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立医院引入社会资本延伸服务研究△

2018-10-22 10:45范若云许家仁
江苏卫生事业管理 2018年8期
关键词:医养公立医院养老

范若云,胡 颖,许家仁

(1江苏省老年医院(江苏省省级机关医院)财务科;2资产管理科;3院部,江苏 南京 210024)

针对如何有效地融合医疗资源与养老服务这一社会问题,国家相继出台了一系列关于鼓励社会资本参与医疗事业、养老事业的指导意见[1,2]。目前,全国多地已经开始积极探索医养融合新模式,越来越多公立医院开始尝试引入社会资本开展医养融合服务[3,4]。本研究以“三重底线”(Triple Bottom Line)理论为基础,构建评价医养融合服务的指标体系。通过我省公立医院引入社会资本开展医养融合服务典型案例的实证研究,分析和评价公立医院引入社会资本开展医养融合服务的最佳模式,验证和评价本研究构建的指标的合理性和有效性,为公立医院与社会资本合作开展医养融合服务提供参考。

1 构建以“三重底线”理论为基础的医养融合评价指标体系

1.1 三重底线理论

三重底线是指经济底线、环境底线和社会底线,意即企业必须履行最基本的经济责任、环境责任和社会责任。企业在进行企业社会责任实践时必须履行上述三个领域的责任,这就是与企业社会责任相关的“三重底线”(Triple Bottom Line)理论[5]。

1.2 问卷调查

为了解我省公立医院引入社会资本开展医养融合服务的现状,建立以“三重底线”理论为基础的医养结合评价指标体系,本研究编制了调查问卷,提交江苏省医养协作联合体成员单位作答。江苏省医养协作联合体由江苏13个省辖市80余家各级各类老年医疗机构、养老机构以及各有关院校、行业学协会和涉老企事业单位组成,以促进省内养老、医疗及其他老年相关行业的交流、合作为目的。此次问卷调查利用问卷星软件进行数据采集和调查结果分析。共发放调查问卷80份,在规定时间内收回有效问卷54份,回收率67.5%。此次问卷调查设计了35个问题,内容包括两部分:(1)医养结合机构的基本情况,包括机构的性质、等级、设施、制度、人员、政府补助情况等方面。(2)医养结合机构效益指标。根据“三重底线”理论,从经济、环境、社会三方面收集建立医养结合机构的指标。

1.3 构建评价指标体系

参照问卷收集的数据,结合机构特点,本研究分别从经济绩效、环境绩效和社会绩效三个方面设置评价指标体系。

经济绩效包括:机构的床位利用率、资产负债率、总资产增长率、净资产增长率、固定资产净值率。环境绩效包括:机构每万元业务收入耗水量、每万元业务收入耗电量、每万元业务收入耗气量、机构职工节能环保意识情况、机构2016年节能环保支出占业务支出比重。社会绩效包括:机构员工对工作环境评价、是否对职工实行同工同酬、职工的年均培训时间、员工体检覆盖率、员工流失率、获得各级各类表彰奖励数量、住养老人满意度。

2 我省医养融合机构三重绩效分析

2.1 经济效益

从被调查机构来看,目前超过2/3的医养结合机构床位利用率低于50%,且没有一家机构高于90%,说明医养结合机构尚未完全走入群众,分析可能存在宣传力度不够,医疗水平不足等原因。

2016年各医养结合机构的资产负债率、总资产增长率、净资产增长率分布情况较为均衡。根据这三项数据,可知我省医养结合机构正处于资产正增长的状态下,但增长的幅度有大有小,与各机构具体的运营状况有关。2016年的固定资产净值率,约2/3的机构达到90%以上,约1/3在50%~90%间,没有低于50%的机构。说明各机构的医疗设备、护理设施等固定资产尚处于较新的阶段,保证了机构的正常运行。

2.2 环境效益

被调查机构对本单位每万元业务收入耗水量、耗电量、耗气量问题作出了具体回答,结合各单位的规模,得出结论:我省的医养结合养老机构目前未发现存在不正常耗费量,均能做到节水、节电、节气,在环境保护方面有所成效。

根据机构职工节能环保意识情况的反馈数据可知职工对于环保重视程度很高。在2016年节能环保支出占业务支出比重这一问题中,仅有不到1/3的被调查机构比重低于3%,大部分均高于7%,说明机构对环保的重视已经体现在了支出上。

2.3 社会效益

所有被调查机构2016年均对职工实行了同工同酬,且职工对工作环境评价均为满意和非常满意;职工的年均培训时间均处于10~20小时之间,符合规定;员工体检覆盖率均高于90%,符合规定。

调查显示,超过2/3的医养结合机构的2016年员工流失率在0~5%区间,不过仍有小部分机构超过了10%,说明这些机构在社会效益方面尚有欠缺;养老机构获得各级各类表彰奖励的情况并不少见,有1/3左右的机构获得4~6个奖项;在机构住养老人的满意度情况方面,所有样本机构均为满意和非常满意,客户认可度很高。

3 公立医院引入社会资本开展医养融合服务的模式

某省属医院(以下简称案例医院)是一所集医疗、教学、科研、康复、保健、医养融合为一体,具有老年特色的综合性医院,是我省第一所三级老年病医院。案例医院从2015年开始,创新机制,通过多形式、多渠道引入社会资本推动医疗资源对养老的介入与融合,实现了医院医养融合全面发展的整体目标。目前已在引入社会资本开展医养融合服务方面形成了以下几种典型模式。

3.1 “医康养护”一体的机构养老模式

案例医院通过投标竞标获得江宁区社会福利中心服务管理权,与某健康养老产业有限公司合作。案例医院以技术入股,合作公司以现金入股,投资171万元设立南京江宁沐春园护理院,双方各占股50%,预定以5∶5的比例分享利益和承担风险及亏损,双方共同负责管理和运营。

3.2 “城乡联动”养老模式

江宁区湖熟街道杨家村的“湖熟乡里乡亲助老服务中心”是在江宁区委、区政府及湖熟街道的支持下,案例医院在杨家村发展的以寄(居)家式养老、民居租赁式为重点,机构集中式养老为补充的多元化养老模式。此项目由南京江宁沐春园护理院负责运营管理。

3.3 “合资公司”合作模式

案例医院与某投资公司达成协议,共同成立一家公司,合资公司首次注册资本不低于1 000万元,该投资公司以现金方式出资800万元,案例医院以无形资产方式出资200万元,股权比例8∶2。

3.4 “共建分院”合作模式

卧龙湖地区是溧水区政府规划发展医疗和养老的颐养小镇,由某置业有限公司开发建设。该置业公司与案例医院商谈,由置业公司在卧龙湖小镇内建设一所老年医院,拟名“江苏省老年医院溧水分院”。工程竣工后,置业公司将医疗大楼和相关设施移交给案例医院管理使用,案例医院负责提供医疗和健康管理等服务。

3.5 “医养协作”合作模式

案例医院与某医院管理有限公司经协商,由该公司全额投资兴建南京乾中护理院(为营利性)。双方约定护理院以"江苏省老年医院合作单位南京乾中护理院”名义对外服务。由案例医院提供专业技术人员,支持护理院运营。护理院财务独立核算,由合作公司自主经营,自负盈亏。双方不承担对方债务的连带责任。护理院净利润每年按照2∶8比例结算。

4 运用构建的指标体系进行案例分析和评价

目前,“城乡联动”养老模式中的杨家村项目与“医养协作”合作模式中的乾中护理院刚刚投入使用,“合资公司”合作模式的百岁兰项目、“共建分院”合作模式的溧水分院项目尚未投入使用,缺乏完整数据。因此,本研究主要分析和评价以沐春园护理院为代表的“医康养护”一体的机构养老模式。

4.1 经济绩效评价

沐春园护理院目前共有床位684张,现入住床位487张,床位利用率为71.2%,使用状况良好。其资产负债率高于80%,处于较高的水平。说明护理院目前处于高负债的状态,面临一定的财务风险。护理院总资产增长率处于0~20%之间,净资产增长率为0~20%之间,固定资产净值率超过90%,说明正处于慢慢扩张阶段,目前经营状况良好,固定资产管理完善。

4.2 环境绩效评价

沐春园护理院占地81亩,总建筑面积5.39万平方米。在如此规模下,护理院2016年的每万元业务收入耗水量为53.47吨,每万元业务收入耗电量为403.92千瓦,每万元业务收入耗气量为32.56立方米。该院的职工节能环保意识较强,2016年节能环保支出占业务支出比重为7%~10%之间。说明护理院有环保意识,节能措施实施有效。

4.3 社会绩效评价

2016年,沐春园护理院职工对工作环境的评价为非常满意,该院实行同工同酬;职工的年均培训时间为15~20 h/人,体检覆盖率将近100%,员工流失率为1%~5%之间。

沐春园护理院获得各级各类表彰奖励4~6个,包括“南京市5A级养老机构”、“南京百姓最喜爱的十佳养老机构”等,高于其他医养结合机构的平均水平,同时沐春园护理院中住养老人的满意程度较高,体现了护理院良好的信誉和口碑。

5 结论

本研究以“三重底线”(Triple Bottom Line)理论为基础,构建了评价公立医院引入社会资本提供医养融合服务的指标体系。根据调查问卷结果和案例实证研究,在建立包括经济绩效、环境绩效和社会绩效三方面指标体系的基础上,对省内公立医院引入社会资本开展医养融合服务的主要模式进行分析评价,评价结果为:以沐春园护理院为代表的“医康养护”一体的机构养老模式是目前较为成功的公立医院引入社会资本延伸服务模式。

猜你喜欢
医养公立医院养老
医养当兴
养老生活
养老更无忧了
以房养老为何会“水土不服”?
公立医院改制有攻略
公立医院的管与放
医养结合 我们这么做
养老之要在于“安”
医养结合真的难操作?
公立医院“联”还是“不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