2条,商代铸铜相关遗迹多处。遗址内出土数百件陶范、磨石、窑壁、炉壁等与铸铜有关的遗迹遗物。墓葬内总计出土器物224件,其中商代青铜器95件、陶器16件、玉器14件、石器2件、骨贝器79件、其他12件、漆器9件。该遗址距殷墟宫殿宗庙区直线约10公里,是近期安阳商代晚期考古的重要发现之一,遗址内显示出较高的铸铜技术、丰富的产量、大型的礼器铸造遗迹等,对研究商代晚期铸铜技术的发展、传播等具有重要的考古价值。[5]

(4)2016年至2017年,安阳市文物考古研究所在殷墟任家庄村西南地,现“新都汇”商住小区建设工地又发现一个规模巨大的铸铜遗址,从目前的发掘清理情况来看,这一铸铜遗址的面积不少于5000平方米(仅限此次发掘区域内,区域外情况尚不明晰),发现与铸铜有关的遗迹如房基、灰坑、窖穴、水井、阴范坑、炉壁等数十处,可认定出铸铜工匠的墓葬有数十座,出土铸铜用的陶范、陶模等约有3000余件,与铸铜有关的铜锥、铜削及磨石等工具数十件。从出土的陶范来看,这一区域仍是以铸造青铜礼器为主,发现有鼎、觚、爵、簋、罍等的范。部分陶范保存的纹饰精美,榫枊扣合精准,代表这一时期较高的青铜铸造技术。该铸铜遗址北距殷墟宫殿遗址直线距离2400米,位于殷墟都城外的南部边缘,时代主要为殷墟二期至四期,它为研究殷墟南区布局、范围和文化内涵提供了新的资料。遗址区内居址、道路、灰坑、铸铜遗迹、墓葬等互相叠压,是殷墟时期“居、葬与生产合一”社会性质的真实体现。[注]资料现在存安阳市文物考古研究所,另见新华社、安阳晚报等报道。

2.殷墟铸铜遗址的空间分布情况

从上述考古发现来看,青铜铸造业是殷墟时期第一大手工业,目前殷墟发现的整个铸铜遗址应该不少于60000平方米。殷墟青铜铸造作坊遗址从空间分布来看,主要以洹河为轴线,自西北向东南沿洹河两岸分布,但总体上看洹河南岸居多。从殷墟西部洹河南岸孝民屯西地和南地大型商代晚期铸铜遗址开始,沿洹河至小屯东北地、苗圃北地到洹河北岸大司空东南地和南岸的薛家庄东南地,共分布有5处铸铜遗址。此外在距殷墟宫殿宗庙区约2.5公里的任家庄南地(苗圃正南)“新都汇”商住小区,和距殷墟宫殿宗庙区约10公里的安阳县(现北关区)辛店村东南地也都发现有大型的铸铜遗址。这些铸铜遗址基本上都是生产、居住、埋葬遗迹互相叠压,形成“三合一”的社会最基本的形态,并且沿洹河排列,占据了殷都内最重要的位置和区域,成为殷都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

但也应看出在殷墟范围之外较远的安阳辛店遗址也发现这一时期的规划较大的铸铜遗址,表明商代晚期人们对青铜器的需求、崇拜日益扩大,青铜铸造技术得到广泛的传播,并影响到殷墟的周边区域。

(二)制骨作坊遗址与分布

制骨业也是殷墟时期重要的手工业之一,殷墟考古发掘出土的骨器数量惊人,制作精美。骨制品与当时人们生产、生活息息相关,是玉石制品之外人们最常使用的器物之一。除制骨作坊遗址出土大量的成品、半成品的骨器之外,墓葬内也往往随葬有大量精美的骨器。

1.殷墟发现的主要制骨作坊

(1)大司空村制骨作坊遗址位于大司空东南地,南边紧临洹河,1963年发掘,发掘面积有1380平方米。该遗址分布面积较大,除发现房屋外,还发现骨料坑10余个。在出土大量的骨料和骨器中,笄料与笄半成品约占总数的一半左右,并发现制作骨器用的青铜工具。[6]

(2)北辛庄制骨作坊遗址位于洹河南岸的北辛庄村南300米处,1959年发掘247平方米。该遗址发掘的面积较小,发现有房屋和数个骨料坑,共出土有5000多块骨料。其中长条形和锥形的占40%多。在这个制骨作坊中还发现有青铜锯、钻和石刀等制骨工作。这两处遗址无疑都是以制作骨笄为主的制骨作坊遗址。所以安阳殷墟出土的骨器以及角器都应是当地制作的。[6]

(3)新安庄东铁三路制骨作坊遗址,规模大,出土遗迹多,在殷墟制骨作坊中具有代表性。铁三路制骨作坊位于殷都区铁三路北段及周边地区,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安阳工作队从2002年至2008年共分三次对该进行了发掘。该制骨作坊遗址呈东北至西南走向,长约220米、宽约80米,总面积约17600平方米。在这一遗址区内共发现发掘大量的商代灰坑、道路、20余座房基、300余座墓葬等与制骨作坊有关的遗迹。出土了成吨的制骨骨料、成品、半成品、废料等。骨料中绝大多数为黄牛骨骼,也有少量的马骨、水牛骨、羊骨、猪骨、鹿角料等,其中用作骨料的骨髂主要包括除趾骨之外所有的动物长骨和肋骨,还有少量的下颌骨。截取骨料的工具主要是锯,骨料的切割面普遍有用铜锯截取骨骼留下的细密线痕。用来制作骨器的原料基本上都是完整的整根骨骼,取料一般先在邻近两端关节的部位下锯,截下骨干作为骨料,然后在骨干上根据骨骼的形状进一步取料,一般截取较规则骨料。角料主要为麋鹿等大型鹿的角,一般为截取坯料后的余料和废料,其它有少量作为坯料的角片。这些骨料坑中出土成品和半成品的骨器主有骨笄、骨笄首、骨镞等,制骨工具发现有磨石、锥形石器、石刀等器物。根据地层和出土遗迹遗物判断,该制骨遗址的年代最迟开始开殷墟文化第二期,持续至殷墟文化第四期晚段。该制骨遗址是殷墟已发现的制骨作坊中规模最大者。从发掘与相关研究来看,这一手工业作坊有着先进的技术、高度专业化水平和复杂的生产组织,它对研究商代晚期社会的商品生产、流通与商代社会的经济性质提供重要的资料。[7]

2.制骨作坊遗址的位置与分布

上述考古发现表明殷墟时期的制骨作坊主要有大司空村、北辛庄制骨作坊、新安庄东铁三路北段制骨作坊等。此外2004年在安钢焦化厂,也发现多处大型骨料坑遗址,出土了丰富的骨料及骨料半成品,由于当时发掘的面积较少,推测这个遗址周围也应该有较大型的殷墟制骨作坊[注]该遗址发掘由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安阳工作队和安阳市文物考古研究所(原安阳市文物工作队)共同发掘,出土资料保存在安阳市文物考古研究所。。从发现地点来看,这一时期的制骨作坊基本上位于洹河的两岸,特别是洹河南岸的铁三路制骨作坊遗址西与刘家庄北地制陶作坊相邻,东、南与苗圃北地铸铜作坊连为一体,并有主要交通大道与殷墟宫殿宗区相通,显示了该作坊的独特的地位和作用。殷墟的制骨作坊大多与殷墟宫殿宗庙区相近,是殷墟时期当时王都内最重要的手工业之一,随着殷墟考古的不断深入,制骨作坊遗址可能还会有大量的发现。

(三)制陶作坊遗址及空间分布

陶器是殷墟时期人们使用最多的日用品,目前出土数量也最多。在殷墟时期的房基、窖穴、灰坑、道路、水井等各种文化遗址中都有大量的出土,特别是灰坑中更出土了无法计数的陶器残片。在墓葬中出土的陶器主要以觚、爵、簋、鬲等为主。因此,殷墟时期陶器制作是最大的手工业之一。从考古发现来看这一时期的陶窑,属于圆形馒头形窑,由窑室、窑箄、火膛和火门4部分组成。这时的窑和商代二里岗期陶窑相比最大变化是,在火膛中减少了支撑窑箄的支柱,窑箄上仅有5个较大的圆形箄孔。支柱的减掉和箄孔的增大必然大大提高火膛内的火力。在安阳殷墟发现的部分残窑,窑壁径0.8—1.15米,火膛径1.1—1.15米,火膛高0.63—0.7米。箄孔多为5个,箄孔径5—10厘米。火门多呈舌形。火膛内壁和窑箄多被烧得十分坚硬,呈红色或黑色。

刘家庄北地制陶作坊发掘时间最长,面积最大、布局清晰,制陶技术也最先进,是殷墟时期制陶手工业的代表。该遗址位于刘家庄村北,安林铁路南侧,北距殷墟宫殿宗庙区不足1000米。经过1988年、1990年、2008年和2010—2011年等数次发掘,基本上搞清楚了这一制陶作坊遗址的布局、范围、文化内涵、陶窑形制等。遗址内经过发掘清理的陶窑共计有31座,其中,2008年刘家庄北地(安钢大道北人行道上)清理了10座陶窑,2010年刘家庄北地(安钢大道南人行道上)清理了13座陶窑,2010—2011年又在刘家庄北地(花园庄搬迁新址)清理了7座商代陶窑。并在陶窑附近出土了大量烧制变形的陶器,器类以豆最多,簋次之,其它的器形有瓿、钵、盆、鬲、甑、器盖等。另外还出土一些制陶工具陶拍、陶垫等。[8]

通过钻探调查和考古发掘,初步认定了这一大型制陶遗址的范围:南起芳林街沿线,北至安林铁路南侧,南北长达300米;东起中州路向西约100米处,现向西延伸约200米处,总面积约6万平方米。是殷墟迄今发现最大、最重要的制陶作坊遗址。该遗址的使用时间较长,从殷墟文化第一期开始,至少延续至殷墟文化第三期[8]。这一遗址主要生产的陶器以泥质灰陶为主,盛食器占绝大多数,有少量的炊器,器物类型丰富。这一制陶作坊遗址,位于殷墟宫殿遗址的南部,地理位置非常重要。该遗址东南紧临苗圃北地铸铜遗址,2006年在铸铜遗址的北部又发现大量骨料坑,推测附近应该有大型的制骨作坊。三处大型遗址的紧密相连,构成了殷墟最重要的手工业作坊区。此外,殷墟制陶作坊遗址在花园南地、北地等也都有发现。殷墟时期陶器使用最为普遍,出土量也最大,制陶是殷墟最为普遍和技术最简单的手工业之一,制陶作坊遗址分布应该非常广泛。

(四)玉石器制作遗址及在殷墟遗址的空间分布

殷墟考古90年来,出土各类玉器近3000件,这些玉石器大多加工技术高超,造型精美。既有大型的如王陵区出土大型石雕器物,更多的是小巧精致的扁雕玉石器。但目前玉石制作作坊遗址主要发现在小屯东北地。1975年发现的小屯北地制玉作坊,在其中两座建筑基址中,一座为方形半地穴式建筑,出土了大量的石璋残片、铜刀、铜镞和制作精细的小型玉石雕刻品;另一座基址中出土了600多件锥形石料及260余块长方形磨石残块。

但值得重视的是2001年—2002年,安阳市文物考古研究所在北徐家桥村发现了一处规模较大的商代四合院式的夯土建筑群,总面积约有上万平方米。徐家桥的夯土基址,发掘了20座,揭露面积约8000平方米。其中F1基址平面呈回字形,包括北屋、东西厢房、南屋及庭院几部分。房屋的进深均3.5米,但长度不同。北屋长20米,南屋长11米,东西厢房长14米。厢房与北屋和南屋均有隔间柱石,不相连通。房屋中部是庭院,近正方形,面积61.6米。这次发掘出来的6排四合院式建筑基址,排列有序,建筑形式相同,布局严谨,规划设计明确。发掘者认为它很可能是商王室下属的一处重要官邸或是殷商时期某一阶段某个族的核心建筑遗存。其始建年代应在殷墟文化第四期偏早阶段,毁弃时期应在殷墟文化第四期晚段,即武王灭商及其以后时期。值得注意的是该遗址中还发现商代墓葬488座,在其中约100余座墓葬中随葬有玉石器的下脚料或者残次品,少者1件,多者有数十件,其中M120随葬玉器1件,石柄形器8件(残),小石条71件,墓葬铜爵铭文“乙酋”。初步判断该族邑是与制作玉石器有关的氏族。玉器作坊可能就在居址内或周边地区。[9]

小屯制玉石器作坊遗址和北徐家桥大型四合院建筑遗址一个位于宫殿宗庙区内,一个位于宫殿宗庙区南部约1000米。从地域远近关系来看表明了商王室对玉石器制的重视和对玉石器的崇拜。

(五)甲骨整治作坊遗址与空间分布

考古发掘表明殷墟甲骨的整治、占卜与刻辞等有一系列完整的程序。但甲骨的整治与占卜又不像殷墟青铜器铸造一样规模巨大和范围的分散。甲骨文目前仅发现于殷墟宫殿宗庙区周边的小屯、花园庄等核心区,除此之外在大司空也有少量甲骨窖穴的发现,其他如四盘磨、薛家庄、后冈、苗圃北地等仅有零星的发现。甲骨占卜作为商王室当时的主要国家活动之一,就决定了甲骨文出土地点必定局限在较小的区域内。因此对甲骨原料存储、整治都应该为当时统治阶层所垄断。特别是甲骨文的书写、契刻更是仅为个别人所掌握。从这点看,甲骨整治的作坊也只能局限在小屯、花园庄等核心区和与其隔河相对的大司空一带。据悉2017年7月在大司空出土一个甲骨窖藏,出土大型卜骨100余片,但未发现文字。这也证明大司空村也应该是殷墟时期甲骨整治的场所之一[注]资料现存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安阳工作队,未发表。。

此外,2005年至2006年在殷墟郭家东南一带,我们发现了一批商代墓葬,大部分墓葬内随葬有青铜锛、凿等木作工具,并且在这一区域内还发现有车马坑、房基、祭祀坑等重要遗迹。但由于木器作坊的遗迹很难保存,我们有理由推测这一带可能是殷墟时期制车及木作手工业主要分布区域。特别是这一区域内出土青铜器上的铭文主要有“保”、“戈”、“束”等族,这些族可能就与造车、木器等漆木器制作有关。

商代发达的手工业生产情况,在甲骨文中也可得到例证。

甲骨文中有“百工”(《 屯南》2525)、“多工”(《合集》11848)一词,他们可能是管理工匠的官。工匠中有“众”,如“供众宗工”(《 合集》 19)、“今杶众又工”(《合集》18)等。

二、殷墟王都内基层组织和性质的探讨

(一)以手工业和经济贸易为核心的都城

通过我们对殷墟考古发现的手工业遗址的分布范围和区域的考察,可以发现,以小屯、花园庄为核心区的宫殿宗庙区是甲骨整治、玉器制作等为主的手工业作坊区,这一区域也包括大司空的部分区域,它们主要的产品是为上层建筑和王室的精神服务;其他铸铜、制骨、石器、木作和制陶等手工业作坊遗址数量大、排列密集,遗址规模大,基本分布在殷墟遗址的所有范围内,特别是殷墟遗址的中心区如孝民屯、白家坟、小屯、大司空、郭家庄、刘家庄、任家庄、新安庄及苗圃北等都更是手工业遗址的分布中心区域。从近期发现的道路来看,宫殿宗区向南有两道路通向这些手工业作坊分布的密集区,形成了稳定的交通系统,把手工业作坊区域与宫殿宗庙区通过洹河水上交通与陆地上的道路交通联成了一个大的统一的城市管理体系,手工业功能分区明确,手工业生产是殷墟作为都城的支柱性产业。殷墟作为商代晚期的都城遗址可能与后期秦汉时期以政治为中心的都城不同,它应该是以手工业和经济为中心的都城,当然也应该兼具政治中心。

(二)殷都内已形成多个固定、全面的手工业生产基地,并且拥有全国最高水平的手工业生产技术

殷墟是当时全国重要的手工业生产基地,聚集吸纳了全国大多数的、最高水平工匠,从事当时最高端的手工业生产,是全国的手工业生产中心。殷墟范围内聚集的族邑众多,人口密集大,因此他们大都应该是从事手工业生产为主,而非从事农业生产,并且可能垄断全国最重要的手工业。殷墟范围内商代基层的社会组织都是以血缘为纽带,从事具有较高技术水平的手工业生产者聚集一起,形成较固定的生产和居住场所。这些手工业生产者同宗同源或者血缘相近,互为依靠,形成殷墟范围内最基本的社会组织。但由于这些聚落生产的产品技术的高低、与商王的关系、人员的多寡等多种因素,聚落的大小、居住建筑的水平高低等也有着明显的差异。考古表明,这些手工业大都是开始于殷墟二期,并且延续至殷墟四期,随着商王朝的发展,这些手工业作坊也不断得到发展壮大,与商王室共繁荣、共发展。

(三)形成了“生产与居、葬三合一”的社会形态

殷墟发现的手工业作坊遗址基本上都是成片分布,从事共同生产的人们他们平时居住、生活、生产在一起,同时,死后也基本埋葬在同一个区域,形成居住、生产与埋葬等遗迹互相叠压在一起的特殊现象。这一现象反映了殷墟时期人们思维、习俗、信仰、精神等,也时当时基层社会组织“居、葬与生产合一”基本性质的真实体现。从事手工业生产的专业技术人员基本上应该属于同一个宗族,但也不排除有其他与本宗族具有一定关系的人员的参与,也可能存在地位较低的战俘、奴隶等。在孝民屯铸铜遗址内7个区域,发现1000余座可能与铸铜有关工匠的墓葬。任家庄南地铸铜遗址内也发现约60座商代墓葬与铸铜工匠有关,加上周边丹尼斯殷都店工地等,这一数量可能要超过100座。“居、葬、生产”合一形式代表了殷墟时期社会的基本组织架构和社会形态。

(四)殷墟内从事手工业生产的作坊都具有相对的独立性,商品贸易交换可能在更广泛的层次和更大范围内进行

从考古发掘情况来看,殷墟范围内发现的各类手工业遗址都具有自己固定的区域,基本上相对独立。一些遗址特别是青铜铸造遗址内发现的工匠和管理者墓葬,一般都出土有与铸铜有关的工具。这些工具是他们生产使用过的,死后也随葬于墓葬中,应该就是他们的私有财产。此外,在辛店铸铜遗址和任家庄铸铜遗址内发现墓葬中,墓主人口中多数含有贝,少的1枚,多者可达10余枚。贝,在商代晚期作为当时商品交换的媒介,一定贸易交换的产物。而这些工匠占有的贝也一定是他们通过贸易和交换得到。

此外,我们再从殷墟发现的青铜器铭文来看,单字数量,且可能认定为族徽标志的约有数十个,但与铸铜有关的族徽仅发现有“戈、天、齿、京”等几个,其他不同的族徽铭文的青铜器应该就是在殷墟发现的这些铸铜遗址内完成的。他们之间大多应该通过交换的形式来取得。

殷墟发现了大量的手工业生产遗址,特别是在距殷墟之外的安阳县辛店村也发现有这一时期大型的铸铜遗址,没有理由证明这些手工业都是王室控制下的手工业。殷墟发现大量的铸铜遗址,这些铸铜作坊的产品应该非常大,商王朝可能无法完全消费这些产品。但他们应该把主要产品供给商王和当时的国家消费,此外他们也应该与其他周边、商王朝管理下族邑、方国进行手工业产品的交换,换取他们必需的生活物资,从而维持他们的再生产。商代晚期在河南、山东、山西、陕西、湖南、湖北等地发现带有大量铭文的青铜器,这些铭文上也并没有商王赏赐器物的记载。带有族徽性质铭文的青铜器的制造者可能就是由殷墟内这些青铜铸造作坊的产品,其他地区发现的青铜器可能就是由这些氏族定制并在殷墟都城内生产完成的。

猜你喜欢
手工业殷墟作坊
假鸡蛋作坊开工啦
论河南传统陶瓷手工业的当代发展
汾酒老作坊
技能的改进与资源的获取——以土族《格萨尔》中的传统手工业为例
20世纪50年代中共对手工业社会主义改造对象认识演进探析
人大代表的“女子作坊”
吉林省手工业合作联社第九次代表大会在长春召开
殷墟
安阳洹北商城考古启动
记忆殷墟妇好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