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晓琴
摘 要:地市级党校智库成果转化机制上面临的困境主要是由智库人才供给不足、成果转化目标设置不当、成果转化动力不足和跟踪应用不力四个方面的原因导致。为保证地市级党校智库成果顺利进入领导视野、进入学员头脑,必须进一步完善智库团队支撑机制、完善智库信息获取与支持机制、完善智库成果推介机制和完善智库成果转化激励保障机制。
关键词:地市级党校;智库成果转化;机制
中图分类号:D61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8)06-0027-02
随着《关于加强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建设的意见》的出台,党校作为“沟通学术和政治的最佳桥梁”[1],在智库建设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建设中国特色新型智库的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更是为党校智库发展指明了方向。地市级党校作为与各地方党委政府联系最为密切的智库机构,其资政启智作用的发挥对实现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一、地市级党校智库成果转化机制面临的困境
由于受诸多因素的影响,地市级党校智库成果进决策进实践的并不多,党校的决策影响力和贡献率尚没有得到有效的体现。
(一)智库成果资政能力偏弱
与其他的决策咨询机构相比,党校有着自身的优势,比如学科优势、学员优势、信息优势、资金支持优势和实践优势等等,但地市级党校的智库成果在实践中并没有很好地发挥为地方党委政府服务的职能。从资政视野的角度来看,地市级党校的教研人员比较擅长对政策的解读与宣讲,缺少对某一个问题的长期跟踪与深入研究,所做研究接受指令性的多,迎合上级口味的多,独立思考、系统深入研究的少,其研究成果缺少前瞻性与预见性,自然很少被地方党委政府采纳。从资政成果的质量上来看,多是描述性的语言和经验性的总结,所借鉴的资料数据大多为二手资料,对策部分停留在“大而空”的宏观阐释上的居多,缺少“接地气”的管用的实招,资政影响力偏弱。
(二)智库成果转化形式单一
推动智库成果转化是党校加强特色新型智库建设的根本宗旨。目前來看,地市级党校在智库成果转化方面还存在渠道不畅、形式单一的问题。一般来讲,直接参与政策制定是党校教研人员智库成果转化最直接、最有效的方式,但是作为地市级党校能够直接参与政策制定的却寥寥无几,地市级党校参与政策制定还没有形成常态化机制。报送内参也是目前各级党校惯用的制度化做法,但地市级党校内参实际发挥作用的并不多。地市级党校发挥决策咨询作用最普遍的一种方式是承接课题或自选课题、举办或参加各类专题理论研讨会。
(三)智库成果需求意识不强
从经济学的角度来说,需求决定供给,需求方的好恶及重视程度,都会影响到智库成果的转化。党校智库成果的需求方主要以各级政府及领导干部为主。作为体制内资政研究机构的地市级党校,其资政作用发挥的关键取决于地方政府的需求。政府既是成果的需求方,同时也是推动成果转化的政策调控者[2]。双重角色决定了政府在智库成果转化中的重要地位。虽然,政府决策已经从原来的封闭转向开放,但在一些地方和部门,决策权力仍然过于集中,对于外脑的作用并没有充分重视,尚未完全树立科学决策、民主决策的理念,智库机构往往被看作“纸上谈兵”和“论证的工具”,甚至被用来“装门面”。
二、地市级党校智库成果转化机制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地市级党校智库建设尚处于起步阶段,导致智库成果转化运行机制不灵活、不顺畅问题的原因主要为以下几方面。
(一)智库人才供给不足
受人才总量的限制,地市级党校的学科建设未能形成规模效应,决策咨询的广度和深度受到了相当的影响。同时,地市级党校教师一般擅长综合性、跨学科的研究,缺少对某一专业领域的长期跟踪和深入研究,这就导致所做研究缺少学理支撑,往往停留在表面。尤其是中央倡导聚焦主业主课以来,很多地市级党校鼓励教研人员打破学科和专业限制搞主业主课方面的研究,这种做法为智库人才的专业化发展带来了很大的阻碍。此外,虽然地市级党校在学科门类上相对齐备,但不同学科之间人才数量和质量差距比较大。
(二)成果转化目标设置不当
地市级党校智库主要集中在政策的宣传与解读上。“作为党委的重要部门”,党校有必要对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进行解读和宣传,但这仅仅是党校智库工作的一个方面,除此之外,还应该在参与政府决策的同时,引导公众参与决策,实现党校智库资政和启智的双重目标,让党校智库成为引领社会前行的“灯塔”。从目前来看,地市级党校智库成果转化目标的设置着眼现实的多,考虑长远的少;解释宣传的多,引导启智的少。在资政功能的实现上,地市级党校资政目标设立还不能很好地对自身进行角色定位,往往“大而全”,没有挖掘出符合地域特点的资政方向。
(三)成果转化动力不足
目前,在各级党校中,智库成果转化动力不足的问题普遍存在。一方面,作为成果供给方的党校智库对决策需求不能准确把握,所做研究与实际脱节,实用性不强,导致智库成果拉动力不足;另一方面,作为成果需求方的党委政府对智库成果需求乏力,导致推动力缺乏,供需脱节会进一步阻碍智库研究人员主动进行成果转化,对智库建设造成不利影响。目前,多数地市级党校还没有建立起完备的决策咨询项目生成机制、成果评价机制、研究财政保障机制、研究人员绩效评估机制和智库人才培养机制等规章制度,对研究人员的激励约束不够,导致其进行资政研究的动机不强。
(四)跟踪应用不力
地市级党校在智库成果转化的应用方面还没有建立健全跟踪促进机制。一些智库研究人员往往关注于研究成果的顺利结项、获得领导批示、被刊载转发、进主体班教学等,对于后续成果如何影响决策、对政府决策发挥多大的作用、是否能够顺利转化为生产力等问题关注的意识不强。这就导致很多资政成果只是得到表面采用,并没有在实践中形成良性的循环,也就失去了资政的初衷。一些地市级党校的智库管理部门,虽然也建立了成果报送的相关机制,但成果报送的渠道并不是十分畅通,与政府相关部门尚未建立起有效的合作机制,对决策需求把握不准确,对决策成果应用不力。
三、完善地市级党校智库成果转化机制的途径
地市级党校智库成果要顺利进入领导视野、进入学员头脑,达到资政与启智双重目的,必须在智库成果转化上下功夫,进一步完善智库成果转化机制。
(一)完善智库团队支撑机制
人才是智库建设最重要的资源。只有对智库人才进行合理的开发、使用,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人才的效能,为智库成果进决策进实践提供智力支持和人才保障。地市级党校可以以开放运作模式构建智库团队,形成智库的人才联合开发、联合使用,这是解决地市级党校智库人才供给不足、结构不合理、智库成果质量不高等问题的有效途径。首先,发挥党校的学员优势,挖掘一批适合从事资政研究、具有丰富工作经验的党政部门和政策部门的领导干部到智库团队中来。其次,发挥党校貼近政府的优势,有计划性地选派资政能力较强、具有不同学科背景的党校教研人员去政府相关部门挂职或任职。这种依靠团队合作研究、集中集体智慧联合攻关的方式,能够有效打破地市级党校以往封闭的、分散的个人研究方式,充分发挥出各领域的优势,催生出高质量的智库成果。
(二)完善智库信息获取与支持机制
开展决策咨询研究的首要环节就是对信息资源的获取。首先,有必要建立囊括地市级党校的党校系统智库信息共建共享机制,加强中央党校、省级党校对地市级党校在数字资源共建共享方面的指导与协调。其次,畅通地市级党校与本地党委政府之间的信息资源传输渠道,实现沟通协调的常态化与制度化。据统计,我国有80%以上的社会信息资源都掌握在政府部门,掌握着决策咨询所需的最为核心的数据资源。最后,建立健全地市级党校与学员的沟通交流机制、联合调研机制。党校学员的特殊性,是党校智库区别于一般智库的重要方面,也是党校智库的一大优势。党校的学员基本是来自政府、机关的公务人员,他们工作经验丰富、掌握“第一手资源”,又有着丰富的生活阅历,所以党校要充分挖掘学员资源,畅通与学员的沟通机制,了解他们理论上的困惑和实践中的难题。对学员信息资源的获取有利于智库研究人员更好地开展“接地气”的研究,成果转化更容易。
(三)完善智库成果推介机制
把决策咨询成果及时推送到实际决策者的案头,是完善智库成果转化机制的关键环节。一是采取系统联动进行成果推送。从中央到地方,党校系统是一个比较完备的干部教育体系,这是党校区别于一般高校和研究机构的优势所在。在智库建设方面,地市级党校可以依托县(区)党校深入到基层进行调查研究,并把调研成果通过创办内参、借助省级党校和中央党校内参及时地报送给各级党委政府,以形成系统的整体优势和良性互动。二是利用“滚锅效应”对决策施加影响。智库建设的一个重要目的就是影响决策,让政府接纳自己的观点。党校智库建设既要坚持“党校姓党”的原则,也要实现“智库兴党”的目的。政府所做重大决策,可先由党校智库专家提出,通过举办专题研讨班或进行主流媒体宣传等方式向外界发布,进行互动,引发讨论,党校智库专家要成为“思想的引导者”,在充分采纳各方意见的基础上,再由党委政府进行决定,这种公众参与、专家论证、领导决策的运行机制,恰恰是对民主集中制的积极实践。三是建立健全成果报送反馈机制。解决智库成果跟踪应用不力的问题,确保有决策参考价值的资政成果能真正进入到执行层面。
(四)完善智库成果转化激励保障机制
发挥制度的规范、引领和约束作用,为智库成果转化建立激励保障机制。首先,健全党校教研人员调研制度。鼓励教研人员带着问题“走出去”进行多种形式的挂职调研、学习交流,“拿回来”有价值的研究成果。作为组织机构要为教研人员“解决好”后顾之忧,做好与调研单位的沟通协调、后勤保障等工作。其次,健全资政成果评估和资政考核奖惩机制。实现“机构—制度—规划—奖励”并举。在科研评估和资政考核中,充分发挥决策咨询指导委员会的作用,做到“有人管”;通过建立科学的评价体系,建立决策咨询研究与教研人员职级待遇相挂钩的激励机制和能力提升机制,使教研人员“有动力”。再次,建立健全智库研究人员内部沟通保障机制。地市级党校的智库管理部门可以通过QQ群或微信群等方式及时将地方党委政府的信息报送要点进行发布,为教研人员确定咨询报告选题、开展咨询研究提供参考。
参考文献:
[1]屈亚.论干部培训机构的“智者”角色[J].中共山西省委党校学报,2012(2).
[2]郝旭洁.中国智库成果转化机制研究[D].呼和浩特:内蒙古大学,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