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静海 顾陆燕
江苏大学文学院
竹枝词,又称“竹枝”,起源于中古的巴渝民歌,具有极强的音乐性与感染力。文人竹枝词创作之兴盛,刘禹锡功不可没。《乐府诗集》[1]云:“竹枝本出于巴渝,唐贞元中,刘禹锡在沅湘,以俚歌鄙陋,乃依骚人《九歌》作《竹枝新辞》九章,教里中儿歌之,由是盛于贞元、元和之间。”此后的文人都以自身的才思创作出各具特色的竹枝词作品。
镇江,古称丹徒、京口、润州,以其秀美的自然风光与悠久的文化古韵吸引大批文人为它创作竹枝词作品,尤以明清为甚。明清镇江竹枝词不但数量多,而且内容丰富,山川形胜、土风民俗、社会百业、男女恋情、历史事件皆可入诗。可以说,这是诗化了的镇江风物志,又是形象化的地域小百科。笔者通过对《中华竹枝词》《江苏竹枝词集》《历代竹枝词》中镇江部分进行整理,搜集到近200首竹枝词作品,这些竹枝词看似粗浅易懂,实则蕴藏着镇江地区的风土人情。
镇江地理位置特殊,向南是连绵崎岖的宁镇丘陵山脉,向西是高耸入云的茅山山脉,向北是奔腾不息的长江。南宋诗人陈同甫曾用“一水横陈,连岗三面,做出争雄之势”来概括镇江的地理风貌。奇特的地形赋予镇江瑰丽的景色,吸引文人写下赞美的诗篇。同时,自明始,文人修志热情高涨,随着修志运动的推进,文人风土意识空前强化,对本土的地理历史有了强烈的诉说要求。竹枝词形式灵活,韵律要求不严,用语明白晓畅,适合吟咏自然风光。因此,镇江竹枝词中出现了大量吟咏山川形胜的作品。杨棨《京口竹枝词》[2]443“扬子津头天接水,徒儿浦外乱峰连。他乡怎及家乡好,第一江山第一泉。”先从山水两面介绍镇江的地理特征,水天相接,群峰耸立。再直抒对家乡风光的赞美之情。戴守梧《京口竹枝词》[2]426“栖烟一鹭立回汀,眼里金焦两点青。枫叶落时偏惜别,可堪更上送江亭。”从视听二角度描绘镇江风光,动静结合,有声有色。透过这些充满灵气的诗句,诗人对家乡发自肺腑的赞美之情溢于言表。
除了吟咏自然风光,名宦乡贤、风流人物亦为文人极力歌颂的对象。子曰:“邦有道则仕,邦无道则隐,”自古以来,便是儒生们的生存法则。镇江风景优美,交通便利,历史悠久,大批失意文人隐居于此,如刁约、沈括、米芾、戴颙。戴守梧《京口竹枝词》[2]426“伤心刁约归何处,流水潺湲过范桥”、“梦中山水萦情处,沈括风流绝世无”,描绘刁沈二人的出尘风姿,表达对他们隐逸生活的歆羡。
正统史料带有官修性质,缺乏对底层民众生活关注,不能全面反映社会习俗,而来自民间的竹枝词恰好可以弥补此不足。镇江竹枝词中有大量记载当地土风民俗的作品,通过对这些作品的审视,可以有效地认清百姓生活。镇江竹枝词中有节日风俗的细节,章炳兰写过《镇江端午竹枝词》[2]43410首,展现了镇江当地过端午的习俗。“苋根红胜女郎颊,酒汁白于娘子肤。何物江东夸第一,黄鱼风味绝世无,”记录镇江当地端午节几道必吃的风味酒菜。首联中的苋菜最具特色,为端午十二红之一,至今镇江尚有端午食十二红的习惯。“百工罢市暂归休,同作西津汗漫游。知否当年曾竞渡,金鳌顶上看龙舟”回忆镇江端午节当天百工罢市,男女老少前往西津渡游玩,于金山山顶观看龙舟比赛的热闹场景。明人张岱曾将镇江的赛龙舟与杭州、无锡、南京、扬州等地进行比较后认为:“西湖竞渡,以看竞渡之人胜。无锡亦如之。秦淮有灯船无龙船,龙船无瓜州,而看龙船亦无金山寺比。”[3]可见,镇江赛龙舟早已声名远播。
此外,镇江竹枝词中亦有记录饮食风俗的作品。俗话说,靠山吃山,靠水吃水,身处长江南岸的镇江人提到吃,首推江鲜。《至顺镇江志·土产》[4]记载:“出扬子江中,有鲟、鲥、鮆 、鮰、河豚、白、鲈、鲤、虾、蟹等数十种。”其中最著名的是“长江三鲜”——魛鱼、鲥鱼、河豚,镇江竹枝词中有不少篇目提及三鲜。沈起予《京口竹枝词》[2]429“才交正月捕春魛,赶上灯时价值高”、“好是半江烟雨重,桃花浪里洗河豚”;殷佳实《京口竹枝词》[2]429“阵阵随潮上鮆鱼,春江水暖杏花初。”透过这些富有画面感的诗句,不但看到镇江人对长江三鲜的喜爱,三鲜的美味也跃然纸上。
镇江竹枝词的作者多为社会中下层文人,特定的出身和社会地位,使他们对社会生活有更深切的洞察和体会,对底层群众生活的关注也由旁观者转为参与者。因此,他们笔下的镇江更有生活气息,一幅社会百业图卷也生动而真实地展开了。
封建社会以农立国,农业生产在整个生产活动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镇江竹枝词中有大量反映农业生产的作品。这些竹枝词中有农民劳作的艰辛,清瑞《京口竹枝词》[2]428“陇畔黄云压地多,上忙才了听秧歌。乡村四月无闲鸟,打麦声中叫刮锅。”乡村四月,农民刚把麦子收割完毕,顾不上休息便又投入插秧中,鸟儿都被这种紧张气氛感染,急声催促人们抓紧干活。还有农民收获后的愁苦,孙枝蔚《润州新竹枝词》[2]440“劝君休作田舍郎,年年得米纳官仓。江鱼出网长三尺,换酒归来满屋香。”诗人直接劝诫人们不做田舍郎,即便丰收,也要缴纳沉重的赋税。不如做一个渔翁,打鱼换酒,满室生香,表达了对苛捐杂税的控诉和对农民疾苦的同情。
除却农业生产,农民亦从事其他副业来增加收入。江南地区织造业发达,种桑养蚕业就成为镇江农民的一个主要副业。王壎《润州竹枝词》[2]438“江流吸尽势汪洋,丁卯桥边遍种桑。纵使蟠根仙李在,颂声那及沈诸梁”竭力渲染丁卯桥边桑树遍地的景象,同时将铁拐李与沈秉承进行对比,歌颂后者发展蚕桑养殖,造福百姓的功绩。姜璘《云阳竹枝词》[2]444“乡村妇女勤俭家,渐解蚕桑身手夸。轧轧缫车茅舍起,绕篱开遍做丝花”描绘家家户户养蚕缫丝的情景,从侧面反映镇江种桑养蚕业的发达。
镇江毗邻长江,境内湖泊河流星罗棋布,为镇江渔业发展提供有利的条件。镇江竹枝词中有不少反映当地渔业生产的作品。杨棨《京口竹枝词》[2]443“烟消鱓鱼港口去,日落鸬鹚堰畔归”记载镇江渔民训练鸬鹚捕鱼的习惯。戴森《京口竹枝词》[5]“渔娃作态亦纤纤,春意昨宵梦早甜。打浆胭脂桥下过,东风一夜水痕添”撷取渔女捕鱼生活片段,真实而不失生趣。
竹枝词源于民歌,民歌大都是男女传情的产物,镇江竹枝词中也有不少歌颂男女恋情的作品。在古代社会,男主外女主内的思想根深蒂固,男性常常外出经商或征战,女性则会独守空房,女性对离别的体验更深。更重要的是,女性相较于男性天生心思细腻委婉,看似平常琐碎的生活细节亦能引起她们复杂的心理感受与波动,产生了大量以女性口吻叙述男女恋情的文学作品,镇江竹枝词也不例外,常以“妾”自称,以“郎”对称,表达男女绵绵的情意。孙枝蔚《润州新竹枝歌》[2]440“登高望远苦相思,人隔天涯那得知。辜负江南好风景,杜鹃开落不多时”、“阴雨江南四季多,斑鸠有妇不同巢。妾身岂是因郎逐,流落他乡可奈何”从思妇的视角出发,前者先表明自己与郎君相隔两地,对其拳拳相思之意。后者以斑鸠比情郎,暗示自己与情郎分离,再直接表明自己流落他乡的无奈。两诗皆从细处落笔,以女性真实可感的生活点滴来表达男女分居相思之苦。杨棨《京口竹枝词》[2]427“长天渺渺水迢迢,一送行人万里遥。江雨江风吹不去,愿郎船似两金焦”选取江上送别的画面,渔女害怕渔船禁不起风浪,船毁人亡,故而许下心愿,望丈夫的小船似金焦二山般屹立江中,岿然不动,载着丈夫平安归来。
竹枝词发展到清代,逐渐与地方志呈现合流趋势,作者在创作竹枝词时,不再引经据典地涉及相关历史事件,而是通过即目所见的方式,将自己亲身参与或目睹的事件写入其中,力图使竹枝词成为地方志的有力补充材料,镇江竹枝词也顺应了此趋势。镇江竹枝词中有大量反映第一次鸦片战争时期英军入侵镇江事件的作品,比如清代罗煚《壬寅夏纪事竹枝词》16首和清无名氏《镇城竹枝词》50首。这两组诗歌详细地记述了英军入侵镇江前后的种种细节,有助于我们更准确地认清那段痛彻心扉的历史。
清无名氏撰写《镇城竹枝词》[2]430,“倒运将军是奕经,防身自顾带兵丁”、“祸根牛鉴任封疆,尽被生灵骂万场”、“杀人都统已传名,处处惊闻共不平”,揭示战败根源,即奕经、牛鉴指挥失利与海龄战前大肆捕杀汉奸;“若问何人能死战,最怜兵苦是青州”、“仓皇百姓尽出逃,垢面蓬头出北门”、“夷人掳掠无行踪,到是乡村土寇凶”,勾勒出一幅青州兵拼死奋战却终因实力悬殊而不敌,百姓慌忙出逃,土匪趁机打家劫舍的画面;“各官逃去太荒唐,夷鬼来登府大堂”、“本地官员已进城,衙门倾踏草都生”、“乡间快乐是农夫,抢得衣裳又免租”,描绘战后秩序混乱、民不聊生。
总之,镇江竹枝词题材广泛,内容丰富,展示了镇江地区的风土人情,具有民俗学、史学、社会学等多方面的价值,应该引起足够的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