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魏氏梭菌病的流行病学、临床症状、诊断及防治

2018-10-21 18:17秦海涛
现代畜牧科技 2018年10期
关键词:脾脏甲硝唑小肠

秦海涛

摘要:猪魏氏梭菌病通常呈地方散发流行,尽管发病率较低,但病情严重,且往往混合感染其他细菌,如大肠杆菌、巴氏杆菌、沙门氏菌、葡萄球菌、链球菌等,此时会促使病情更加严重。任何性别、年龄的猪都可发病,且全年任何季节都能够发生,该病死亡率非常高,会对养猪业造成严重危害,应加以防治。

关键词:猪;魏氏梭菌病;流行病学;临床症状;剖检变化;试验室诊断;药物治疗;饲养管理

中图分类号:S858.28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9737(2018)10-0058-01

1 流行病学

引起该病的病原体为魏氏梭菌,也叫做产气荚膜梭菌,是一种革兰氏阳性厌氧菌,是自然界中分布广泛的一种条件性致病菌。各种家畜都能够感染发病并发生死亡,其中最常见的是猪。一般仔猪从出生至1周龄左右的易感性最高,但随着日龄的增大逐渐下降。主要是体重为20~40kg的猪、妊娠20~60天的经产母猪及哺乳母猪容易发病,且从出现发病症状至死亡只需要大约2h,死亡率高达100%。该病的发生呈明显的阶段性和季节性,主要发生于阴冷潮湿的冬春季节,即每年11月至次年2月易发。如果猪群出现各种不良应激因素,如气候突变、通风较差、饲养密度过大、合群、转圈、争斗打架等,都可引发该病。

2 临床症状

最急性型病猪通常在前一天一切正常,即可正常采食等,但第2天早上可见其死于圈内。病猪一般体温基本正常或者略有升高,但会在40.5℃以下;呼吸加速,且大部分在口腔和鼻孔内存在泡沫,有时泡沫中混杂血液;全身皮膚苍自或者紫绀;快速发展成全身震颤,无法稳定站立,最终趴在地上,四肢非常不自然,发生死亡,整个病程只可持续1~4h。也有个别病猪的病程能够持续较长时间,往往可超过12h,并表现出精神萎靡,呼吸低沉,逐渐伏地而死。绝大多数病猪的腹部会在死后明显发胀。

3 剖检变化

剖检可见病死猪喉腔、气管腔存在大量的泡沫,有时泡沫中混杂血液。肺脏发生气肿。肝脏和脾脏发生充血,且全身体表苍自,病猪的脾脏发生破裂。主要是消化道发生病变,胃底存在出血斑,胃肠系膜都发生充血,肠道也发生充血,并出现胀气,其中最明显的是小肠,肠道内壁大面积出血,含有稀或者软的内容物质,其中混杂血液和黏液。肺门淋巴结、肠系膜淋巴都发生不同程度充血、出血。

4 实验室诊断

触片镜检。无菌条件下取病猪的淋巴结、肝脏、脾脏、小肠及其内容物,触片、涂片后分别进行革兰氏染色和美蓝染色,然后进行镜检。结果小肠内壁的触片经过革兰氏染色、镜检,可见大量杆状菌,菌体单个存在或者成对排列,有时可看到卵圆形的芽胞,一般出现在菌体近端或中央。小肠涂片经过美蓝染色、镜检,可见大量粗大杆菌,具有荚膜。肝脏和脾脏经过美蓝染色、镜检,也可看到大量粗大杆菌,具有荚膜。

分离培养。将以上病料在普通平板、血平板上接种,先采取蛇形划线法再采取分级划线法,同时取肠内容物在普通肉汤和肉肝汤中接种。其中普通肉汤置于有氧条件下培养,而其他的培养基放在37℃厌氧条件下进行16~24h培养,对其生长特性观察。发现肉肝汤12h后会产生气泡,变得混浊,但普通肉汤也变得浑浊;普通平板24h之后长出灰自色、中等大小的菌落,表面光滑,中央隆起,边缘整齐;鲜血琼脂平板24h后长出椭圆形或者圆盘状的大菌落,表面光滑、湿润,中央隆起,边缘整齐,周围出现溶血区,且往往形成双溶血环。

生化物性。将以上分离菌落进行纯培养,然后进行氧化酶、尿素酶、吲哚、V-P试验,结果都呈阴性,而硫化氢试验和甲基红试验呈阳性,且其可使淀粉水解,不可使七叶苷水解,能够使葡萄糖、乳糖、麦芽糖发酵,并产气、产酸,但不会使木糖、山梨醇、甘露醇发酵。

血清学鉴定。即进行血清中和试验,取上清液(其中含有毒素)添加于肉肝胃酶消化汤中,置于37℃下进行8h培养,然后离心取上清液备用。取由中国农科院兰州兽医研究所制备的5型魏氏梭菌(A、B、C、D、E)血清以及生理盐水(作为对照)各0.4mL,分别添加0.2mL上清液,混合均匀后放入37℃恒温箱内处理40min,然后每组各取0.45mL混合液给2只健康小白鼠腹腔注射,发现对照组小自鼠在24h内发生死亡,而其他各组小白鼠依旧健活。由此可确诊感染魏氏梭菌。

5 防治措施

药物治疗。对于发病初期的患病仔猪,可按体重肌肉注射30mg/kg泰乐菌素,每天1次,连续使用5天。对于发病初期的中大型病猪(除妊娠母猪外),可按照以下措施进行治疗,以150kg体重为例,可肌肉注射10mg硫酸阿托品注射液用于镇痛解痉;向胃内插入胃导管进行放气,减小腹压,接着再经由胃导管将甲硝唑水溶液(由5g甲硝唑和500mL水组成)灌入到胃内,以将胃肠内的魏氏梭菌杀灭;静脉注射1000mL添加有4g甲硝唑、10mL维生素C的10%葡萄糖加。每天1次,连续使用3天,用于抗菌消炎、补液。

加强饲养管理。猪群要饲喂营养均衡合理的饲料,调控饲养密度适宜,及时清出粪便,确保栏舍干燥、卫生、通风良好,夏季加强防暑降温,冬季加强保暖,并定期进行彻底消毒。

猜你喜欢
脾脏甲硝唑小肠
克拉霉素联合甲硝唑治疗小儿HP相关性胃炎的临床研究
甲硝唑配合红外光治疗慢性宫颈炎的有效性及对复发率的影响
认识外伤性脾破裂的超声检查
脾脏也会出现钙化
如何预防胃癌手术中的医源性脾损伤
潜水强者
一根小肠一头猪
肥美汆小肠
双气囊小肠镜:对肠道进行无死角检查
小肠深处来“探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