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婷玉,黄勤凤*
(南京医科大学附属无锡第二医院,江苏 无锡 214000)
急诊科为收治病情危重患者的科室,护理和救治工作量大,患者病情严重,若护理不当,容易引起患者和家属的不满和引发护理纠纷。随着人们生活质量不断提高,医学模式也出现转变,人们对护理服务质量要求逐渐提高。因此,采取有效的措施提高急诊护理质量已经成为新时代下的需求。目标护理是一种先制定护理目标,后通过评估和措施制定、落实以及质量评价等环节不断循环改善护理质量的护理方案[1-2]。本研究分析了目标护理措施对急诊护理质量及护患纠纷的影响,报告如下。
选取2016年1月-2017年12月急诊患者100例以数字表法分组。实验组男31例,女19例;年龄41-75岁,平均 (56.24±9.21)岁。发病至急诊的时间1.8h-2d,平均是(5.24±1.25)d。对照组男29例,女21例;41-75岁,平均 (56.21±9.27)岁。发病至急诊的时间1.9h-2d,平均是(5.26±1.21)d。两组一般资料无统计学差异。
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措施,实验组开展目标护理措施。①制定目标。根据急诊护理中纠纷发生常见原因,在患者意见下,以减少护患纠纷为目标,制定相应对策。②护理分层管理。将护士分为护士长-副护士长和责任组长,所有护士明确自身职责,进行责任划分,开展护理工作,并落实责任制。排班模式选择APN连续排班模式,确保各个班次人力资源均衡,新老护士搭配,以减轻护士工作压力和提高工作效率。③强化培训。对护理人员进行强化培训,加强低年资护士操作技术如心肺复苏、心电监护、留置静脉针和胸腔穿刺、心脏除颤等操作。④树立优质护理思想。护士树立以患者为中心的优质护理理念,注重护理细节,尽最大限度满足患者护理需求。⑤流程优化。对急诊护理流程进行优化,合理设置分诊台,并主动热情服务,提高分诊效率,为急诊患者抢救赢得时间。⑥临床护理路径制定。对危重急诊患者开展护理路径,先抢救后挂号,启动绿色通道,并落实首诊责任制,完善文书书写,以减少后期纠纷的发生。⑦强化护患沟通。和患者进行合理沟通,掌握沟通技巧,充分借助语言和非语言方式沟通,注意保持微笑,言语温和,使患者产生共情,减轻其负性情绪。⑧评估。对护理质量进行评估,总结存在的缺陷并讨论改进对策[3]。
比较两组护理满意率;护理人员服务态度评分、患者管理评分、基础护理评分、纠纷规避评分(每一项满分均为0-100分,得分越高说明护理服务质量越高);护理前后患者焦虑情绪(采用SAS量表进行焦虑情绪评估,得分越高则焦虑程度越严重[4]);护患纠纷发生率。
SPSS15.0统计,(±s)为计量资料并作t检验,%表示计数资料作x2检验,P<0.05显示差异显著。
实验组护理满意率高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护理满意率是80.00%,实验组护理满意率是100.00%。
护理前两组焦虑情绪相近,P>0.05;护理后实验组焦虑情绪优于对照组,P<0.05。如表1
表1 护理前后焦虑情绪相比较( ±s)
表1 护理前后焦虑情绪相比较( ±s)
组别 例数 时期 焦虑情绪(分)实验组 50 护理前 65.38±13.13护理后 31.71±5.31对照组 50 护理前 65.25±13.33护理后 42.29±8.61
实验组护理人员服务态度评分、患者管理评分、基础护理评分、纠纷规避评分93.24±1.41分、93.24±1.41分、98.24±10.41分、96.56±1.62分优于对照组86.45±2.17分、83.45±1.12分、82.45±2.17分、82.41±3.55分,P<0.05。
实验组护患纠纷发生率2.00 %低于对照组14.00%,P<0.05。
目标护理措施通过利用结果作为导向,通过明确影响目标的因素,制定相应护理对策,有利于提高护理质量,有效克服护理中的不良因素,提高护理效率,促进患者满意度的提高。研究显示,对急诊患者开展目标护理措施,有利于更好开展急诊内科护理工作,有效降低护患纠纷的发生。
本研究显示,实验组护理满意率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护理人员服务态度评分、患者管理评分、基础护理评分、纠纷规避评分优于对照组,P<0.05;护理前两组焦虑情绪相近,P>0.05;护理后实验组焦虑情绪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护患纠纷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
综上所述,目标护理措施在急诊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确切,可可提升护理服务质量,提高患者满意度,降低护患纠纷发生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