宗教学视角下的南京地名研究

2018-10-23 21:13徐茜妍周阿根
安徽文学·下半月 2018年10期
关键词:雨花台道教南京

徐茜妍 周阿根

南京林业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

地名是地方的名称,有着区别方向的作用,是人类社会发展的产物,是人类历史的“活化石”,叠加记录了人类发展的曲折历程。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人们越来越认识到了地名的重要性,在联合国第九届地名标准化大会上明确指出“地名完全属于非物质文化遗产”。通过对地名的研究,我们可以探索到地域文化的深厚内涵,体会地域文化的独特魅力[1]。

南京这座古城的地名,承载了古都千年的历史、文化和生活,可以说是一幅南京版的《清明上河图》。毫无疑问,对于古城南京,宗教对于地名的影响是普遍存在的现象。南京历代都有寺院地名,从南朝时期的栖霞寺、雨花台,唐代南宗第一师法融修行地祖堂山,南唐后主李煜忏经礼佛的唱经楼、避暑纳凉的清凉山(因有清凉寺而得名)[2],以及在杜甫素负盛名的《江南春》中曾写到过的“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的鸡鸣寺等等。由此可见六朝古都南京与宗教密不可分,正是因为这丰富多彩的宗教文化造就了令人惊叹的南京独特地名。

一、道教视角看南京地名

道教是我国本土宗教,已有道历4700多年,鲁迅就曾说过:“中国的根柢全在道教”。它在“尊道”的同时也“贵德”,可以说“德”和“贵”是紧密相连。不仅如此它融合了中医、阴阳、黄学等,以民间信仰为基础,以神仙说为中心,对医学、化学、数学、养生以及对人类文明发展进步有重要意义的四大发明都有极深的影响。道教的文化与思想已经深深融入我们的国民性格中去,因而具有坚实的群众基础。

说到道教我们就不得不提一下道教的四方之神:东方青龙、南方朱雀、西方白虎、北方玄武,其中玄武大帝是最被我们百姓所熟知的。玄武是一种由龟和蛇组合成的一种灵物,它代表着“北方之神”,就像明代著名文学家宋濂在《玄武石记》中写到的:“玄,黑色也,北方之色也。武,龟蛇鳞甲之象也,取其能御侮也,未闻有所谓神也。”为此也经常被运用到地名中去。例如:南京著名的景点玄武湖就位于六朝京城之北,所以说人们古称的北湖就是玄武湖。北宋著名文学家欧阳修曾说过:“钱塘莫美于西湖,金陵莫美于后湖。”六朝时,玄武湖是封建帝王的游乐之地。出于帝王对“四神布局”的需要,又由于宋元嘉二十三年湖中两次出现所谓的“黑龙”[3],湖名开始命名为“玄武”。李商隐《南朝》中“玄武湖中玉漏催,鸡鸣埭口绣襦回”之句同样源出于此。和它一样性质命名的还有玄武门路(东起玄武门,西至中央路)。

除了道教的四方之神,我们还要说说道教的阴阳五行。《尚书·洪范》篇内就曾记载:武王克商后,往见商朝贤臣箕子,箕子向他贡献出九条治国的方略。其中第一条就是五行:一曰“水”,二曰“火”,三曰“木”,四曰“金”,五曰“土”。在南京地名中有很多地方是以五行命名的,以下就是此类地名的列举:

金銮巷(位于中山南路东侧,洪武路西侧。南起程阁老巷,北至淮海路)、金银街(位于鼓楼西南。此街为丁字形,南起南秀村,北至北京西路,西至上海路)、金沙井(位于三山街西南侧。东起中华路,西至原铜作坊)、金汤街(位于浦口区顶山街道原南门自然镇内)、金川门(位于城西北角,铁路北街北端)、木料市(位于朝天宫东。南起建邺路,北至大香炉)、木匠营(位于长乐路东段南侧。南起马道街,北至饮虹园)、水巷(街巷废,位于大行宫东南方。北通中山东路,南端通科巷和小利济巷)、水佐岗(位于宁海路街道东北部,模范中路东段南侧。南起宁夏路,北至模范中路)、水西门(位于南京城西南三山桥东,莫愁路、升州路交汇处西侧)、火瓦巷(位于太平南路中段西侧。南起马府西街,北至延龄巷)、土城头(位于雨花区雨花门南,路字辅西)[3]。

与玄武湖齐名的著名景点还有与衡山、庐山、茅山并列为江南四大名山的紫金山[4],它还有一个别名叫蒋山。说起蒋山,我们一定要提到一个人,就是蒋子文,他是东汉末年秣陵县尉,他死后孙权为他建了一座蒋王庙,起初只是百姓们共同祭祀的,但后来地位却在不断上升,孙权时被定义为正神;宋明帝时被封为蒋王,萧齐时代因帮助东昏侯躲过战乱被晋升为蒋帝,曾极就曾在《蒋帝庙》中写道:“白马千年系庙门,炉烟浮动衮龙昏。阖棺漫说荣枯定,青骨犹当履至尊。”由此可见宋代蒋王庙“炉烟浮动”的盛况。即使是到了后来陈高祖、梁武帝也亲自去祭祀[5]。就是这样蒋子文从人到神,历经南京最繁荣的几个朝代,深深印入南京人的心中,即使现在由于各种原因蒋庙的遗址已经看不到了,但这一条街都被称为蒋王庙街(位于太平门外,西起板仓街与花园路交汇处,东至岔路口,接环陵路)。现在无论我们是坐地铁、还是坐公交走到这条街上都会看见蒋王庙这三个字。

其实像这样以道教命名的地方不在少数,像南京另一处著名胜景栖霞山,一到秋天人们都蜂拥而去赏红叶,去玩过的人都知道,栖霞山是因为南朝时,山南麓有一座栖霞寺而得名[6],而栖霞寺的名字是相传南朝有一位叫明僧绍的隐士将自己的住宅捐出,改成寺院,于是寺以其字“栖霞”命名,为“栖霞精社”。今天南京的“栖霞区”、“栖霞镇”、“栖霞街”等地名都是来源于栖霞寺[7]。

二、佛教视角看南京地名

作为世界三大宗教之一的佛教,与之前的道教不同,它来自印度,自两汉之际传入中国,迄今已有两千余年,在这样漫长的岁月里,中国本土固有的儒家以及道家、道教,对外来的佛教采取了抗衡甚至排斥的态度,佛教为了在中国长久发展,必须要与中国传统文化相适应,蒋维乔就曾说过:“然我国佛教,自汉代输入以来,于教理方面,特别发达;且有潜心冥悟,融合西来之义谛,独自成宗者[8]。”于是佛教在这样的态势下,经过自身的融合改造,终于成为中国化的佛教。它具有三个特点:心见性、见性成佛和顿悟成佛[9],到今天为止,不难看见有好多人还在烧香拜佛,以求佛能有求必应,大慈大悲,能拯救众生脱离苦海,即使现在有了现代文化的冲击,也丝毫没有动摇,由此可以看出,佛教已经深深印入我们中国人的文化、生活里。

竹林禅寺在东晋的时候就已经初建规模,《南朝佛寺志》就有记载:东晋时,在此建耆阇寺。当时这一带岗阜连绵,因寺得名耆阇山。明崇祯十七年(1644年),从湖南、江西来到南京的名僧颛愚禅师,最先在清凉寺说法,后因其喜爱城北环境精辟的耆阇寺旧址,在众多乡绅的资助下,购买刘氏竹园,开始建造房屋。因寺外古木蓊郁,紫竹环绕,故自题紫竹林,在此弘扬贤首宗法界缘起学说。后虽然在新中国成立前历经坎坷,但紫竹林禅寺秉承传经颂德之道,一直留存至今天,并深深融入南京人的生活中,现在鼓楼区新模范马路北侧就以紫竹林命名。

前面我们说的都是南京城内的地名,下面这个就来说说南京城外的地名—雨花台,它位于南京中华门外,出城门走三公里,便到达了雨花台山麓,沿着石阶走上去,会看见一面向西的门墙,墙上有一块小匾额,额上刻着“雨花台”三个字。现在我们提起雨花台,最先想到的就是烈士陵园,鲁迅先生就曾发出过“雨花台边埋断戟,莫愁湖里余微波”的感慨,那究竟这个地方为什么叫雨花台呢?那我们就来说说“雨花台”的历史。“雨花台”这一称谓始于唐朝,从东吴到南北朝时,这一带庙宇众多,香烟缭绕,是南京最早的佛教中心之一。清余宾硕《金陵览古》中就有记载:“云光法师讲经于此,感天雨花,因是得名。”就是说,有一个德行很高的云光法师坐在山顶上给许多僧徒讲经说法,由于他的一片诚心,讲到《法华经》的绝妙之处竟然感动了佛天,天空中忽然落下许多宝花来,所以从那以后这个讲经的地方就被叫做雨花台[3]。现在南京的“雨花台区”、“雨花台公园”、“雨花门”、“雨花路” 都是雨花台所派生的地名[10]。

再往城郊看,南京的北郊有一个著名的古镇——长芦镇。在南朝梁武帝时,有一个叫达摩的天竺和尚来到建康,但随后却不辞而别,离开梁武帝。传说梁武帝派人骑骡子去追赶,结果追到两个山峰处,突然山峰合拢,骡子被夹在山峰间,而达摩淡定的折了一根芦苇渡江而去。为了纪念达摩,梁武帝为他建造了一座长芦寺,长芦镇也因此而得名。《六合县志》也有类似的记载:“梁普通八年(公元527年),达摩渡江,遂建此院。”不仅是长芦镇,连长芦乡、达摩洞都得名于此[7]。

当然,佛教对南京地名的影响不仅仅是上面举例的几个,还有很多很多。现简单归纳、整理如下:

1.南京城北:鸡鸣寺路(南起和平公园,北至解放门,因鸡鸣寺而得名)、观音里(南起马家街,北至观音巷,因此巷原有观音庵得名)、南祖师庵(南起虎踞北路,北至中山北路,相传清朝此处有座“祖师庵”得名,位于庵南)、北祖师庵(南起盐仓街,北至中建宁路,位于祖师庵北,故得此名)、龙池庵(此街十字形,南起久安里,北至中山北路,东起南祖师庵,西至八字善后,清朝因龙池庵得名)、九华山路(南起北京东路,北至九华山麓,因山南建有小九华寺而得名)等

2.南京城南:长乐路(东起武定门,西至铜作坊口,因长乐禅林得名)、慧圆街(东起太平南路,西至锦绣坊,因慧圆庵得名)、长生祠(东起糟坊巷,西至琵琶巷)、莲子营(南起长乐路,北至乌衣巷,东起骂架桥,西至莲子营。此地尼姑庵内供奉送子观音塑像,赤足立于莲花上,故名)、六度庵(南起五间厅,北至双塘。清光绪年间,以“古六度庵”得名)等

3.南京城郊:灵谷寺路(位于中山陵园内,灵谷寺南,中山门大街之北)、韦陀巷(位于孝陵卫宁杭公路北侧)、花神庙(位于中华门外雨花台南侧)、红庙(东起观音阁,西至廊东街。因清朝此处有一红庙,顾命名)等[10]。

三、基督教、伊斯兰教视角看南京地名

基督教同样作为世界三大宗教之一,不同的是,它是一个革命的宗教——谋求社会改造的宗教,即有着政治革命和经济改造意义的宗教。帕利坎曾说过:“如果有可能的话,用某种超能力磁铁,把任何带有他名字的金属碎片从那个历史中摘除出来,那么还能剩下什么呢?大部分人类民族是以他的出生日期来标记日历的,成千上万的人用他的名字诅咒,用他的名字祈祷。”可见基督教的意义重大,但是对于中国,基督教是从唐朝景教开始,到唐武宗受到打击;到元世祖又兴起,期间有意大利人马可波罗游历中国,后又受到打击;直到明万历八年罗马教再次来到中国,当时人们称之为天主教。第一个来的是利玛窦,他来时就在南京等处住了二十多年,后有士大夫徐光启等人发扬,但又因为南怀仁推算日食错误而被禁止。基督教再次踏入中国,是在侵略战争中以条约的形式要求基督教的传播“耶稣天主教原系为善之道,自后有传教者来至中国,须一体保护[11]”。从这四个阶段我们能看出,基督教在中国的传播并没有向佛教那么顺畅,相反磕磕撞撞,一路坎坷,所以说基督教在南京留下来的现存建筑也不是很多,大多被破坏,但是对于南京地名文化却影响深远,至今流传。

再来说说最后一个世界宗教——伊斯兰教,是由先知穆罕默德宣传、传播的。伊斯兰教是有信仰的,其中最重要的就是信仰安拉,它是伊斯兰教的核心,是其他信条的前提和基础。据《旧唐书》记载,伊斯兰教传入中国是“遣使朝贡”的唐永徽二年,由于受到礼遇,加之唐朝的政治经济稳定,绝大多数穆斯林愿意留下来,成为信仰伊斯兰教的中国人,由此可以看出,伊斯兰教在中国已经有1350年的历史了,不仅如此穆斯林人数也达到200万,分布中国各地,当然南京也不能例外[12]。

由于资料有限,现整理几个有特点的地名,如下:

天堂街:位于新街口西南,王府大街北段西侧。东南起王府大街,西北至石鼓路。1870年,法国人在此建天主教堂。此街在其后,初名天主堂后街,后改名为天主堂街。1969年改为今名,沿用至今。

礼拜寺巷:位于虎踞南路东侧,东起张公桥,西至南卫巷。因为此巷曾有礼拜寺而命名。衍生出来的有:礼拜寺后巷(街巷废)、小礼拜寺等。

清真街:位于六合区雄州街道境,原县城南门外。北起东、西河沿,南抵龙池街。因北段有清真寺而得名。[2]

对于地名,别看它仅有几个字,很渺小,但却能蕴含深刻的文化底蕴,体现着深厚的人文情怀,让我们能够更好地了解一个城市,融入到一个城市!俗话说,有斯地才有斯名,也就是说一个地方的地名是与它所处的实体类型是息息相关的。本文简单粗浅地列举了三大方面有关宗教影响南京地名的例子,让大家感受到宗教对南京地名强力的浸染。与众不同的是,南京这个包容的城市,道教、佛教、基督教、伊斯兰教是能够同时存在的,兼容并包,这也让我们体会到了南京作为六朝古都、十朝都会独有的特色,感受到历史名城南京独有的文化韵味。

猜你喜欢
雨花台道教南京
“南京不会忘记”
常宴铭
瞻前·顾后·融会·贯通
——以“分式”为例谈中小学数学教学衔接
南京市雨花台中学雨花石文化博物馆
西夏道教补议
南京·九间堂
试论《水浒传》的道教思想
又是磷复会 又在大南京
南京、南京
近现代温州道教的组织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