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超 赵立英
摘 要:为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如今创新创业教育已成为高校广泛关注的领域。高校也正在积极探索适合自身发展的教学改革方式来提高自己的竞争力。高校是为社会输送高素质人才的入口,高校学生是一个庞大的、高素质的、思维活跃的社会群体,所以高校的创新创业教育是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因素。
关键词:创新创业教育;教学改革;人才培养
我国的创新创业教育正处于兴起阶段,其研究成果初见成效,影响力还有待提高。创新创业是时代的命题,而要实现“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我国的高校担负着中介作用,高校教师应该具有开展创新创业教育教学的能力和素质。高校要实现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有机结合,从培养自主型创业者为主转向培养岗位创业者为主。
一、 创新创业激发大学生潜能,提高品质修养
加强创新创业教育,培养创新人才,为社会输送高端人才,是高校落实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重要举措。大学生头脑灵活,善于接受新生事物,高校既要培养学生开拓进取,勇于创新的精神理念,又要注重学生能力的培养和实践教育。全社会有责任有义务针对大学生的个性与共性,为大学生素质提升搭建一个适合的平台。让他们在个人喜欢的领域积极探索、勇于创新,为己立业、为国建功,实现个人的自我价值,这对提高大学生的认知有正面的促进作用。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我们在教学中要充分发挥其主观能动性,充分地挖掘学生自主学习的潜能。这就要求高校教师改变传统教育模式,面对新的形势及社会需求,探索新的教学方式,采用更加科学合理的教学模式来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使学生对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并在学习中形成独立自主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 创新高校人才培养模式,培养学生创新创业理念
(一) 加强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建设
创新教育就是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与创新能力,通过创新来提高办学质量是高等教育发展的核心任务,高校加强创新创业教育对提高高等教育质量、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推动毕业生就业、服务国家现代化建设起到了重要作用。高校要充分认识开展创新创业教育的重要意义,并通过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措施开展高校创新创业活动。
课程是学校教育的核心,组织好创新创业教育课程内容,让创新创业学习者获得系统全面的学习与实践是创业成功的保证。因此,高校为了适应社会的发展要把创新创业类课程与专业课程有机融合,积极改变高校人才培养模式、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积极探索适合大学生接受和发展的创新创业教育课程内容,并把创新创业实践活动与专业实践教学有效衔接。
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建设问题是创业教育时代高校面临的一个新课题,高校应该积极寻求符合我国高校特点的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既要提升高校自身的办学能力,又要有利于促进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
(二) 加强创新创业师资队伍建设
早期的“填鸭式”“灌输式”教学方式已不适应创新创业型人才培养,所以高校教师也要与时俱进,充分主动地参与到创新创业活动中来。接触科技前沿知识,在教育理念上培育自己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创新思维。在专业课程中渗入创新创业教育,打破以往的教学方式,根据其课程的内容和教学特点,精心设计教学环节,让学生参与到教学中来,了解学生的需求,加大實践环节,让理论与实践充分结合。
为推动开展创新创业教学研究与教学建设,高校应注重高素质创新创业教育教师队伍的建设。一是把一些有能力有水平的专业教师培养成创新创业教师,让教师与学生充分互动,教师主动了解学生的需求,发散学生的思维,提高学生的主体意识和创新能力。二是鼓励教师申报并参与科研项目,提高教师专业技能。并适当地让一部分学生参与到教师的科研项目中来,发掘学生创新创业潜质。三是可以选派一部分教师到企业中去锻炼,让它们在实践中提高知识、经验、综合素质。
三、 构建创新创业实践平台,提高学生创新实践能力
在国家政策的大力支持下,各大高校也在致力于积极改变自己的人才培养模式,为实现学生的创业精神、创业意识、创业知识积累、创业能力形成,构建适合自身发展的创业教学体系。虽然说学生是学习的主体,但是学生在修学分与参与实践中是不能统筹兼顾的,所以为了让学生多多参与到实践中来,学校在学生修学分的制度上可以做适当调整,多增加实践学分,鼓励学生自主开展系列创新创业活动。
学校通过开展创业论坛、创业交流等活动,邀请企业家和专家来校开展创业对话等方式,向在校学生传授创业经验。通过课内与课外的有效衔接,实现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此外高校还应推进教学与科研相结合,强化大学生的科研能力培养。让大学生参与调研,鼓励学生,积极动员组织学生参与各级创业类赛事,举办各类学生科技竞赛、创业大赛等,这样才可以更好地满足创造人才培养的需求,才能培养出更多优秀人才。高校要充分发挥高等教育的基础性、全局性和引领性作用,在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上更有作为,取得更大成效。
参考文献:
[1]郝润芳,程永强,何小刚.高校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研究[J].科教导刊,2016,8.
[2]林雪治.进阶式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的构建与实施策略[N].教师教育学报,2016,1.
[3]王璐,孟凡静,李雯.创新创业型人才培养质量评价体系的构建[J].技术与创新管理,2013,9.
作者简介:
刘超,赵立英,吉林省长春市,长春工程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