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学一做”学习教育的哲学思考

2018-10-23 09:02姚萍
学理论·下 2018年6期
关键词:哲学思考两学一做

姚萍

摘 要:“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就是学习党章党规,学习系列讲话。基础在学,关键在做。做合格党员要理论联系实际,以知促行,以行促知,知行合一。在新形势、新发展下,做一名合格党员需做到“四讲四有”。“两学一做”学习教育是共产党人的政治本色教育,秉承了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的实践立场,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论,遵循了“知”“行”关系的变化规律。

关键词:“两学一做”;合格党员;哲学思考

中图分类号:D2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8)06-0125-02

“两学一做”学习教育活动是党的十八以来,加强党的思想建设的又一重大举措。它是在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及“三严三实”专题教育成果基础上的拓展,是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基层延伸,面向全体党员深化党内教育的又一重要实践。“两学一做”学习教育的目的在于加强党的先进性与纯洁性,提高党的战斗力、凝聚力和公信力,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提供思想组织作风保障,对把我党建设成为与时俱进的学习型政党,有着深远而重大的意义。

一、“两学一做”的科学内涵

“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学党章党规、学系列讲话、做合格党员,“学”和“做”有其特有的科学内涵,其丰富的内涵体现在三个方面。

(一)学党章党规

学党章党规指明了学习的根本在党章。党章是立党、治党、管党的总章程,是党的根本大法和最高法典。所以学党章是第一位的。党规党纪是党章的延伸和具体化,是规范党员行为的具体遵循。没有规矩,不成方圆。一个政党要有力量,必须有全体党员共同遵守的行为规范。否则,就只能是一盘散沙。广大党员干部只有认真学习领会党章党规,才能牢记党的宗旨,严守党员标准和纪律,坚持和发扬共产党员的政治本色,时刻以党和人民的事业为重,把人民放在心中,充分发挥党员先锋模范带头作用。

(二)学系列讲话

学系列讲话就是要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以问题为导向,推动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阶段新境界,升华了中国共产党对执政党建设的认识。中心点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内容丰富、博大精深,是一个不断发展的、开放的理论体系。学习系列重要讲话将有助于我们增强时代感、大局观念和世界眼光,有助于我们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明确党与时俱进的步伐。

“两学”是对全体党员的基本要求和时代要求的结合,学党章、党规是对全体党员的基本要求,无论什么时期、什么政党,党员都要知道和遵守自己政党的党章、党规。更重要的是: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系列讲话对共产党员在新的历史时期如何坚持党性、承担历史责任、解决历史问题等提出了新期望和新要求。因此。“两学”是基础,是前提。

(三)做合格党员

做合格党员是本次学习教育活动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学习的目的是为了做合格党员,必须体现在行动上。“两学一做”明确要求在新形势、新发展下,做一名合格的共产党员需要做到“四讲四有”:讲政治、有信念,讲规矩、有纪律,讲道德、有品行,讲奉献、有作为。这是做一名合格党员的具体要求。讲政治、有信念是对党员基本的政治要求。一名合格的共产党员,要有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对党忠诚,明确理想信念,把理想信念表现为行动的力量。讲规矩、有纪律是对党员的党性考验,是党员对党忠诚度的检验。党性是党员干部立身、立业、立言、立德的基石。做一个合格的共产党员,要“心中有党”,自觉用党章规范自己的一言一行,每一位共产党员都要把对党绝对忠诚放在首位。讲道德、有品行是党员的品德要求,对共产党员来说,道德是党性的基础、是力量的源泉、是勇气的后盾、是纯洁的保证、是抗腐的良药、是服务的动力,是保持党的先进性的根本保障。做一名合格的共产党员,就要以共产党人的品行标准,严于律己、以身作则,注重道德修养。讲奉献、有作为是党员应履行的义务。党员必须牢记和践行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敢于担当,善于作为,吃苦在前、享受在后,把人民的利益置于最高位置,始终保持干事创业、开拓进取的精气神。每一位党员只有严格按照“四讲四有”的要求塑造和修养自身,才能做一名新时代合格的共产党员。

二、关于“两学一做”学习教育活动的哲学思考

(一)“两学一做”学习教育是共产党人的政治本色教育

共产党人的政治本色,根源于马克思主义政党组织的党性、宗旨和奋斗目标。最早体现在中共一大通过的《中国共产党的第一个纲领》和《中国共产党的第一个决议》中。纲领和决议表明,中国共产党从她诞生的那天起,就是一个完全新型的、以共产主义为奋斗目标的、以马克思主义为行动指南的、统一的工人阶级政党,这从根本上决定了共产党人政治本色的基本含義。在我们党九十多年的革命、建设、改革的奋斗过程中,在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社会实践中,铸就了中国共产党人的政治本色。它集中体现为:坚定理想信念、服务人民群众、务实有为进取等精神特质。第一,坚定理想信念是关键。理想信念是共产党人的命脉和灵魂。信仰马克思主义、树立共产主义理想是共产党人政治本色的根本内容。在当前文化价值多元、诱惑多样的社会环境下,一些党员定力不足,理想信念发生动摇。理念信念动摇就可能变质变色,是最危险的。所以,我们必须牢固树立共产主义的远大理想和马克思主义的信仰,补足精神之钙,加固思想之堤,铸就信仰之魂,以理想之光照亮前行之路。第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根基。群众的观点是唯物史观的根本观点。党的性质决定了我们党开展一切活动都必须以人民群众的最大利益为出发点。植根于人民、服务于人民、造福于人民是中国共产党区别其于他政党的本质特征。我们党的最大政治优势是密切联系群众。在和平建设时期,党执政后的最大危险就是脱离群众。因此,在任何时代,与人民群众同呼吸、共命运的立场不能变,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不能忘,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的观点不能丢。第三,坚持务实有为积极进取是根本。空谈误国,实干兴邦。理论联系实际是中国共产党的一个显著特征。我们党九十多年的奋斗史表明:只有坚持务实有为、积极进取,才能使我们的党充满活力,使党和人民的事业兴旺发达。当前,改革开放进入关键期,面临许多新情况新问题,迫切需要全体党员求真务实、积极进取。

从根本上讲,“两学一做”学习教育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面对世情、国情、党情的变化,对8800多万党员进行政治本色教育,要求全体党员干部学习党章党规、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系列讲话精神。通过“学”使全体党员牢记党性要求、熟知党的政治本色,明理政之大道,知组织之规约,对党纪国法有敬畏,着力解决一些党员理想信念模糊、宗旨观念淡薄等问题;通过“做合格共产党员”解决党内存在的能力贫困、道德行为不端等问题,使每个党员都能不忘初心,回归本真,保持共产党人的政治本色。

(二)“两学一做”学习教育秉承了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的实践立场

延安时期,毛泽东将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确立为党的思想路线,也就是认识路线,并在《改造我们的学习》一文中对其做了经典概括:“‘实事就是客观存在着的一切事物,‘是就是客观事物的内部联系,即规律性,‘求就是我们去研究。我们要从国内外、省内外、县内外、区内外的实际情况出发,从其中引出其固有的而不是臆造的规律性,即找出周围事物的内部联系,作为我们行动的向导。”[1]在这里,“求是”的前提是必须对“实事”,即对客观事实有充分的认知和思考,这也是“一切从实际出发”原则的体现。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实践是首要的基本观点的中国化表述和创新,是面向实践的行动纲领。

人类的实践活动分为两个方面: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认识世界就是“看”世界,形成一定的世界观。“看”世界也包括学习前人的认识成果,继承前人的观点。改造世界就是“做”事情。作为面向实践的行动纲领,实事求是既表现为实事求是的“看”,又要实事求是的“行”“做”。实事求是既强调一切从实际出发,又强调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这样,实事求是“有三重境界:‘想、‘看、‘做。‘想是实事求是的愿望、目的,指一种态度;‘看是实事求是看问题想事情,指行为;‘做是实事求是地做事情,指行为。真正的实事求是有一个实现过程,它有一个从主观愿望到认识再到实践的过程,这也是从‘想到‘看再到‘做的过程”[2]。作为行动纲领,实事求是的核心目标是求实,它表现在其实现过程的三个环节。

“两学一做”学习教育活动要求全体党员一切从实际出发,按规律办事。“两学一做”学习教育活动的目的和愿望在于践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体现了党中央从严冶党的决心,这是实事求是地“想”;“两学”,学党章党规学系列讲话,表现为实事求是地“看”,它能够在一定程度上认识和把握党员的基本要求和时代要求。“一做”,做合格党员,就是用我们所学去发现问题并及时解决生活、工作中遇到的实际问题,表现为实事求是地“做”。它是愿望的实现,是“两学”的具体落实。

“两学一做”学习教育活动始终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以问题为导向。“学”是带着问题学,哪里不足就补哪里。“做”是针对问题做。思想“缺钙”就及时“补钙”,能力不足就抓紧“充电”。唯有这样,才能把党的事业、国家的事业、人民的事业不断向前推进。

(三)“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论,遵循了“知”“行”关系的变化规律

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根本观点是:认识来源于实践并在指导人们的实践中接受检验。实践是检验主观认识是否符合客观事物、是不是真理的唯一标准。现实的社会生活和工作实践中,只有正确的真理性的认识才能给人们提供改造现实世界的力量,才能做到正确的“知”和“行”的统一。马克思主义认识论中的“认识”与“实践”的关系就中国古代哲学中的“知”“行”关系。当前,我们党在全体党员中开展的“两学一做”学习教育,正是马克思主义“知行”统一的体现。学是知、认识,做是行、实践。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

其一,“两学一做”基础在学,学的目的是解决“知”的问题。“两学一做”不仅明确了学什么、做什么,还明确了怎么学、如何学深做好。“涵养须用敬,进学在致知”是宋朝理学家程颐说的两句话。这两句话完整地概括了做人和为学应保持的态度。前一句话说的是德性修养——做人的问题;后一句说的是学问取得——为学的问题。涵养德性需要用诚敬,要使学问有所进就要致知穷理。涵养与致知二者不可偏废。“两学一做”通过引领全体党员以诚敬、敬畏的心态,诚心诚意地学习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学习党章、党规,使全体党员不断“进学”,提高认识,内化为信念。要想把习近平总书记系列讲话精神、党章、党规转化为内心信念、涵养德性,迫切需要不断地“进学”,通过不断地“进学”达到“致知”,由“致知”转化为信任、信心和信念。

其二,“两学一做”关键在做,做的目标是解决“行”的问题——引导党员正确地行(做合格共产党员)。做合格党员,不仅要对党的思想理论了然于胸,更要把党章党规、系列讲话落实在行动上、体现在具体工作中。由于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对人的行为具有能动的反作用。在人的社会生活和工作实践中,正确的“行”往往由正確的思想认识作指引,思想认识又往往随着社会存在的变化而发生变化,正所谓“人心惟危,道心惟微”。在中华传统文化中,“人心”指人的本性。“人心惟危”指人心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难测又难以改变,遇到利益冲突或诱惑极容易走向“恶”的一面。“道心”指治国的指导思想、世间法则。“道心惟微”是说天地自然之心、世间法则幽微难明。但是,人们一旦认识到世间的法则(或真理),就会精诚恳切秉持,把它(道、法则或真理)渗透到自己的行动中,指导自己的实践。要想让每一个党员涵养其“道心”、规约其“人心”,迫切需要不断地涵养德性、强化党性。习近平总书记说:“对领导干部而言,党性就是最大的德。现在干部出问题,主要出在‘德上,出在党性薄弱上。”[3]“两学一做”强调:以知促行,以行促知,不断让思想自觉引导行动自觉,让行动自觉深化思想自觉,通过学习教育,修养德性、强化党性,就是修我们共产党人的“道心”。

总之,要保证政党能够发挥出生命有机体的整体功能,发挥出远远大于所有党员相加的力量,需要所有党员能够很好地统一思想、形成共识、会学会做,达到学与做、知与行的统一。

参考文献:

[1]毛泽东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801.

[2]高懿德.“实事求是”理念的三重意蕴[J].东岳论丛,2005(4):48.

[3]习近平.在全国党校工作会议上的讲话[J].求是,2016(9):4.

猜你喜欢
哲学思考两学一做
提高高三政治课堂实效的几点哲学思考
提高高三政治课堂实效的几点哲学思考
名创优品品牌的经营哲学
鹿邑召开“两学一做”学习教育民主生活会
如何推动“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在高校有效贯彻落实
马克思主义信仰缺失问题的哲学思考研究
论当代企业社会责任发展及其哲学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