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道敏 胡志勇 张重齐
[摘 要]本文分析了当前我国信息化建设中遇到的问题,并提出了信息化建设的对策。信息化建设应建立领导管理机构,以梳理业务流程为出发点,加强信息化的总体规划,并制订科学的实施计划,配以质量监督管理,同时加强信息化应用的推广与持续性建设。
[关键词]信息化;信息化建设;统一规划
doi:10.3969/j.issn.1673 - 0194.2018.14.027
[中图分类号]F812.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0194(2018)14-00-02
我国信息化建设起于20世纪70年代,经历十多年的高速发展,信息化建设在各行各业均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越来越重视信息化建设,为信息化建设做了组织机构、规划、投人预算和人员培训等方面的准备;第二,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水平提高,信息化应用环境改善;第三,信息化建设较为全面,从办公管理、运营支撑、战略分析等几个层面均有建设。特别是随着国家提出了“互联网+”的战略方针政策,更为信息化建设提供了政策支撑,但在信息化建设的过程中,也遇到了不少问题,导致信息化应用的效果欠佳。
1 我国信息化建设存在的问题
1.1 应用系统繁多、信息孤岛严重
随着信息化应用的不断深入,由于采取“有求则应”的方式进行信息化建设,逐渐形成多家服务商、多套系统各自为战的局面,彼此间没有使用统一的标准或接口,兼容性也存在问题,导致各个部门的信息数据都是孤立的,不能互相共享。其危害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①无法实现信息的及时共享和反馈,影响业务的顺利开展;②多向采集与重复输入,影响数据的一致性和准确性;③无法有效地提供跨部门、跨系统的综合性信息,决策支撑只能是空谈;④难以对业务全流程实施有效监控,不能及时发现管理过程中的问题。
1.2 功能建设重复、工作效率事倍功半
由于缺乏统一规划,同一功能在不同系统中均进行建设,造成功能上存在重复建设的问题,资源浪费严重,且使用者需要在多套系统中使用,造成事倍功半的局面,不但未能达到提高工作效率的目的,反而增加了工作量。
1.3 系统易用性差,智能化、先进性不足
系统的易用性是交互的适应性、功能性和有效性的集中体现,系统的易用性差主要表现在使用者无法在第一时间知道自己该做什么。同时,操作烦琐,不但不能减轻工作负担,还会增加使用者的负担。此外,系统对使用者没有任何吸引力,导致使用者对系统使用意愿不强。随着外部环境发生变化,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等新兴技术相继出现,信息化建设未能及时进行调整,在智能化、先进性上存在不足。
2 我国信息化建设的对策
信息化建设是一项复杂、长期的系统工程,涉及管理、业务、人员和信息技术等各个层面,为确保信息化建设能够有效实施,需从领导参与重视、梳理业务流程、总体规划与实施、系统应用推广以及信息系统持续性建设等多方面着手,以确保信息化建设的准确性、先进性及智能化。
2.1 提高高层管理者的认识
高层管理者参与是信息化建设取得成功的首要条件,是信息化起步与成功的关键。因此,高层管理者应充分认识到信息化建设项目是一项变革的系统工程。推进信息化建设仅是一种方法和手段,其目的是在学习、研究和应用先进管理思想、产品设计和信息技术的基础上,加快全面创新和现代化建设的进程,努力促使管理水平和生产力水平实现跨越式发展。提高高层管理者的认识具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①建立信息化领导管理机构,实施“一把手工程”;②深入理解信息化建设总体目标,全程参与决策;③在信息化建设工作中提供充足的支持。
2.2 深度梳理业务流程
业务流程是一组将输入转化为输出的相互关联或者相互作用的活动,其具有重复性、目标性、有输入、有执行以及有输出,梳理业务流程能够更好地理解业务流程,更好地挖掘业务需求,更好地将业务需求向IT需求转化,使业务流程与信息化建设更加契合。
梳理业务流程应包括以下几个方面。①建立专门团队,明确工作目标,制订流程梳理实施计划与预算。同时,高层管理者应充分授权,确保团队能够顺利开展工作。②明确信息化建设目标,实现流程全面调研。进行信息化建设首先要明确总体目标,只有明确信息化建设总体目标才能有目的地开展流程梳理工作。流程调研首先要摸清摸透现有的流程,深入了解自身的运营模式,总结流程准则。③在现有流程的基础上,实现流程提炼。本阶段要求有完整的流程图并清晰地描述各个流程所涉及的部门、职责、人员以及数据等,定义工作规范,明确流程控制点,使提炼出的流程能够与信息化系统高度融合。
2.3 加强总体规划与实施
信息化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信息化的总体规划是信息化建设的基础纲领和总体指向,是信息系统设计和实现的前提与依据,必须重视和加强信息化建设的规划。从全局上把握信息资源建设的方向及目标,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信息化的总体规划。
2.3.1 明确信息化建设的目标和整体需求
根据政府、企业、学校和医院等不同行业的特点以及自身特点,明确制定信息化建设的总体目标,并围绕总体目标进行分步实施建设。信息化建设的整体需求要从战略层面、运作层面以及技术层面等不同层面整合提出需求,需求分析必须具备完整性、正确性、可行性以及必要性,通过对需求获取、分析、验证和变更等过程管理,形成完备的信息化建设整体需求。
2.3.2 进一步明确组织架构中各个部门的职责
进一步明确组织架构在信息化建设过程中的职责分工、相应的流程和责任,职责划分确定后,在信息化建设过程中需要坚持执行,确保信息化建设能够顺利实施。
2.3.3 信息化总体架构规划
信息化总体架构規划采用分层规划,其在逻辑上比较清晰,同时易用性与可扩展性强。基础总体架构主要包括应用平台、共享数据中心、系统服务、操作系统、服务器与终端、基础网络、系统管理以及安全管理,共同组成信息化建设的基础体系架构。
2.3.3.1 信息化产品技术选型
信息化建设中涉及众多的软硬件产品,正确的技术选型关系信息化建设的成败,因此要根据总体目标与整体需求,从产品的可靠性、稳定性以及可扩展性等维度,选择合适的产品,从而降低信息化建设实施过程中遇到的技术风险。技术选型整体流程可划分为产品调研、对比分析、关键技术验证和原型验证等阶段,通过有组织的技术选型流程,保障技术选型的正确性。
2.3.3.2 制订实施计划,并严格执行
信息化建设是一项复杂、长期的工程,为保证工程能够顺利实施,必须制订科学、合理、切实可行的实施计划。一方面要从组织上进行落实,成立强有力的项目领导小组和经验丰富的项目实施团队;另一方面要制定严格的实施进度表,明确各里程碑的时间,同时制定工作原则,以指导项目的全面实施。
为了有效地保证信息化建设的质量,整个系统建设的全过程划分为准备、设计、开发、实施和运行阶段,每个阶段完成相应的任务,输出相应的成果。同时,要制订详细的项目管理方案,包括项目组织管理结构、项目范围管理、项目进度管理、项目风险管理、质量管理计划、配置管理、文档管理以及人员管理等,确保信息化建设项目能够顺利实施。
2.4 加大信息系统应用推广
信息系统完成上线从工作角度只能说完成了任务的50%,从成效(产生价值)的角度讲,只完成了1%,系统使用的好坏才是衡量信息化建设的根本标准,因此系统的应用推广显得尤为重要,具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加强系统宣贯。提炼系统亮点,进行视觉设计,制作宣传手册等材料,通过交流会、宣传栏、邮件等方式,加强系统宣贯。
(2)组织系统培训。为确保系统投入使用后,能够稳定、良好地运行,达到预期的建设目的,必须对管理人员、使用者等相关人员进行全面、细致的培训,使各类人员能够独立使用、管理、维护系统,保证系统能够正常、安全运行。通过系统使用培训,使各类人员得到日常工作需要的专业技术知识和经验,从而保障整个系统稳定运行,使人人懂得系统的操作与使用,切实保障信息化系统能够得到广泛利用。
(3)通过多种渠道与用户进行沟通交流。通过内部App、微信、QQ等即时通信工具建立用户沟通渠道,收集用户使用过程中的意见以及建议,同时也可通过该渠道快速解决用户在使用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以此提升用户的参与程度。
(4)制定相关的制度。系统推广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一定要有相应的制度措施来约束和配合,否则系统是一套,实际工作又是另一套,系统和实际工作不匹配,这样不但不能提高效率,反而会降低效率。
2.5 加强信息系统的持续建设
信息化建设的概念是动态的、发展的,不是一成不变的。随着信息化的推广应用,必然会出现用户感知降低、数据增长迅速、流程逐渐不契合等问题,对于出现的各种问题,应该采取积极的措施加以解决。
加强信息系统的持续建设包括以下几个方面:①持续性的改变交互界面,用以提升用户感知度;②采用云计算、大数据等技术以应对迅猛增长的数据,更好地提供应用服务与决策支撑;③随着应用的深入,业务流程与信息化出现不匹配时,必须及时调整业务流程或系统流程,以避免降低工作效率。
3 結 语
我国信息化建设水平的高低,直接决定着我国各行各业竞争力的高低、发展的快慢以及能否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生存下来。虽然我国信息化发展取得了很多成绩,但是离发达国家的水平,还有一定的距离,相信在我国政府的大力支持下,我国信息化的发展会越来越好。
主要参考文献
[1]周宏仁.信息化蓝皮书:中国信息化形势分析与预测[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6.
[2]蒋东兴,袁芳,刘启新,等.信息化顶层设计[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5.
[3]范玉顺.i时代信息化战略管理方法[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6.
[4]赵云合.信息化管理理论与实践[M].北京:北京交通大学出版社,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