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劲松 苏继红
摘要:在进行历史学习与研究的过程里,史料属于必不可少的依据,在当前教育理念与新课程改革的促进下,史料在历史教学里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本文主要对在高中历史教学中选择史料的依据进行了介绍,并对史料在教学里的作用和教学中需要关注的问题给予研究,不断加深对史料教学的认识。
关键词:史料;历史教学;运用
近些年,国内新课程改革的进度在不断推进,人们对史料的关注也在不断增多,其在高中历史教学中得到了较好运用。首先,史料教学可以让学生更为全面的掌握历史,让他们对历史产生敬畏,提升学习热情。其次,高考的重点开始转移到考查学生的理解与分析能力,史料教学变成了日后教学里必然的发展趋势。在教学中灵活使用有关史料,不光可以有效增加教学内容,还可以让学生对其产生更深的印象,带动学生的学习热情。
一、 选择史料的依据
(一) 史料的准确与翔实
首先,教师应关注史料的作者与来源,要尽量的让学生知道更多有关史料的信息;再者,对待一些需要质疑的部分一定要进行质疑,要能够使用证据去进行表达,千万不能为证实某个观点,而在史料不充足的状况下虚构史料。
(二) 史料要为教学目标服务
在进行课堂教学时,老师需要依据课程重难点、根据教学内容选取最为恰当的史料开展教学,严禁为了展现形式而忽视本质。
(三) 史料要符合学生的认知特点
在教学里,面对各个年龄与能力的学生要选取不一样的史料,这样才能够实现课堂的预期成果,让每一个学生都可以学到该有的知识,不断提升其学习历史的热情与兴趣。
(四) 选择史料要做到多元化
选取史料的多元化,不光是指需要展现出史料种类的多元化,也是指内容上的多元化。其种类上的多元化是指,史料不光涵盖传统意义上的文字史料,还可以包括图片、音频等。
二、 史料教学的作用
史料教学开始被很多老师所关注,其在教学中也进行了很多尝试。本节选取了一些老师包括我自己的课堂教学片段,汲取他们在课堂中运用史料的经验,以此对史料教学的作用进行阐述。
(一) 补充历史细节,活跃和调节课堂气氛
西安市89中学的李树全老师在讲解《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建立》时,使用了大量的历史资料。该课涵盖了很多理论知识,因此老师必须要能够从细节中找到一些对教学有利的历史资料。在讲述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弊端时,李老师首先用柱状图展示了1919年至1920年国家征购粮食量和1919年俄国1普特粮食的价格。
学生能够在史料中获得这些事实,就是国家从农户身上获取的粮食在不断增多,但是购买价格却是在不断减少。在学生心中,这些不过就是干巴巴的数字和图标罢了,对学生而言并不具有任何的吸引力,那么怎样才可以让学生主动去了解这段历史呢?老师利用《切文古尔》的小说向学生生动地展现当时农民所处的艰难环境——虽然获得了土地,但是留下来的粮食十分稀少。
同时,也展现了农民对战时共产主义的不满与控诉。此时,学生能够清晰地了解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具有的不足,加深印象。李老师在史料中抓住细节——农民的感受。使用一些客观的数据与农民的想法互相映衬,创建了一个生动的历史环境,有助于学生不断地开发自己的思维,学习历史。
(二) 构建历史情景,培养学生历史思维和历史意识
采用多元化的史料构建历史情景,对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和历史意识是十分有利的。例如安徽省蚌埠市怀远县第三中学的沈为慧老师在人教版高中历史选修课《王安石变法》一课中,很好地做到了史料形式多元化和内容多元化的统一。
在史料的选择上既有图表史料,比如北宋的财政状况图表,让学生通过数据直观的了解到北宋入不敷出的財政状况;也有文献史料,让学生借助于史料得出了欧阳修不赞成青苗法;还有流传民间的故事,利用民间故事解释市易法的含义。
在课程中学生可以从多个史料里获得有用信息,各种种类的史料互相印证,为学生认识史实提供了不同的路径,也加强了史实的可靠度。同时也给学生构建了一个积极探究与处理问题的环境,让学生可以在思考与总结中获得结论,培养他们的历史思维能力。
(三) 创建问题情境,培养学生史料分析能力
当前教学理论认为,在课堂中必须要将学生当作主体,老师给予指导,教学工作是在老师和学生互相交流与合作中实现的。
同时,老师需要在课堂里创建问题情景,和学生保持互动,借助于交流,不断开启学生的思想,带动学生的学习热情,使课堂教学顺利开展。我在讲解《社会主义政治建设的曲折发展》时,就较好的实现了这点。
比方说,在进行新课导入时,我运用了一张1987年6月8日《时代周刊》封面“When China Went Mad”的图片资料,通过四个问题:“这是哪本杂志的封面?图片上面的英文是什么意思?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当时世界对中国文革的看法是什么样的?西方世界对文革的评价是如此的糟糕,究竟是为什么呢?”让学生进行思考,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也让学生认识到,在考察中国政治制度变化的历程时,要用世界眼光去看待。
用问答的方式直截了当地切入主题,师生在互动中搭建起了思想的桥梁,走进了新课的学习中。总而言之,就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全面带动学生的学习热情,提升学习兴趣,激发他们的思想,让学生可以在各种史料和问题下,不断地去思考。
三、 史料教学中注意的问题
就史料教学来说,有关研究者从理论层面上阐述了史料教学在高中历史教学里的重要性,一线老师也在具体教学里获得了很多成果。在认可史料教学的同时,也需要关注其中存在的问题。那么在史料教学中要注意哪些问题呢?
1. 引用史料要去伪存真,注明出处
教师在选取史料时,一定要能够保证史料的准确和详实,在教学时也需要遵守一定的“真实性”,必须要能够实现“论从史出”的目的。
2. 正确看待构建虚拟历史情境的现象
“虚构历史情景”是一种特殊教学方式,能给学生带来感知与体验历史的机会,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但教师在虚构时一定要掌握好度,要开展一些合理的虚构,使其能够承受历史的考验,不能随意胡编,扭曲历史。
3. 史料教学要注重加强学生参与积极性
历史认知需要在不断的累积下形成,其并非是短期就可以获得的,它需要学生主动的参与。在认知中,学生一定要充分展现其主观能动性,对史料给予选取、理解以及阐述。
四、 结语
史料教学是建立在史料之上而开展的各种教学活动,要能够充分展现学生的主体地位,能够满足学生的认知水平,从浅到深、从简单到困难,注重基础知识的积累学习,逐步培养学生运用史料的能力和历史思维能力。
近几年来,这种教学方式开始被很多人所关注,在课改的环境下,材料分析在考试中占据的比值也是在不断增加,就算是在选择题里,也会出现有关的题型。
当然,史料的使用能力并非是一下子就可以实现的,这需要老师在日常教学里不断深入史料教学的思想,锻炼学生分析史料的能力。但是,不管教学形式出现了何种改变,其理念怎样创新,所有的一切都是为了能够让学生获得发展与进步,这是所有老师始终追求的目标。
参考文献:
[1]李树全.岳麓版Ⅱ《经济成长历程》第14课《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建立》教学实录[J].中学历史教学参考,2009(11):48.
[2]李稚勇.论史料教学的价值——兼论中学历史教学发展趋势[J].课程·教材·教法,2006(9):61-66.
[3]何成刚.史料教学案例设计解析[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4]陈志刚.从一则案例谈史料教学的要求[J].中学历史教学,2010,7.
作者简介:
刘劲松,苏继红,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哈尔滨师范大学教师教育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