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 苗
(西安高新医院消毒供应室,陕西 西安 710075)
医院的消毒供应中心( CSSD)不仅承担着临床科室无菌医疗器械、用品和器具的供应,也是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工作的重要部分,消毒供应中心质量管理的水平直接或间接影响着医院整体医疗质量的提高。而2013年中华护理学会消毒供应专委会调查了全国29个省市651所三级医院的CSSD人员配置及岗位设置的现状,均显示我国三级医院消毒供应中心人力配置不足[1]。上海市某区23 所医院消毒供应室现状调查也发现:23家医院中,大部分消毒供应室人员老化、建筑布局不合理、硬件配置落后,需要进一步加强医疗机构供应室建设和管理[2]。近期国内也有研究对包括浙江、河南、陕西等7个省共165家基层医疗机构进行了调查后发现:受条件所限,大部分基层医疗机构消毒供应中心很难达到现有标准要求,基层消毒供应中心需要重点在人员专业培训、设备设施和耗材配置使用、清洗消毒灭菌操作方法和质量监测管理等方面需加强管理[3]。故如何在现有消毒供应中心建设及设备设施等配置条件下,进一步提高消毒供应中心的管理质量,仍是大多数医院面临的实际问题。本研究希望通过具体分析本供应中心物品包装环节不良事件发生的类型及不同原因,探讨其中有效的干预措施,以提高本消毒供应中心的管理质量,期待为其他消毒供应中心提供可借鉴的具体方法。
以消毒供应中心检查包装区工作环节为对象,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2016年12月无菌物品包装环节的不良事件。
由区域组长对包装环节中的不良事件进行记录,质控组长同时收集科室在使用无菌包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晨会进行原因分析,对事件原因进行统计,月末进行事件分类汇总,以一整年为单位进行总结(见表1)。
器械混包、错包、漏包;包装方法不当导致器械损坏;包外名称科别书写错误导致送错科室;塑封物品未封口;功能检查不仔细,导致器械手术过程中无法使用,影响手术;清洗质量检查不仔细,直接包装;包外标签书写错误,日期、字迹不清等(见表1)。
2016年消毒供应中心各类包装不良事件共计78例(见表1)。
(1)人员因素:
消毒供应中心自开展集中供应以来,工作量不断增加,加上专业的飞速发展和新规范的实施,对工作质量要求越来越高。而我中心工作人员十七名,只有三人是供应室专业人员,有一定的专业理论基础,其他人员均是从临床科室工作几年后因年龄偏大或其他原因调入消毒供应中心,未受过系统的专业培训,再加上两名工人参与包装工作,接受能力有限;带教实习生过程中未做到放手不放眼,学生参与包装;少数工作人员工作责任心不强,慎独的质量意识不高,新进低年资人员理论基础不扎实,业务不熟练;另外长期形成的工作习惯,求快不求精,惯性思维固化,没有慎独的质量意识和协作精神,工作中带情绪。这些都是造成物品包装不良事件的人为因素。
(2)环境因素:
检查包装及灭菌区相对密闭,我中心于2009年改建而成,地方狭小,加上清洗机干燥柜,灭菌器等各种设备的轰鸣声,形成鼓音,长时间待在里面易使人烦躁;净化设备因年限过长,不时出现故障,温湿度高低不定,使人产生不适感。加上多台机洗器械包装时间比较集中,区域狭小,短时间内工作量大,细碎,繁琐,节奏紧张,工作人员高度紧张易产生疲劳感。
(3)物质因素:
各组工作分工不明确,不细化,物品包装过程中同时负责接收窗临床科室送来待消物品和低温灭菌物品;未上追溯打印系统,所有包外标签手写,易出现错误;腔镜器械低温灭菌过程中未配备器械专用盒,使用纸塑袋包装,破损时常发生;临床科室为节约成本,器械磨损、变形等让在使用。这些都是包装不良事件发生的物质因素。
(4)管理因素:
管理督导不到位;查对制度落实不到位;人员培训不到位;排班不合理,人员配置不足;人员更换较勤,交接不到位;这些都是包装不良事件发生的管理因素。
(1)加强人员管理:
发现隐患即于第一时间进行沟通,降低不良事件的影响。在包装环节管理中,首先注重人的因素,合理配置人力资源,高峰期适当增加人员,并选派高年资,业务熟练,综合业务能力强的工作人员负责物品包装。加强培训,强化专业知识,改变工作习惯,转变固有思维,包装区人员相对固定,工作中善于总结,及时与科室沟通,遇有特殊包装要求的科室,及时记录,在晨会中及时告知全科人员,及时记录。实习生带教过程中,严格带教,要放手不放眼,学生的任何包装都必须在老师的讲解下完成,尤其对高精贵器械的包装应严格在带教老师的指导下进行。在管理中加强物品包装专业知识的学习,定期进行专业理论知识学习和操作技能的考试,使工作人员的业务能力不断提高。培养全心全意服务临床的理念,变被动服务为主动服务,树立强烈的工作责任心,与临床科室建立良好的协作关系。
(2)加强环境管理:
由于检查包装及灭菌区对温室度的特殊要求,因此保持新风系统的设备功能良好尤为重要。对净化机组要定期维护和保养,由设备部专业人员负责,每天检查进风口,对过滤器定期清洁和保养,定期更换过滤器,出现堵塞及时更换。机组运行管理:每天巡查机组运行情况并记录,出现故障及时解决,积极联系厂家。专业管理人员每天进行现场巡视查,及时解决问题。加强空调的调节,保持合适的温湿度,保持温度在20℃~24℃,湿度保持在40%~60%,使包装区工作人员在舒适的环境中工作,提高工作质量。
(3)认真执行查对制度及交接班制度:
检查包装及灭菌区的工作人员职责主要是检查器械的清洗质量和功能情况。一人对照器械图示卡根据器械的组装摆放要求核对无误后,另一人再次查对器械的清洗质量功能及辅助物品的准备情况,确认无误后方可包装,包装完毕后两人共同查对包外信息书写情况。对清洗质量不合格的器械及时返回去污区重新清洗,功能检查时对功能不全的器械及时挑出,并在质量检查记录本上及时记录。遇临床科室特殊器械,及时与科室沟通,并将器械问题用封包胶带在包外注明,并做登记,在科室备案,避免日后矛盾和纠纷的发生。严格执行交接班制度,对有包装方式及包内配置改变的科室,在区域轮换时,及时告知下一班,建立交接登记本,将交接事项交接至当事人,并双方签字确认。
(4)优化改进工作流程:
包装区在原有人员基础上再增加1-2人,将工作分为5组:手术器械组,手术敷料组,全院诊疗包及止血带湿化瓶组,低温灭菌组及外来器械组。各组分工明确,责任落实到人,大幅度提高了工作效率,降低差错的发生;同时对所有低温灭菌的腔镜器械配备了器械专用盒,外来器械配备了器械专用筐,上报医院申请全程信息追溯系统等。
(5)强化质量控制和检查监督的力度:
由高年资负责任的护士担任包装区组长,贯彻预防为主的思想,减少隐患发生。以各班自查和质控组长不定期检查相结合的方式检查工作质量,并把每天查出问题记录在一级质控检查记录本上,第二天晨会逐一讨论,遇重大问题,即时讨论,每月底召开质控分析会,找出问题所在,提出有效的改进措施,第二月对上月整改问题进行追踪和效果评价。
采取了上述相应的管理措施后,消毒供应中心包装不良事件由2016年的78例下降至2017年的9例(见表1)。
表1 各类包装不良事件不同年份分类统计(n)
消毒供应中心越来越向专业化发展,同时也成为一门新的专业和学科,这对消毒供应中心的护理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物品包装环节又是整个工作流程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包装不良事件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归根究底是查对制度执行不到位,只有从各个环节入手,不断优化和改进工作流程,加强培训力度,提高工作人员责任心和质量意识,才能有效提高工作质量。也提示,在现有消毒供应中心建设及设备设施等配置条件下,通过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细化管理、强化管理内涵,可进一步提高消毒供应中心的管理质量,可更好的服务于临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