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庆艳
上海理工大学外语学院
“模因”一词最早是由英国新达尔文主义者Richard Dawkins在1976年所著的《自私的基因》中提出的。他模仿生物传递单位“基因”,提出了文化传递单位“模因”的概念。而他的学生Blackmore则认为“任何一个信息,只要它能够通过广义上称为‘模仿’的过程而被‘复制’,那么它就可以称为模因。”
模因类型可以分为两种:基因型和表现型两种类型。
基因型语言模因指的是以各种方式来进行自我复制和传播的语言信息内容。信息内容虽是模仿传播的主体,但在形式上却千姿百态。
1.直接套用
“直接套用”指通过引用的方式将信息内容直接用于二语习得当中。如,新世纪大学英语的课文和课后练习中有不少俗语、谚语、名人名言、诗句等,它们用词简洁、寓意深刻、充满哲理,更是人类语言文化和经验智慧的结晶,教材中这些优秀经典言语材料正是学生直接表达信息内容的“模因”。
2.同义异形
同义异词指相同的语言信息内容以异形传递,受到模因的这种表现规律的启发,在二语习得中,我们就可以鼓励学生多使用同义词、近义词,同时运用不用的句型来表达相同的内容。
表现型模因指语言的形式嵌入不同信息内容而予以复制、传播的模因。所以,在二语习得过程中,我们常常鼓励学生多背诵名篇美文,从中学习地道优美的表达,并运用在自己文章当中。
为了得以成功地复制,模因的重组必须要满足下列一些必要条件 :一致性(consistency)、可学性(learnability)、创意性(creativity)、韵律性(rhythmicality)等。
一致性指语言模因的结构要和人的认知结构保持高度的一致。可学性指语言结构在多大程度上能够被语言学习者所掌握。从理论上讲,语言形式是丰富多样的,但人们在现实生活中多用短小精悍的语句进行日常交际。简单的语言结构易懂且能直截了当地表达说话人的意图,因此更利于听话人的理解和模仿。创意性是语言的原来组成要素的再结合和新要素的再发展的过程。韵律性是指构成语言模因的音位的超音段音位特征。语言模因越是朗朗上口、富于节奏感,就越是容易得以广泛的流传。
语言模因的形成、复制和传播分为四个阶段:即同化(assimilation)、记 忆(retention)、表达(expression)和传播(transmission)。
所谓“同化”指的是语言模因被人们注意、理解和接受的过程。所谓“记忆”指的是模因在宿主的大脑中存留的过程,模因在记忆里停留的时间越久,通过宿主而得到传播概率就越大。所谓“表达”指的是模因从记忆中被提取出来,并转化为其他个体能够感知的有形体,这样它才能得到复制和传播,其中最突出的表达方式就是话语。所谓“传播”指的是表达阶段的延伸,即语言模因通过传播载体或传播媒介进行复制和输出的过程。这四个阶段周而复始地循环,每个阶段都会有不同的模因被淘汰。
基于语言模因以上的自身特性和被复制、传播所遵循的规律和特点,笔者在自己的大学英语课堂教学中设计了诸多环节,旨在寻找那些和人的认知结构模式一致、可学性强,又兼具创新性和韵律性的积极的语言模因,并通过课前引导、课堂讲解、课中操练、课后运用等多种方式带领学生学习、理解、消化语言模因,使其在被同化之后,加强记忆,增长在宿主大脑中停留和保持的时间,最后通过宿主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反复地的运用在自己的语言行为之中使其得到有效的传播。
以《新世纪大学英语综合教程》的第四册第一单元为例。
1.课前导入
本单元的主题是 “人与自然”(Man and Nature),在上课前笔者通过播放一则英语的新闻报道“北京的雾霾”(Smog in Beijing)来导入“环境污染”这个话题的讨论,与此同时,带领学生一起寻找与这一主题相关的语言模因,如“smog(“雾霾”)”,“PM2.5”,“AQI(“空气质量指数”)”“visibility(“能见度”)”,“energy consumption(“能源消耗”)”,“carbon emission(“碳排放”)”,“fossil fuel(“石化燃料”)”,“coal-burning(“烧煤”)”等,转而谈论人与自然关系中涉及的其他方面的问题,如“deforestation(“森林枯竭”)”,“soil erosion(“土壤侵蚀”)”,“fresh water shortage(“淡水短缺”)”,“extinction of endangered animals(”濒危动物灭绝”)”,“global warming(“全球变暖”)”,“energy safety(“能源安全”)”等诸多话题,并将全班同学分为若干小组,每个小组各自认领一个话题,并分头在课下对相应主题进行全面的调查研究,准备课堂上围绕该主题进行的讨论、辩论、口头演讲等的一系列研讨活动。
2.课堂教学
在开始正式课文学习之前,笔者邀请每组同学轮流就自己小组所认领的话题做口头演讲(presentation),并组织小组内讨论,在学生们进行口语讨论时,观察并引导他们在自己的语言组织、使用过程中积极地运用我们已经挑选出来积极的语言模因。在之后的课文讲解、讨论过程中也是反复地加深对这些高频语言模因的“同化”过程,引导学生们去注意、消化和接受这些语言模因。
3.课后活动
课文学习结束之后,全班同学被分为两大组,以“Will the world come to an end?(“世界是否会灭亡”)”为辩论题目,进行课堂辩论赛。此外,每个小组在课后就自己组在课前所认领的主题进行了全面深入地研讨之后,小组成员之间共同合作,完成一份英文海报的制作,海报语言为英文,要求使用学术语言,阐述全面严谨,有一定深度,图文并茂、且具美感,全面反映本小组成员在整个单元学习过程中的成果。最后,本单元的书面作业就是一篇以“Man Isto Survive(“人类将会存活”)”为题写一篇150字左右的作文。这三项教学活动的设计,旨在帮助学生们从记忆中提取语言模因,通过具体的语言学习活动将其进行复制和输出,从而达到传播的目的。
在整个教学过程中,笔者进行了全程观察,从最初的语言模因被发现,引起语言宿主的注意和理解,到其进入宿主的大脑,通过教师有策略地引导,使其尽量延长在宿主大脑中的存留时间,强化其被“同化”的过程,都遵循着语言模因发展的规律。而课堂上的辩论、课下学习海报的制作、写作的成文就是学习者积极调动大脑中已经被“记忆”许久的积极模因进行运用和再生,从而实现语言模因的“表达”和“传播”。
语言模因论的出现,完美地阐述了二语习得过程中语言模因被“同化”、“记忆”、“表达”和“传播”的全过程。因为有了模因论的指导,我们在二语习得过程中就会更加主动地去寻找积极的语言模因,并使其尽量长久的存留在宿主的大脑中,因为这个过程越长,语言模因越容易通过宿主得到积极有效的传播。基于语言模因论的大学英语课堂设计更符合语言的发展规律,教学效果更加合理、高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