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彦文 夏梦
摘 要:原油集输脱水工艺的应用,能够令原油处理温度得到有效降低,有效实现油水分离,保证脱水操作的安全性和可靠性,便于加强产品质量控制,具有良好的应用价值。本文就原油脱水的常用方法进行简要介绍,进一步从破乳剂筛选、药浓度控制、落地油处理等方面入手,探讨原油集输脱水工艺的优化措施,旨在加强原油脱水质量控制,确保操作安全性,仅供相关人员参考。
关键词:原油集输;脱水工艺;优化措施
0 引言
原油开采后往往存在含水问题,不仅影响原油储运,加剧能耗,还会腐蚀管道管线与设备,在加热过程中会对炼厂正常操作形成阻碍,产品质量控制难度较大,严重情况下可能会引起爆炸,因此原油脱水处理势在必行。原油集输脱水工艺的应用及优化的实现,满足原油脱水处理现实需求,对于石油资源开发利用价值的实现具有较强的促进作用,因此对原有集输脱水工艺及优化措施进行探究,具有一定现实意义。
1 原油脱水的常用方法
其一,热化学脱水,此种方法就是当原油加热至一定温度后,将表面活性剂适量加入乳状液中,令原油乳化状态在破乳剂的作用下发生变化。其二,重力沉降脱水,在破乳后,令原油与水和杂质等分离,以沉降罐为载体,通过下部水层和上部水滴沉降来促进油水分离,完成一段脱水。其三,电脱水,在高压直流电场条件下,通过电场作用来促进水滴碰撞合并,自原油中分离出来,一般通过振荡聚结等方式来实现。其四,加热脱水,其原理在于,通过有谁混合物温度上升来促进油水分离,这一过程中要保证加热脱水温度降低,并提前将游离水脱除,以场合来利用废热,促进乳状液加热,并减少不必要的燃料消耗。其五,机械脱水,以聚结介质为支持,通过大表面积来促进水滴聚合,并实现沉降,这一操作无需加热,但在含蜡原油处理过程中极易对通道造成堵塞,并且无法单独应用。其六,离心脱水,以离心加速度为支持,沉降水滴进而实现油水分离,达到理想的原油脱水处理效果。
2 原油集输脱水工艺的优化措施
2.1 破乳剂筛选
就原油集输脱水处理的现实情况来看,在应用化学脱水技术时,一旦温度控制不合理,或者脱水时间掌握不到位,极易影响脱水处理效果,而破乳剂筛选的实现,能够依据脱水处理制度要求来进行规范化操作,在确保破乳剂选择合理后,控制好跟踪药量,并通过科学的手法来对集输脱水工艺进行优化,争取达到理想的脱水处理效果。
2.2 药浓度控制
在应用破乳剂来优化原油集输脱水工艺时,需将其添加于集油直线端点,但在这一操作过程中必须要注重加药成本的科学化控制,以满足低温脱水需求,并达到原油集输脱水的实际标准。因此必须要在端点加药的过程中通过精准计算来控制好药浓度。
2.3 落地油处理
所谓落地油,实际上就是回收的洒落油,来自于蒸发厂房、污水罐或者井场等,其中含有一定量的水、泥沙和垃圾等,无法通过以往方式来实现脱水,处理难度较大,势必会加剧经济消耗。因此一般通过常温单独处理的方式来实现,将落地油回收后进行单独存放,达到一定量后进行加热处理,排水合格后进行净化,从而满足低温脱水需求,并且降低其对于系统设备的不利影响,此种处理方法具有一定可行性,能够促进原有集输脱水工艺的有效优化。
2.4 工藝流程改进
预分离流程建立以及脱水流程改进是优化原有集输脱水工艺的必要途径,为促进预分离流程中脱水泵问题的有效解决,需要充分发挥三相分离器的应用价值,保证转接站油水输送与脱水处理的顺利实现。脱水流程的完善,可通过电脱处理和加温沉降来实现,确保在二次处理后原油能够达到合格标准。
2.5 原油冬季生产优化
在原油集输脱水过程中,极易受到低温的影响而导致脱水效果不佳,严重情况下可能会对原油冬季生产进度产生影响。为促进原油冬季生产的不断优化,要采取有效的升温处理措施,比如通过二级沉降罐加热来实现,令原油温度持续最佳,从而促进脱水处理的顺利实现。
2.6原油脱水处理工艺优化
原油脱水处理过程中,一旦存在运输降温、输油量低以及设施老化等问题,极易给整个原油集输脱水埋下安全隐患。因此在实际操作过程中,要注重优化脱水处理工艺,改善热力条件,以系统为支持对原有集输、外输环节进行优化,进而维护原油生产的经济效益。
3 结语
总而言之,原油脱水处理过程中,集输系统的科学化应用,能够促进工作效率的改善,为促进油水分离,确保原油脱水操作的安全性和可靠性,要通过破乳剂筛选以及落地油处理等方面入手,对原有集输脱水工艺进行优化,以促进原油集输脱水处理水平的提升,维护油田生产的综合效益。
参考文献:
[1]徐飞.原油集输脱水处理工艺优化措施探究[J].化工管理,2013(24):240.
[2]傅乐.原油集输脱水工艺的基本方法与优化措施[J].中国石油和化工标准与质量,2013,33(22):266.
[3]薛鹏飞,初立国,张川,桂军友.原油集输脱水处理工艺优化措施探析[J].辽宁化工,2013,42(05):488-490.
[4]王宁.原油集输脱水处理工艺优化措施分析[J].中国石油和化工标准与质量,2012,33(09):290.
作者简介:
杨彦文(1985- ),男,汉族,甘肃天水人,助理工程师,主要从事石油开采工作。