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亚娟
摘 要:亚当·斯密和马克思都曾经重点探讨过分工的问题。他们的分工理论各有侧重,研究探讨马克思与亚当·斯密分工理论的异同点对当前转变我国的经济增长方式、实现经济结构的战略转移,缓解就業压力,促进我国生产力的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马克思;亚当·斯密;分工
中图分类号:A8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8)06-0040-02
作为政治经济学研究中最重要的问题之一,亚当·斯密和马克思都曾系统地研究过分工问题,并形成了各自的分工理论。需要指明的是,对于分工的研究,古已有之。而亚当·斯密却是把社会分工问题置于政治经济学研究之首的第一人,因此他被称为“政治经济学之父”。马克思通过利用劳资关系来研究分工问题的基础上,揭示了资本主义经济的内在经济规律,从而阐明了社会主义必然战胜资本主义的历史规律。在现代市场经济体系中,分工无处不在,研究马克思与斯密社会分工理论的异同点,对于提高我国的社会劳动生产力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一、亚当·斯密的分工理论
亚当·斯密在《国富论》中,详细阐述了他的分工理论。他认为分工是实现“富国裕民”的重要途径。正如熊彼特所说:“无论在斯密以前还是在斯密以后,都没有人想到要如此重视分工。”[1]概括起来,斯密的分工经济思想主要分为四点。
第一,分工是提高劳动生产力的必要途径。斯密认为,分工有利于提高劳动熟练程度、节省劳动时间、促进技术的发明与运用。他通过扣针制造的例子及农业和制造业的比较阐明了分工的优越性,认为“劳动生产力上最大的增进,以及运用劳动时所表现的更大的熟练、技巧和判断力,似乎都是分工的结果”。
第二,分工有利于促进社会的普遍富裕。斯密认为分工是实现“富国裕民”的重要途径,这是因为社会的普遍富裕必然要求劳动者能尽可能地就业,而就业的本质就是劳动者能在分工社会中找到属于自己的分工位置。一般来说,社会分工越发展,就业容量就越大,劳动者的就业机会也会增加,收入和生活水平也相应提高。因此,分工的进步在根本上有利于促进社会的普遍富裕。
第三,资本是实现分工所提高的劳动生产力的物质条件。斯密认为,一方面,在雇佣工人数量不变的前提下,由于雇佣工人的劳动生产力会因分工而提高,每个工人所能创造的生产资料数量总和增加,同一数量工人所能加工的生产资料也由此增加。因此,企业必须预先储备的生产资料就会比没有分工进步时多得多。否则,分工所能提高的劳动生产力会因生产资料储备不足而不能变成现实。另一方面,一个行业分工越进步,就业人数就越多,即使劳动生产力不变,就业人数增加同样也需要增加储备的生产资料。因此,要想通过分工来提高劳动生产力,必须要“预储资财”。
第四,绝对成本说与自由市场经济。斯密认为,每个人把自己的劳动用来生产他最擅长生产的东西,然后用它去交换自己所需要的而别人擅长的东西,比自己去生产所需要的一切东西更有利。他把这一点推到国家之间,形成了其绝对成本说,认为一国只要生产本国最擅长的商品,并用以交换本国需要而由别国生产的最擅长的商品,那么,双方国家多能从贸易里获利。这就成了斯密的国际分工说。在这“绝对成本”思想的支配下,斯密认为,政府应该减少对经济的过多干预,努力发展自由经济,通过市场这一“看不见的手”来调节资源分配,从而最大限度地实现“经济人”利益的最大化。
二、马克思的分工理论
马克思批判地继承并发展了斯密的分工理论。他把分工分为企业的内部分工和生产的社会分工两大类。在他看来,企业的内部分工是政治经济学“一切范畴的范畴”;生产的社会分工,是相对剩余价值生产的重要方式之一,这也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主要研究对象。马克思认为,合理的社会分工对提高社会劳动生产力具有积极意义。概括起来,他的分工理论主要分为三点。
第一,分工是社会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随着生产工具的进步、劳动生产力不断提高,社会生产规模扩大、人类劳动出现分化、劳动种类增多,加之人口增长,社会分工由此出现。此外,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也决定了分工的程度。在不同的历史发展阶段,社会分工的特点和形式也不尽相同。由于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时期,生产力发展水平较为低下,社会生产规模也相对较小,因此社会分工处于低级的、不发达的阶段。此时,各手工行业之间的分工还是比较少的,而手工行业内部也没有明确的分工。但是,随着资本主义社会生产力和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新的生产领域和生产部门也不断增加。此时,社会形成了复杂的分工体系,分工越来越细,也越趋广泛,并扩大到了国际领域,国家间的分工也开始出现。
第二,分工具有二重性。在马克思看来,分工“一方面是社会经济形成过程中的历史进步和必要的发展因素,另一方面,它又是文明的、精巧的剥削手段。”[2]具体来讲,主要表现为三个方面:首先,分工是提高劳动效率和生产技术水平的重要手段,也是衡量生产力发展水平高低的重要尺度,对经济、文化和科学的发展具有极大的推动作用。其次,分工是私有制和阶级社会以及阶级矛盾产生的重要原因。原始社会末期,社会分工的出现使一部分占有生产资料的人从体力劳动中解放出来,成为统治的剥削阶级;而另一部分人则因丧失了生产资料沦为被统治阶级。此外,分工还导致工商业与农业、城市与乡村、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这三大差别的出现和对立,造成个人利益与公共利益之间的分裂。最后,马克思还认为,固定性的分工使劳动者被固定封闭在了某一特定狭窄的专业活动范围之内,为了训练某一特定单一的活动,劳动者其他一切肉体的、精神的能力都变成了牺牲品,成了畸形发展的“片面的”人。
第三,分工与就业的辩证关系。马克思认为,一方面,由于机器的使用,随着专业化水平的提高,分工会产生排挤工人的效应;另一方面,分工又会产生吸纳工人的效应。这是因为机器的使用会导致市场规模的扩大,不仅老部门能得到发展,新部门也会应运而生,从而导致社会所需就业量增加。如果吸纳效应大于排挤效应,社会总就业量就会增加。
三、斯密与马克思分工理论的比较
马克思与斯密的分工理论产生的历史时期不同,其理论也各有侧重点。
第一,关于分工理论体系的比较。马克思与斯密都非常重视分工问题,但由于两人采用了不同的方法论,因此两者的理论体系也不一样。斯密侧重于研究分工与劳动生产力的关系,主张合理利用分工,发展自由放任的市场经济,利用市场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促进技术进步,提高劳动生产力。而马克思则是从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的角度,用历史、发展的眼光看待分工。马克思既不是局限于从某一社会发展阶段来研究分工问题,也不是从分工现象的某一个侧面来研究,而是“从历史纵线条和每一个时代的横断面的结合上,提出对社会分工的系统解释。”[3]他既研究分工的一般问题,又研究各历史时期的分工,比如自然经济的内部分工、简单商品经济的社会分工、资本主义的社会分工乃至未来社会分工发展的趋势;不仅研究分工的本质,揭示分工产生的客观原因,而且把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结合起来研究分工的历史作用。
第二,关于分工内涵的比较。斯密主要是从产业分工的角度研究分工问题,将分工限制在产业分工的视角,重点研究的是分工的经济属性,而忽视了分工的社会属性。马克思从社会劳动的性质角度来研究分工问题,他认为分工是劳动过程,是劳动的技术组织形式。他区分了劳动的市场分工和企业内部的分工,认为企业的内部分工受制于社会分工,社会分工作为整体为企业内部分工提供可能性;此外,马克思也区分了社会基本分工中的生产性劳动和非生产性劳动以及生产者在职业和职能上的差别。
第三,关于分工作用的比较。在分工的作用方面,马克思与斯密都强调了分工对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他们都强调要利用分工来提高劳动生产率,促进技术创新,降低生产成本,推动生产力的發展。但是,马克思认识到了分工的二重性作用,他不仅强调利用分工推动生产力发展的积极作用,也意识到了分工是造成社会不平等的根源。此外,马克思还从唯物史观的角度,论述了分工在社会组织各层次中的作用,进而阐明了分工对生产关系的作用。
四、马克思与斯密分工理论对我国经济发展的启示
由于分工产生了不同经济主体相互交易的需求,从而促进了贸易的发展、工业化进程的加深、城市的出现、区域经济的形成、新兴产业的产生及产业结构的不断调整。因此,比较马克思和斯密的分工理论对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发展也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
第一,合理利用国际分工,促进本国生产力的发展。第三次科学技术革命,促进了生产力的飞跃前进。随着新技术、新能源、新材料的广泛应用,分工协作也向更深层次、更广领域发展,国际分工、产业分工应运而生,这代表了生产社会化向国际化发展的新趋势。伴随着经济全球化趋势的不断增强,市场竞争也愈演愈烈。如何在全球新的竞争条件下,利用国际市场广阔的发展空间,化风险为机遇,促进本国生产力的发展,成为每个国家研究的新课题。我们应该积极融入世界市场的大环境中去,合理利用国际分工,积极发展国际贸易,充分利用我国丰厚的劳动力市场资源,扩大我国企业的内部分工,提高劳动生产率,积极发展对外经济,推动生产力的发展。
第二,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在政治经济学中,经济增长主要有两种:一是规模经济,认为只要生产要素的投入量增加,经济规模便会增大,经济就会增长起来。二是分工和专业化组织的成长,认为分工会促进制度的演变,并且可以促进专业化组织的成长和经济的增长。我国正面临如何实现经济的持续稳定增长的困境,面对生产资料有限的现实困境,我们应利用分工提高劳动生产率、节约企业成本,实现产业的优胜劣汰,从而达到资源的优化配置,从而使我国的经济增长方式由传统的粗放型模式逐步向资源集约型模式转变。
第三,优化产业结构,促进我国的经济转型。当前,我国经济正处于转型时期,面临着健全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任务。无论是马克思还是斯密,都认为分工能促进商品交换和市场规模的扩大。而分工的发展和专业化组织的成长是市场经济发展的前提条件,因此,我们必须加快完善我国经济和产业的分工,促进专业化组织的成长,实现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推动经济结构的转型。
参考文献:
[1]约瑟夫·熊彼特.经济分析史:第1卷[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6:285.
[2]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403.
[3]刘佑成.社会分工[M].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85: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