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信息化平台在部门经济管理中的应用策略

2018-10-23 19:27宋娟
中国经贸 2018年16期
关键词:信息化平台应用策略

宋娟

【摘 要】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信息化程度也越来越高。信息化程度的提高对于部门经济的管理也有很大的帮助。本文阐述了现阶段信息化平台建设目前存在的问题及信息化平台下部门经济管理的优势和信息化平台在部门经济管理中的应用策略。

【关键词】信息化平台;部门经济管理;应用策略

信息化是指培育和发展一种更先进的生产力并且造福于社会的过程。信息化平台能够使资源更加合理地配置,人力能得到更好的应用,信息被更广泛地分享。部门经济管理中,不能缺少信息化平台的建设,只有加强信息化建设,才能让部门经济管理更加有序,人员得到更好地应用,资源得到更好地分配,部门的经济发展更加迅速,部门管理更加有效和方便。

一、信息化平台建设的特征

1.速度快

信息化平台建设具有速度快的特征。在信息化时代发展如此迅速的今天,信息化平台建设的速度也在加快。技术在不断更新,随之而来的信息平台建设也在加快。速度快还体现在信息的传递快,以往的信息传递可能通过传统的纸质媒介,电话沟通等等。信息化平台建设通过对系统的应用,使得信息在系统中以秒甚至是微秒速度在传递。对于以往的交流和信息处理来说,现阶段的信息化建设的第一大特征无疑是速度快。速度快不仅加快了部门人员的办事效率,也减少了信息传递的成本,更加减少了信息传递过程中出现的推诿情况。

2.蔓延性

所谓蔓延性是指信息蔓延的深度和广度。信息化平台建设的蔓延性体现在信息蔓延的深度上,所谓深度是指对信息的传递程度深,信息的真实性和详细程度都很深。所谓广度是指信息的传递范围比较广,可以传递到整个部门,甚至整个单位。

3.灵活性

所谓灵活性是指信息化平台可以自定义功能,自定义流程,自定义权限等等。通过自定义功能、流程以及权限等等去改变信息的传递性和扩展方向,使得信息传递更加灵活。

4.安全性

信息化平台建设无论从流程、公文、普通文件等在传输和存储上都是绝对加密的,系统本身有严格的思维管理权限、IP地址登录范围限制、关键操作的日志记录、电子签章和流程的绑定等等多种方式来保证系统的安全性。因此,信息化平台能够使资源更加合理地配置,人力能得到更好的应用,信息被更广泛的分享。

二、部门信息化建设存在的问题

1.信息化意识淡薄

信息化意识淡薄主要体现在某些部门领导还没有意识到信息化建设的重要性。信息化平台建设意识淡薄主要是领导的思想观念还没有转变过来。部门领导认为信息化平台建设是没有必要的,其大力地建设和维护是既浪费人力又浪费物力的。部门领导缺乏信息化建设的意识是部门信息化建设的首要问题。部门领导缺乏信息化建设的意识就会使得部门信息化程度不高,从而进一步加大了部门信息化建设的落后性。长此以往,部门工作效率得不到提高,而面临的工作问题也越来越多,从而使部门的经济管理问题进一步加大,不利于部门的整体发展。

2.资金投入缺乏

信息化建设是一个大工程,从研发到试行,再到推广,信息化都建设的成本都相当之高,信息化建设所耗费的人力物力也是非常之大的。在正常情况下,倘若部门没有相对宽裕的资金,以及单位没有给部门拨付相关的资金作为信息化建设的资金,部门是很难独立建立起属于自己的信息化平台的。外加上部门资金的使用都要经过部门领导的审批以及单位领导的审批,其花费的合理性以及金额的多少都要受到上级领导的评判。因此,部门信息化平台的建设受到阻碍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因为资金的缺乏。

3.外部环境差

所谓外部环境差是指部门外部的环境差。一方面是单位的信息化建设环境差,主要体现在单位领导不重视信息化平台建设问题,也不维护信息化建设平台。由于信息化建设的环境变差,部门也会深受环境的影响,从而让部门信息化平台的建设更加落后;另一方面,外部环境差还体现在社会对待信息化平台的建设态度,社会各界对于信息化平台建设不重视或者信息化平台不被社会肯定的话也会影响部门信息化建设的进程。

4.人才瓶颈

信息化建设需要强有力资金和人才的支持。信息化建设需要强大的人力和物力支持。其中,人才瓶颈是信息化建设的一大障碍。人才瓶颈主要体现在部门内部没有相关人员维护信息化平台的建设,也没有相关的人才去推动信息化建设的进程。人才的缺失需要部门寻找合适的人才来对部门的信息化做出相关的改变,维护也需要相关的外部专业人员来维护。而信息化平台的使用也需要相关人才去推动,倘若部门没有积极主动学习的人才,那么其部门信息化建设的进程也将受到阻碍。

三、信息化平台在部门经济管理中的应用策略

1.应用系统工作,避免手工录入

应用系统工作,避免手工录入是信息化平台在部门经济管理中的应用策略之一。信息化平台对部门经济管理来说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而其中,信息化平台建设有个很大的作用便是加强部门之间的协作,使得部门内部以及部门与部门之间的效率更高。应用系统工作,避免手工录入需要从部门领导开始,带领全体人员应用系统工作,避免手工录入。首先,部门领导需要与下属加强沟通,多开会交流,说明信息化建设的优势,阐述关于系统工作的必要性和有效性。其次,针对非系统工作,领导要坚决拒绝,并且自己以身作为应用系统工作,如在OA上请假,在系统审批相关流程,系统上传相关文件等等。系统工作能够加强部门工作的效率,也能加快信息化建设的进程。在效率为王的市场经济中,系统与系统的对接,信息的开放与分享能够增加工作的效率,从而使得工作更加积极有效。

2.加强网络化工作和审批

加强网络化工作和审批也是信息化平台在部门经济管理中的一大应用过策略。加强网络化工作需要领导带头进行网络化工作,如加强网络审批,深化网络改革。加强网络沟通体现在加强系统的优化,使部门之间的信息传递形成一股信息流,让部门内部人员沟通交流更加方便和快捷。信息流的传递是一种资源的及时快速地共享,让部门的工作效率加快的一种工作方式。在部门经济管理中,长短期计划的制定,绩效的考核,业务流程的审批都可以通过网络化的进程来实现。加强网络工作能够使资源更加合理地配置,人力能得到更好的应用,信息被更广泛的分享。部门经济管理中,不能缺少网络化工作审批,只有加强网络化工作才能让部门经济管理更加有序,人员得到更好地应用,资源得到更好地分配,部门的经济发展更加迅速,部门管理更加有效和方便。

3.实施业务流程优化

流程优化是一项策略,通过不断发展、完善、优化业务流程以保持单位的竞争优势。在流程的设计和实施过程中,要对流程进行不断的改进,以期实现相关的业务流程规范化。流程优化的第一步是要进行流程问题的汇总和细化。在这个步骤中,单位先要识别一些关键性的流程,关键性的流程设计需要有提前有一个调查统计,搜集大量的资料之后再进行后续的设计。确定好关键流程之后,要对这些流程进行高阶绘制,之后进行问题的汇总,然后通过量化描述来确定下一步的工作。流程优化的第二步是进行优化方案地设计,要想设计出科学合理的优化方案。首先要确定优化的目标。优化目标的设计要从4个方面来看,这4个方面分别是质量、成本、时间和风险,要保证优化的方案与流程前景是一致的。

综上所述,信息化建设在现代社会经济中必不可少,信息化建设的加强有助于单位的发展。但是现阶段,部门信息化建设存在信息化意识淡薄,资金投入缺乏、外部环境差以及人才瓶颈等等问题。基于以上问题的分析,本文提出以下建议,如应用系统工作,避免手工录入;加强网络化工作和审批;实施业务流程优化等等措施。希望通过这些措施能够让信息化平台在部门经济的发展中起到良好的桥梁作用,提高部门管理的流程化和规范化。

参考文献:

[1] 池磊. 加强信息化建设 提升单位竞争力[J]. 科技致富向导, 2013(23).

[2] 刘红飞, 付文燕. 有效加强单位信息化建设,提升竞争力[J].数字化用户, 2013(24).

[3] 秦佳佳. 单位信息化对单位竞爭力的影响研究[D]. 山西财经大学, 2014.

[4] 赵英姝, 吴占坤. 信息化对单位竞争力的影响[J]. 南方农机, 2015, 46(12).

[5] 张朝晖. 信息化助力化工单位核心竞争力提升的应用研究——以内蒙古兰太实业股份有限公司为实证[D]. 内蒙古大学, 2013.

猜你喜欢
信息化平台应用策略
船舶行业质量管理信息化平台的研究与建设
体验设计导入校园网人事管理信息化平台建设之初探
数形结合在解题中的应用
信息化建设下多媒体教室管理的新模式初探
水平井钻井技术及其在石油开发中的应用探析
小组活动在初中音乐课堂中的应用
试分析高中化学教学中概念图的应用策略
技校制冷专业课程一体化教学探析
突破高校周转房管理瓶颈的路径探析
浅谈物业企业内部会计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