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后瑰宝:妇好墓玉器

2018-10-22 01:55
农药登记公告 2018年9期
关键词:玉器器物纹饰

玉,美石也。自古以来玉器就以晶莹剔透、洁白无瑕、温润淡雅而备受国人喜爱。距今8000多年前,我们的先人就已经学会了制作和使用玉器。自此以后,玉器开始广泛地出现于中华大地。在我国各个时期的文化遗存中,人们都能发现玉器的身影,玉器在人们的社会生活、丧葬习俗等活动中都扮演着重要角色。1976年,在安阳殷墟发现的妇好墓出土了数量丰富、门类齐全的玉器,它们造型优美、做工考究、价值巨大。2011年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实施创新工程,杜金鹏先生在该工程中承担了“文化遗产科学体系创新研究”,本人有幸参加了该项目中“古代玉器研究科学体系构建”的子项目工作,因此便有了近距离观察与研究殷墟妇好墓玉器的机会。

神秘大墓震惊中外

妇好墓发现于1976年夏天,社科院考古研究所安阳工作站经过数次勘探,在殷墟宫殿区内发现一座大墓。这座墓平面为长方形,长5.6米、宽4米、深7.5米,在晚商时期属于中等规模墓葬。该墓没有墓道,级别上肯定低于西北冈王陵区发现的“亚”“中”字形大墓。不过,该墓有不同于王陵的特殊之处,墓上有夯土筑成的高台建筑,考古发现有内外两圈柱洞遗迹,专家推测这是祭祀墓主人的礼制建筑—“享堂”。此外这座墓十分完整,虽然掩埋在黄土之下3000多年,但并没有被盗掘者“光顾”。东西两壁各有一个壁龛,龛内埋有殉人,此外墓内多个地方存在殉人和殉狗,发现16个殉人遗骸,有的被砍头,有的被腰斩。由于保存完整,该墓出土了丰富的器物,包括青铜器、玉石器、骨器、象牙器、陶器等,总计1928件。在这座墓出土的青铜礼器铭文中,发现有大量“妇好”“好”“后母辛”的字样。中国古代的历史文献中并没有关于妇好的记载,但是甲骨文中确有很多地方提到“妇好”。根据甲骨文记载,我们知道,妇好是商代第23位国王武丁的配偶。武丁在位59年,国力鼎盛,史称“武丁中兴”。作为武丁的配偶,妇好协助武丁处理了很多国家大事,如主持祭祀、征伐敌人、接见友邦等。学者们将出土铭文与甲骨文记载相结合,认为此墓就是妇好墓,妇好是一个能征善战的武将,是我国历史上一位巾帼英雄。妇好墓是殷墟目前能够确认的唯一保存完整的商代王室成员墓葬。它的发现一时间震惊海内外,成为新闻界、学界、民众关注的焦点,吸引了无数人的眼球。

各式玉器眼花缭乱

妇好墓的出土器物中以玉器的数量最多,共有755件,约占随葬品总数的39.2%。这些玉器形式多样,按照功能不同,可分为礼器、仪仗用器、工具、生活用具、装饰品和杂器等六类,件件文物都是中国古代文化遗产宝库中的精品,该墓葬出土的玉器是迄今所见先秦时期最早、规模最大、最精美的玉器组合。

玉琮M5-1051

玉琮M5-594

玉礼器发现75件,重要器类有琮、圭、璧、璇玑、环、瑗、璜、玦、簋、盘等。

玉琮风格是方形,形制规整,四角有凸棱,形体分高体、矮体等不同形态,但都整体抛光,且光泽度较高。编号为594号的玉琮为墨绿色,器身有灰白色浸斑,一端粘有朱砂。琮体较高,外方内圆,圆孔较大,射较短。器身有一面饰不太规整的平行刻线。1051号玉琮为乳白色,器身有黄色浸斑,打磨精细。琮体较矮,射短。四角雕出凸棱,凸棱上饰蝉纹,大头圆眼,宽翼尖尾。四面中间各饰八到九条凹弦纹,射上刻一道凸弦纹。

玉圭为“六瑞”之一,多为扁平长条形。15号玉圭是灰白色,圭身布满黄色浸斑,给人一种斑驳、沧桑之感。圭的上端为弧形宽且薄,下端平直,尾部有一个较大的圆形穿孔。

玉圭M5-15

玉璧有两种风格,一种有领,一种无领。1030号为无领玉璧,灰白色,有黄色浸斑。打磨精细,边缘规整,中间的穿孔较小。玉璧表面有两组纹饰,内侧为重环纹,外侧为云纹。495号玉璧为有领玉壁,黄绿色,通体抛光,晶莹剔透,美轮美奂。孔周两面凸起,形成“领部”。两面由内向外各饰四组同心圆宽凹弦纹与线纹,每组为一道宽凹弦纹、三道线纹。

玉瑗也分有领和无领两种风格。339号器物为无领玉瑗,淡绿色,局部有白色浸斑。瑗身两面各雕刻三道同心圆,线条流畅、规整。590号器物为有领玉瑗,黄褐色,局部有褐色浸斑。孔周两面凸起,形成“领部”,瑗身两面各雕刻四道同心圆,阴线与阳线相结合,凹凸有致,线条规整匀称。此瑗打磨得十分精细,温润亮泽,沁人心脾。

无领玉璧M5-1030

有领玉璧M5-1015

上/玉瑗M5-339 下/玉璇玑M5-1029

玉璜在礼器中数量最多,且形态有别,有的通体无纹,简洁素雅;有的纹饰华丽,造型优美,雕刻成各种动物形状,如龙、鱼等。901号器物是白色,边缘有黄色浸斑,形制规整,打磨精细,光泽度高,两端各有一个圆形穿孔。1024号器物为龙形璜,灰白色,局部有黄色浸斑。形制规整,打磨精细。龙口为圆形,独角,下颌有龙须,短颈。脊背雕成扉棱形。932号器物为淡绿色,尾部有黄色浸斑。龙口微张,牙齿外露,头顶有龙角,下颌有龙须,目字眼,龙身弯曲,呈半圆形,尾巴上卷。龙身和尾巴饰变形云纹,颈部饰鳞纹;脊背与下腹均雕成扉棱形。1256号玉璜为鱼形,约为圆周的三分之一,乳白色,有黄色浸斑。头部刻绘简单,应该没有雕刻完毕,尾部呈“八”字形,上下各有一凸棱。背鳍雕成斜线形,鱼身无纹饰。

龙形玉璜M5-932

玉玦大部分雕刻成龙形,也有少部分素面无纹。1262号玉玦为淡绿色,缺口有白色浸斑。此玦形制比较规整,打磨也精细,通体无纹饰,给人一种简洁明了、古朴大方的感觉。473号玉玦为龙形玦,黄褐色。龙首近方形,龙作张口状,但没有张开,牙齿锋利。头上有一角,目字眼,眼球圆瞪,颈部有鬃毛。龙身卷曲,尾巴与龙首相对,几乎连为一体,尾尖外卷。脊背刻成扉棱状,颈部饰鳞纹,龙身饰变形云纹。

璇玑只有1件,浅绿色,全身遍布大量芝麻粒大小的斑点。近圆形,器型扁平,中间有一个心形的穿孔,边缘有三个机牙,机牙按顺时针方向旋转。

龙形玦M5-473

玉簋,严格仿照青铜簋原型制作,制作难度巨大。器物造型优美,纹饰精细。321号玉簋通体为灰白色,簋身遍布黄色浸斑。簋口微微向外张开,圆唇,深腹,下腹略鼓,平底,底下有圈足,圈足外撇。簋身布满饰纹,上腹部饰饕餮纹,共有三组,饕餮的各个部分分离,双角向上卷曲,很像羊角;眼睛为“目”字眼,眼球圆瞪;鼻子和嘴巴简单,鼻孔不明显;尾巴下卷;头部和躯干之间填满云纹。簋下腹部饰菱形纹和小三角纹,菱形纹有两重。圈足饰云纹和目纹。整体而言,这件玉簋纹饰繁缛富丽,层次分明,错落有致,使得整个器物大气而庄重。

仪仗用玉器54件,主要器形有戈、矛、钺、戚、刀等。

玉簋M5-321

戈的数量最多,但形态差别不大,一般都有援和内,援多为长条三角形,内为长方形或方形。但也有特殊者,如14号戈,它的内就为三角形,与大部分戈不同,十分罕见。此戈翠绿色,泛白斑。前锋尖锐,援部中间有一条微微凸起的脊线,后端有一个小圆孔。另外,950号戈比较少见,援、内不分。此戈颜色多变,白中泛绿,绿中见黄,黄、白、绿之间又有两道灰色斑痕,好似涓涓流动的溪水。前端锋利,尾端平,援部中间有一条凸起的脊线和一个较大的圆形穿孔,尾部有一个细小的圆形穿孔。

玉钺数量较少。462号玉钺为深绿色,局部有黄色浸斑,钺身粘有朱砂。体近扁平长方形,尾部窄,刃部宽,尾端平,刃部略呈弧形,尾部有一个较大的圆形穿孔。此钺形制规整、匀称,打磨精细,给人一种庄严肃穆的感觉。

玉刀数量较少,但做工考究,多仿铜刀制作,如编号476号为墨绿色,刀身遍布褐色斑点,近长条形,刀背内凹,刀刃略曲,刀尖十分锋利。刀背雕刻成锯齿状扉棱,刀身两面刻有“∽”形云纹。玉刀作工精致,纹饰简洁优美。

装饰品426件,是玉器中数量最多的一类,大部分为佩戴玉饰,少部分为头饰、坠式、臂饰等。佩戴玉饰品种丰富,多数雕刻成动物形象,如龙、凤、虎、象、熊、猴、鹿、马、牛、狗、兔、鹤、鸟等。这些动物或神秘古怪、变幻莫测,或憨态可掬、楚楚动人,或生动形象、惟妙惟肖。

玉龙,有的为墨绿色。龙作蟠曲状,首尾相接。龙首近方形,龙口似张,牙微外露,齿尖锋利。大鼻孔,目字眼,眼球圆瞪,长眉娟秀。头顶有两角略上翘。龙身卷曲,腹下有短足,尾细长内卷,龙背上有一个圆孔。

玉虎,多作灰褐色,局部有黄色浸斑。虎四肢蜷曲,体态作匍匐前行状,头部近方形,微微上仰,虎口微张,下颌宽大,头上有大耳。虎身修长,尾巴下垂。虎身饰云纹,尾饰节状纹,头部有一较大的圆形穿孔。

上/玉钺M5-462 下/玉戈M5-950

上/戈M5-549 下/玉刀M5-476

玉象,511号为深绿色,表皮浸斑较多。象作站立状,憨态可掬。长鼻上伸,鼻尖内卷成圆孔。三角形口微张。小眼细眉,大耳下垂。体肥硕,四肢粗短,尾下垂,整体形状为一幼象造型。象身、象足饰云纹。

玉龙M5-422

玉狗M5-358

玉熊,第430号为黄褐色,器型扁平,熊作抱膝蹲坐状。昂头,长嘴前伸,嘴巴宽大,臣字形眼,眼球圆瞪,小耳上竖。下肢下蹲,上肢弯曲抱着膝盖,熊腰挺拔。熊身饰卷云纹,颈部有一个圆形穿孔。

玉兔,412号为青黄色,通体抛光,制作精巧。玉兔张口吐舌,憨态可爱,圆眼巨大,长耳后耷。身体圆润肥硕,短尾上卷,前肢屈,后肢蹬,作奔跑状。兔身无纹饰,前肢上有一个圆形穿孔。

玉鹿,983号器物为墨绿色,浮雕而成。整体卧伏,回首观望,头近长方形,圆眼,耳朵耸立。短颈,前肢内屈,卧倒在地,后肢前伸,身体前倾,臀部隆起,短尾。身饰云纹,臀部有一个圆形穿孔。419号器物为乳白色,质地十分细腻,圆雕而成,局部有黄色浸斑。此鹿外形似鹿也似玉牛,卧伏作回首望月状,牛头硕大,嘴巴微张,方形眼,细眉小耳,角上翘。四肢卧倒在地。长尾下垂,身饰卷云纹。

玉鸟,传说鸟是商人祖先。《诗经·商颂》云:“天命玄鸟,降而生商,宅殷土茫茫。”355号器物呈淡绿色,局部有黄色浸斑,浮雕。鸟作站立状,嘴巴宽大,钩喙较尖,眼球圆大,头顶有冠,冠呈凹字形。短颈,凸胸,短翅上翘,尾巴下垂,足前屈着地。颈部饰鳞纹,腹部饰翎纹,并有一个圆形穿孔。

514号玉鸟,淡绿色,局部有褐色浸斑。此鸟也作站立状,嘴巴宽大,钩喙,圆眼,长冠上卷。短颈,凸胸,短翅上翘,尾巴下卷。足前屈,爪着地。腹饰卷云纹,翅和尾饰翎纹,冠和足上各有一个圆形穿孔。此鸟形态与铜器上的凤纹十分接近。

玉鱼数量众多,有大、小两种。大鱼刻纹较细,口部多有小孔。小鱼体较扁短,头部有小孔,均刻出口、鳃、鳍,但刻纹较简单,少数只刻出轮廓,未刻细部纹饰。

除了动物形象之外,佩戴玉饰还有人形玉器,共13件,形态各异,十分传神。如376号玉人,灰白色,材质为方解石大理岩,圆雕。玉人双手抚膝,跪坐。头微低,瘦长脸,尖颌,前额凸出,高颧骨,粗眉大眼。蒜头鼻,厚唇,大嘴微张,大双耳。头发向后梳,贴垂于后脑。头上戴一个圆箍形的頍,用以束发。此人身上无衣纹,实为“裸体人”。这些玉人价值非凡,对于考察商人的相貌特征、发型等,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玉鸟M5-355

玉虎M5-515

除了礼器、仪仗器、装饰品外,妇好墓还发现有工具、生活用具、杂器等。其中工具74件,包括斧、凿、锛、锯、各种刀类、镰、铲等;生活用具9件,包括臼、杵、盘、勺等;杂器17件,包括扳指、柄形器、尖状器等。

玉熊M5-430

玉料来源与精美工艺

殷墟的玉料大多属于“软玉类”,妇好墓也不例外,经中国科学院地质研究所等多个单位鉴定,妇好墓所出玉器大部分为青玉、白玉,青白玉较少,黄玉、墨玉更少。这几种玉料大都是新疆所产,仅有3件近似岫岩玉,1件为独山玉(杜金鹏《玉华流映》,中国书店,2017年)。殷墟和新疆远隔千里,那么这些玉器是怎么到达殷墟的呢?近年来的考古发现和研究告诉我们,在“丝绸之路”之前,我国北方地区很早就存在一条“玉石之路”,中原和西域就是通过这一通道进行联系和交流的。

玉器经过采料、开玉、雕琢、刻花、打磨等工序后,玉器的制作才算基本完成。妇好墓玉器的制作技术复杂,已广泛采用切割、钻孔等技术。当时根据玉器的质地、器类的不同,玉工会采取不同的切割方法,如片状玉器的切割往往是两边对切、大的玉料采用线切割等。切割工具有多种,其中有一种是平刃石刀,这种刀在殷墟的一座商墓中曾经发现过。另外,商人可能还用砣具切割较薄的玉料,用青铜切片切割薄片玉器。

钻孔是指根据制作的需要,在玉器上钻出大小不一、形状各异的孔洞。一般而言,主要的、直径较大的孔在纹饰雕刻前钻,而次要的、较小的孔应在纹饰制成后钻。妇好墓玉器的钻孔技术有桯钻和管钻两种。

妇好墓玉器制作精美,工艺制作一丝不苟。使用圆雕、浮雕等工艺雕刻出来的玉人、各种动物造型奇特、栩栩如生、活灵活现。大部分玉器上都雕刻有纹饰,种类繁多,纹样富丽,包括饕餮纹、夔纹、龙纹、雷纹、卷云纹、菱形纹、三角纹、线纹等。这些纹饰既有阴刻,也有阳刻。阴刻是主要的雕刻方法,往往根据线条的不同使用不同的工具,直线纹饰可以用青铜薄片蘸研磨砂在玉器表面来回摩擦,曲线弧度较大的纹饰则要使用一个圆形工具在同一点不断研磨。阴线纹的特征是从中间到两端宽度逐渐变窄,深度逐渐变浅。阳刻主要是使用琢制和磨制工具将玉料表面减地。总之,妇好墓玉器通过不同的雕刻方法来表现器物的形态和神韵,它们线条流畅、优美,极富动感和灵气,充分体现了工匠们高超、娴熟的技艺。

玉鹿M5-983

多样玉器寓意深奥

妇好墓玉器制作精良,件件造型优美,寓意深奥。纵观玉器有以下几个特点值得关注:

一是祭祀色彩浓重,神秘感突出。神秘化是妇好墓玉器的一个主要特征,作为一种神灵化的用具,玉器与政治、宗教的关系密不可分。商代是神权时代,“殷人尊神,率民以事神,先鬼而后礼。”尊神尚鬼是商代政治生活中的大事。作为王后,妇好经常会和商王武丁一起参与各种祭祀活动。妇好墓中出土的玉簋和玉盘,是首次发现器皿类玉器重器在祭祀中被使用。

二是尚古和传承。据研究,这些玉器一部分为妇好自己平时积累的,另一部分是王室成员为妇好所作的祭器,也有一些是方国或外族的贡品。实际上妇好墓出土的玉器来源十分复杂,有一些是夏代或早商传下来的器物,例如玉圭编号1235,器体扁平,上端已残,其形体和纹饰特征与二里头文化的同类器物一致;妇好墓出土的 14 件玉琮与玉琮形器,有13件原本是齐家文化或陶寺文化玉琮,其中9 件在后期经过了改造(朱乃诚《殷墟妇好墓出土的玉琮研究》,《文物》2017年第9期)。一些施刻同心圆线纹有领玉璧的制作年代可能早于武丁时期而属殷墟第一期的较早阶段,甚至可能早到二里岗文化时期(朱乃诚《殷墟妇好墓出土有领玉璧与有领玉环研究》,《江汉考古》2017年第3期)。还有一些玉器如璇玑与新石器时代的玉器一致,如东部沿海地区大汶口、山东龙山文化的玉璇玑;有的玉器则与东北地区红山文化的玉玦、勾云形玉饰有关,它们虽然制作于史前时期,使用时间一直延续到商代。为了方便使用和赶上时代,有的还进一步加工和改造,比如一些玉琮等。

三是动物类题材的玉器众多。妇好墓写实动物形玉器的造型和纹饰,雕琢十分细腻,十分注重细部特征的表现。动物除了要求象形之外,还着力刻画动物的动态,追求形神兼备的完美统一。纹饰装饰方面,在头部、颈部装饰羽毛纹,身上和翅上饰有翎纹。此外,特别重视云纹装饰的作用,给动物增加了飘逸感和神秘感。大量动物纹饰,尤其是龙、凤等幻想性动物出现在玉器上,它们和青铜器上的动物纹应具有相同的功能,都是可以通天的法器。

玉人M5-376

四是礼器厚重。以大量玉器作为礼器葬于墓中,彰显了墓主人的尊贵地位。礼器是妇好墓玉器中的大宗之一。《周礼》曰:“以玉作六器,以礼天地四方,以苍璧礼天,以黄琮礼地,以青圭礼东方,以赤璋礼南方,以白琥礼西方,以玄璜礼北方。”这六种礼器,除了玉璋之外,其余五种在妇好墓中都有发现。我们知道,礼器具有“明贵贱,辨等列”(《左传·隐公三年》)的重要作用。礼器的多寡是身份高低的重要标志。妇好墓大量玉礼器的发现,充分说明妇好生前显赫高贵的地位。同时,在妇好墓随葬的仪仗器中,钺的发现具有特殊的意义,它是军事权力的象征,是妇好作为军事统帅、指挥对敌作战的生动反映。

从妇好墓发现的数量众多、装饰精美的玉器上,我们可以看出,妇好作为商王武丁的王后,集万千宠爱于一身,深得武丁喜爱。她不仅是一位美丽的王后,而且也是我国古代一位杰出的政治家、女将军,值得女性为之骄傲的一位巾帼英雄。

(文中玉器馆藏地: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

猜你喜欢
玉器器物纹饰
纹饰艺术在石材装饰中的应用
蜡染的纹饰探讨
明中期的玉器研究
2010年新郑市郭店镇工业园区墓葬出土器物
听古器物讲“孝文化”
探究玉器的鉴赏与收藏之间的关系
恣意浪漫的楚国器物
雕漆纹饰的修复
洛阳伊洛路初唐墓C7M4597出土器物
西汉玉器的鉴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