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近些年来,教学要求不断地提高,对培养学生的能力要求也是越来越多,这就要求我们以生为本,转换思路,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因此我们要创造温馨和谐的班级。让每个学生都感受到自己是大家庭的一员。采用设问式教学,给学生提出创造性的问题,发散学生的思维,启迪学生的心智,形成自己的猜想和灵感。
关键词:宽松;设问式;猜想;创造力
物理新课改以来,大纲中明确规定要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在中国现在要建设创新型社会的前提下,我们更应该紧跟时代的步伐,改进我们的教学手段,让更多的学生能够自主地学习知识。能够充分调动学生的兴趣,进而提高学生的创造力。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一、 寬松的教学环境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把教学氛围营造得和谐、民主、宽松,而不是把课堂当成一个严肃、紧张的传道解惑的地方。应该和每一个学生谈心,了解每一个学生的想法,也让他们了解老师的处事风格,彼此熟悉信任。这也是教学的基本要求——互信。试想学生都不相信老师,怎么在课堂中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关心、爱护、肯定他们,学生们也会把老师当成他们的良师益友。课堂教学中以民主的方式进行教学,让每一位同学都有被提问和提问题的机会,都能感到自己的存在感,体会到自己也是班级的一份子。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我们的学生都是有创造潜力的,只是具有一定的差异性,用公平、公正的眼光去看待每一个学生,肯定他们,鼓励他们,就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因材施教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爆发自己创造力,提高自己学习成绩。
二、 设问式教学
在教学中从学生的角度出发,在设计教案时以学生为主,引导他们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然后就可以根据这些问题开始课堂的教授和解惑,提高学生的参与感和存在度。初中物理课程都是和生活息息相关的,简单的自然现象的认知和知识。这就是我们提问的良好基础。即便学生没有预习课本也会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说出自己的想法。首先,根据物理知识要点在课堂中设置情境式提问,在提问后给学生以充分的时间思考和讨论。引导他们提出问题,不断建立他们的自信,肯定他们,他们是最棒的。比如讲解浮力一课时,提问为什么木头可以浮在水上?为什么铁块就不能浮在水面上?通过提问学生可以知道浮力具象化,而不是抽象的事物了,也可以延展性地问,那么铁块沉下去了,怎么铁船沉不下去?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其次就是根据生活中的事物来增加课堂的教学氛围,不是高高在上,而是与学生关系紧密的知识。比如讲解电的时候,可以提问高层建筑为什么要加装避雷针?在游泳时脚蹼是干什么用的?老花镜的镜片是什么形状的?天空中的云是怎么形成的?这样既解答了学生在生活中看到的现象的解释,学到了知识,也把课堂的内容教授给了学生。学生们不会感到课堂中无趣,无聊,更积极地学习物理知识。
三、 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
物理的本质就是自然界中万物的知识。是在前人不断探究的情况下发展而来的。在物理教学中,要把物理实验当成培养学生探究能力和创造力的重要途径。根据我们教材中的物理实验,在教师的指导下,让学生根据实验室具体情况设计实验,首先是写实验大纲,比如实验原理、实验过程、实验结果,如果是验证性的实验,可以写实验步骤,达到的实验目的等等。让学生自己发挥自己的物理创造力,来完成实验。在实验过程中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发现实验中的异常现象,切实实验步骤符合实验要求,这就要求极强的动手能力。最好就是记录全过程,分析实验结果和异常情况。造成这些情况的原因都是哪些因素,找出实验中的规律。比如浮力实验,在烧杯中导入一定量的水,把小球放进水中,小球缓慢地沉到水底。问在水中加多少盐才能让小球浮起来?水的浓度是多少?这样就考察了学生的细心和实验读数方式,一定的计算能力。让学生在实验过程中发现自己的短处,感受物理实验的魅力,在实验中可以发现神奇的现象和事物。能够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力结合自己的知识,在探究实验中学习更多的课本无法学到的知识。
四、 鼓励学生大胆的猜想,迸发出灵感的火花
猜想和灵感都是人类发明创造的基本能力,在“万众创业、大众创新”的大环境下,我们应该着重培养学生的猜想和灵感,从而达到培养学生创造力的目的。试想世界上的发明不都是大胆猜想,小心求证中来的吗?在完成课程的情况下,可以留一些创造性的问题,来激发学生的猜想和灵感,加深理解和掌握已经学到的物理知识。比如为什么夏天下雨,冬天下雪?为什么曹冲能够称象?原理是什么?等等。也鼓励学生自己设想一些实验,然后自己来完成,也可以鼓励学生提出各种问题,要知道在未来,提出问题能力比解答问题能力更重要。这样就更有利于创造力的提高。
五、 总结
我们在教学中应该注重学生创造力的培养,不能只是以成绩为唯一的教学目标,分数成为学生的命根。不断改革我们的教学方式和教学内容,以自由民主开放的教学环境为载体,开创性地设问,提高学生的创造力。鼓励学生能够勇敢地站起来提出自己的问题,在老师的指导下形成自己独立思维的人格。在学习知识的同时更好地培养自己创新能力。
参考文献:
[1]毕先红.浅议初中物理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的创新[J].学周刊,2018(22).
[2]刘岩.浅谈初中物理教学中“提出问题”能力的培养[J].新课程(中学),2018(04).
作者简介:
查建军,江苏省苏州市,苏州工业园区唯亭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