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随着科技的迅速发展,人类社会对于网络技术的需求也日益迫切。计算机专业人才的培养就是解决这一问题的重要突破口,其中,毋庸置疑的是,中职计算机应用专业人才是其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但不得不承认的是,当代社会对于中职计算机应用人才的要求与中职院校对计算机应用人才的培养要求差距较大,因此出现了一些社会就业问题及行业问题,更是阻碍了计算机技术的发展。由此可见,对于中职计算机专业人才的培养方法急需革新。此篇文章将对现阶段培养中职计算机的现状及革新方法做出分析。
关键词:中职;计算机;培养策略
一、 目前培养中职计算机人才的现状
(一) 学校教学与现实中社会的脱节
现在,许多中职学校对于学生的培养不重视甚至于忽视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教学主要还固守以前的陈规,具有很大的盲目性,仅仅停留在对学生理论层面的培养,这与社会对于中职计算机专业人才的需求大大矛盾,当中职计算机学生步入社会后,很快他们会发现,他们在学校所学的已经与这个社会脱节,即使拼尽全力重新学习,但与同行竞争者相比已经相形见绌,实践能力的缺乏不仅仅使他们的专业技能无法达到社会的要求,而且对他们重新学习也形成了巨大的挑战。
(二) 学生自身发展意识缺乏
一个人究竟能不能成才,外界环境的影响不可否认,但是修行终究还在个人。当前中职计算机人才现状归根到底也要回归到中职计算机学生的身上,学生的自身发展意识缺乏是关键所在。不能忽视的是,由于教师对于传统教学方式的固守以及缺乏与时俱进的教学能力,无法激发学生的学習兴趣,导致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缺乏,无法更深层次地发展自己的专业技能。其次,有些学生觉得自己的专业技能已经可以得到满分,已经是成年人的他们对自己的能力有过于乐观的看法,觉得自己已经不用再向自己的老师学习和请教,因此他们的发展意识已经在他们的头脑中禁锢。
(三) 教师教学技能的落后
当然,我们不能否认“修行在个人”的正确性,但我们也必须得承认“名师出高徒”这句话也有一定的道理。正是因为当代教师教学技能的落后,我们大部分学生失去了学习的热情,这个问题非常的严峻,说大一点,这甚至是中国教育需要革新的地方。所以,教师队伍的建设至关重要,中职计算机教师作为引导未来计算机人才的向导,更加应该提高自己的教学技能,实在是不应该再去重复传统的教育方式。
二、 关于培养中职计算机专业人才的策略
(一) 将教学与现实需求接轨
学校教学与现实社会的脱节是当今中职计算机人才培养现状,今后要想改变这一现状,理应全力实现教学与现实需求的接轨,关键在于提高学生们的实践能力,因此,学校应为此做出努力,与社会资源多沟通交流,给学生们多多提供实践机会,让他们多多了解这个行业的现实需求,只有这样,才能使他们提高行业适应能力,今后对工作才能更加得心应手,这个行业也会得到更多的发展机遇。
(二) 注重培养学生自我发展意识
众所周知,中职学生的学习成绩一般是不太理想的,所以,其自身就有一种自卑感,潜意识里已经缺乏求知的主动性,提高学生的自信心迫在眉睫,要想提高学生的自信心,首先要激发他们对这个专业的兴趣,兴趣永远是最好的老师。其次,在不断加强与社会的交流后,应对学生提出对自身的规划要求,这样不仅可以帮助他们认清自己的不足,而且对自身的发展也有一定的掌握。另外,学生之间应多多交流,平常加强沟通交流,相互学习,取长补短,为自身发展提供更多的机会。
(三) 教学技能的加大革新
教学技能的革新分为几个方面。一方面是硬件设施的革新,计算机行业发展迅速,硬件设施的革新也非常地迅速,学校应加强与外部交流力度,掌握行业新兴硬件并积极引进,确保在硬件上的专业性,只有在硬件设施确保的条件下,软件设施才会发挥更加巨大的作用,一方面是“软实力”,具体来讲就是行业前沿技术和教师的教学方法,教师们应当密切关注行业动态,加强专业沟通,掌握最终行业技术,另外,要不断革新教学方式,教师们应提高教学的“有趣性”,考虑学生的兴趣,适当迎合学生的学习方式,积极与学生交流沟通,打造良好的“亦师亦友”的关系。
(四) 打造专业人才,多样化教学
培养专业性人才是中职教育的主要目的,针对这一目的,我们要制定专业化培养方案,这不仅仅要求教学课程的专业主攻度,还要求学校开办的种种活动都与培养中职计算机人才息息相关,在课堂上,在各种各样的活动中,我们通过多种多样的“教学”,会更加提高学生的专业化素养,并且在潜移默化中会不断培养学生们的专业意识,这对他们未来行业发展有极其重要的作用。
三、 小结
本篇文章着重分析了当今中职计算机人才培养的现状及改变这种现状的一些针对性方法。学校教学与社会对这一行业的要求脱节、教师教学技能过于陈旧及学生自身发展意识的缺乏是主要问题,同时也是中职教育中存在的普遍问题,力争将学校教学与现实需求接轨、革新教学方法、提高教室技能及全方面,多层次地培养专业性人才是其破解这一现状的主要策略,这不仅仅需要学生对其自身发展的重视度、教师对于自身技能的加强,还需要学校对其的正确引导,更需要社会资源的积极配合和帮助,所以关于这一人才培养的方案在实现方面是有一些难度的,需要各方面的协调配合,在我们当今和谐的社会氛围中,我相信这个问题能够得到很好的解决。
参考文献:
[1]刘世清,李智晔.教学设计的类型与基本特征[J].现代教育技术,2001,11(3):20-22.
[2]贾长云,陆卫忠.职教软件技术课程体系结构的研究[J].职教论坛,2004(2X):28-29.
[3]王晓彤.基于任务驱动的合作学习模式在AutoCAD教学中的运用[J].职业,2007(24):72-73.
作者简介:
刘海华,贵州省遵义市,贵州省凤冈县中等职业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